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Page 73 – 香港青年協會 The Hong Kong Federation of Youth Groups

English

03/07/2018

青協《中國歷史文化周》2018展開連串活動

青協《中國歷史文化周》持續推動青年加深認識國情 「知味尋源」──飲食文化與歷史淵源 以互動、體驗學習助青年了解粵菜歷史發展和文化底蘊 香港青年協會每年暑假前舉辦的《中國歷史文化周》,鼓勵本地青年學生加深認識國情,並從多角度了解不同領域的歷史文化與發展。今年以「知味尋源」──飲食文化與歷史淵源為主題,展開連串活動。今天(3日)舉行啟動禮暨中國飲食文化體驗學習活動,讓中、小學生透過多媒體展覽、專家講座、電影欣賞等,從飲食體會中華文化,特別是南方廣東飲食文化的特色。 啟動禮的主禮嘉賓包括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譚耀宗先生,大紫荊勳賢,GBS,JP,以及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何永昌先生。 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何永昌先生表示,該會主辦的《中國歷史文化周》至今已踏入第8年。國家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各地習俗與風味各具特色。今年以飲食文化作為切入點,期望藉此促進青年認識國家的歷史、地理、經濟、物產和風俗,並鼓勵青年親自烹調粵菜,在體驗中學習。他感謝廣東省青年聯合會、南方影業、中華廚藝學院、群生飲食技術人員協會、香港青年廚師會及一眾學者專家的鼎力支持。 今年《中國歷史文化周》其中一項特色活動為「青年廚神」大作戰,經過一連串比賽和「大師傳承」工作坊,66位青年組成19支隊伍,分為中學及公開組;他們向廚藝專家學習四款粵菜,包括廣府菜、潮州菜、客家菜和順德菜的經典菜式,最後以一款粵菜互相切磋競技。 裘錦秋中學(葵涌)和德貞女子中學的參賽隊伍共同勇奪中學組冠軍,他們分別炮製了順德菜《魚樂無窮》,以及廣府菜《江南百花雞》;公開組則由隊伍「心林小火箭」,炮製潮州菜《黃金笑哈哈(蝦棗)》獲得冠軍。各支參賽隊伍的菜式均色香味俱全,比賽過程已製作成短片,於青協M21.hk網台播放。 此外,中華廚藝學院課程經理(中式餐飲及營運)劉惠平先生、廣東省青年聯合會委員兼順德梁銶琚職業技術學校課任老師蔡浩輝先生 ,以及香港潮屬社團總會常務會董胡炎松先生於對談分享環節,介紹從中國歷史看飲食文化及廣東粵菜發展特色。 《中國歷史文化周》由今天(3日)起一連四天,於香港青年協會賽馬會Media 21媒體空間設有多媒體資料展覽、美食示範及品嚐等體驗學習活動,從地理環境、經濟發展、物產器皿及風俗習慣等多角度,讓學生了解中國飲食文化的歷史淵源與特色,可供逾1,100名中、小學生參與。另設有電影欣賞,將會播放3齣與中國飲食文化相關的電影。 青協自2011年開始,每年暑期前均舉辦《中國歷史文化周》活動,過去曾經以《百年中國》、《翰墨傳承》、《光影歲月》、《鐵路行》、《縱橫外交》、《起動體育》、《我要起飛》為主題。是次活動詳情可瀏覽網站chinaweek.m21.hk。
02/07/2018

逾200位街頭音樂人與青年齊匯演

青協暑期活動即將展開 頭炮項目「Busking唱不停──我們的音樂暑假」 逾200位街頭音樂人與青年齊匯演 暑假即將來臨,香港青年協會轄下全港青年空間今天(2日)舉行「Busking唱不停──我們的音樂暑假」活動,匯聚全港200多位青年街頭音樂人(Buskers),以別開生面的方式,為青協暑期活動揭開序幕。 活動於觀塘海濱Vessel發現號舉行啟動禮。巨聲幫出身的陳康健、日籍街頭藝人Mr. Wally和街頭表演組合The Flame,與200多位青年街頭音樂人以結他和木箱鼓一起合奏一起唱歌,場面壯觀;其後他們分批乘坐開篷巴士出發到尖沙咀、中環、大圍、沙田等各區演出,為社區打氣,並以音樂傳遞正能量。活動亦製作了「音樂地圖」,讓青年尋找心儀的暑期音樂活動。 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何永昌先生在啟動禮上鼓勵青年善用暑假,發掘各種興趣和潛能,享受課堂以外的學習生活。今年該會首次以深受青年歡迎的Busking作為焦點,一方面為前來欣賞的青年,提供輕鬆享受音樂的美好時光,另方面為青年街頭音樂人提供演出及交流的舞台,展現他們追求音樂夢想的熱誠、創意和活力。 青協今年提供逾一萬項精彩的暑期活動及課程,主要為6至24歲青年而設,提供專業而多元的藝術文化、音樂、運動、創意、交流、義工、親子活動及興趣班等。詳情可瀏覽網站summer.easymember.hk。 —完— 傳媒查詢︰香港青年協會傳訊幹事何詠筠小姐 電話︰3755 7044
26/06/2018

「青年創研庫」公布「推動耆壯人士就業」研究報告

逾七成受訪青年支持退休人士繼續就業;近三成認為工作年齡應無上限 耆壯人士乏新技能知識、勞工保險手續繁複、形像刻板窒礙受僱 建議政府帶頭創造彈性職位,並推出「工作無限耆」計劃,推動耆壯人士職涯規劃   香港青年協會青年研究中心成立的「青年創研庫」,今天(26日)公布有關「推動耆壯人士就業」研究報告。結果顯示,在受訪的520名青年中,逾七成(71.7%)支持退休人士繼續就業【表5】;接近三成(28.1%)受訪者認為,一個人可工作的年齡並無上限【表3】。   是項研究所指的「耆壯人士」(英文 Young-Olds),是年齡介乎55至74歲,主要為已退休的香港市民。研究以實地意見調查方式,於4月27日至5月13日,訪問520名年齡介乎18至34歲的青年。結果發現,同意「有能力嘅中、高齡人士繼續工作,可以提升自己嘅尊嚴」及「退休人士仍然要繼續工作,係可悲嘅現象」的平均分,分別為6.84分及4.40分(以0至10分計,10為非常同意,0為非常唔同意)【表4】;而同意耆壯人士就業會「減少青年人嘅升職機會」及「減少青年人嘅就業機會」的平均分,分別為4.66分及3.83分【表8】。數據反映,受訪青年對耆壯人士就業的態度頗為正面,同時並不擔心此舉會減少青年人在職場的發展機會。   受訪青年又認為,保障退休生活最可靠的方式是靠「自己的積蓄」(平均分為5.95分)和「繼續工作」(5.87分)(以0至10分計,10為非常可靠,0為非常唔可靠)【表10】。   研究參考香港鄰近新加坡、日本、韓國等地的經驗和政策;另亦深入訪問多位專家、學者和20名年齡介乎55至74歲的耆壯人士。部分受訪個案表示,即使沒有經濟需要,他們仍會工作,以找尋精神寄託和保持社交生活。有個案坦言,從前為方便照顧子女而在家中開設補習班,子女長大後頓然感到生活失去目標,因此四出尋求就業機會。   此外,不少受訪個案都表示,希望能以兼職、短期工作或自由工作等模式彈性就業。有個案就利用流動應用程式,選擇了抹車的自由工作,以便保留更多時間給自己參加其他活動。   不過,有受訪個案反映,他們欠缺新的知識和技能,如電腦應用知識,加上部分僱主對耆壯人士存有負面的刻板印象,例如自己尚未真正面試,已被僱主拒於門外,減低獲僱用的機會。有受訪專家認為,耆壯人士普遍期望以兼職或短期工作等模式彈性就業,與市場職位空缺需求有明顯出入。此外,僱主為年長僱員購買勞工保險需額外報價,手續繁複、費用較昂貴,亦減低僱主錄用他們的意欲。   青年創研庫「經濟與就業」組別召集人陳浩升引述研究報告,指出耆壯人士就業不僅能紓緩社會整體勞動力下降的問題,更大好處還在於促進個人健康和發展,對整體社會和個人皆有得益。他表示,雖然近年香港耆壯人士的勞動人口參與率有上升趨勢,但相對鄰近的亞洲經濟體,數字仍然偏低。他建議當局提供稅務優惠,予聘用耆壯人士佔整體僱員百分之三的企業,作為鼓勵性措施。   該組成員劉漢耀則建議,政府應在轄下部門、公營及資助機構中,帶頭創造能配合耆壯人士能力和就業模式的彈性就業職位,例如兼職導賞員、短期公眾活動助理、半職健康服務助理等,並開放予退休人士申請。此外,又建議當局推行「工作無限耆」計劃,協助耆壯人士及早作職涯規劃,接受適當培訓及接觸就業市場資訊。   至於有關勞工保險的問題,該組成員周浩民認為,政府可主動與保險業界溝通,鼓勵業界為75歲以下僱員的勞保保費釐定標準,省卻僱主額外要求保險經紀報價的手續;同時,當局亦可向聘用65歲或以上僱員的僱主,補貼勞保保費差額,以鼓勵僱主聘用退休的耆壯人士。   青協青年研究中心自2015年起成立「青年創研庫」,是本港一個屬於青年的智庫。現屆創研庫成員由75位本地青年專業人士與大專學生組成,平均年齡為27歲。透過以研究實證為基礎的討論、交流,創研庫成員提出政策建議,期望能為社會建言獻策。青年創研庫四項專題研究系列包括:「經濟與就業」、「管治與政制」、「教育與創新」,以及「社會與民生」。8位專家、學者應邀擔任創研庫的顧問導師,包括張子欣博士、黃元山先生、陳弘毅教授、陳維安先生、黃錦輝教授、倪以理先生、葉兆輝教授和凌浩雲先生。   附件:「推動耆壯人士就業」調查結果 全文報告按此   傳媒查詢︰香港青年協會傳訊幹事何詠筠小姐 電話︰3755 7044
25/06/2018

HKFYG Charity Partnership for Film Premiere: House of the Rising Sons (兄弟班)

  香港青年協會獲邀成為電影《兄弟班》首映活動之慈善機構伙伴,於當日活動以其中兩所影院,作慈善放映之用。 籌得之善款,將撥捐青協服務經費,為有需要的青少年提供友師支援,協助他們訂立個人發展計劃,實踐理想。歡迎大家網上捐款。
23/06/2018

青協「重新出發」青年嘉許計劃頒獎典禮

誤入歧途並非末路;若要重回正軌,身邊人的支持、社工的引導反思,以及社會的接納同樣重要。香港青年協會青年違法防治中心今天(23日)連續第五年舉辦「重新出發」青年嘉許計劃頒獎典禮,表揚並嘉許多位勇於改過自新、重新振作的青年;並以他們的經歷,勉勵青年奉公守法,建立正面人生觀。   主禮嘉賓保安局副局長區志光先生PDSM, PMSM, JP、荃灣獅子會會長陳承邦先生、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何永昌先生,以及超過100位地區領袖、專業義工及家長出席是日頒獎禮,勉勵青年努力實踐理想。   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何永昌先生致辭時表示,該會「青年違法防治中心」每年接觸近4,000位違規或犯事青年,社工從中甄選出近30位參加「重新出發」青年嘉許計劃;經過兩輪面試,最後由評審委員會選出8位得獎者。獲獎青年雖然曾犯罪違規,但都積極改過自新、重新振作,願意以積極態度投入社會。他勉勵得獎青年要有決心和毅力,必能為自己未來開創新的一頁。   青協「重新出發」青年嘉許計劃,本年共有8位年齡介乎13至23歲的得獎者,部分青年曾經吸毒、或因不同的犯罪行為被捕,經過家人關懷及社工輔導,最終能夠重拾目標和健康人生。該計劃連續兩年得到荃灣獅子會慈善基金贊助,把得獎青年的故事結集成「重新出發」叢書,讓社會加深了解他們的心路歷程和成長需要。   青協「青年違法防治中心」透過轄下地區外展社會工作隊、深宵青年服務和青年支援服務,就邊緣及犯罪青少年經常面對的三大問題,包括「犯罪違規」、「性危機」及「吸毒」,提供預防教育、危機介入與評估,以及輔導治療;另外亦推動專業協作和研發倡導。「青法網」和「違法防治熱線8100 9669」,為公眾提供青少年犯罪違規的資訊和求助方法。青協於上環永利街亦為有需要的青少年提供短期住宿服務。     青協「重新出發」青年嘉許計劃2018得獎青年簡介   阿怡 阿怡是一位運動健將,也很有音樂天份,可是,爸爸沒有注意到。缺乏父母的愛,回家只面對空洞的四面牆壁,令阿怡不喜歡在家,寧願和朋友一起流連街頭,最少有人重視她。不過,這種生活漫無目的,令阿怡變得連自己也感陌生。   為了自由,她選擇離家出走;但正因這次離家出走,令她失去更多的自由。經歷過被監管的日子,加上社工和老師的支持,阿怡找回自己的初心。她努力改過,重拾以往的目標和夢想。現在她努力學習,希望能考進大學,亦為自己的夢想努力,在田徑場上、音樂舞台上不斷學習和進發,以正面的方法爭取爸爸的認同。   頌苹 來自基層家庭的頌苹,以往每天只有20元的零用錢,正正經經買個飯盒來吃也不行。小五時她第一次嘗試偷竊,偷的都是薯片、杯麵等,那時候她覺得偷東西是「節儉」的行為!直至一次在便利店偷竊時被捕,被判警司警誡,才令性格內向、欠缺自信的頌苹開始改變起來。   從社工安排的不同活動訓練中,她學習到紀律,學懂了堅持。她亦參與了不少義務工作,從中認識了新的朋友,令她整個人變得外向開朗,還懂得與人溝通。頌苹現在只想踏實地學習一門手藝,全心投入穩定的工作,與家人安安穩穩地生活,便感心滿意足了。   小智 「英雄主義,要威要型」是小智自中一起與壞份子交往的原因。打架、收數的日子,令他經常出入警署。起初父母都很擔心,但當去警署保釋也變成例行公事後,父母開始放棄他。當時花天酒地的生活,過一天半天會覺得很精彩,但四、五年來日日如是,小智覺得只剩下一個「悶」字,只有軀殼沒有靈魂。   直到18歲,小智獲取第一份工資那一刻,他開始反思― 為何每天上街都要擔心遇到反黑組警員?為何擔心會被帶上警車?為甚麼要讓家人為自己擔驚受怕?自此,小智開始努力工作,為自己將來期望成為運輸業老闆的目標進發。   卿卿 卿卿來自清貧家庭,自小很懂事,甚至會陪伴任職清潔工的母親上班,協助清理垃圾。直到中學時代,因為家貧,加上正值反叛的青春期,令她曾經歷料一段與朋友流連街頭,不喜歡回家,甚至四處盜竊的日子。上得山多終遇虎,卿卿最終因盜竊而被警司警誡。   所謂「有危‧有機」,這次的遭遇,令卿卿開始接觸社工,得到反思自我的機會,最重要的是找到工作的目標。在社工的協助下,她努力學習,希望好好考完DSE文憑試,為自己的未來奮鬥。     Tata 在成長的過程中,有些人精彩充實,有些人總是遇到跌跌碰碰的事,有些更會誤入歧途。Tata形容自己二十年的光陰是「庸庸碌碌、無所事事」。她自言是超級惡女、學校中的小霸王,性格自我中心,不理別人感受,常與男友在商場、公園流連,毫無生活目標。   經過感情和墮胎的不愉快經歷後,Tata認識到社工,她開始反思人生,嘗試參與不同的活動;眼界擴闊了,整個人也有了新的目標。未來,Tata希望能成為老師,以自身的經歷教育下一代,貢獻社會。   Kenny 一項能令青年醉心投入的事情,其威力可以大得無法想像。對於Kenny來說,「泰拳」正有這種令人著迷的魔力。以往Kenny常與區內街童為伍,經常參與吸毒和犯法行為,幸好外展社工從危機中將Kenny帶走,更將他帶到拳館裡。   因為喜歡,所以專注。泰拳訓練令Kenny沒有再接觸壞朋友,生活更變得很有規律,令他有了動力和目標,讓無所事事的生活變得有意義。現在Kenny將精力投放在泰拳身上,更希望有朝一日,能成為一位職業泰拳選手,可以上擂台比賽。   阿火 兄弟都是「義氣行頭」、「肝膽相照」?阿火正因為義氣而販毒,但千萬沒有想過被朋友出賣,更被帶上法庭。不過,令他最心痛的,並非朋友的背叛,而是爸爸在法庭後樓梯痛哭了一小時。   因為爸爸的愛,阿火決心改過,現在他每天辛勞工作,即使通宵達旦工作,他也堅持到底,為的是希望能夠儲錢考車牌,買一部屬於自己的貨車,在運輸業發展。   阿藍 曾因毒品罪行被捕,兩次出入法庭、警署和懲教署的阿藍,由以往無所事事、虛耗光陰,轉變成為積極工作、刻苦堅持的青年,立志達成開餐廳的夢想。   阿藍的改變,全因父母當初無論工作有多辛勞、天氣有多壞,他們都堅持每天探訪還押在懲教署的阿藍。他們為官司四處張羅,令原本想放棄自己的阿藍,也被父母的不離不棄所感動。他明白到,只有家人才能夠無條件支持自己走過無數的高山低谷,所以他決心改變,重新出發。   青協青年違法防治中心熱線︰8100 9669 「青法網」︰ycpc.hkfyg.org.hk   傳媒查詢︰ 香港青年協會 傳訊幹事何詠筠小姐 電話︰3755 7044 香港青年協會青年違法防治中心 督導主任陳文浩先生 電話︰3755 7064
18/06/2018

「青年創研庫」公布「改善高中通識科的教學與評核」研究報告

香港青年協會(青協)青年研究中心成立的「青年創研庫」,今天(18日)公布有關「改善高中通識科的教學與評核」研究報告。該問卷調查分別訪問了通識科教師和青年;在126名受訪通識科教師中,較多受訪者認同通識教育科有助學生培養多角度分析(94.4%)、溝通與表達(77.0%)、獨立思考(74.6%)和跨學科思考(62.7%)【表2】;有個案教師更表示,由於自己讀高中時受到科目的啟迪,令他投身成為通識科教師。   至於在861名受訪青年中,逾八成(83.3%)認為通識教育科有助個人培養多角度分析;至於認為有助培養獨立思考(44.4%)、溝通和表達(33.1%)和跨學科思考(30.2%)等,評價相對屬一般【表2.2】。   上述研究於今年4至5月期間進行,包括126名通識科科主任問卷調查和861名年齡介乎17至24歲青年網上問卷調查結果;另以個案訪談方式,訪問12位通識科教師、12位應屆或曾經應考新高中通識科的青年,以及專訪多位專家、學者意見。結果顯示,高中通識教育科的價值普遍獲得受訪專家、教師及學生肯定。   整體受訪教師認為,現時為通識教育科進行備課、多元評核,以及獨立專題探究等方面的工作量相對較大,以0至10分計(分數愈高,工作量愈大),平均分分別為7.98、7.73及8.22【表14】。有個案教師反映,通識科不斷搜集及更新資料,為該科的準備工作感到吃力。而綜合個案青年的意見,他們認為議題艱澀、經常變更,以及不停操練是學習通識科的主要挑戰。   問卷調查顯示,受訪教師對通識科教學模式的評價,相對受訪學生為高。較多受訪教師認為「互動討論」(91.3%)和「小組討論」(90.5%)最能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專題研習及匯報」(83.3%)最能推動學生自主學習;至於「教師授課」(68.3%)則最能培訓學生跨學科思考【表5】。   青年方面,較多受訪青年認為「互動討論」相對最能培養多角度分析能力(72.1%)和提高課堂參與度(65.9%);而「小組討論」(62.0%)相對最能提升溝通與表達能力。至於對「教師授課」的教學模式,整體評價則一般【表2.5】。   大部分受訪教師(86.5%)認為,「獨立專題探究」(IES)能有助學生培養多角度分析(表9)。逾七成(72.2%)認為「獨立專題探究」能達到推動自主學習的目標;至於認為能達到提升學生學習動機和減輕公開考試壓力的評價,相對較低,分別佔28.6%和12.7%(表10)。 青年網上調查方面,逾六成(64.2%)認為「獨立專題探究」能有助培養多角度分析 (表2.9)。此外,逾四成(44.0%)認為「獨立專題探究」能達到推動自主學習的目標;至於認為能達到減輕公開考試壓力(17.9%)和提升學習動機(17.7%)的目標,同樣佔逾一成半(表2.10)。   青年創研庫「教育與創新」組別成員張樂芹表示,高中通識科的設立有其重要意義,學科「議題探究」模式的教與學,教師及學生均需要搜集大量不同觀點與角度的資料,因此建議教育局增撥資源,由本地大學攜手,合作營運一所具認受性的「通識資源中心」,按通識科的不同單元,搜羅多角度的文字、數據及影像資料,並按各個探究議題作出整理,公開予教師及學生免費使用。   張樂芹又建議,為現有通識單元編撰「知識概念基礎」,協助學生打好學習基礎。他引述報告建議教育局為通識科教師特設專業培訓課程,提升教師跟進學生以非文字形式(例如紀錄片製作)進行「獨立專題探究」的能力,減少部分學生因語文能力懸殊,帶來學習阻礙。   該組成員林惠業認為,針對通識科教師面對工作量巨大、資料經常需要更新等問題,建議教育局提供恆常資助,向每所受政府資助的中學每年提供20萬港元,讓學校聘請通識科教學助理,協助編寫教案及預備教材、教學工具等。他又引述報告建議,檢視通識科課程內容,貫徹該科著重多元討論和跨學科思維訓練的特質,配合知識型社會發展的需要。   青協青年研究中心自2015年起成立「青年創研庫」,是本港一個屬於青年的智庫。現屆(2017至2019年度)創研庫成員由75位本地青年專業人士與大專學生組成,平均年齡為27歲。透過以研究實證為基礎的討論、交流,創研庫成員提出政策建議,期望能為社會建言獻策。青年創研庫四項專題研究系列包括:「經濟與就業」、「管治與政制」、「教育與創新」,以及「社會與民生」。8位專家、學者應邀擔任創研庫的顧問導師,包括張子欣博士、黃元山先生、陳弘毅教授、陳維安先生、黃錦輝教授、倪以理先生、葉兆輝教授和凌浩雲先生。   附件「改善高中通識科的教學與評核務」調查結果   傳媒查詢︰香港青年協會傳訊幹事何詠筠小姐 電話︰3755 7044
13/06/2018

香港大學生赴滬交流及考察內地金融機構

2018年「滬港金融專業大學本科生交流及考察計劃」今日(8日)啟動,今年參與計劃的學生共32名,分別來自香港9間大學。他們將會到上海的金融機構進行約五星期的考察體驗,並會參觀上海的政府機關、金融監管機構及交易所等,以及與上海學生進行交流活動。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劉怡翔在啟動禮表示,計劃今年踏入第七年,他很高興參與的同學和金融機構對這項計劃都有非常正面的評價。他指出這個計劃培育了不少高質素的金融人才,並欣悉很多過去參與計劃的同學在畢業後均投身金融業。他期望同學能藉着今次難得的上海考察機會,深入了解內地金融行業的最新發展及感受內地金融企業的工作文化,為未來的事業發展好好裝備自己。   劉怡翔並鼓勵同學透過這次交流,多認識國家重要的發展策略,包括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及「一帶一路」倡議,以及香港金融業可如何把握當中帶來的機遇。他指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及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可以運用其豐富經驗,為大灣區企業及「一帶一路」沿線經濟體提供各種金融服務,包括集資融資、資產及風險管理等。   協辦機構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何永昌在啟動禮上致辭時表示,很高興再次協辦這項計劃,他鼓勵學生好好利用考察的機會,與金融機構的導師互相交流,建立聯繫網絡,為日後投身相關行業作好準備。   今年參與計劃的學生將於6月18日啟程,在上海逗留六星期,期間會到上海的金融機構進行約五星期的考察體驗,並會參觀上海的政府機關、金融監管機構及交易所等,以及與上海學生進行交流活動。參與計劃的上海金融大學生則將於七月下旬抵港。   滬港兩地在二零一零年簽署《關於加強滬港金融合作的備忘錄》,同意在證券市場發展、債券市場發展、鼓勵和支持金融機構互設,及金融人才培訓和交流四方面加強合作。根據備忘錄,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及上海市金融服務辦公室於二零一二年合作推出滬港金融專業大學本科生交流及考察計劃。 
06/06/2018

Apply Now: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Greater Bay Area

Theme: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Greater Bay Area Venues: Hong Kong & The Greater Bay Area Date: 28 July – 4 August 2018       Programme Highlights    -Plenary Sessions Plenary sessions will be addressed by speakers who are experts in their own fields.     -Visits to corporations and government departments Talk to key stakeholders and know about the latest policie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Idea Marketplace Discuss relevant topics in small groups and share your projects and ideas.     -Networking sessions Meet with young professionals and startups who will share their experience and insights. […]
29/05/2018

青協舉辦全港首個「初創。行政見習生計劃」

青協舉辦全港首個「初創。行政見習生計劃」 支援初創公司聘用青年,每月最高獲5,000港元津貼   初創公司要在芸芸競爭者中突圍而出,適時運用資源和培訓年輕人才相當重要。香港青年協會獲摩根大通贊助及勞工處「展翅青見計劃」全力支持,首辦「初創。行政見習生計劃」(Project SETUP),屬全港首個由初創公司提供6個月工作機會予副學位畢業生的就業計劃,助青年擴闊視野,提升就業能力。   「初創。行政見習生計劃」今天(29日)假數碼港舉行開展禮,主禮嘉賓包括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徐英偉先生,JP、摩根大通香港區市場主管關金星女士,以及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何永昌先生。他們宣布該計劃正式啟動,並感謝各初創公司提供見習空缺。   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何永昌先生致辭時表示,該會青年就業網絡致力推動生涯規劃,為青年提供多元就業渠道與培訓機會。「初創。行政見習生計劃」(Project SETUP)是特別為初創僱主和即將踏入職場的青年,提供招聘及求職的橋樑。他欣悉該計劃獲僱主正面及積極回應,首階段已有逾50間初創公司提供逾100個見習空缺。他籲請有興趣的初創公司參與該計劃,亦期望副學位畢業生把握機會,踏上事業發展的階梯,逐步實現理想。   摩根大通香港區市場主管關金星女士表示,一直以來,摩根大通都致力於為香港的城市發展作出貢獻,改善本地青年就業現狀已成為摩根大通在香港實踐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要領域之一。摩根大通希望透過「初創。行政見習生計劃」(Project SETUP),加強副學位畢業生的就業能力,汲取工作經驗,提升獲得理想工作的機會。關金星稱,摩根大通很欣慰見到該計劃獲得來自香港各行各業初創企業的支持,向參加者提供嘗試及實踐的工作機會,為香港年輕人的健康成長共同出力。   其中一間參與計劃的初創公司Master Edutainment,提供項目助理的職位空缺,其聯合創辦人張柏寧先生表示,一般初創公司剛起步時,由於資金和人手緊絀,很多事情都是僱主親力親為,到業務漸上軌道,開始面對招聘問題,亦缺乏資源培訓員工,「初創。行政見習生計劃」正好提供津貼、並為見習生提供120小時的在職工作坊,豐富他們的知識和技能,相信有助初創公司的業務及運作發展。   行政見習生月薪為10,000港元,每周工作4.5天,其中半天須出席由青協安排的在職工作坊,學習自我管理、資訊科技、電子商貿等知識。   「初創。行政見習生計劃」為初創公司提供全面支援,每聘用一名見習生,每月可獲摩根大通及勞工處「展翅青見計劃」提供最高5,000港元的培訓及支援津貼,從而鼓勵它們培育青年;該計劃亦特別成立「初創僱主網絡」,協助僱主建立更多元的營商環境,以及認識來自不同範疇的商界夥伴。目前超過50間初創企業提供逾100個的見習空缺,包括市場營銷、公關、程式設計、行政、設計、顧客服務、業務發展等。   有興趣申請「初創。行政見習生計劃」的副學位畢業生,可親臨明天(30日)假九龍塘創新中心舉行的青協「青年就業博覽」;有興趣提供職位空缺的初創僱主,亦可瀏覽網站yen.hkfyg.org.hk/projectsetup。   附件一 「初創。行政見習生計劃」(Project SETUP)簡介   香港青年協會獲摩根大通贊助及勞工處「展翅青見計劃」全力支持,推行「初創。行政見習生計劃」(Project SETUP),由初創公司提供6個月工作機會予副學位畢業生,讓他們在急速發展期的初創公司進行見習培訓。見習期間,有機會接近僱主、全面掌握公司核心業務方向,擴闊職業視野,有效提升工作能力。   實習期: 6個月 對象: 見習生:24歲或以下、持有副學位(副學士或高級文憑)學歷的青年 僱主:成立7年以下,公司人數達3人或以上的初創企業 見習名額: 150人 工作時間: 每星期工作4.5天,當中包括0.5天在職工作坊。 月薪: 10,000港元 培訓: 計劃為見習生提供共120小時的工作坊,包括職前工作坊、 在職工作坊──自我管理、資訊科技、電子商貿。 目的: 透過安排青年到初創企業進行見習培訓,讓見習生了解自己的工作能力,學習工作態度、技能和知識,從而提升就業能力,以及擴闊對初創企業的認識。 特色: 每星期只須工作4.5天 提供全面的培訓機會 初創企業規模精簡,可嘗試不同類型的工作崗位 有機會到海外考察 網址: yen.hkfyg.org.hk/projectsetup 查詢: 香港青年協會青年就業網絡 電話:3113 7999 電郵:yen@hkfyg.org.hk   空缺概覽 空缺種類 空缺數目 百分比 市場營銷/公關 31 29.81% 程式設計 27 25.96% 行政 16 15.38% 設計 8 7.69% 顧客服務 8 7.69% 業務發展 4 3.85% 活動助理 2 1.92% 資訊科技 2 1.92% 統計 2 1.92% 其他 4 3.85% 總數 104 100%   傳媒查詢:香港青年協會傳訊幹事何詠筠小姐 電話:3755 7044

 

Support HKFYG, Donate now.

 

 

Donate Now

Suppor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