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Page 16 – 香港青年協會 The Hong Kong Federation of Youth Groups

English

27/11/2023

「前海粵港澳台青年創新創業大賽」香港賽區公布優勝項目

為發掘具創意及創新能力的青年人才,在大灣區實現創業夢想。「前海粵港澳台青年創新創業大賽」(香港賽區)頒獎禮今天(27日)假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舉行,公布12個得獎項目,其中金獎最高可獲10萬元人民幣獎金及落戶前海孵化。   「前海創賽」香港賽區由前海管理局主辦,前海服務集團及香港青年協會承辦;民政及青年事務局、中聯辦青年工作部、香港特區政府駐深圳聯絡處、香港貿易發展局等多家單位共同支持。比賽分為企業成長組及初創團隊組,合共收到破紀錄的730人合共418份申請。經過兩輪篩選,獲獎團隊涵蓋多個創新科技範疇,包括人工智能、醫學、農業、健康及文創等。   初創團隊組金獎是新一代便攜式智慧快速診斷系統,創辦人劉鑫和崔强勝專注於診斷領域的研究和開發,尤其是多重疾病或性傳播疾病。他們期望研發低成本的快速測試產品,提高預防和控制相關疾病。企業成長組金獎是引導視障者的智能腰帶,創辦人江家偉和陳曉玲為視障者帶來革命性的導航設備,透過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AI模組,實時計算出無障礙範圍及規劃路徑。   深圳市青年聯合會副主席張天宇、前海管理局港澳服務處副處長侯靜,以及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徐小曼出席典禮,與一眾青年交流,了解其大灣區業務方案。   前海管理局港澳服務處副處長侯靜表示,整項賽事的獎金總額超過800萬元人民幣,為更多青年在大灣區創業提供優良條件。今年香港賽區的頒獎禮首次在前海舉行,充分展現了深港的緊密連繫,亦凸顯青年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依託香港,服務內地。   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徐小曼感謝前海管理局和前海服務集團的信任,由青協首次承辦「前海創賽」香港賽區並獲得佳績。她致辭時寄語參賽青年要有「想法」、「方法」和「說法」,可了解其他企業和創業家的「想法」,經營業務的「方法」,最後就是他們推廣宣傳的「說法」,才算是透徹了解他人創業的目的,從而思考自己的強弱項。   另外,青協將在前海深港夢工場設立「前海香港青年發展中心」,徐小曼希望能夠幫助更多青年,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大機遇,實現創業夢想。   關於「前海粵港澳台青年創新創業大賽」 「前海粵港澳台青年創新創業大賽」自2016年起,由前海管理局聯合深圳市港澳辦、深圳市委台辦、香港中聯辦、澳門中聯辦、澳門特區政府經濟局、深港產學研基地、深圳廣電集團等多家單位共同舉辦,已連續舉辦八屆,參賽項目累計超過9,000個,其中港澳台参賽專案超過4,300個。是粵港澳台地區持續舉辦時間最長、參與人數最多、影響力最大的專業賽事之一。   香港賽區經過層層篩選,專業評審甄選出共12個優勝項目(企業成長組6個、初創團隊組6個)。項目於計劃得獎後半年內需於前海合作區註冊成立企業,並獲得最高10萬元人民幣獎金。詳情可瀏覽青協社會創新及青年創業部網站sic.hkfyg.org.hk/qianhaihk。   「前海粵港澳台青年創新創業大賽2023」香港賽區獲獎名單   企業成長組   金獎:引導視障者的智能腰帶 創辦人︰陳曉玲女士、江家偉先生、賈伯良先生、游俊明先生   智能腰帶為視障者帶來革命性的導航設備,運用AI視覺來檢測障礙物。透過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AI模組,實時計算出無障礙範圍及規劃路徑,以觸覺回饋智能腰帶的訊號,提供方向指引。 銀獎:益創膳虎堅果酶解技術 創辦人︰陳家銘先生、車曉雪女士   益創膳食是一家超級食品科技公司,主要開發新蛋白食品方案和未來食品來應對氣候變化,減低碳排放,透過農業和食品的發酵技術,研發出美味、營養均衡且價格實惠的非乳製品,以促進大眾福祉。   銀獎:無電製冷技術 創辦人︰鄒詩雨女士、林凱昕女士、古宇正先生、張添耀先生   由香港城市大學的研究團隊所創立,並由TECH 300孵化。團隊開發了第一代被動式輻射製冷技術。經過多年努力,研發了新型零能耗環保的被動式輻射製冷塗料,以幫助實現建築節能和減少碳排放。   銅獎:Seekr 創辦人︰Ms Lamia Sreya Rahman、Ms Pesheka P.V、李采霖女士 Seekr是一款專為視力受損群體而設計的輕便和隱蔽穿戴式裝置,旨在幫助視力受損人士獨自、安全地探索空間。他們將機器學習算法安裝於細小、備有攝像鏡頭和夾子的裝置中,在收集視覺數據數秒內即播放音頻信息,與手機上的無障礙功能無縫協作。 銅獎:甜蜜西遊 創辦人︰王偉剛先生、王浩輝先生 甜蜜西遊是一個香港原創的設計品牌,以中國名著《西游記》故事結合西方糖果元素設計而成。所有人物都是以糖果、零食和甜點幻化而成,現有超過50個糖果角色。   銅獎:弗萊明醫學實驗(Fleming MedLab) 創辦人︰鄭栢誠先生、香皓林先生 弗萊明醫學實驗是一家專注於中風康復的醫療機器人初創公司,設計輕便易用的醫療級穿戴式機器人,幫助中風病人重建神經通路,改善活動能力。基於神經科學原理和專利技術設計的醫療級機器人,通過機器學習演算法,可以監測和預測康復週期,提高患者康復效果。     初創團隊組   金獎:新一代便攜式智能快速診斷系統 創辦人︰劉鑫先生、崔强勝先生   項目專注研發低成本便攜診斷,解決疾病危機。產品採用等溫 CRISPR基因編輯技技術,實現高靈敏度、特異性,簡化操作。他們致力研發數字微流體輔助診斷,提高靈敏度、準確性,拓展疾病檢測範圍。目標是檢測不同的多重疾病,希望改善疾病測試和醫療保健。   銀獎:助力生態文明,協助鄉村振興——漲榲生物科技責任有限公司 創辦人︰沈童飛先生、洪加洛先生、馮景禧先生、岳可昕女士   項目運用核心微生物菌株以及獨家的培養技術,生產一種名為「漲榲微生物肥」的產品,能夠提高農作物的抗逆性、抗病性、抗蟲性和抗旱性,同時增強農作物的生長活力和品質,減少化學肥料和農藥的使用量。   銀獎: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下一代高功率納米晶智能無線充電装置 創辦人︰江朝强先生、王一博先生、魏樹生先生、周家宇先生   旨在將新型高功率納米晶智慧無線充電技術產業化,作為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智慧高效雙向無線的充電裝置。該技術在香港城市大學先進電力電子實驗室成熟研發。   銅獎:AI多模態言語治療師康復醫療機器人 創辦人︰周益俊先生、張美然女士   為言語治療行業大模型進行自主開發,應用在康復治療上。此項目的AI言語治療師輔助治療,能夠即時判斷兒童發展障礙的情況,制定合適的療程及訓練。   銅獎:智能控溫防護面罩 創辦人︰馮祺隆女士、吴世同先生、顧宇恆先生   研發一款具有智能溫濕度控制功能的工業防護面罩,可定制符合工人面部線條的模型,盡量減少對臉部的壓迫和變形,提升其舒適度和工作效率。   銅獎:基於AI的核磁圖像虛擬對比增強系統 創辦人︰馬宗銳先生、張將先生 開發AI驅動的虛擬對比增強系統,用於鼻咽癌的診斷和治療,旨在為患者提供更便宜、更安全的造影劑替代品,更快、更準確地制定診斷和治療方案。     傳媒查詢︰ 香港青年協會高級傳訊經理何詠筠女士 電話︰3755 7044
26/11/2023

「青年創研庫」公布「連繫青年參與地區治理」研究報告

香港青年協會青年研究中心成立的「青年創研庫」,今天(26日)公布有關「連繫青年參與地區治理」研究報告。結果顯示,在受訪的526名本地青年中,七成九(78.5%)同意「地區事務,與你息息相關」的說法【表4】;認同「參與地區事務重要」的平均分為5.56(0至10,10為非常重要)【表3】;他們最關心的地區事務包括交通(49.2%)及環境衞生(35%)等【表2】,並且八成半(84.6%)同意地區治理的最終目標是提升居民生活質素【表7】。   新一屆區議會即將組成,受訪青年期望未來區議會能夠處理社區問題(49%)及反映民意(29.5%)【表8】。研究亦顯示,五成九(58.7%)認為自己信任特區政府,比率為過去同類型調查最高,並首次超越五成【補充表18】。   上述研究以實地問卷調查方式,於今年9月28日至10月2日期間,訪問了526名18至34歲青年;另訪問了20名青年個案,部分有參與地區委員會或地區事務,以及3名專家和學者。   研究顯示,受訪青年對所屬地區的歸屬感平均分為6.82(0至10,10為非常有歸屬感)【表5】;五成半(54.9%)表示有興趣參與改善地區的工作,並透過非制度平台如政黨、民間組織(18.1%)、政府制度平台如區議會、「三會」(15.8%)、學校/工作平台(12.4%),以及自發組織(8.7%)等【表15】。此外,他們認為參與地區治理的主要障礙是缺乏裝備(30%)及人脈網絡(23%)【表17】。   特區政府今年5月公布完善地區治理建議方案,研究發現,受訪青年對相關方案認識程度平均分只有3.25(0至10,10為非常認識),低於調查所設5分的一般水平【表6】。逾八成對獲委任為「三會」委員(82.1%)或參與關愛隊(80.4%)表示沒有興趣【表11及表12】。有個案對若獲委任表示會欣然接受,冀將青年聲音帶到更具影響力的平台;亦有個案表示對「三會」工作不認識。   有受訪個案表示,自己不被政府認識,因此獲政府委任的機會為「零」。另有個案認為自己一直參與民間機構的活動和服務,若這些機構可以向政府推薦人選,相信有助增加地區優秀青年獲提拔的機會。   有受訪專家和學者認為,青年參與最重要是感受到其影響力;社會也可以給他們機會策劃地區改善的專題協作項目,涵蓋基本資源、責任承擔,以及成果分享等元素,不但能提升參與度,更可培育他們日後在不同領域發展做好裝備。   青年創研庫青年發展組副召集人潘子鋒引述研究指,受訪青年對地區治理能夠改善民生有一定期望,他們參與其中得到適切培育,有助提升能力,長遠對本港人才庫有裨益。近年不少「三會」中青年委員佔整體委員比例甚低,建議擴闊青年委員自薦計劃範圍,將「三會」納入計劃內,以及擴大委任人選的推薦來源,讓社會服務機構可向當局推薦人才,增加有志和優秀青年早日在地區得到提拔的機會。   另一副召集人鄭煦喬表示,為加強地區參與的效能,建議設立「青年地區改善提案計劃」,包含資助、責任及認同等元素,讓青年透過策劃和實踐他們認為可以改善社區的項目,進一步增加社區歸屬感及發揮影響力,增加青年與地區治理的連繫。   該組成員譚霈琳表示,現屆政府重視地區治理工作,惟研究結果反映受訪者對相關方案認識不多,建議當局訂立全面的推廣策略,從公眾教育、績效評估、民意反映等方向,推動本港地區治理工作積極發展,以做實事爭取社會認同。   成員黎達成認為,未來區議會處理事務的複雜性將會增加,社會對區議員有效反映民意的期望也在提高,建議推出區議會社區專案研究,由各區議會選定地區議題並提交研究建議書,當局從中選出優先項目及撥款,透過提升區議員辨識及引領地區討論的能力,推動地區優質發展,協助政府實踐有效地區治理。   有關青年創研庫   青協青年研究中心自2015年起成立「青年創研庫」,是本港一個屬於青年的智庫。新一屆(2023-2025年度)創研庫成員由近80位本地青年專業人士與大專學生組成,平均年齡為27歲。透過以研究實證為基礎的討論、交流,創研庫成員提出政策建議,期望能為社會建言獻策。青年創研庫三項專題研究系列包括:「經濟就業」、「青年發展」,以及「社會民生」。5位專家、學者應邀擔任創研庫的顧問導師,包括張子欣博士、倪以理先生、張炳良教授、陳智遠先生,以及范寧醫生。   附件:「連繫青年參與地區治理」調查部分結果         傳媒查詢︰香港青年協會高級傳訊經理何詠筠女士 電話︰3755 7044
24/11/2023

GoGBA大灣區發展日 首推就業主題分享環節

由香港特區政府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辦公室主辦、香港貿易發展局(香港貿發局)GoGBA商貿支援及香港青年協會合辦的「GoGBA大灣區發展日」於11月17日圓滿舉行。是次活動以「青年就業創業」為主題,針對本地年輕企業家、專業人士及有志到大灣區發展的青年,為他們介紹大灣區的創業及就業機會、有關支援計劃及服務等。活動吸引共421人於線上線下參與,同場亦進行了67場一對一諮詢會議。   香港青年協會作為培育青年的機構,一直鼓勵青年踏足大灣區,並提供豐富的就業資訊、實習及考察等交流活動,讓他們深入認識大灣區,了解個人發展方向。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徐小曼表示:「青協與大灣區不同城市共29間合作伙伴,在今年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進一步推動本港青年在大灣區發展。」
16/11/2023

青協領袖學院舉行開放日「解惑祭」

香港青年協會領袖學院將於11月25及26日(六、日)舉行開放日,主題為「解惑祭」,特設「文化承傳」及「升學交流」兩個範疇,從歷史文化相關的展覽、工作坊、導賞團及市集等,傳承北區保育建築及本地手藝文化;另設有升學聊天室,為家長、學生解答升中及大學選科疑惑,並由現讀生分享升學貼士。活動免費入場,名額有限,歡迎公眾參與。   文化承傳解惑區 人力車展覽:隨著香港最後一位擁有人力車牌照的車伕於疫情下退休,青協領袖學院其中一位舊生劉健宇(Samuel)決定重新申請牌照,在領袖學院的支持下,舉行人力車展覽及簡史導賞,並展出1比1的人力車,讓公眾懷緬歷史悠久的交通工具。   傳統手作坊:舉辦三場快將失傳的手藝工作坊,包括︰竹蒸籠製作、篆刻印章、天然手工香),參加者可認識傳統工藝及其製作工序、在工藝師指導下加入現代元素,令其精神得以延續及承傳。   北區導賞團:特設北區及粉嶺地區導賞,包括前粉領裁判法院(現為青協領袖學院)、古洞何東夫人醫局(現為嗇色園何東夫人醫局生態研習中心)、粉嶺圍及聯和墟,讓大眾感受北區承傳的氛圍。   文創市集:市集以本地文化、傳統元素為主題,邀請別具特色的檔攤,讓大眾認識新一代的手工藝產品。       升學流水式解惑區 由領袖學院學生和舊生組成不同的談心室,解答家長和學生的查詢。   中學選校談心室:來自全港14區跨banding中學的現讀生分享校風、文化、成績,幫助家長、高小及初中生解答疑惑。   大學選科談心室:來自文社藝理醫商科法的9所院校學生和畢業生,為高中學生分享本地及海外的大學選科經驗、大學生活、各主修科特色和發展前景。   青協領袖學院開放日「解惑祭」詳情︰ 日期:2023年11月25-26日(星期六、日) 時間:10:00-18:00 地點:粉嶺馬會道302號 香港青年協會領袖學院 網站:https://leadershipinstitute.hk/event/open_day_2023   關於香港青年協會領袖學院 香港青年協會領袖學院是專為青年而設的領袖學院,致力培育新一代優秀青年人才,自 2000 年起,培訓逾 20 萬名青年領袖。學院現時座落於別具歷史價值的前粉嶺裁判法院,經第三期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展現全新面貌。1961 年啟用的法院大樓,如今保留了建築原貌的優雅,並融入了現代科技,讓訪客擁有互動體驗。透過參與高質素的培訓計劃、跨文化交流及親身體驗,尤其針對可持續發展領袖、服務型領袖、抗逆領袖及溝通協作領袖,青年領袖將在本地、國家和國際層面,提升個人素養、公民意識、責任感以及服務心志
11/11/2023

工銀亞洲慈善基金 x 青協 啟動全港首個專為青年而設的減碳平台

為配合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下的「雙碳」目標及《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工銀亞洲慈善基金有限公司(「工銀亞洲慈善基金」)與香港青年協會(「青協」)攜手展開「青年減碳平台」校園減碳行動,透過全港首個青年專屬的線上減碳平台,每年凝聚及鼓勵1,000名青年在生活上實踐十大減碳行為,推動青年積極參與氣候行動,共同實現可持續發展,預料每年合共可減少100萬公斤碳排放量,相當於43,500棵樹的二氧化碳吸收量。   「青年減碳平台」校園減碳行動啟動禮暨青年論壇今日假香港青年協會大廈舉行。期間由中國工商銀行(亞洲)高級業務總監暨金融市場部總經理、工銀亞洲慈善基金董事詹偉基博士﹑環境運動委員會教育小組召集人黃志強,以及香港青年協會副總幹事陳文浩擔任主禮嘉賓,超過100位學生以及多名環保組織代表參與見證,為實現本港於2050年達致碳中和的目標而共同努力。同場舉辦「與青年對話 — 攜手實現碳中和」青年論壇,邀請青年代表就香港實現碳中和的行動建議以及推行環境教育提出意見,並於活動後將收集到的意見轉達予環境及生態局作參考,為可持續發展議題注入青年聲音。   中國工商銀行(亞洲)高級業務總監暨金融市場部總經理、工銀亞洲慈善基金董事詹偉基博士表示:「青年是未來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碳達峰及碳中和的主力軍,香港特區政府亦在《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提出鼓勵青年參與氣候行動,工銀亞洲慈善基金非常榮幸獨家贊助『青年減碳平台』校園減碳行動,透過推動青年積極踐行綠色低碳生活,凝聚本地青年身體力行為實現碳中和而努力,帶領香港邁進一個更可持續的未來,為建設美麗香港、美麗中國貢獻青春力量。」   香港青年協會副總幹事陳文浩表示:「青年普遍意識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並嘗試從個人生活做起,因此青協推出『青年減碳平台』校園減碳行動,冀凝聚他們對環保的熱情和投入,帶動整個社會氛圍。感謝工銀亞洲慈善基金的支持,攜手將環保、社會和管治(ESG)連繫青年服務,從個人、學校及社會層面,促進他們學習相關知識,建立綠色生活模式。希望學生能夠善用這平台,發揮創意和領導力,共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青年減碳平台」校園減碳行動為全港首個針對青年行為並提供團隊登記的減碳教育平台。除邀請個人登記參與外,亦設有學校登記制度,讓師生能夠一同記錄生活中的減碳行為,並將減碳量轉化為兌換參與環保活動的機會,持續地學習環境教育,回饋社會。十個指定減碳行動從衣、食、住、行四大範疇出發,與時下青年生活息息相關,引領青年發揮環保先鋒作用。詳情可瀏覽網站 sst.decarbon.hkfyg.org.hk。
01/11/2023

HKFYG 2022-23 Annual Report

Chapters: 1 Contents & Introduction 2 Core Services 3 Development and Support 4 Special Programmes and Projects 5 Competitions and Award Schemes 6 Appendix
31/10/2023

HKFYG 2022-23 Annual Financial Report – SWD subvention only

31/10/2023

Remuneration Packages for Staff in the Top Three Tiers of Subvented Non-governmental Organisations

27/10/2023

青年空間雜誌︰老派事物之美

 

Support HKFYG, Donate now.

 

 

Donate Now

Suppor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