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Page 36 – 香港青年協會 The Hong Kong Federation of Youth Groups

English

30/11/2021

「Project RADAR II──隱蔽吸毒及干犯毒品罪行輔導計劃」顯成效

青年稍有不慎便有機會墮入毒品陷阱,誤以為吸食毒品可解決生活難題,甚或受利益引誘而干犯毒品罪行。香港青年協會「青年違法防治中心」推行的「Project RADAR II──隱蔽吸毒及干犯毒品罪行輔導計劃」,首次運用大數據分析社交媒體毒品帖文,讓社工了解青年吸毒原因,並作出網上介入;另為199名青年及124名家人提供輔導和抗毒支援,協助青年遠離毒品禍害。   上述計劃獲禁毒基金贊助,於2018年12月延續服務推行3年,為全港10至35歲隱蔽吸毒青年、潛在或干犯毒品相關罪行青年,以及其家人提供介入輔導。在199名青年個案中,最多吸食大麻(37%),其次為可卡因(24%)和冰(22%),其中吸食大麻的個案,由2019年的19%,急升至今年的62%;另有29人曾參與販毒,年紀最小僅13歲。   上述計劃的重點之一,是青協「青年違法防治中心」與專業科技公司聯科集團合作,推行本港首個分析毒品相關帖文的研究項目;運用人工智能系統及大數據,從過去3年逾30萬篇與毒品相關的帖文及留言,以客觀的角度,分析社交媒體用戶對毒品的想法和吸食原因;是次項目亦搜尋到約800個高風險用戶,現已成功追蹤592名,社工嘗試接觸當中一成青年作初步介入和傾談。   另外,青協「青年違法防治中心」與香港大學社會工作與社會行政學系黃富強教授合作,讓社工掌握「優勢取向認知行為治療」專業輔導手法。總結計劃成效發現,接近九成青年個案發掘和肯定自己的能力及潛能,從而提升求助動機和改變現狀的覺察力。   青協青年違法防治中心督導主任李少翠指出,當家人面對子女、伴侶或好朋友牽涉毒品罪行而被檢控,又或面對吸毒問題,很多時會束手無策,甚至出現不同程度的壓力和情緒困擾。是項計劃針對家人的無力感和精神損害,著重提升他們的支援能力和信心,並關注情緒狀況,鼓勵他們嘗試理解及接納,對吸毒或販毒青年走出困局有很大的幫助。   以下是接受「Project RADAR II──隱蔽吸毒及干犯毒品罪行輔導計劃」輔導的部分個案。 家長︰ 黃女士與兒子相依為命,兒子因販毒而被判11年監禁,她對此傷心難過並不斷怪責自己,情緒備受困擾,曾出現輕生念頭;加上她對整個法庭審訊程序一無所知,孤獨一人面對更感徬徨無助,後來出現明顯的抑鬱癥狀。 社工為黃女士提供情緒支援,同時安排她接受中西醫治療,處理其失眠及情緒問題,更陪同她探望還押兒子。通過輔導支援和參與正向小組及活動,令她逐步走出情緒困境,提升個人能力及信心,支持兒子更生。 吸毒青年︰ 20歲的阿文,17歲開始吸食大麻,起初誤以為吸食大麻可以減壓及提升創造力,其後幾乎每日都會吸食大麻,令他的記憶力出現明顯減退。阿文1年前因藏毒而被捕,期間需要還押壁屋,最後被判感化令18個月。感化官將他轉介至社工,助他持續戒毒。 阿文經歷了「優勢取向認知行為治療」輔導,得到社工的支援和鼓勵,了解到自己的優點和能力,逐步學習發揮所長;他亦了解到有更合適的方法處理負面情緒和提升創造力,並對自己前路有更清晰的方向,正積極努力求變,決心遠離毒品。   李少翠亦感謝多個界別建立的跨專業轉介機制,包括本港8間醫院、警方、社會褔利署、海關、律師、區議員及學校等攜手合作,鼓勵各機構的前線員工有意識地發掘隱蔽吸毒或販毒青年,為他們提供改過自新的機會。是項計劃已得到禁毒基金的撥款,由2021年12月1日起再延續服務3年,以協助更多有需要的青年及家人。   青協「青年違法防治中心」透過轄下地區外展社會工作隊、深宵青年服務和青年支援服務,就邊緣及犯罪青少年經常面對的三大問題,包括「犯罪違規」、「性危機」及「吸毒」,提供預防教育、危機介入與評估,以及輔導治療;另外亦推動專業協作和研發倡導。「青法網」和「違法防治熱線8100 9669」,為公眾提供青少年犯罪違規的資訊和求助方法。青協於上環永利街亦為有需要的青少年提供短期住宿服務。   如青少年或家長想知道更多戒毒服務的資訊,可透過以下途徑聯絡青協「青法網」社工:   違法防治熱線: 8100 9669 網上諮詢: youthlaw@hkfyg.org.hk 手機程式(App) : 於App Store及Google Play搜尋「青法網」   傳媒查詢: 香港青年協會傳訊經理何詠筠女士 電話:3755 7044
20/11/2021

青協「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業先行者」啟動禮

香港青年協會主辦的「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業先行者」,是民政事務局及青年發展委員會的青年發展基金轄下「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業資助計劃」資助項目之一。上述項目今天(20日)舉行啟動禮及展覽,公布成功入選的12支創業團隊,他們可獲60萬港元資助及支援,並將會逐步落戶大灣區,尋找機遇及拓展人脈網絡。   在啟動禮上,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黃智祖、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青年工作部二級巡視員張國來、青年發展委員會青年發展基金和計劃專責小組主席陳博智,以及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何永昌擔任主禮,並了解創業青年的業務和目標方向。   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何永昌致辭時表示,青協「社會創新及青年創業部」一直鼓勵青年創業力求創新、把握先機,裝備個人多元技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業先行者」的申請踴躍,共收到來自300多名青年遞交的210份申請書,最後12個項目脫穎而出,成功獲得創業資助及一站式創業支援。他感謝各位評審委員、專業導師及合作伙伴,特別是民政事務局、青年發展委員會、中聯辦的鼎力支持,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以及珠海騰訊雲啟創新中心的全力協助。   入選團隊的業務範疇非常廣泛,涵蓋文化創意、特色飲食、創新科技、環境保護等。其中兩支團隊在啟動禮分享了其創業大計,NOVAK TEA以獨特的氣泡工法,製成獨一無二的有氣茶飲,替代傳統含糖的氣泡飲品;創辦人期望明年拓展澳門及其他地方的市場。子創有限公司研發的《地球瓜》親子戲劇遊戲套裝,則從本地繪本《地球瓜》出發,跟隨設計指示,讓小朋友高效學習,提升技能和知識。   香港青年協會主辦的「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業先行者」,為有意創業的18至40歲本地青年,如具備一年內於本港或大灣區城市開業的實際創業構思,或已開業不多於三年的初創業務,可以申請60萬港元資助,當中包括青協提供的12萬港元免息貸款,以及青年發展基金的48萬港元資助。另外,青協「社會創新及青年創業部」提供深入營商培訓、創業導師及專業諮詢、業界交流、一年免租辦公空間等一站式創業支援服務,亦會到內地考察初創基地,增加與大灣區城市的聯繫,有助青年開展業務。   傳媒查詢︰ 香港青年協會傳訊經理何詠筠女士 電話︰3755 7044
18/11/2021

香港青年協會榮獲「滙豐香港社區節」獎項

香港青年協會榮獲「滙豐香港社區節2021 」其中兩個獎項,包括︰未來技能大獎和傑出社區計劃大獎。感謝曾參與「自主‧創出路」技能轉型培訓計劃,以及在家學習學術支援計劃的各位朋友、合作伙伴,滙豐香港社區夥伴計劃 的支持。 未來技能大獎 香港青年協會領袖學院──「自主‧創出路」技能轉型培訓計劃   傑出社區計劃大獎 M21媒體空間──在家學習學術支援計劃
12/11/2021

HKAB X HKFYG held its first ESG Pioneers ‘Farm-to-Community’ Project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 The concept of ESG, put forward by the United Nations Global Compact was considered an assessment indicator for business operations.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young generation learns about ESG will help build up a talent pool committed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Hong Kong Association of Banks (HKAB) and The Hong Kong Federation of Youth Groups (HKFYG), have together launched the ESG Pioneers ‘Farm-to-Community’ Project. This Project will put into practice what it means to be sustainable as it teache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about environmental impacts by introducing them to organic farming […]
09/11/2021

青協首辦「跑21」,124公里慈善長跑

青協首辦「跑21」 12月4日挑戰個人極限  124公里慈善長跑 12位青年走勻港九新界,為青年體育發展籌款 黃浩聰擔任培訓顧問,分享跑步心得和親自指導   不少跑友以「一生人跑一次馬拉松」為目標;有12位青年則越級挑戰124公里長跑,將於12月4日參與「跑21」,即跑經香港青年協會遍佈全港的21所青年空間,期望鍛鍊個人意志及耐力,同時為青協青年體育發展籌款,讓更多基層青年得到參與運動訓練及賽事的機會。詳情可瀏覽捐款網站giving.hkfyg.org.hk。   12位年齡介乎18至25歲之學生及在職青年,部分沒有接受過正規運動訓練,疫情期間長期留在家中,日常規律及社交生活被打亂,影響到之前定下來之個人目標,體能亦有所下滑,因此期望透過長跑,重燃各人的鬥志和正能量。   青協「跑21」獲香港著名越野跑手黃浩聰作為培訓顧問,分享跑步心得和親自指導,期望團隊能在充分訓練及準備下完成創舉。黃浩聰認為是次活動很有意義,坦言對這批青年來說是「超級難的任務」。他非常欣賞青年鼓起勇氣挑戰極限,短短3個月已嘗試跑到40公里、50公里,再到60公里,未來會作更嚴謹的訓練。他預計活動當日有三分之一時間是考驗臨場發揮能力,即使部分青年可能要上接駁車小休,期望最後12位青年能一起跑過終點。   12位青年由8月開始,進行為期18星期的運動訓練。他們將會在12月4日零時零分於葵芳青年空間起步,沿經青協轄下21所青年空間,包括荃灣、屯門、天水圍、粉嶺、大埔、沙田,再到九龍的樂富、紅磡、港島東區等地方,最後以將軍澳的康城青年空間作終點,全程共124公里。   其中一位女跑手、大學四年級學生鍾思慧,跑齡約有7年。疫情期間她很少外出,亦因運動場關閉而停跑,「跑步已成為我生活一部分,一整年沒有跑步令我顯得不自在,也感到內疚。參與是次慈善長跑,可以讓我重拾跑步的樂趣,也重新做運動,認識到更多跑友。」要與其他男隊友一起訓練體能和追趕速度,有時也非常吃力,「有一次在吐露港公路附近訓練,炎熱天氣加上不習慣晨早跑,真的身體不適,抖不過氣來。」幸而思慧得到其他跑友的支持,領略到團隊精神的重要性,因此很享受團跑的氣氛。   從事餐飲業、19歲的霍伯銚在工餘時間訓練跑步,「我未試過跑這麼長途,亦擔心不夠耐力,但仍然希望接受挑戰,跑得愈長愈好。」他感謝顧問黃浩聰的特訓,了解到長跑姿勢、竅門和應有的心理狀態,學習體能在極限下繼續前行。是次長跑的特色,以青協轄下21所青年空間設定路線,跑勻港九新界。伯銚提到訓練時途經沒有去過的地方,另有一番體驗,「有次朝早跑到天水圍公園附近,樹木和排水道在微弱的陽光照射下,發出亮閃閃的金線,感覺像去了日本,也發現香港有這美麗的一面。」   香港青年協會社區體育部致力於社區推廣熱愛體育運動的氣氛,鼓勵青少年以團隊運動,培育健康體魄,鍛鍊意志,並帶動社區體育發展。同時亦透過不同主題的體育活動推動社區服務,讓青少年以體育連繫社區。     傳媒查詢︰香港青年協會傳訊經理何詠筠女士 電話︰3755 7044
07/11/2021

「青年創研庫」公布「強化教育以維護法治」研究報告

香港青年協會青年研究中心成立的「青年創研庫」,今天(7日)公布有關「強化教育以維護法治」研究報告。結果顯示,在接受實地意見調查的529名受訪青年中,視法治為本港核心價值的重要性平均有7.87分,高於調查所設定5分的一般水平(0-10,10為最高)【表10】。他們認為法律最重要的功能是保障基本人權(38.8%),其次分別是維持社會秩序(22.9%)及實踐公義(18.1%)等【表2】。   不過,就目前香港狀況,四成半(45.0%)受訪青年認為「政府可以影響法庭的判決」,一成三(12.8%)則不同意。而對於「司法獨立是不存在」、「法律能夠維護社會公義」,以及「法庭的審訊是公平」三項說法,同意者與不同意者所佔的比例十分相近。而對上述三項說法表示「一半半」者所佔的比率亦非常明顯,分別佔近四成八(47.6%)、五成二(51.6%)及逾六成二(62.4%)【表11】。   本港經歷連串社會事件後,七成(70.1%)受訪青年對本港法治的信心減弱;表示對警察(79.4%)、律政部門(59.0%)以及法官(48.6%)信心減弱,亦佔相當比率【表12】。當被問及本港維繫法治的最大挑戰時,較多受訪者認為市民失去法治信心(42.0%),或政府與社會缺乏互信(29.5%)【表15】。   調查顯示,近半數(49.4%)受訪青年對提升法律知識感到興趣,當中認為自己尋找資料(47.9%)或到法庭旁聽(43.7%)最有幫助。至於不感興趣者(50.7%),主要原因是認為對個人沒有幫助或需要(40.3%)、在目前社會環境下有關方面沒有用處(13.1%),或認為法律深奧難明(12.3%)等【表16至18】。   上述意見調查於本年9月14至18日期間,訪問529名15至34歲青年,藉以掌握青年對法治的理解和取態。調查顯示,過半數(51.2%)表示他們的法治觀念最受朋輩影響【表4】。整體受訪青年認為特區政府推廣法治教育的表現,平均分為4.20分,低於5分的合格線(0-10,10為最高)【表14】。   研究亦訪問了4位專家和學者,以及15名青年個案。有受訪學者表示,法律存在的其中最大意義,是保障社會成員的共同利益,而政府政策的制訂和執行,亦須有其法律依據。有個案視法律最高理念為自律,讓社會每一分子在尊重彼此權利下安心生活。   有受訪個案表示,《香港國安法》屬新法例,所定下的刑罰嚴重,而近期執法部門作出連串的相關拘捕行動,令他們感到不安,守法動機亦由從前基於盡公民責任,變為避免自己無故被捕。   另有個案表示,政府解說工作亦不足,增添外界對有關法例存不確定性的憂慮。有受訪專家提到,本港法治教育應加強與歷史發展關連的部分,有助市民明白法例的設立和改革。   研究亦顯示,假如受訪青年認為有一條法例不合理,逾七成(71.3%,377人)表示會遵守,主要原因為不守法便會被檢控(55.2%)、守法是市民的責任(22.0%)。兩成七(27.2%,144人)則表示不會遵守,主因是認為不應該遵守不合理的法例(87.5%)【表6至8】。   青年創研庫「管治」組別成員葉梓聰引述研究指,社會每一分子均有責任共同創造維護法治的文化和條件,亦是至關重要,而持續的教育及推廣工作更是不可或缺。為了進一步鞏固法律在社會發揮的影響力,他建議法治推廣工作不單於宣傳法例的內容,也應增進公眾對法律背後意義的了解和尊重,以及設立的歷史背景,長遠有利維護社會尊重法律的文化根基。   該組另一成員徐嘉豪表示,法律具清晰度,能保障市民避免因誤解而觸犯法例;惟政府近年就一些新法例的解說未如理想,當局應汲取經驗。他建議政府加強法例解說的部署工作,透過事前諮詢、思考不同媒體發放有關信息的效果,以及就公眾有可能出現的擔憂等,作好充分準備,減少市民不必要的猜疑,爭取社會信任。   成員梁穎雯則建議專業團體及非政府組織等,開拓更多元的培訓機會,讓青年能夠透過不同學習形式,一方面豐富法治知識,另方面讓有志參與法治推廣工作的青年,能有更好的裝備,進一步擔當青年影響青年的積極角色。   青協青年研究中心自2015年起成立「青年創研庫」,是本港一個屬於青年的智庫。第三屆(2020—2022年度)創研庫成員由超過80位本地青年專業人士與大專學生組成,平均年齡為27歲。透過以研究實證為基礎的討論、交流,創研庫成員提出政策建議,期望能為社會建言獻策。青年創研庫四項專題研究系列包括:「經濟」、「管治」、「教育」,以及「民生」。8位專家、學者應邀擔任創研庫的顧問導師,包括張子欣博士、黃元山先生、陳弘毅教授、陳維安先生、黃錦輝教授、朱子穎先生、葉兆輝教授,以及倪以理先生。   附件「強化教育以維護法治」調查結果 全文報告按此   傳媒查詢︰香港青年協會傳訊經理何詠筠女士 電話︰3755 7044
02/11/2021

青協公布「學生情緒及健康狀況」調查結果

青協「關心一線2777 8899」及「uTouch網上青年外展服務」 公布「學生情緒及健康狀況」調查結果 超過四成八受訪學生壓力指數偏高 青協呼籲社會多聆聽和理解年青人心底話   今年是連續第二年於疫情下正式開課,學生在新常態下仍然面對不同挑戰。香港青年協會「關心一線2777 8899」及「uTouch網上青年外展服務」今天(2日)公布「學生情緒及健康狀況」調查結果。在3,669名受訪學生中,愈四成八(48.6%)壓力指數屬偏高水平,自評為7至10分(1為最低,10為最高)[表八]。部分學生每天的屏幕時間過長,加上睡眠及運動時間不足,帶來潛在的身心健康風險。   青協「關心一線2777 8899」及「uTouch網上青年外展服務」於今年10月期間,以便利抽樣自填問卷形式成功訪問了3,669名中一至中六學生,了解他們的學生情緒及健康狀況。結果顯示,在新開年首個月,愈三成五(35.7%)受訪學生感到「開心」,亦有愈兩成九(29.3%感到「緊張」[表一]。面對新學年,學生最擔憂的事情依次為「成績未如理想」(39.3%)、「功課繁重,沒有私人空間」(38.1%)及「應付頻密的測驗/考試」(36.1%)。另亦有三成(30.3%)學生擔憂「缺乏學習動機,難以自律」[表二]。    問卷亦參考了美國及台灣的流行病學研究中心抑鬱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 CES-D),以了解青少年的抑鬱情緒狀況。超過一半(51.9%)受訪學生評分達16分或以上,即出現抑鬱情緒表徵。他們過去一星期較常出現的抑鬱徵狀包括「難於專注在要做的事情上」(35.8%)、「為一些以往不受困擾的事而感到煩惱」(29.2%)、「睡得不好」(27.6%)等。量表結果與兩年前的結果相若。雖然量表結果不足以判斷受訪者是否已患上抑鬱症,惟情況令人憂慮[表七]。   疫情持續良久,學生的身體及數碼健康狀況亦值得關注。開學後,愈三成四(34.7%)受訪學生每天平均睡6小時或以下[表四];四成三(43.1%)每天運動時間平均在20分鐘以下[表五];三成六(36.6%)每天平均的屏幕時間更在6小時或以上[表六]。   香港青年協會副總幹事徐小曼表示,明白開學後不少學生對成績、功課、考測等會感到擔憂以致壓力增加,恢復面授上課,相信普遍學生對新常態的學習模式並不陌生。然而,調查反映學生在開學後睡眠及運動量不足,屏幕時間亦因網課而增加,加上不少學生以「打機」作為應對負面情緒的方法,因而引致更大健康風險,如肥胖、人際疏離等,不利學生的全人健康發展。   對於開學兩個月內出現多宗學生懷疑輕生事件,徐小曼認為,自殺成因複雜,一般受不同因素互為影響,亦可能當事人本身潛在精神疾病隱患。她建議學校一方面運用已實證的量度工具,識別受情緒困擾較嚴重的學生,另方面在氛圍上多下功夫,營造「關愛」、「接納」、「求助不是弱者」的校園文化,並在校園角落設置可讓學生感到安全和可喘息的空間。   徐小曼指出,社會上有不少適合青少年的情緒健康資源,她鼓勵有需要的學生需勇敢及主動尋求協助。而作為家長、老師及成年人,亦應學習提高對青少年情緒健康的洞察力和敏感度,能換位思考,嘗試代入他們的角度,多聆聽和理解他們的心底話,成為青年的生命守護者。   青協「關心一線2777 8899」於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期間,分別處理19,445宗與情緒相關的求助個案,較去年上升2,972多宗;另有11,355宗與校園生活相關的求助個案,當中以「升學」、「讀書壓力」及「朋輩關係」為最主要範疇;以下是熱線及網上曾經處理的個案。   個案一︰    中五學生在開學後,課程非常緊密,加上去年未能專注網課,現時難以跟上課程進度而感焦慮,常常出現心跳加速、頭痛及失眠。在缺乏充足的休息下,其學習狀態進一步被影響,造成惡性循環。她亦因此而失去自信心,認為自己沒有價值,各方面都做得不妥,加上家人的期望,更令她不知如何是好。   個案二︰    有中四學生表示剛升上高中,最要好的兩位朋友均因移民而退學,只剩他一人,希望認識新朋友;惟疫情關係只上半天面授課,與同班同學難以混熟,大部分同學亦只維持初中時建立的固定朋友圈,愈升高年級,愈難找到知心友,使他愈感到孤獨及與同學疏離。   個案三︰   有中五學生表示現時上堂要追趕去年已落後的進度,考測繁多,未有足夠時間溫習;另方面去年在家時間較多,漸漸開始沉迷上網至凌晨時分,變得比以往懶惰及欠自律。他仍未能習慣面授課,難以集中精神學習,亦對升學前景缺乏信心。他也十分擔心來年中六的進度會更加緊湊,怕成績繼續退步。   為更進一步支援青少年情緒健康,青協不同單位將舉辦一系列實體及線上工作坊,對象包括大中小學生、其家長及教師。此外,亦製作「情緒健康網上教材」(wmc.hkfyg.org.hk/emotioneducation),學生可透過自助工具學習管理個人情緒。青協亦會持續透過熱線及網上輔導服務平台,支援學生及家長面對壓力和情緒困擾。 如學生遇上情緒問題,可透過以下方法聯絡有關服務: 輔導熱線「關心一線」      ︰      2777 8899 網上輔導                  : utouch.hk WhatsApp輔導            : 6277 8899   附件 「學生情緒及健康狀況調查」調查結果
27/10/2021

HKFYG 2020-21 Annual Report

Chapters: 1 Contents 2 Core Services (Part A) 2 Core Services (Part B) 3 Development and Support 4 Special Programmes and Projects 5 Competitions and Award Schemes 6 Appendix 7 Acknowledgments
26/10/2021

HKFYG 2020-21 Annual Financial Report -SWD subvention only

 

Support HKFYG, Donate now.

 

 

Donate Now

Suppor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