English – Page 95 – 香港青年協會 The Hong Kong Federation of Youth Groups

English

15/11/2016

公布「香港青年對住屋的期望」研究結果

六成指擁有獨立居住空間是人生目標之一 逾兩成半受訪港青表示有意置業,比例較10年前下降 有意置業者預計可負擔樓價介乎300至399萬佔多 期望居住面積平均最小有270平方呎 室內設施以獨立衛生間、窗戶及wifi裝置最重要 香港青年協會青年研究中心今天(15日)公布有關「香港青年對住屋的期望」研究結果。在全港隨機抽樣調查的800名18至34歲的受訪青年中,逾六成(61.1%)受訪者同意擁有獨立的居住空間是人生目標之一;約四成半(45.8%)同意只要有獨立的居住空間,他們不介意地方狹小一點【圖表9】。 此外,逾兩成半(26.6%)受訪青年表示有置業打算,另有約一成(10.1%)受訪者已置有物業【圖表2】;而表示沒有置業打算的佔逾半數 (54.1%)。其中「樓價」(35.8%)和「繳付首期的金額」(33.5%)是影響受訪者置業的主要考慮因素【圖表5】。 調查結果又顯示,在表示有意置業的受訪者中,三成半(35.6%)預計可負擔的最高樓價介乎300至399萬,其次為400至499萬(17.6%),以及200至299萬(14.7%)【圖表3】。另五成半(55.6%)估計置業時需要家人提供經濟資助【圖表4】。 該項名為「香港青年對住屋的期望」研究,由香港建築師學會委託香港青年協會青年研究中心進行;香港房屋協會贊助。上述調查以隨機抽樣方法,用電話成功訪問全港800名年齡介乎18至34歲的青年,回應率為73%,樣本的標準誤低於±3.54%。研究亦分別進行了四個聚焦小組討論,共39名在職及在學青年參加。 據青協青年研究中心過去相關的研究顯示,青年表示考慮置業的百分比,由10年前的55.1%(2006年),下降至2016年的26.6%;反映部分青年對置業的期望出現變化【圖表8】。有參加聚焦小組的青年表示,供樓耗用個人大部分薪金,且要供起碼20年以上。他們不想一生成為「樓奴」,肩負長期的供樓重擔,並認為人生目光不應限於賺錢、供樓,應該還有更多可能性。 研究結果亦顯示,有意置業的213名青年中,逾半表示預計需工作6至10年才有機會擁有自己第一個物業;另有兩成更預計要工作長達21至25年才有機會。另外,超過七成(71.5%)受訪者表示在未來三年沒有打算租用單位自住【圖表6】,當中超過三成(32.5%)表示主要原因是沒有經濟能力,其次是喜歡同家人一齊生活(22.3%)及減少支出/方便儲錢(18.8%)【圖表7】。 研究發現,受訪者期望單身青年住屋的最小居住面積平均應為271平方呎,而現時他們居住的人均面積則約為126平方呎【圖表10】。此外,受訪者認為獨立套廁(70.5%)、有窗戶(70.0%)、wifi裝置(64.3%)、房間間隔(54.5%)及固定床位(48.0%),均為住屋單位內的重要裝置【圖表12】。至於共用設施方面,他們認為休閒室(46.8%)、健身室(41.5%)、緩跑徑(41.0%)及儲存空間(40.6%)等至為重要【圖表13】。另一方面,接近半數(49.8%)受訪者表示,如果設有「專屬青年的住屋資助計劃」,應以「可租可買」模式營運,其次支持「先租後買」模式者,佔兩成八(27.6%)【圖表11】。 青協青年研究中心主任陳瑞貞表示,研究結果反映青年對獨立生活空間有一定期望,惟香港樓價高昂,實現置業並不容易。過去10年間,青年的置業意願亦出現明顯下降趨勢。她表示,研究報告肯定政府定下長遠房屋策略的重要;從供應入手,落實十年提供28萬個公營房屋單位的目標。報告亦建議進一步探討以青年為對象的資助房屋模式之可行性,在申請準則、單位面積、室內設計,以至租買模式等,為有需要青年提供多一個住屋選擇。 報告指出,在善用土地資源的原則下,除針對住屋供不應求的「數量」問題,亦需要照顧居住空間的「質量」要求。長遠而言,政府及業界應考慮逐步提高人均居住面積,或放寬單位樓底高度,改善市民的居住空間。香港建築師學會會長吳永順表示,年輕人上樓難是一個不爭事實。是次研究亦反映青年不滿意住屋環境擠迫;因此該會早前建議將住宅樓底放寬至3.7米,希望運用業界的創意,把單位面積變成體積,增加可用空間。 香港建築師學會為慶祝該會成立60周年,早前舉辦「創意年輕住屋設計比賽」和工作坊。上述比賽已於上月5日公布結果,並將於下月21日起,假香港科學園展示冠軍作品的1比1示範單位及其他入圍優異作品的設計概念。 -完- 青協新聞稿_公布「香港青年對住屋的期望」研究結果 傳媒查詢︰香港青年協會傳訊幹事何詠筠小姐 電話︰3755 7044
01/11/2016

HKFYG 2015-16 Annual Report

1 Contents 2 History 3 Patrons 4 The Council and Committees 5 From the President 6 From the Executive Director 7 Administration and Finance 8 Core Services 9 Development and Support 10 Special Programmes and Projects 11 Competitions and Award Schemes 12 Financial Review and Highlights 13 Supervisory Staff List 14 Organisational Chart 15 Office and Unit Lists 16 Office and Unit Locations 17 Donation/Sponsorship Form 18 Acknowledgments
31/10/2016

HKFYG 2015-16 Annual Financial Report -SWD subvention only

30/10/2016

恒生青年就業導航GPS計劃

由香港青年協會主辦、攜手扶弱基金資助、恒生銀行全力支持的「恒生青年就業導航GPS計劃」(GPS計劃),第二屆畢業學員經歷過「休學年」後,跨過人生「樽頸位」,近八成選擇重返校園,向個人目標進發。新一屆計劃現正接受申請。 GPS計劃經過首屆試驗成功後,第二屆學員名額倍增至40名,他們在學校及家長的支持下,全數獲得保留學籍參與計劃。第二屆畢業禮於日前(10月26日)舉行,由勞工及福利局常任秘書長譚贛蘭女士,GBS, JP、恒生銀行人力資源總監王依寧女士,以及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王䓪鳴博士主禮。 王依寧表示,恒生一直以來支持不同青年發展項目,希望能藉「恒生青年就業導航GPS計劃」,讓同事運用銀行的專業知識,幫助年輕人向上流動,回饋社會。她期望年輕人能藉計劃找到自身的方向,向理想邁進。 王䓪鳴博士表示,該會「青年就業網絡」一直大力推動生涯規劃教育,協助學生為升學和就業做好準備。她透露,大部分參加學員初時對前路皆感到迷失,經過前線社工的職業培訓和輔導後,喜見他們透過休學反思,順利覓得個人目標。她亦感謝社會福利署攜手扶弱基金和恒生銀行的支持,並感激學校和家長的信任與支援。 第二屆GPS計劃畢業學員均曾遇上學業「樽頸位」或感到前路迷茫,在「休學年」間,經歷過連番求職及職場體驗後,認清前路,並訂出明確的個人目標。近八成學員選擇升學或進修,當中大部分重返主流學校,其餘則報讀汽車機械維修、屋宇裝備工程等進修課程;約兩成學員則決定投身社會,任職咖啡調配員、侍應、售貨員等。 其中一位學員阿穎(化名)只有中四學歷,參加計劃初期,屢次求職碰壁,後來經過就業輔導及參與「模擬工作面試」後,自信心和面試技巧提升,猶如打了支求職「強心針」。她續指,媽媽原先對她參加計劃有所保留,幸而計劃全程有社工輔導,又有家長支援小組,其後媽媽逐漸明白她的感受,並放手讓她嘗試。她終於在工作世界中,明白求學的意義。 「恒生青年就業導航GPS計劃」是全港首個在中學引入嶄新「休學年」(Gap Year)概念的青年就業計劃,自2014年推行以來,已有60位16歲或以上的中學生參加。計劃旨在為在學業上遇到「樽頸位」或對前路感到迷惘的中學生提供另一出路,讓他們體驗實際工作狀況,重新規劃個人職志發展及思考前路。 本年度之GPS計劃現已接受申請,歡迎學校教師或社工推薦合適學生申請,家長及學生亦可自行申請。詳情可瀏覽:yen.hkfyg.org.hk。
30/10/2016

「青年創研庫」公布「青年對公務員及其所面對挑戰的意見」研究報告

受訪青年肯定公務員角色及貢獻,四成四有意成為公務員 逾三成對公務員最深印象是墨守成規;最不足在於責任承擔 公務員面對政治壓力、與問責官員互信和挽留人才挑戰 建議設公務員日及加強意見收集,促進溝通及信任 香港青年協會青年研究中心成立的「青年創研庫」,今天(30日)公布有關「青年對公務員及其所面對挑戰的意見」研究結果。在全港隨機抽樣調查的523名18至39歲的受訪青年中,近四成六(45.9%)視公務員最大貢獻為服務市民,以10為滿分,受訪者對公務員整體表現平均給5.94分,高於5分合格線。四成四(44.0%)表示如有機會,他們想做公務員。 調查亦顯示,五成七(57.3%)受訪青年同意他們信任公務員多於政治問責官員;另有近四成半(44.9%)相信公務員在履行職務時,會如實闡述事情,表示不相信者佔約三成九(39.4%),近一成六(15.8%)則表示不知道。 就公務員恪守基本信念的表現,調查顯示,受訪青年對公務員在「堅守法治」表現評分最高,平均分為6.11分,其次分別是「盡忠職守」及「廉潔守正」,平均分分別為6.01分及6分。而「對所作決定和行動負責」及「不偏不倚」兩項的評分,分別為平均5.85分及5.65分;全部均在合格水平以上。 至於公務員隊伍給受訪青年最深的印象,逾三成(32.1%)認為是墨守成規,其次是少做少錯(22.6%)。至於最欠缺的,近兩成七(26.8%)認為是責任承擔不足。有現職公務員的青年個案表示,他們的工作重視依據指引,未能滿足市民提出一些超出服務範圍的要求,亦容易被視為過於按照本子辦事。此外,社會普遍存著投訴風氣,令部分公務員產生「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心態,以減少出錯引來批評。 上述意見調查以隨機抽樣方法,成功訪問全港523名年齡介乎18至39歲的香港青年,回應率為為51.8%,樣本的標準誤低於±2.2%。研究亦邀請20名青年接受個案訪問。調查顯示,近五成七(56.5%)受訪青年認為公務員屬理想工作。研究報告引述資料顯示,近年政府每年均收到數以十萬計的公務員職位申請表;而在16萬多的現任公務員中,35歲以下年輕一輩者,佔整體公務員人數約四分之一。 調查發現,在受訪青年觀感中,近年公務員面對政治壓力、與問責官員的互信及吸納人才等挑戰,嚴重程度顯著,平均分分別為6.79分、6.31分及5.83分(0至10分計,10為最高,5為一般)。 有受訪的青年公務員個案表示,他們自感對特區政府的歸屬感薄弱。另有個案表示,他們對主動向上司表達意見有戒心,加上感到部門有報喜不報憂的文化;在受訪者眼中,內部溝通不足,窒礙公務員隊伍培育及留住人才。 青年創研庫「管治與政制」組別召集人鄭東認為,研究結果反映受訪青年肯定公務員的表現和貢獻,但社會對公共服務的期望日益提高,市民大眾與公務員雙方的信任和了解,需要進一步增強。他建議當局參考外地例子,舉辦公務員周/公務員日,提供政府、公務員和市民直接和近距離接觸機會,增加彼此認識和互信。 該組成員潘學智則建議當局定期收集內部及公眾的意見,一方面掌握公務員對工作的看法,加強內部溝通,另方面了解社會對公共服務的期望,就改善服務提供參考數據。另一成員劉綽麟補充說,公務員的專業服務得到市民認同,在社會複雜多變的環境中,公務員更需持續發揮他們的專業水平,以取得社會更大支持。 青協青年研究中心成立的「青年創研庫」,由近百位本地青年專業人士與大專學生組成,平均年齡為27歲。透過以研究實證為基礎的討論、交流,創研庫成員提出政策建議,期望能為社會建言獻策。青年創研庫四項專題研究系列包括:「經濟與就業」、「管治與政制」、「教育與創新」,以及「社會與民生」。八位專家、學者應邀擔任創研庫的顧問導師,包括張子欣博士、黃元山先生、陳弘毅教授、倪以理先生、馮玉麟博士、陳維安先生、葉兆輝教授和葉志衡博士,並就各項研究提供意見。 -完- 傳媒查詢︰香港青年協會傳訊幹事何詠筠小姐 電話︰3755 7044
22/10/2016

青協舉行「邁向綠色機構」計劃啟動禮

響應環保生活,除了由個人做起,亦可鼓勵身邊的朋友和社區人士一起參與。香港青年協會獲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和環境運動委員會資助,今天(22日)舉行「邁向綠色機構」計劃啟動禮,啟播青協M21網台的第「綠」頻道,所有節目內容和活動可於網站m21.hk/gogreen收看,並全面連繫學校和社區網絡。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先生, GBS, JP蒞臨主禮;出席嘉賓包括︰漁農自然護理署署理署長蘇炳民博士、水務署助理署長周世威工程師、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環保教育和社區參與項目審批小組主席陳永康工程師、香港青年協會理事會委員及環保督導委員會主席龍炳頤教授, SBS, JP,以及香港青年協會副總幹事馮丹媚女士, MH。他們與青年交流拍攝環保節目心得,並即場拍攝「綠色生活小貼士」,分享個人環保經歷和趣事;而出席的學生更參與環保酵素製作工作坊及體驗綠色多媒體製作,積極推動綠色生活文化。 香港青年協會理事會委員及環保督導委員會主席龍炳頤教授表示,該會加入「邁向綠色機構」計劃的行列,透過一系列環保教育及節能減排項目,鼓勵大家身體力行,同時感染更多青年支持環保,攜手創建綠色未來。他又介紹第「綠」頻道,期盼青年將保護環境的觸覺成為嗅覺、視覺、味覺、觸覺和聽覺以外的一種知覺,在生活中散發出對環境的熱愛。 第「綠」頻道是青協「邁向綠色機構」計劃中的重點環保教育活動,頻道內容包括新設的「綠色節目」、「綠色短片」及「綠色網誌」。三大項目均著重青年的參與,透過鏡頭記錄綠色生活的不同面貌,從而認識「賞綠」的真正意義和樂趣;其中「綠色短片」推出的《香港自然雜誌》資助拍攝計劃,第一季將會資助10支由中學生及大專生組成的隊伍,以「自然‧香港」作為主題,拍攝約5分鐘的紀錄片。第二季資助拍攝計劃現正接受報名,歡迎中學生及大專生組隊參加,詳情請瀏覽網站m21.hk/gogreen。 香港青年協會「邁向綠色機構」計劃簡介 獲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的慷慨資助,青協推行「邁向綠色機構」計劃,透過一系列的環保教育及宣傳活動,把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育的核心價值融入協會的服務當中,以身作則地向青少年傳遞環保的重要性,從而加強青年的環保意識,培養優秀的綠色公民。 青協M21網台「第『綠』頻道」簡介 第「綠」頻道的目標是為青年打造一個以青年主導,集知識、交流和創意於一身的環保互動網上平台,頻道具備以下四大特色: 青年主導頻道,提供平台讓青年發揮所學 嶄新節目模式,加強連繫青年 與不同環保組織夥伴合作,提供更多元化的環保節目 有效而龐大的接觸網絡,讓青年更易掌握最新的環保資訊 頻道除了定期製作節目外,亦會資助青年拍攝綠色短片和於facebook分享綠色網誌,籍此促進青年的互動交流,以青年自身的角度感染其他青年建立環保意識。 網站︰m21.hk/gogreen Facebook專頁︰www.facebook.com/m21greenchannel –完– 傳媒查詢︰香港青年協會傳訊幹事何詠筠小姐 電話︰3755 7044
18/10/2016

青協「滙豐青年創業大獎2016」公布獎項

由香港青年協會主辦,滙豐工商金融全力策動的「滙豐青年創業大獎」,昨晚(17日)舉行頒獎典禮並公布比賽獎項。陳卓琪與拍檔簡希彤本著「只有不合適的教學方法,沒有不受教的兒童」為宗旨,創立博雅思教育中心有限公司,奪得「滙豐青年創業大獎」金獎。而今年新增設的「電子商務創意大獎」則由奇噢創新有限公司奪得。 滙豐香港工商金融主管陳樑才,以及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王䓪鳴博士擔任是次頒獎主禮嘉賓。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王䓪鳴博士表示,今年共收到138份申請參賽,創下歷年之冠,反映本地創業氣氛熾熱。而得獎的創業項目,不但捉緊社會科技創新的商機,更顧及社會需要,可見本地創業青年漸趨多元發展。該會去年成立的香港青年協會賽馬會社會創新中心,鼓勵青年運用科技改善社會問題,正好為他們搭建更多平台。王博士特別感謝滙豐六年來的全力支持,以及各機構的支持和推動。 滙豐香港工商金融主管陳樑才表示:「『滙豐青年創業大獎』已經舉辦了六年,是推動和鼓勵年青人創業的重要動力。這些青年創業家未必有豐富的社會經驗,但他們憑著決心和創意,加上敏銳的市場觸角,成功建立自己的事業。今年增設的『電子商務創意大獎』,正是反映數碼科技在企業發揮關鍵的角色。滙豐致力與香港企業分享數碼科技的發展,我期待與一眾青年創業家共同開拓業務,把握更多數碼商機。」 「滙豐青年創業大獎」金獎由博雅思教育中心有限公司奪得,創辦人陳卓琪和簡希彤提供不同課程予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同時鼓勵老師和家長嘗試不同方法。公司成立不夠三年,學生人數倍升,更透過網上社交平台,讓公眾更加認識讀寫障礙的情況。 Monica Tsang Designs Limited獲得「滙豐青年創業大獎」銀獎,創辦人曾嘉琪以自己的名字作為品牌,宣揚中國傳統瓷器工藝。Monica Tsang Designs Limited主打瓷器設計,在優雅的瓷器中,加入了不少現代元素。 奇噢創新有限公司則同時獲得「滙豐青年創業大獎」銅獎和電子商務創意大獎。創辦人羅偉成和柯芯妍倆夫婦透過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AR)技術,配合專用的手機應用程式,將鏡頭前面一張平平無奇的卡紙、沉悶的商業小冊子,變成有聲、有畫、有互動元素的影像。 今年比賽由南豐集團董事長兼行政總裁梁錦松先生, GBS, OBE, JP擔任最後評審團首席評審,其他最後評審委員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工業貿易署署長甄美薇女士, JP、香港貿易發展局助理總裁梁國浩先生、香港總商會副總裁陳利華先生、香港工業總會副主席嚴志明先生、香港中華總商會青年委員會榮譽主席李德剛先生、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董顏明潤女士、Chocolate Rain 創辦人麥雅端小姐、滙豐香港工商金融主管陳樑才先生,以及香港青年協會理事會委員石嘉麗女士。其他初賽評審委員,「電子商務創意大獎」評審委員及社會領袖亦親臨頒獎典禮,支持本地創業青年。 有關「滙豐青年創業大獎」 「滙豐青年創業大獎」參賽的創業青年必須為18-40歲香港居民,持有香港註冊營業的公司,營運最少1年但不多於5年。大會先甄選部分參賽公司出席首輪面試;部份需要接受大會的實地評估,了解其公司的實際運作;最後選出入圍隊伍作第二輪面試,競逐金、銀、銅及優異獎項。 是項比賽由2011年開始舉行,旨在嘉許一群積極創新,別具優質服務的青年企業,表揚其奮鬥及成就,並鼓勵他們持續為社會經濟作出貢獻,進一步推動創業精神。 評審範疇包括產品/服務的特性及原創性、市場定位及競爭力、營銷及推廣、管理及發展策略、財務及成本控制等相關因素。得獎企業可以獲得總值港幣35萬獎金及獎盃、免費雜誌廣告及網上搜尋推廣服務;而獲得金獎的企業代表更可以免費參加香港貿易發展局舉辦的海外商貿代表團,與其他國家中小企分享營商之道。 有關「電子商務創意大獎」 為配合全球電子商務的發展,今年大會首次增設「電子商務創意大獎」。參賽的創業青年必須為18-40歲香港居民,持有香港註冊營業的公司,營運最少1年但不多於5年。而企業電子商務平台必須於2016年3月1日或之前推出及由香港註冊公司開發及擁有版權。參賽公司在大會甄選後會被邀請出席面試,角逐「電子商務創意大獎」。 評審範疇包括資訊及通訊科技創新創造力、品質和功能、競爭力和持續性和財務等相關因素。得獎企業可以獲得總值現金獎港幣30,000元 及獎盃、總值港幣10,000元之免費雜誌廣告及網上搜尋推廣服務。 「滙豐青年創業大獎」詳情可瀏覽ybhk.hkfyg.org.hk/ybaward2016。 附件一  青協「滙豐青年創業大獎2016」得獎名單 金獎 公司 ︰ 博雅思教育中心有限公司 Boaz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stitute Ltd 創辦人 ︰ 簡希彤、陳卓琪 創辦日期 ︰ 2013年12月 簡介 ︰ 全球每100個人當中大約有1人患有讀寫障礙。陳卓琪自小深受其痛苦,遂與擁有相同理念的拍檔簡希彤,創立博雅思教育中心有限公司,本著「只有不合適的教學方法,沒有不受教的兒童」為信念,為一批有特殊需要的學生,尋回自己的價值。 銀獎 公司 ︰ Monica Tsang Designs Limited 創辦人 ︰ 曾嘉琪 創辦日期 ︰ 2014年12月 簡介 ︰ 以自己名字作為品牌,除了自信,更少不了非凡工藝。曾嘉琪創立的Monica Tsang Designs Limited,以瓷器設計為主要業務,在優雅的瓷器中,加入了不少現代元素。她認為香港的設計師既了解中國文化,同時又具有國際視野,令作品能迎合歐美市場,也揉合中國瓷器的特色,比起其他地方更加適合。 銅獎 公司 ︰ 奇噢創新有限公司Creote Studio Limited 創辦人 ︰ 羅偉成、柯芯妍 創辦日期 ︰ 2014年6月 簡介 ︰ 羅偉成及柯芯妍兩年前將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AR)技術注入喜帖和婚禮相簿,親友的反應奇佳。二人認為這門生意大有可為,還參加過幾次婚紗展測試市場反應,結果由最初打算以B2C模式推銷產品給新人,反而變相吸引不少周邊行家洽商合作,開拓了B2B的出路,並將之變成兩人的事業,創立奇噢創新有限公司。 優異獎 公司 ︰ Master Archer 創辦人 ︰ 岑智榮、張栢寧 創辦日期 ︰ 2014年12月 簡介 ︰ 岑智榮和張栢寧都是貪玩之人,決定發展遊戲事業。他們所創立的Master Archer 主力推廣「Edutainment」(意指教育Education + 娛樂Entertainment),透過獨特課程從遊戲中帶出信息,讓每位參加者可同享快樂及教育。 優異獎 公司 ︰ […]
14/10/2016

「創新科技月2016」活動全面展開

創新科技署今日展開「創新科技月2016」,活動由今日起至12 月3 日舉行,目的是透過一連串活動,向社會推廣創新及科技,讓市民更了解創新及科技對香港未來發展的重要性,同時培育更多相關專才,使他們秉持對創新及科技的熱誠。 創新科技署署長蔡淑嫻女士及香港青年協會理事會委員陳重義博士一同主持今天假愉景新城的揭幕儀式,為一連串精彩活動揭開序幕,當中包括期間將舉辦巡迴路演、大型嘉年華會、展覽、工作坊、長跑活動和講座等,讓市民親身體驗香港在創新及科技方面的成就,同時亦為業界提供交流平台,促進長遠發展。 創新科技署署長蔡淑嫻在「創新科技月2016」揭幕禮上說,發展創新及科技是政府其中的一個重點。今年的《施政報告》及《財政預算案》推出多項新措施,以推動創新及科技。創新及科技除了帶來經濟效益外,也令市民的生活更方便、舒適及安全。 香港青年協會理事會委員陳重義博士在典禮上表示,青協致力培育年輕科研人才,推動創新科技文化。該會自二零零五年成立的『LEAD 創意科藝工程計劃』是重點發展項目之一。為配合政府積極推動STEM 教育(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該會今年向全港中、小學生提供一站式的LEAD 學習過程,當中包括着重動手及創意學習的科藝課程、以活學活用科技為主題的創意比賽,以及可供青年人拓闊知識、視野的國際交流機會。 主禮嘉賓更親身與學生一同參與名為「相撲機械人大戰」的工作坊,透過編寫電腦程式操作智能機械人,讓機械人完成任務,以培養青少年對編寫程式及機械人的興趣,並且激發青少年們的創造力及訓練邏輯思考的能力。同時,一眾嘉賓亦參觀了現場展出的「香港學生科學比賽2016」發明品組冠軍得獎作品及其他展品。 而隨着今年的「創新科技月」正式展開,兩場巡迴路演重點展出「香港學生科學比賽2016」的優勝作品及其他創意發明,並舉辦多場創意工作坊,讓青少年增加科學及科技知識,發揮創意。 巡迴路演及創科工作坊舉行日期及地點如下: 10 月14 日(五)至10 月16 日(日) 荃灣愉景新城 11 月18 日(五)至11 月20 日(日) 藍田啟田商場 首個巡迴路演舉行後,「創新科技月」的焦點項目──「創新科技嘉年華」由創新科技署主辦,夥伴機構為香港青年協會和香港科技園公司,將於2016 年10 月29 日至11 月6日在香港科學園舉行。為期九日的嘉年華將以「智慧生活‧創新香港」為主題,約 70 個活動合作夥伴,包括大學、科研中心、專業團體、政府部門、科技企業及青年教育團體等,將以不同方式展示其創意發明及科研成果,包括機械人、環保技術等。 承接虛擬實境(VR)熱潮,「創新科技嘉年華2016」將設置虛擬實境(VR)遊戲,並透過創新及科技大使麥嘜向公眾介紹虛擬實境(VR)技術和各地應用VR 的實例。此外,第三年舉辦的「創新競跑10 公里2016」比賽透過長跑向業界及公眾宣揚健康生活訊息,讓參賽者進一步認識創新科技如何應用於日常生活,從而推廣創新科技為我們帶來的好處。路演及嘉年華的所有活動均歡迎市民免費參加。有關節目詳情及活動報名,請瀏覽:www.itm.gov.hk 或聯絡香港青年協會,電話:2561 6149,電郵:itmonth@hkfyg.org.hk 。
14/10/2016

青協第56屆周年大會圓滿結束

香港青年協會第56屆周年大會由前立法會主席(2008-2016)曾鈺成大紫荊勳賢, GBS, JP出席主禮,昨天(13日)圓滿結束。會上同時頒發長期服務獎、職員優異服務獎、最佳團隊服務獎、卓越活動程序獎和創新獎。 大會選出由黃嘉純律師續任會長,溫文儀太平紳士續任副會長;義務司庫及義務秘書分別由馮玉麟博士和陳維安先生出任。 該會於最新發表的年報中透露,來年目標之一,是將創意科藝工程(LEAD)帶進新領域。該會將STEM(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及STEAM(科學、科技、工程、藝術和數學)融入上述強調實作活動的創意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實用技巧,迎接未來挑戰。該會亦完成優化網站「青協‧會員易」,使會員登記變得更為簡易,方便青年獲得最新資訊,參與各項社區活動。 此外,青協三項重建計劃亦已獲得資助,繼續為全港青年提供所需服務。包括該會赤柱戶外活動中心,將由日營改建為渡假營;當局「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撥款下,將前粉嶺裁判法院活化成「香港青年協會青年領袖發展中心」;以及大埔青年空間進行「青年宿舍計劃」。 周年大會上,青協頒發創新獎,以鼓勵和嘉許青年工作者發揮創意,為青年服務進行創新實踐。冠軍為媒體輔導中心的「ULine大專生服務」;亞軍為賽馬會祥華青年空間的「北區潮藝SHOW 2015」。 「ULine大專生服務」是一項專為大專學生而設的情緒支援計劃。青協媒體輔導中心與多間大學合作,於校內及校外提供全方位支援,以「創新」、「即時」、「好玩」元素,希望打破傳統服務沉悶的形象,配合網上平台、多媒體創作及不同的體驗活動(Online-to-Offline),提供情緒支援、個人成長等服務。 青協會員人數現已超過40萬,每年使用該會服務的人次達500萬,另有逾17萬義工登記加入青年義工網絡。 -完- 傳媒查詢︰香港青年協會傳訊幹事何詠筠小姐 電話︰3755 7044

 

Support HKFYG, Donate now.

 

 

Donate Now

Suppor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