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Page 18 – 香港青年協會 The Hong Kong Federation of Youth Groups

English

18/07/2023

「Be with You伴你行青少年籃球培訓項目」接受報名

工銀亞洲慈善基金 聯乘 香港青年協會 「Be with You伴你行青少年籃球培訓項目」接受報名 前港隊成員及現役甲一球員聯手執教 以籃球發掘潛力、培育人才 自從東京奧運新增三人籃球後,本港對此的關注和普及程度逐漸提升。工銀亞洲慈善基金與香港青年協會「社區體育部」聯手合作,支持香港青少年體育發展,策劃專為新界西北區青少年設計的 「Be with You伴你行青少年籃球培訓項目」,即日起接受報名,致力為本港籃球界發掘及培育更多人才。 上述項目分別在大埔、北區、屯門和荃灣設立訓練基地,希望為缺乏機會但熱愛運動的青少年提供更多發展平台。現公開招募120名14至16歲男性青少年球員,選拔將於8月5日舉行,由教練和球隊經理團隊作全方位評估,最終選出48名正式學員參與為期4個月的深度訓練。 項目教練團隊皆為現役或曾任甲一聯賽球員、香港代表隊成員,包括:前港隊球員黃琪琪、現役甲一球員羅卓熙、李東坤以及前甲一球員伍梓峰等,他們均擁有豐富的籃球教學經驗和極高的專業水平。 獲選學員由8月下旬開始接受訓練,並將在10月中旬進行四角賽。每隊選拔6名優勝者進入最後進階訓練,並有機會與本地男子甲一聯賽球員進行友誼賽,享受運動的樂趣,提升技術及眼界。將執教北區球隊的前港隊成員黃琪琪對於新項目充滿期待,她表示:「很期待為籃球界培養更多有潛質的新人」,前教育大學籃球隊隊長、現役甲一球員李東坤則表示:「以往教練在球隊裡包辦教練、經理人角色『一腳踢』,本次項目設有球隊經理分擔管理職能,令教練可以更專注教學。」 「Be with You伴你行青少年籃球培訓項目」除專業教練團隊,更特設由青協轄下青年空間的青年工作人員擔任球隊經理,以關愛及專業,全程照顧球員的身心健康,提供適時支援,與他們一起透過籃球發掘潛力,超越自我。 青協「社區體育部」致力於社區推廣熱愛體育運動的氣氛,鼓勵青少年以團隊運動,培育健康體魄,鍛鍊意志,並帶動社區體育發展。同時亦透過不同主題的體育活動推動社區服務,讓青少年以體育連繫社區。「Be with You伴你行青少年籃球培訓項目」報名詳情可瀏覽網站cts.hkfyg.org.hk。  
17/07/2023

青協書室特設「大樹」打卡位 新增「閱讀大學問」節目

每年一度的書展星期三揭幕。青協書室特設「大樹」打卡位,讓讀者好好感受文字帶來的幸福。書室部分採用可回收物料,營造藝術感和文化氣息之餘,也塑造和諧自然的感覺。歡迎公眾到綜合書刊館1A–D16攤位參觀,並感受閱讀氣氛。   香港青年協會「專業叢書統籌組」致力推動閱讀及創作文化,今年新增「閱讀大學問」節目,4位大專院校校長,包括︰香港大學校長張翔教授、香港演藝學院蔡敏志教授、香港教育大學校長張仁良教授,以及香港恒生大學校長何順文教授分別到書展會場,與青年談閱讀心得及高等院校發展。   青協「專業叢書統籌組」繼續出版10本好書,當中兩本透過由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語常會)支持及語文基金撥款的「校園作家大招募計劃」,選出兩位優秀學生。來自德望學校的中四學生陳佳潁勇奪非小說組冠軍,她的作品《崖歌》以苦難與生命為主題,揭露生活中大大小小的的苦楚,探討我們如何面對困境苦難。小說組的冠軍同樣來自德望學校:中四學生黎欣瞳的《一杯奶茶,一件案情》呈現一樁樁透著奶茶香氣的案件,懸疑推理情節極盡吸引,亦藉此勉勵人生。   另外,由青協舉辦的「青年作家大招募計劃」,其中一位獲選作家「鴦走蛋寺」透過《精神病,是咁的》一書,勇敢而又幽默地回顧自己入住精神病院的經歷,輔以青協專業社工的補充,讓社會對精神病加深認識,消除隔膜。另一位獲選作家陳微的《舖貓紀》則寫舖頭貓,也寫城市;是真實故事,也是文學創作;探索寫作可能,也探索動物倫理。   其餘6本好書包括︰有助讀者培養「數碼素養」這項關鍵未來技能的《數碼世界生存指南》;描繪青年與鄰舍相處的繪本《打開鐵閘》;透過坐電車認識港島東風景,藉此提升孩子語文及藝術發展的親子閱讀繪本《路軌上的叮叮咚東》;以真實例子帶家長避開管教盲點的《做人父母甚艱難——全能家長攻略》;提供了365個實用的全健生活提案,陪伴各位開展一整年的自我照顧之旅的《好治癒365日全健行動手冊》和結集10位香港運動產業專才訪問的《香港代表II》。10本好書囊括青年讀物、親職教育、專業進修等不同範疇,滿足不同讀者的需求。   「青協書室」將於「香港書展2023」綜合書刊館1A–D16發售一系列新書,書展期間設有一本八折、三本或以上七折的優惠,詳情可登入網站books.hkfyg.org.hk。   「閱讀大學問」節目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N112室 日期 嘉賓及主題 7月20日(四) 下午4時30分 香港大學校長張翔教授 主題︰談創新科技及應用倫理 7月22日(六) 下午3時30分 香港演藝學院蔡敏志教授 主題︰談中西文化藝術交流 7月23日(日) 下午3時30分 香港教育大學校長張仁良教授 主題︰談教育之道及大灣區學習交流 7月24日(一) 上午11時正 香港恒生大學校長何順文教授 主題︰談創意及未來工種   傳媒查詢︰ 香港青年協會傳訊經理何詠筠女士 電話︰3755 7044   香港青年協會傳訊幹事劉嘉裕女士 電話︰3755 7010
16/07/2023

青協「香港創意數理科學4D Frame比賽2023」順利舉行

隨著社會復常,今個暑假掀起外遊熱潮,走遍世界各地的名勝古蹟。香港青年協會創意教育組昨天(15日)舉行「香港創意數理科學4D Frame比賽2023」,鼓勵小一至中三學生發揮創意和STEM思維,以世界各地不同國家的地標及特色地方風貌為藍本,設計有趣新穎的4D Frame機械作品,以培養學生的創意和數理思維。   在100多支參賽隊伍當中,聖馬可中學的隊伍憑利用亞基米德立體完全對稱的特性及桁架結構,創造出結實穩固的4D Frame購物籃,成功把任務物件送到終點,奪得初中組冠軍;而中華基金中學的隊伍則以micro:bit電腦程式操控「機場架空旋轉運輸帶」,提出一項便利的機場貨物輸送設施,在智能4D Frame組稱王。   高小組冠軍作品則是東華三院馬錦燦紀念小學的隊伍所創作的「荷蘭風車村」地標模型,細緻而精巧的結構呈現出荷蘭風車的建築特徵,並且加設了可活動的機械機關,可以讓風車旋轉起來,亦呈現了風車被一片4D Frame鬱金香花海圍繞的景色;在初小組,福榮街官立小學的隊伍設計了結構精密的人力觀光車,模擬遊客乘坐人力觀光車遊覽的情況,贏得冠軍。   適逢今年是小說《80日環遊世界》面世150周年,是次比賽以「環遊世界」為主題,旨在鼓勵參賽隊伍認識世界各地的獨特風貌地標以及多樣的旅遊工具,創作模型作品。初小組須創作旅遊交通工具模型,高小組以創意改造世界各地的地標建築,初中組須完成載物運輸任務,設計出能穩固承載物件的方案,而智能4D Frame組則針對機場各項工作流程,製作由電腦程式控制的智能機場設施。   香港青年協會督導主任李健樂在頒獎禮上表示,青協致力在學校和社區舉辦各種STEM相關的創意活動和比賽,為青年提供互相學習和交流的平台,同時讓他們有機會「動手動腦」,藉此訓練創意及創新解難能力。他期望透過今次的活動培養學生國際視野,啟發青年對不同地方風俗的好奇心,尊重多元文化並關注世界各地的生活現況。   香港青年協會創意教育組於2012年從南韓引入STEAM教育工具4D Frame,舉辧各類到校專題工作坊和創作體驗活動,啟發學生創意,製作可活動的立體結構模型,把抽象的數理機械概念生動具體地呈現出來。自2017年起,每年「香港創意數理科學4D Frame比賽」的勝出隊伍均會代表香港出戰在南韓舉行的國際賽,屢獲殊榮,2022年度國際賽便有10支香港隊分別取得組別總冠軍、金獎、銀獎及銅獎。更多有關香港4D Frame本地賽、國際賽及學校教育活動,可瀏覽網站 ce.hkfyg.org.hk。     香港青年協會 香港創意數理科學4D Frame比賽2023 得獎名單 獎項 學校名稱 作品名稱 初小組 4D Frame交通工具 金獎 福榮街官立小學 (第一隊) 人力觀光車 銀獎 路德會梁鉅鏐小學 (第一隊) 熱氣球 銅獎 九龍塘天主教華德學校 (第一隊) 旅「游」直升機 高小組 有趣的世界地標 金獎 東華三院馬錦燦紀念小學 (第一隊) 荷蘭風車村 銀獎 聖公會德田李兆強小學 (第三隊) 日本東京晴空塔 銅獎 福榮街官立小學 (第一隊) 中國北京天壇 最佳表達獎 福榮街官立小學 (第二隊) 荷蘭風車 最具創意獎 聖公會柴灣聖米迦勒小學 (第二隊) 中國萬里長城 優秀4D Frame模型設計獎 香港青年協會李兆基小學 (第二隊) 中國香港九廣鐵路鐘樓 優秀4D Frame模型設計獎 福建中學附屬學校 (第一隊) Oriental Pearl Tower, Shanghai, China 優秀4D Frame模型搭建獎 聖公會德田李兆強小學 (第一隊) 中國北京萬里長城 優秀4D Frame模型搭建獎 博愛醫院歷屆總理聯誼會鄭任安夫人千禧小學 (第一隊) 中國香港中銀大廈   智能4D Frame組 4D Frame智能機場設施 金獎 中華基金中學 (第二隊) 機場架空旋轉運輸帶 銀獎 […]
16/07/2023

「青年創研庫」公布「促進可持續消費的實踐」研究報告

香港青年協會青年研究中心成立的「青年創研庫」,今天(16日)公布有關「促進可持續消費的實踐」研究報告。結果發現,在受訪的903名本港青年中,八成(79.3%)受訪青年同意實踐低碳生活是公民責任【表2】,逾八成(82.2%)同意消費者有責任選購有助保護環境的產品【表3】。然而,約半數受訪青年表示不了解「可持續消費」(47.8%)和「碳中和」(54.1%)的概念【表7及表8】,反映青年對氣候變化和可持續消費的認識仍有待進一步提升。   上述研究以網上問卷調查方式,於今年5月10日至18日期間,訪問了903名15至34歲青協會員。研究發現,雖然受訪青年觀念上普遍意識到低碳和可持續生活的重要性,不過在進行消費活動時,超過四成(42.3%)卻認為產品的環保友善程度並非他們的優先考慮【表9】,近六成(57.2%)甚少或從不留意自己的碳足跡【表10】。   惜食、查看能源標籤、自備容器及回收是受訪青年較常作出的可持續消費行為,他們較少作出減少食肉和裸買行為【表11】。他們傾向為保護環境而減少消費(73.3%),但不太願意為保護環境而支付更多費用,包括支付更高價格購買對環境友善的產品(58.7%)及支付更多環保稅(67.9%)【表12】。另外,受訪青年會受到不同因素影響而阻礙實踐可持續消費,分別是「太昂貴」(44%),「太麻煩/不方便」(40.8%)以及「無足夠資訊」(37.0%)【表13】。   另外,超過六成半認為政府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不足(66.8%),對當局的減碳工作表現未感到滿意(63.5%)。【表5及表6】   青年創研庫亦首次以生活實驗形式,邀請了八名認同環保和可持續理念,但不經常在生活上作出具體實踐的青年,進行一個七天的生活實驗。發現有一半人能夠持續自備容器,麻煩和社會壓力是他們的障礙。他們亦認知到裸買的概念,但只有一人能持續地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有青年個案指,社會上仍有很多人未意識到氣候危機的嚴重性,以及可持續消費行為背後與環保的關係,提議應增加更多獎勵方式、改善設施配套、加強教育和宣傳,推動可持續消費。   青年創研庫社會民生組召集人倪智承引述研究指,氣候危機是全球重要議程,推動社會加快形成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重點工作之一。他建議政府制定清晰明確的可持續消費策略,除了運用管制和徵費等硬性措施,亦可研究更多相對軟性的綠色助推(green nudges)方案,多方面引導全民實踐低碳生活。   另一成員史勝義表示,增加獎勵形式的經濟誘因,有助刺激消費者的行為改變,建議政府擴大「綠綠賞」積分計劃並涵蓋更多的綠色行為,只要市民作出回收、低碳飲食或購買綠色商品等行動,可化為實質回贈,鼓勵市民參與可持續消費。   許多地區已相繼發展碳標籤制度,成員李家利建議政府可從普及化產品和食品的碳資訊著手,增加消費者對產品和食品碳排放量的知情權,同時擴展生產者責任。另一成員何穎琛認為,政府應擴大公眾教育和宣傳焦點,善用「大嘥鬼」形象,推動尚未普及的可持續消費行為,如素食、裸買、購買將會或已過最佳食用日期的產品等,令低碳生活的訊息持續和廣泛地被市民看見。   教育和青年參與對推動可持續消費亦相當重要,成員鄭嘉豪冀政府將有系統的氣候和環境教育設為主流的中小學正規課程,協助學生培養「全球思考,本地行動」的意識。他建議政府恆常舉辦「香港青年氣候峰會」,讓青年能與政府官員及世界各地領袖交流,提升青年在氣候行動上的參與。   有關青年創研庫 青協青年研究中心自2015年起成立「青年創研庫」,是本港一個屬於青年的智庫。新一屆(2023-2025年度)創研庫成員由近80位本地青年專業人士與大專學生組成,平均年齡為27歲。透過以研究實證為基礎的討論、交流,創研庫成員提出政策建議,期望能為社會建言獻策。青年創研庫三項專題研究系列包括:「經濟就業」、「青年發展」,以及「社會民生」。5位專家、學者應邀擔任創研庫的顧問導師,包括張子欣博士、倪以理先生、張炳良教授、陳智遠先生,以及范寧醫生。   附件:「促進可持續消費的實踐」調查結果   傳媒查詢︰香港青年協會傳訊經理何詠筠女士 電話︰3755 7044
13/07/2023

青協「DSE 27771112」公布「DSE 2023 升學規劃調查」結果

香港青年協會「DSE 27771112」今日(13日)公布「DSE 2023升學規劃調查」結果。在受訪的559名應屆文憑試考生中,四成七考生(46.7%)表示「不了解新興行業及學科」,影響升學規劃決定[表五]。另分別有四成七(46.5%)及四成四(44.4%)考生對自己的前路感擔心及迷惘[表九]。不過,隨著升學出路多元,考生的壓力自2020年後持續放緩[表十一],四成二(42.4%)表示放榜壓力達7至10分的最高水平(1分為壓力最低,10分最高)[表十]。   青協「DSE 27771112」於6月23日至7月7日期間,以網上問卷成功訪問559名應屆文憑試考生。調查結果顯示,儘管放榜壓力有所放緩,四成半(44.9%)認為要規劃自己升學及發展方向的困難程度達7至10分(1為十分輕鬆,10為十分困難)[表四]。近六成(58.9%)對自己的前路及目標沒有想法[表六]。此外,「疫情令職涯相關的體驗活動減少(如考察、職業工作坊)(44%),以及「商討升學/其他出路的機會不足」(36%),均對考生的升學規劃造成影響[表五]。   面對各行各業的「搶人才」現象,考生持有不同的想法,包括「認為競爭更大」(40.6%)、「能擴闊自己的就業出路」(33.3%)及有助「發展多元才能」(25%)[表七]。近年隨著經濟及社會的轉變,新興行業崛起,考生在選擇升學出路時,最主要考慮「課程是否配合個人的興趣及能力」(56.2%)及「自己的長遠目標」(56%),亦有近四成(39.7%)會考慮「就業前景」[表三]。   另外,近六成考生(59.9%)以大學學位為升學目標;而目標為碩士(16.1%)及博士(7.3%)的比例分別較去年略多;目標為副學士/高級文憑(7.9%)的比例則較去年減少[表一],反映考生趨向追求更高的學歷。如未能於聯招獲派心儀科目,逾六成(60.1%)會考慮報讀自資副學位課程(Asso/HD),其次為選擇自資學士學位課程(34.7%)及邊工作、邊進修(21.5%)[表二]。   青協「DSE 27771112」負責人許強懋表示,近年各行業發展急促,加上早前疫情令生涯規劃實體活動減少,對應屆考生的升學規劃造成影響。隨著新興行業崛起,各院校的課程變得更多元化。然而,面對過於豐富的資訊及選擇,卻令不少考生感到花多眼亂、迷惘及欠缺目標方向。距離放榜尚餘一星期,他鼓勵考生把握黃金時間,按不同的預計成績思考「如果這樣,可以怎樣?(What-If)」,制定規劃及應變方案,從而減輕憂慮。   許又發現今年受訪考生較以往重視學歷程度,相信與市場變化、行業對人才的要求提高,以及升學出路多樣化等因素有關,建議學生進行升學規劃時要有周詳考慮,切忌盲目「跟潮流」,仔細了解各科目的內容,確定是否適合自己,才再作決定。他亦鼓勵家長與子女一起在放榜前共同規劃不同的出路選擇、調整期望、訂立目標及制定應變方案。長遠而言,他期望學校為高中學生舉辦更多職涯體驗活動,讓學生親身接觸不同的新興行業,及早了解市場趨勢,探索職涯發展方向。   青協「DSE 2777 1112」由去年9月1日至今年7月7日共接獲7,408宗求助個案,以下是部分求助個案情況。 個案一   考生擔心自己選錯科,同時也不確定自己能否應付得來。雖然現在的升學途徑及科目選擇比以往多,然而,各大專院校近年開辦的新課程及名稱繁多,反而讓他感到更加迷惘。受疫情影響,學生較少機會體驗及參觀各學系,為了追趕課程進度,同學與老師亦較少傾談升學去向。在未知放榜分數的情況下,他對選科的壓力更大。   個案二   考生因相熟的朋友在中四、中五時已在外地升學,因此感到「孤軍作戰」,擔心力有不逮,同時也擔心自己缺乏國際視野,在香港、內地及國際的就業市場,競爭力比他們低。此外,他擔心自己不能適應獨自在外地升學,也不想離開家人,故此考慮在港修讀學士學位,然後在港或海外完成碩士課程,希望透過高學歷加強自己的競爭力。   個案三 考生表示放榜壓力不算高,因為DSE考生與學額比例相當,不過對自己的就業方向感到迷惘。他正猶豫是否應該將第一志願從幼兒教育改為社會工作,但又認為考入哪個學系也沒關係,最重要是先入讀大學,獲取基本學歷。他不希望像父親一樣,同一份工作做足一輩子,希望大學畢業後每隔一兩年便嘗試新工作,了解自己需要,甚至轉行。   個案四 家長指兒子對成績及前途並不緊張,備考期間也沒有認真溫習。放榜將至,兒子還是寧願玩樂,沒有任何前路規劃的跡象。家長對升學出路一無所知,亦不知從何搜集相關資訊,因此十分焦急,只知道大學有很多不同的學科,五花八門,縱使周圍「搶人才」,亦擔心未輪到自己兒子。   為了協助考生規劃升學路,青協「DSE 27771112」於7月17日至21日期間,特別延長放榜支援服務,包括加強 2777 1112 熱線服務,以及uTouch.hk網上輔導,讓考生和家長獲得即時的升學諮詢及情緒支援。 香港青年協會「DSE 2777 1112」DSE放榜支援服務 文憑試放榜期間,服務時間將會延長︰ 7月17至21日(上午10時至凌晨2時) WhatsApp: 2777 1112 輔導專線: 2777 1112 升學網站: 27771112.hk Facebook: DSE 27771112 Instagram: DSE27771112 網上輔導: uTouch.hk   附件︰青協「DSE 2023 升學規劃調查」結果   傳媒查詢︰香港青年協會傳訊經理何詠筠女士 電話︰3755 7044
12/07/2023

青協第二屆「創科N世代」頒獎典禮順利舉行

近年香港致力推動創新科技發展,為青年開拓更多出路,帶領香港成為世界級的智慧城市。香港青年協會「社會創新及青年創業部」獲羅桂祥基金贊助,推出第二屆「創科N世代」(Young Techpreneur Project),為18至35歲青年提供創科培訓、創業起動資金及支援。今天(12日)舉行頒獎禮及展覽,公布及展示獲選的創科項目。得獎團隊將開展創科創業之路,實踐創業理想。   去年推出首屆「創科N世代」,反應非常熱烈。今屆再創高峰,共收到近200位青年合共115支隊伍申請。經過兩輪甄選,最終選出6支優秀隊伍,他們的業務非常廣泛,並各具特色,包括AR標籤購物體驗、AR喪禮悼念、社區解謎遊戲網上平台、線上兒童情緒教育、AI & AR聽力檢測及服務,以及線上兒童營養健康教育。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陳百里博士擔任主禮嘉賓,連同羅桂祥基金捐贈委員會主席張羅其樂、香港青年協會義務司庫廖於勤及副總幹事徐小曼,與一眾青年交流,了解其創科業務方案。另外,第一屆「創科N世代」的得獎團隊代表亦分享過去一年的經營心得。   香港青年協會副總幹事徐小曼致辭時表示,青協「社會創新及青年創業部」致力支持青年投身創科產業,運用創科引領社會前進,透過推出多個特色項目,持續為年輕人提供創業支援及相關服務,並鼓勵他們積極裝備自己,迎接各種挑戰,為國家發展獻出一分力。他感謝羅桂祥基金的慷慨支持,以及諮詢委員會、評審、專業導師、20多間支持機構及大專院校的鼎力支持。   由香港青年協會主辦的「創科N世代」,為有潛能的青年提供15堂實用數碼科技營商培訓,以提高他們的創新技能、改善產業生態及提升生活質素。本年度的培訓課程更引入新元素,包括軟件開發、計劃書撰寫、市場策劃、設計思維及實務技巧培訓,同時也增加了社會投資回報概念、元宇宙及非同質化代幣等,讓青年更貼近發展趨勢,開拓新機遇。經遴選出來的6支優秀隊伍,各獲得高達10萬港元創業啟動金、一年免費辦公桌租用及創業支援,包括專業導師指導、人脈網絡推薦、項目推廣等。詳情可瀏覽青協社會創新及青年創業部網站sic.hkfyg.org.hk。   第二屆「創科N世代」6支優秀隊伍詳情   AskAR Limited 創辦人︰鄭尚文先生、鄧蕙君女士 AR搜選(AskAR)旨在向客戶提供新的方案和產品,以助他們發展業務,並為消費者提供嶄新的購物體驗,同時也提供工具,優化前線員工的工作效率。 他們相信AR是一項具有深遠影響的技術,通過這項技術,希望能夠將數碼資訊與現實世界聯繫起來,促進更深層次的數碼互動,讓訊息傳達更加順暢,工作體驗也更加高效。   Mournary Group Limited身後事記 創辦人︰譚樂怡女士、黎力嘉女士 身後事記(Mournary)致力於改善傳統喪禮的悼念形式,決心消除拘謹的氣氛,讓每位親友都能夠自在地表達對逝者的思念。他們以「讓回憶被看見,用思念說再見」為企業核心價值,透過AR悼念冊、元宇宙悼念空間等技術,以互動方式回顧珍貴回憶,讓逝者的生命得以更深層次地被懷念,同時提供更具有心靈撫慰的悼念體驗。 身後事記將哀悼體驗擴展到Web3.0,克服傳統喪禮的限制,讓回憶不會被時間沖淡。同時,他們提供沉浸式哀悼體驗,讓不同世代的家庭成員用自己舒服的方式悼念。   Puzzle Weekly Limited 搵呢搵路有限公司 創辦人︰劉海晴女士   Puzzle Weekly Limited收集地區故事,以此為基礎創作解謎遊戲,進而推廣及保育社區文化。他們的網上解謎遊戲平台提供自家製及與不同組織共創的產品,玩家可以使用平台及遊戲套裝進行遊戲,從中探索及學習社區文化。另外,他們亦向學校及機構提供遊戲工作坊、共創計劃、互動展覽設計等,鼓勵青年透過遊戲探索社區及學習。 他們計劃為遊戲平台加入更多科技元素,將虛擬的創意融入現實中,提供更多元化的謎題,豐富遊戲體驗,希望大眾一起探索更多社區故事。我們期望發展用家自助的遊戲製作平台,提供創作工具及遊戲範本等,讓用家能夠自行製作及出售解謎遊戲。 Joyful Education Limited 喜望教育有限公司 創辦人︰郭杰韻博士 HappyYou是一個為小學生及其父母所準備的兒童有聲故事平台。他們提供感動人心的原創故事、歌曲和親子活動,幫助父母教導孩子從故事中學習管理情緒、結交朋友、與他人溝通,以及提升自信等。 Joyful Education Limited是一家專業和誠信度高的企業,是每個家庭陪伴孩子成長的最佳同行者。他們的使命是為兒童和家庭提供個人化、有科學根據的方法,教導孩子和家長如何平靜地處理情緒。他們亦希望建立一個由父母和孩子組成的全球線上社區,讓大家一起學習自信地面對生命中的挑戰,從而獲得成功。   Tandle Limited 聽道有限公司 創辦人︰陳明慧女士、黃正林先生 聽道(Tandle)旨在改善目前助聽器的質量和服務,讓更多人受益。透過訊息豐富的在線平台,配合人工智能技術,從而提供面對面的顧客服務。他們提供公平透明的聽力產品定價、精準的自動化助聽器選擇、AI聽力圖檢查、AR貼耳模擬、虛擬聲音實驗室等功能,以降低聽力學家和助聽器用戶的時間和成本。 他們希望為公眾提供最新的醫療保健產品,引領醫療保健行業通過技術改善助聽器用戶的生活,並為所有年齡層的人減輕技術問題,改善用戶體驗,消除對殘疾的偏見,實現平等激勵和改變每個人的目標。   Nutree Kids Company Limited 創辦人︰嚴韻倩女士 Nutree Kids致力為兒童打造一個健康成長的環境。他們為學校提供有趣互動的營養講座、小小營養師培訓、健康活力嘉年華等有趣活動。此外,透過正籌備推出的Nutree Kids Learning 應用程式,為兒童提供一個有效的學習平台。同時,他們還為家庭及學校提供有用的健康監測平台,以協助兒童健康、活潑地成長。 Nutree Kids期望孩子在3歲開始學習營養知識,未來向更多學校及服務兒童的機構提供服務,目標是為全港學童提供營養課程。此外,他們正在設計教材及大型活動,希望引起社會關注,讓大家真正意識到健康生活的重要性。     傳媒查詢︰ 香港青年協會傳訊經理何詠筠女士 電話︰3755 7044
09/07/2023

青協「創意編程設計大賽」順利舉行

透過科學知識與無限創意的結合,可協助城市以創新方法解決極端環境帶來的巨大難題。為培養學生的數碼修養及創新思維,香港青年協會與香港大學電機電子工程學系再度攜手舉辦「創意編程設計大賽2022/23」。今年主題是「天災防範勇士:建立可持續發展城市」,希望學生能夠善用科技並發揮創意,協助城市應對極端環境變化。大賽於昨日(8日)順利舉行,共吸引超過180支中、小學及個人隊伍,合共逾280名學生踴躍參與。   今屆「創意編程設計大賽」分為3個部分,包括「創意編程競賽」、「Scratch創意挑戰賽」及「作品設計公開賽」。「創意編程競賽」為實體賽事,隊伍需要運用微電腦編程及人工智能技術,演示氣候變化下的天然災害,並製作創新的解決方案模型。培僑書院、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宏信書院及嘉諾撒聖方濟各學校分別榮獲高中組、初中組及高小組的金獎。   培僑書院製作一個漂浮城市系統,製作模型展現海上城市應對全球暖化問題;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宏信書院用微控制器製作模擬河流氾濫情境,並且運用裝置解決相關問題;嘉諾撒聖方濟各學校製作一系列偵測極端天氣裝置,並且加入警報功能,提醒市民及早防範。   「Scratch創意挑戰賽」及「作品設計公開賽」為網上評審賽事,學生需要使用Scratch製作以「城市與天然災害」為主題的遊戲及動畫,推廣可持續發展的訊息。英華小學製作包含三個任務的遊戲介紹不同可持續發展目標,獲得評判一致讚譽,勇奪「Scratch創意挑戰賽」的金獎。高小組林紫悠同學及中學組李心怡同學所製作的動畫,以故事介紹城市應對極端天氣變化的措施,因此奪得「作品設計公開賽」的「最佳作品大獎」。   香港青年協會督導主任李健樂表示,青協一直致力推動青年學習創新科技,以應對未來的變化,相信學生通過這次比賽能夠將構思轉化為具體的實物,同時提升了他們的編程及作品設計等技能,並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注入創新思維。他感謝港大電機電子工程學系與青協合作,持續為青年提供寶貴的學習機會,享受編程的樂趣。   香港大學電機及電子工程學系系主任黃建業教授則以ACE三個英文字母鼓勵同學:A代表Adapt 鼓勵同學靈活應變,C代表Collaboration比賽鼓勵同學團隊合作,而E代表Engagement鼓勵同學全程投入,享受這個學習過程。他期望同學們以這次比賽為契機,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創意編程設計大賽」由香港青年協會創新科學中心創辦,香港大學電機及電子工程學系合辦,得到創新科技署贊助。參賽隊伍須使用Arduino或micro:bit微控制器去製作裝置及完成編程挑戰。同時比賽設有作品設計公開賽及Scratch創意挑戰賽,歡迎初小至高中學生參與,展現編程能力及創意。比賽詳情可瀏覽網站ce.hkfyg.org.hk。   香港青年協會創意編程設計大賽 2022/23 得獎名單 獎項 Award 得獎隊伍/學校 Team/ School 創意編程競賽 高中組 金獎 CSS002培僑書院 初中組 金獎 CJS010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宏信書院 銀獎 CJS002保良局唐乃勤初中書院 銅獎 CJS011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元朗信義中學 作品主題優異獎 CJS013培僑書院 最投入團隊獎 CJS002保良局唐乃勤初中書院 創意表達優異獎 CJS008優才(楊殷有娣)書院 高小組 金獎 CSP022嘉諾撒聖方濟各學校 銀獎 CSP021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 銅獎 CSP008石籬聖若望天主教小學 作品主題優異獎 CSP014浸信會天虹小學 最投入團隊獎 CSP033保良局陳守仁小學 創意表達優異獎 CSP034中華基督教會基灣小學 (愛蝶灣) Scratch創意挑戰賽 金獎 SKC003英華小學 銀獎 SKC007英華小學 銅獎 SKC009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 最具創意大獎 SKC012啓基學校(港島) 作品設計公開賽 中學組 最佳作品大獎 IDO084李心怡 高小組 最佳作品大獎 IDO084李心怡 最切合主題大獎 IDO053周奕樂 最具創意大獎 IDO075何晉樂
08/07/2023

「中電新世代.新動力獎勵計劃」頒獎禮

隨著社會逐步復常,青年開始面對疫後的生活適應,期間亦經歷各種不同的生活挑戰。由香港青年協會主辦,獲中華電力作為活力夥伴的「中電新世代.新動力獎勵計劃」今天(8日)舉行頒獎禮,表揚20位勇於面對艱辛困境、迎難而上的本港青少年,以鼓勵社會持續向青年給予支援與關愛。   頒獎禮由行政會議成員高永文醫生擔任主禮嘉賓;並由3位得獎青年代表分享他們逆境自強的故事。20位得獎青年於成長的過程中經歷不同的考驗,部分曾遇上惡疾、家庭巨變,甚至誤入歧途,或面對不同的適應困難。他們縱使面對人生低谷,也樂觀積極,毫不退縮。   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何永昌先生表示,該獎勵計劃本年度共接獲100間學校提名249位學生參與,反應熱烈。他指出,青協一直透過多元服務,協助青年建立未來技能,並培育身心健康,以幫助他們重拾信心及希望。他多謝學界的踴躍報名及評審的參與,並感謝中電一直支持青協的理念,繼續為青年注入源源不絕的動力。   中華電力企業發展總裁莊偉茵女士表示,中華電力與香港青年協會合辦「中電新世代.新動力獎勵計劃」已踏入第5個年頭,多年來以獎學金及師友交流的形式,協助和陪伴約100位面對逆境的新世代衝破障礙。她樂見計劃為年青人注入新動力,推動他們向理想進發,創造無限可能性。她又指中電會繼續秉持企業社會責任,在支持青少年發展的同時,亦會以電能專業,竭盡所能服務社區,為香港各家各戶送光送暖送溫情。   其中一位得獎青年葉浩明是在本港土生土長的尼泊爾人,兩年前父親在工業意外中嚴重受傷,家中頓失經濟支柱。母親轉為外出工作,但因受種族歧視,收入有限,令母親的情緒亦出現困擾。父親養傷期間,浩明成為家中的主力照顧者,除了協助父親如廁洗澡,亦需照顧年幼弟妹,有時更因此需要缺課,影響學習進度。浩明深感父母的艱難,努力在空餘時間努力學習,考獲全級第八名。他因為受老師協助而獲得啟發,希望能回饋他人,包括以自己專長在校內開辦籃球班,希望融合不同種族。同時,他擔任校內社幹事,與隊員一起做義工幫助其他基層小朋友。浩明日後希望能成為一名香港甲一籃球員,或擔任體育老師,以自身經歷鼓勵不同種族的同學,以籃球宣揚共融精神。   另一位得獎青年周智璇出身於單親家庭,與父親相依為命,後來因家暴被安排入住兒童之家,父親亦因中風不能自理而入住老人院。智璇現時長居兒童之家,儘管昔日的家暴經歷令兩父女埋下心結,但她理解及體諒父親當時受躁狂症及妄想症的困擾,亦會定時到老人院探望父親。因為一名受精神困擾的朋友輕生,令智璇的情緒變得不穩定,亦被精神科醫生判斷為徘徊於躁鬱症的邊緣,現時需要服藥調節情緒。智璇積極參與學校服務,曾參選學生會,更是學校的總領袖生,同時參與合唱團、司儀訓練等,令她重拾自信,學懂整頓心理狀態。她亦從中建立與人相處的信任,身邊的朋友、老師、家舍的「家人」逐漸成為她的支援網絡,讓她感到溫暖。她認為成長不應侷限於環境的限制,而藝術更能讓她跳出悲傷,未來計劃投身藝術創作。   同樣是得獎青年的彭利濰去年遭一輛私家車撞致命危,曾經昏迷兩星期,醒來後才知悉自己當時遭遇了一場嚴重的車禍。醫生告訴他撿回一條命已屬萬幸,利濰每天都會想:「為什麼自己會這麼不幸?」住院約兩個月後出院,但因傷勢嚴重,現時的盆骨、手和神經系統依然出現重大問題,未來有機會再需要做手術。他於留院期間面對身體的傷患,起初感到焦慮,但得到醫生和物理治療師的鼓勵後,學習樂觀面對自己身體上的變化,並勇於面對學習和適應困難。面對成績落後及運動能力下降,利濰均以正面態度面對,表示不會放棄自己。當看到自己身上的傷疤時,亦會感到是上天警示自己要好好做人。利濰現時願意分享自己遭遇車禍的經歷,並希望藉此傳遞正能量與他人。   此外,本計劃2018年得獎青年沙曜麟,獲獎後積極參與由該計劃成立的「燃亮人生師友計劃」,更獲邀參與中電社區節能基金教育劇場《動力奇兵》及積極人生短劇《會長大的勇氣》演出,向觀眾發放正能量。另一位2018年得獎青年鄭嘉豪,獲獎後多年來積極投入活動,更參與青協的「青年創研庫」,就社會民生事務探討解決對策及方案。   「中電新世代.新動力獎勵計劃」20位得獎青年簡介 姓名 學校 經歷撮要 1 張桁叡 長沙灣天主教英文中學 面對家庭破碎及朋輩欺凌的狀況,桁叡透過發掘自己聲線上的天賦,建立積極向上的心態及自信,找到自身價值,學習透過努力打破厄運。 2 謝暐晙 佛教善德英文中學 面對經濟困難及家庭離異,暐晙在老師及朋友的支持下,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立志成為數碼插畫家,以自身經歷鼓勵其他迷失的人。 3 陳芷寧 加拿大神召會嘉智中學 芷寧因為家庭及學業壓力而患上抑鬱症,透過教會朋友及導師的開導,放下執著,重新接納自己的過去、愛錫自己,並主動與母親修補關係。 4 區展瑄 加拿大神召會嘉智中學 展瑄不幸成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但在老師關心及信仰的力量下,學識寬恕及感恩,更加珍惜過往與家人和諧相處的時光。未來立志成為社工,協助其他有需要的家庭。 5 黃芷晴 加拿大神召會嘉智中學 面對家庭破碎及長期病患,芷晴從小欠缺安全感,並影響學習進度。她選擇活在當下,並堅持對籃球的熱愛。未來立志成為一位護士,照顧其他有需要的人。 6 黎天朗 聖貞德中學 天朗腳部患上筋膜炎影響跑步訓練,更要面對父親意外離世的打擊。他決心透過長跑練習及比賽舒緩情緒,重獲正能量。在困難的時候仍然選擇突破自己極限,做到最好。 7 周智璇 天主教南華中學 智璇因家庭原因需入住兒童之家,後來出現情緒不穩,被診斷為躁鬱症的邊緣,令她感到焦慮及迷茫。她透過參與學校服務重拾信心及整頓心態,重建與人相處的信任。 8 葉浩明 加拿大神召會嘉智中學 浩明的父親意外受傷,影響家庭經濟,母親需要外出工作。他成為家中的主力照顧者,有時需要缺課,影響學習進度。後來受老師協助而獲得啟發,於校內開辦籃球班,並做義工幫助其他基層小朋友。 9 潘煒揚 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第一中學 面對家庭、朋輩及身體各方面的狀況,煒揚一度失去人生方向,但在社工及老師的支持下,學懂以正向思維面對困難,重新活出有意義的人生,立志成為護士,幫助有需要的人。 10 彭利濰 元朗公立中學 利濰去年遇上嚴重車禍被撞致命危,現時盆骨、手和神經系統仍有重大問題,有機會需再做手術。他學習樂觀面對身體變化,將傷疤當是上天警示自己要好好做人。 11 倪澄 潔心林炳炎中學 面對家庭離異及經濟困難,倪澄於社工的支持下,學懂體諒家人的困難,明白過去的經歷只是成長的一部份。除照顧家人外,亦會參與義工服務,立志成為社工,為社會作出貢獻。 12 關可燁 荃灣官立中學 可燁一度受精神疾病困擾,需長期服藥控制病情,透過家人、社工、醫生及家中寵物貓的支持,令她慢慢放下戒心,接納他人並重拾自信,學懂活在當下,期待將來。 13 陳曉娟 佛教筏可紀念中學 曉娟因毛囊炎惡化需動手術,需入住深切治療部。於老師及舍監的輔導下,她勇敢踏出舒適圈,積極參與不同的校內事務,改善與家人關係,開展新生活。 14 段志慧 元朗天主教中學 面對家庭破碎,志慧每天都由柴灣宿舍長途跋涉至元朗上學,即使衣食住行方面遇到重重困難,她都沒有放棄學習,希望以知識改變命運,主宰自己的人生。 15 唐佳慧 棉紡會中學 佳慧面對新來港後的學業及社交適應問題,努力不懈學習,並主動尋求老師協助,學業成績得以改善,更連續兩年考獲全級首兩名。 16 曾悠 王肇枝中學 曾悠於單親家庭長大,需照顧長期病患的父親,曾遇到壓力及情緒問題。於老師及社工的輔導下,她學懂調整個人想法,隨遇而安。她立志成為老師,教育下一代成為更好的人。 17 張映桐 嗇色園主辦可藝中學 映彤初中時誤交損友,更因涉及傷人而被判感化令。事件令她深深反省,開始改善生活習慣,並兼職工作以分擔家庭經濟壓力,更重新投入校園生活,學業成績得以改善。 18 梅藍妮 東華三院馮黃鳳亭中學 父母為聾啞人士,家庭亦面對經濟壓力,藍妮以積極態度面對,一方面盡力協助母親處理家庭問題,另一方面繼續努力學習,未來立志從事天文研究相關工作。 19 許雅琪 惠僑英文中學 面對新來港帶來的學業及相處適應困難,雅琪得到家人及老師的鼓勵和體諒,重新找到個人目標及動力,接納自己的背景並努力學習,重拾自信。 20 黃希敏 裘錦秋中學(元朗) 希敏確診骨癌而休學三年,需承受化療的痛楚,仍堅持追趕學習進度。儘管近年病情復發,她仍然以樂觀、堅強的心態面對,希望戰勝病魔。 […]
08/07/2023

青協青年違法防治中心推出全港首創互動體驗學習教材

遵守法規是公民的基本責任,學生從小培養守法意識,有助他們了解、尊重及遵守法律,以及認識到違法行為的後果。香港青年協會青年違法防治中心獲田家炳基金會資助,與大學學者及犯罪學家共同研發,推出「好想法——青少年守法教育系列」,是全港首個互動體驗守法學習教材,旨在讓高小及中學生從遊戲和訓練活動中學習守法知識,提升正向價值觀、法治素養及公民意識。   啟動禮暨體驗日今天(7日)舉行,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立法會(教育界)議員朱國強、田家炳基會董事阮邦耀博士,以及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何永昌擔任主禮嘉賓。近200名中小學生及社會各界嘉賓出席。座談會由朱國強議員、香港城市大學犯罪學黃成榮教授,以及教育局高級課程發展主任(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 周安琪分享推行中小學生守法教育的重要性,並建議學生應對犯罪違規情境的有效方法。此外,逾130名中小學生即場分組體驗教材活動。   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何永昌表示,及早為青少年進行守法教育,能有效減少他們參與高危、違規,甚至違法行為的機會,而「好想法——青少年守法教育系列」希望透過創新、靈活及有趣的互動元素,有效引領學生學習正向價值觀和提升法治素養。他感謝田家炳基金會贊助研發教材,大學學者及犯罪學家的全力協助,並獲教育局、警務處、警民關係組、撲滅罪行委員會、家長教師會、各中小學校長和教師的鼎力支持。   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致辭時表示,法治教育是一項全方位工作,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他感謝青協青年違法防治中心在這方面的積極參與。他指出,這教材系列除了針對青少年常見的罪行外,更透過切合青少年興趣的訓練,協助青少年建立守法價值觀,為他們灌注正能量,實在值得多加推廣。   在「好想法——青少年守法教育系列」中,「好」代表正向及好的價值;「想」代表思考和判斷;「法」代表「守法教育」;而「好想法」的意思是鼓勵同學正向思考,建立正確價值觀和守法意識,學習解難方法,加強判斷力。此教材參考教育局的價值觀教育,以當中的「守法」價值觀為核心,進而訂立青少年守法的6個重要元素,分別是尊重、自律、同理心、判斷力、正向思維及法治素養,並結合「意義中心取向」理論中重視青少年的「成就與實踐」,設計出多個體驗活動。   這些體驗活動針對6項青少年常見的罪行,包括科技、毒品、暴力行為、窺淫、刑事毀壞及盜竊罪行,配合正向能力訓練,例如歷奇與解難、人際關係與溝通、人生意義探索等,讓中學生及高小學生從中學習守法知識、正向思維,了解觸犯罪行為的後果,並以正面態度應對成長中各種挑戰,建立良好的公民意識。   有關青協青年違法防治中心 青協「青年違法防治中心」透過轄下地區外展社會工作隊、深宵青年服務和青年支援服務,就邊緣及犯罪青少年經常面對的三大問題,包括「犯罪違規」、「性危機」及「吸毒」,提供預防教育、危機介入與評估,以及輔導治療;另外亦推動專業協作和研發倡導。「青法網」和「違法防治熱線8100 9669」,為公眾提供青少年犯罪違規的資訊和求助方法。青協於上環永利街亦為有需要的青少年提供短期住宿服務。 青協青年違法防治中心熱線︰8100 9669 「青法網」︰ycpc.hkfyg.org.hk   傳媒查詢︰ 香港青年協會傳訊經理何詠筠女士 電話︰3755 7044

 

Support HKFYG, Donate now.

 

 

Donate Now

Suppor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