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香港青年協會 The Hong Kong Federation of Youth Groups

English

27/08/2025

「香港青年大使計劃」迎銀禧 近300青年獲委任

由旅遊事務署及香港青年協會聯合主辦的「2025/26香港青年大使計劃」,今天(27日)舉行委任暨頒獎典禮。近300位青年獲委任為香港青年大使,未來一年將透過核心技能培訓及義工服務,向旅客和市民推廣香港好客形象及獨特魅力,提供賓至如歸的旅遊體驗,促進旅遊業可持續發展。   青年大使將駐守各旅遊景點,包括香港旅遊發展局旅客諮詢中心、香港海洋公園、昂坪360、香港濕地公園、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等,負責接待訪客及提供旅遊資訊。他們亦會在大型盛事中提供服務,如新春國際匯演之夜、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大坑舞火龍、長洲太平清醮和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香港賽區),推動本地旅遊及賽事氣氛。此外,他們將響應《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2.0》,以小組形式組織活動,在社區推廣本地旅遊體驗,競逐「傑出計劃年獎」。新一批青年大使中,有5位即將負笈海外,會在當地舉辦推廣香港及中華文化活動,吸引海外旅客訪港。   典禮上,主禮嘉賓香港旅遊發展局總幹事劉鎮漢、旅遊事務專員張馮泳萍,以及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徐小曼勉勵各位青年大使,為他們打氣。   香港旅遊發展局總幹事劉鎮漢表示,旅遊業的未來需要年青人的參與。旅發局一直積極鼓勵年青人加入推廣香港的工作,透過成立「旅發局青年學院」讓青少年親身體驗旅遊業的多元面貌。他同時鼓勵青年大使盡情投入及享受今年的服務,把握機會開拓眼界,為香港旅遊業注入活力。   旅遊事務專員張馮泳萍表示,「香港青年大使計劃」今年踏入第25年,青年大使透過這個計劃除了可以增值自己,亦向旅客宣傳香港作為一個國際旅遊城市的特色,並將好客之道的精神在日常生活中傳播開去,共同說好香港故事。她感謝參加「香港青年大使計劃」的同學,為香港旅遊業擔當親善大使的角色。   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徐小曼表示,「香港青年大使計劃」一直深受青年及學校歡迎。透過專業培訓及義工服務,讓青年大使以熱情和專業展示獅子山下的活力,發揚「好客之道,做多一步」精神。她強調青年是社會最寶貴資源,青年大使在前線與旅客互動,體會「以人為本」服務真諦,培養領導才能、跨文化溝通技巧及國際視野。   對談環節中,3位青年大使分享寶貴經驗。現於澳門特區政府旅遊局高級推廣經理張沁然,自2007年擔任青年大使,表示該計劃是她職業生涯關鍵起點,接待各地旅客培養了她跨文化溝通能力與國際視野,在設計旅遊推廣策略時,能更好考慮受眾文化背景,創造具吸引力的宣傳內容,而策劃活動和協調團隊的經驗為日後跨部門合作和危機管理奠定基礎。   現職香港迪士尼樂園前台款待員的李綽琳,於2021年加入計劃。她以今年參與全運會手球測試賽頒獎為例,分享如何在壓力下保持專業。當時獎牌托盤傾斜,她迅速穩固並逐一遞送獎牌予頒獎嘉賓,確保直播順暢。她總結出三大服務心法:細節成就專業、壓力煉出應變、真誠創造感動,並融入日常工作中,以細微而真誠的互動傳遞「快樂魔法」。   現為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學生的張雋晞,自2023年開始成為青年大使。他分享在旅發局旅客諮詢中心實踐「做多一步」服務精神,主動為旅客書寫中文地址、提示兌換港幣等實用資訊。在海洋公園服務親子家庭時,以生動方式講解動物知識,成功吸引小朋友積極聆聽。這些經驗提升了他的表達溝通能力,啟發優質服務思維。   為表揚積極貢獻的青年大使,大會首度增設「傑出舊生服務獎」,凸顯舊生持續為計劃增值。得獎者蘇康樂及黃翠珊分別於2002年及2004年加入計劃,持續服務超過20年。蘇康樂表示服務動力源自對香港的深厚感情,難忘歷屆青年大使團結協作,體現跨屆凝聚力,深刻體會到「堅持與傳承」的意義。黃翠珊表示,加入計劃是希望深入認識香港、為旅遊業出力,珍惜每次服務機會,在擔任組長期間學會應對人手調配、天氣變化等挑戰,認為堅持是將挑戰轉化為提升服務與自我成長的契機。   過去一年,青年大使提供逾4.8萬小時服務,166位表現優異者獲頒發最高服務時數獎及卓越金、金、銀、銅服務獎章。另一方面,為向旅客及本地市民深入探索全港18區的旅遊特色與社區故事,他們以分組形式組織「創意社區解謎遊戲」推廣活動,帶動社區旅遊氣氛,其中3組奪得「傑出計劃年獎」(詳見附件)。   「香港青年大使計劃」自2001年成立至今,已培育逾5,650名青年,服務時數近60萬小時。他們共同努力發揚好客之道,引領旅客和本地市民探索香港的城市寶藏。今年將繼續透過一系列特色義工服務,啟迪青年好客及優質服務精神。詳情請瀏覽網站yas.hkfyg.org.hk。   「創意社區解謎遊戲」推廣活動 「傑出計劃年獎」簡介   第8組   青年大使:王海融、田景元、朱欣桐、吳韋迎、呂潔莹、張婉儀、梁子鎏、連鋒達、 陳恩樂、陳樂瑤、陸凌烽、黃凱琪、楊昀諭、劉采穎、蕭樂熙、譚 澄   香港青年大使在九龍城舉辦了兩場「創意社區解謎遊戲──九龍寨城之拆彈專家」推廣活動,以電影《九龍城寨之圍城》為靈感,帶領參加者探索該區獨特歷史與市井文化。透過解開電影角色設計的謎題,參加者最終發現「炸彈」實為當地名物「炸旦」(手打魚蛋)。這齣精心策劃的荒誕劇,讓他們在趣味互動中體驗九龍城區多元面貌。活動設計別出心裁,從大使精心設計的謎題道具到現場角色扮演,每個細節都融合電影與歷史底蘊。參加者穿梭於列為三級歷史建築的石屋家園及九龍寨城公園的時光長廊,並透過懷舊食物如「炸蛋球」的酥香與泰式小食的甜香,以及大和堂老街坊的精彩交談,獲得了有趣的感官體驗,讓參加者樂在其中,更讓九龍城的文化記憶以全新方式延續。   第9組   青年大使:孔健行、丘棋鈺、江旻烯、李蔚然、林思齊、林倬遙、胡安淇、孫萱懿、 馬英傑、陳頌霖、陳穎瑤、單羽彤、鄧彥君、戴鈺瑤   香港青年大使在赤柱舉辦了3場「創意社區解謎遊戲──赤の謎案」推廣活動,故事背景改編至赤柱監獄重犯逃獄的真實事件,讓參加者化身偵探,透過各種線索,在赤柱的大街小巷中破解謎題,尋找逃犯的匿藏地點,以緝捕其歸案。大使透過五感體驗,配合有趣謎題及深度導賞,巧妙串聯赤柱歷史文化與建築瑰寶,從維多利亞風格的美利樓、百年風華的卜公碼頭到殖民建築典範的赤柱舊警署、英式小屋風情的郵政局,乃至特色建築群八間屋,揭開建築背後的人文故事,並挖掘許多連在地人都驚嘆的歷史軼事。這種沉浸式體驗,讓參加者驚喜連連,感受赤柱獨特魅力。   第16組   青年大使:石旨正、伍珀彥、呂梓萱、李俊煒、李載思、李嘉怡、李影淘、張慧鈴、 陳婉君、陳詠儀、陳倬睿、劉思綺、鄭伊彤、鄭穎遙、蘇鉅傑   香港青年大使在中西區舉辦了兩場「創意社區解謎遊戲──哀傷的回聲:中西區靈異探索」推廣活動,以二戰歷史與民間都市傳說為線索,帶領參加者穿梭百年建築,挖掘城市被遺忘的記憶。活動結合廣播劇式敘事與線上互動謎題,參加者化身「秘檔調查員」,從高街精神病院遺址出發,途經佐治五世公園、必列者士街會所及文武廟,最終抵達大館建築群。透過虛實交織的設計,靈異傳說背後的殖民歷史與戰爭傷痕被重新解讀──「猛鬼」場景不再只是都市怪談,而是承載集體記憶的載體。活動以創新手法融合科技與人文,透過網頁平台及互動式應用程式,結合沉浸式音效及生成式繪圖,讓參加者深入了解每個場景背後故事,進一步豐富視聽體驗及擴大活動的成效。    
20/08/2025

首個「數碼素養教育工作者證書課程」順利完成

首個「數碼素養教育工作者證書課程」順利完成 助教師掌握新技能  活用AI減輕備課負擔 鼓勵全港每校至少一位「數碼素養推動者」   人工智能(AI)為教育界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新局面,教師若能善用數碼工具,既可提升教學質素,更有效減輕備課與教材設計的工作負擔。香港青年協會全健空間於6月推出首個「數碼素養教育工作者證書課程」,吸引133位來自78間中小學及12間非政府組織的教育工作者參與,共61位學員成功獲得認證;稍後將在網上公布認證名單,方便學校及家長查閱相關專業背景。   青協全健空間一直積極為教育局及本地學校,就數碼素養、網絡安全及 AI應用等範疇提供培訓。「數碼素養教育工作者證書課程」結合多年前線觀察與服務需要,專為本地教育工作者度身設計,內容涵蓋AI在教育的應用、假資訊辨識、網絡成癮與心理健康,以及AI與教育融合實務等實用主題。實體參與者更可獲贈《數碼生存指南》及課堂筆記,有助日後教學實踐應用。授課團隊匯聚學術界、科技界及醫學界專家,包括AI企業行政總裁、AI領域教授、註冊臨床心理學家及資深註冊社工。   青協全健空間透過網上問卷訪問了81位學員,了解他們的現況和學習心態。結果顯示,逾半(53.1%)受訪教師從未接受過數碼素養、AI或資訊素養的專業培訓【表2】。在「數碼素養」自評了解程度方面,僅一成(9.9%)認為自己「非常了解」,近四成(39.5%)認為僅屬「普通」或「完全不了解」【表1】。   在推動數碼素養教育的過程中,四成三(43.2%)教師認為最大挑戰是缺乏相關教學資源或教材,其次為學校對數碼素養理解不足(24.7%),以及缺乏跨學科支援與課時(16%)【表3】。九成(90.1%)表示有意或非常有意在未來培訓課堂中加入AI應用或數碼倫理相關內容【表4】,反映對專業培訓的強烈渴求。針對協助學生建立AI技能與職涯規劃能力方面,最多教師認為學校最需要加強「教師培訓與AI工具使用指引」(72.8%)【表5】。   香港青年協會督導主任馬佩雯指出,在AI、社交媒體及網絡遊戲等科技急速發展的時代,前線教育工作者的相關培訓明顯滯後,難以支援學生應對接踵而來的數碼挑戰。她建議全港每間中小學至少有一位教師成為「數碼素養推動者」,透過專業知識與團隊協作,引導學生安全、健康、負責任地使用科技。   她認為,教師無需獨力承擔教授所有數碼科技知識的重任,可透過與專業伙伴合作,安排工作坊或講座,讓學生接觸最新的AI和數碼素養內容,同時減輕教師的備課壓力。青協將持續推動本地數碼素養教育發展,與業界攜手培育具備21世紀核心技能的新一代。   為持續推動學生數碼素養與身心健康發展,青協全健空間將於8月21日(周四)舉辦「我的行動承諾計劃(加強版)第二階段」線上簡介會。此計劃旨在資助學校重點加強國民教育、國家安全教育、媒體與資訊素養教育,以及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每間學校的撥款金額上限為30萬港元。簡介會將深入解構申請流程,分享成功案例,並提供實用指引,協助學校更有效運用資助推動相關教育發展。有興趣的學校及教育工作者可於網站 medialiteracy.hk登記參加。   附件 「數碼素養教育工作者證書課程」問卷調查結果摘要
18/08/2025

「締造未來」祖國探索之旅在京滬兩地順利開展

感受科技與藝術跨界融合 探索未來無限可能 「締造未來青少年創新發展項目」祖國探索之旅 在京滬兩地順利開展   8月11日至15日,「締造未來青少年創新發展項目」祖國探索之旅研學活動在北京、上海順利開展,130名香港青年參與其中。   此活動以藝術科技為主題,立足「科技藝術融合與創新產業實踐」,聚焦「大國智造與前沿科技」,通過走進國家級藝術殿堂、高等學府、科創企業,實地參訪學習、互動體驗,讓青年了解國家科技創新發展成就,感受科技與藝術跨界融合的無限魅力。   研學團中大部分香港青年是首次踏足北京、上海。開營儀式上,大會安排京港青年互動交流,在中國宋慶齡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共同探索科技奧秘,感受中華傳統文化。香港順利天主教中學學生王悠靜表示:「北京不僅是歷史名城,更是科技藝術交匯的創新沃土!」北京十一學校學生李天歌表示:「無論是香港的霓虹還是北京的星空,我們都懷着同樣的好奇心探索世界。」   為期5天的研學活動內容豐富。同學們走進國家大劇院,感受虛擬實境技術,沉浸式體驗舞台藝術的數碼創新;參訪北京智譜清言科技有限公司,學習大模型技術在圖片生成領域的突破性應用;在中央美術學院體驗美學的多元呈現,並以「未來城市」為主題,探索藝術表達的無限可能;在上海鯨造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現場操作智能機器人,了解人工智能與自動控制的未來趨勢;走進上海商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智慧科技展廳,深度體驗電腦視覺與大模型技術在個性化互動場景的革新應用;參觀中國商飛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近距離感受國產大飛機的設計研發過程,領悟「國之重器」背後的科技自強。   佛教茂峰法師紀念中學中三學生田慶豐表示:「通過參加此次研學活動,我對科技藝術之間的聯繫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數碼藝術的創新發展讓我印象深刻,人工智能的發展理念也為我未來的興趣和職業方向帶來啟發。」樂善堂梁銶琚書院中四學生黃佳宜表示,「這次研學活動拓展了我對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的認識,原來人工智能技術不僅在教育領域,在城市治理、醫療、農業等方面也有廣泛應用,最讓我震撼的是,通過遙感技術,透過一個螢幕就可以監測到火情,進而快速反應,減少傷亡。」   「締造未來」項目由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主辦,公益慈善研究院、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聯合捐贈,香港青年協會作為策略伙伴,中國宋慶齡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承辦。本年度第二批祖國探索之旅研學活動將於8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西安開展。
18/08/2025

第二屆「青協皇者盃」冠軍誕生

第二屆「青協皇者盃」冠軍誕生 全港頂尖學界男排激戰 拔萃再次奪冠封皇 融入抗逆力主題 關注青年精神健康   由香港青年協會「社區體育部」主辦的「青協皇者盃2025」載譽歸來,第二屆賽事假宣道國際學校舉行,匯聚全港頂尖學界男子排球隊伍,展開一連兩日(16及17日)的激戰。決賽由拔萃男書院(拔萃)與順德聯誼總會鄭裕彤中學(鄭裕彤)對戰,拔萃以3:2險勝,成功衛冕冠軍,鄭裕彤屈居亞軍,季軍則由長沙灣天主教英文中學(長天)奪得。   在4強賽事中,拔萃男書院憑藉出色發揮,擊退創知中學及聖芳濟各書院(聖芳濟各),晉級決賽,與鄭裕彤作終極一戰。結果,拔萃以局數3:2成功衛冕冠軍。拔萃接應二傳杜綮哲在賽後表示:「面對強勁對手,團結與攻守配合是我們奪冠的關鍵。」鄭裕彤主攻李海峰在決賽中帶領球隊勇奪兩局,贏得全場喝彩,並獲得「最佳主攻」個人獎項。他談及對手時說:「自己是一個挑戰者的角色,力圖擊敗在『青協皇者盃』未嘗失局的拔萃,爭取勝利。」   季軍戰上,長天憑藉出色表現直落兩局擊敗聖芳濟各。聖芳濟各隊長張耀庭坦言:「球隊在接發球出現失誤,未能有效應對對手穩定發揮,需作改進。」   香港青年協會副總幹事陳文浩表示,本會致力為青年打造多元發展平台,「青協皇者盃」鼓勵青年積極參與賽事,發掘和培育優秀體育人才。本會未來將推出更多賽事及培訓計劃,與學校、體育組織及企業合作,推廣體育文化,提升香港體育產業水平,為青年創造更多發展機會。   立法會議員陸瀚民對「青協皇者盃2025」賽事給予高度評價,期望能激發青年探索體育發展的潛力,關注精神健康,涵蓋體育文化價值、產業機遇及競技精神培育,為青年成長注入正向力量。   「青協皇者盃」獲多個商界團體及機構鼎力支持,現場特設精神健康關注攤位及體育挑戰站,以響應教育局「4Rs」精神健康要素中的「抗逆力」主題,為青年提供備戰與成長的平台,培養堅韌不屈的新世代。大會聯同多間參賽學校推出「抗逆力Max」應援T裇及球員限定周邊紀念品,供公眾認購,以行動支持所屬學校及球員。 前香港代表隊及中國香港男子青年排球代表隊教練倪震權,首次親身參與「青協皇者盃」,讚賞賽事規模與配套完善:「讓中學生在此舞台上展現實力,實屬難得。賽事涵蓋直播轉播、運動治療、DJ表演、專屬球衣設計及球隊專業攝影等,展現運動產業的專業水準。」他期望未來有更多學生參與活動,體驗其獨特魅力。   另外,在決賽及季軍賽開始前,現場亦上演了一場高水平的表演賽,由中國香港男子及女子青年排球代表隊組成混合陣容對戰,為「青協皇者盃2025」終極賽事揭開序幕。   以下為本屆賽事成績及獎項名單:   冠軍:拔萃男書院 亞軍:順德聯誼總會鄭裕彤中學 季軍:長沙灣天主教英文中學 殿軍:聖芳濟各書院   最佳主攻:李海峰(順德聯誼總會鄭裕彤中學)  最佳副攻:黎梓朗(長沙灣天主教英文中學)  最佳二傳:張智維(拔萃男書院)  最佳接應:張燿庭(聖芳濟各書院)  最佳自由防守:馮皓鐮(順德聯誼總會鄭裕彤中學)  最有價值球員:古靖堅(拔萃男書院)    有關青協「社區體育部」   香港青年協會「社區體育部」致力於社區推廣熱愛體育運動的氣氛,鼓勵青少年以團隊運動,培育健康體魄,鍛鍊意志,並帶動社區體育發展。同時亦透過不同主題的體育活動推動社區服務,讓青少年以體育連繫社區。詳情可瀏覽網站cts.hkfyg.org.hk。  
15/08/2025

「世界機關王大賽」福榮街官立小學奪「機關整合賽」銀獎

青協派出16支優秀隊伍出戰「世界機關王大賽」 勇奪1銀10佳作 以創意機關呼籲保護瀕危物種   面對日趨嚴峻的氣候及生態問題,青年運用創意及科學智慧,為地球減碳及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力。香港青年協會「創新科學中心」派出16支於本年度「香港機關王競賽」中脫穎而出的優秀隊伍,於本月5日至9日代表香港赴台中參加「世界機關王大賽2025」,競逐國際殊榮。福榮街官立小學在「機關整合賽」中表現卓越,獲得銀獎。   本次賽事吸引了超過400支來自全球各地的隊伍同場競技,展開一場創意科技與文化的交流盛宴。參賽隊伍包括台灣、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及蒙古等地,香港代表分別參與了「機關整合賽—基礎組及進階組」和「積木創客盃—科學小創客」兩項賽事。   「機關整合賽」以Reduce(環保)、Recycle(回收)、Reuse(再利用)為主題,各隊伍需運用科學原理及綠色能源的概念,結合積木及回收材料設計出各種創意機械裝置,考驗參賽者的創意思維及「循環經濟」的理念。賽事分為基礎組和進階組,層層遞增的難度,挑戰參賽者的跨領域整合能力。   「積木創客盃—科學小創客」則要求隊伍靈活運用物理知識,製作機械模型以應對即時挑戰,考驗學生的解難能力及團隊合作精神。   福榮街官立小學在「機關整合賽—進階組」中,以「度度博物館」搭建出強調保護瀕危動植物的博物館,並運用複雜的機關設計,展示博物館與旅館的結合潛力,成功從眾多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獲得國小組銀獎。   香港青年協會督導主任張頌欣恭賀各得獎隊伍,期望參賽學生能藉此機會,與不同國家及地區學生切磋及交流經驗,激發更多創意。她表示,青協「創新科學中心」透過多元活動推廣科學,鼓勵動手探究,發掘青少年在應用科技、發明和研究方面的潛能,嘉許其創新精神;並會發掘及培養科學資賦優異的學生,提供海外交流機會,擴闊眼界。   「香港機關王競賽」由香港青年協會主辦,創新科技署贊助,Babyboom Learning Co., Ltd.及智高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的鼎力支持,鼓勵本地中、小學生將創意及STEAM知識融入積木設計,實踐物理及工程等科學知識。自2010年起,「香港機關王競賽」已累計超過3,000名中小學生及190間學校參與,深受學界支持。香港代表隊在國際賽事中表現優異,於歷屆世界賽各組別中合共取得12個金獎、11個銀獎及9個銅獎獎項。詳情可瀏覽網站ce.hkfyg.org.hk。   青協「世界機關王大賽2025 香港代表隊」得獎名單   機關整合賽—進階組 獎項 學校名稱 國小組 銀獎 福榮街官立小學 佳作獎 中華基督教會灣仔堂基道小學(九龍城) 海外貢獻獎 福榮街官立小學 國中組 佳作獎 博愛醫院陳楷紀念中學 海外貢獻獎 粉嶺救恩書院 高中組 佳作獎 東涌天主教學校 佳作獎 福建中學(第一隊) 佳作獎 福建中學(第二隊) 海外貢獻獎 福建中學(第一隊) 機關整合賽—基礎組 獎項 學校名稱 國小組 佳作獎 中華基督教會灣仔堂基道小學(九龍城) 國中組 佳作獎 福建中學(第三隊) 高中組 佳作獎 聖馬可中學 積木創客盃—科學小創客 獎項 學校名稱 佳作獎 聖公會青衣邨何澤芸小學 佳作獎 優才(楊殷有娣)書院 海外貢獻獎 聖公會青衣邨何澤芸小學  
01/08/2025

MegaBox and HKFYG Jointly Organise “Youth Entrepreneurship Journey”

The “Youth Entrepreneurship Journey” programme (programme), jointly organised by MegaBox and The Hong Kong Federation of Youth Groups (HKFYG), has created new opportunities for local youth wishing to start their own businesses. Launched in response to the Hong Kong Housing Authority’s “Well Being · Start-Up 2.0” initiative, the programme aims to support young people aged 18-35 in realising their entrepreneurial dreams through practical business training courses, guidance from professional trainers and a real-life platform for testing their business plans.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programme was held today at MegaBox, Enterprise Square Five in Kowloon Bay. The event was […]
30/07/2025

青協「青年作家大招募」計劃十周年回顧展暨講座

青協「青年作家大招募」計劃十周年回顧展暨講座 誠品銅鑼灣店8月展出   由香港青年協會主辦的「青年作家大招募」計劃自2016年起啟動,透過作品徵選,為35歲或以下的青年出版首本作品,實現作家夢。該計劃為青年提供專業編輯、設計、出版及推廣支援,至今成功孕育21位青年作家,出版合共20本書籍,主題橫跨個人成長、社區記錄、文學創作、心靈療癒、親子生活及攝影旅遊等。   藉此十周年之際,香港青年協會將於2025年8月2日至31日,假誠品書店銅鑼灣店9/F Forum舉行「成為作家那一刻——『青年作家大招募』計劃十周年回顧展」,展出過去獲選書籍,亦舉行3場作家對談會,邀請不同青年作家分享寫作歷程,與讀者一同回望創作點滴,見證成長。詳情可瀏覽網站 cps.hkfyg.org.hk。 首場對談會「教師aka作家:學中文,可以唔悶?」將於8月2日(星期六)舉行,由本地作家葉秋弦與第十屆青年作家翟彥君對談。兩位講者皆為教師身分,亦熱衷於文學創作。她們將從教學經驗出發,分享如何將語文課堂轉化為培養創意的土壤,拆解「學中文好悶」的迷思。 第二場對談會「從畫面到頁面:攝影師如何說故事?」將於8月9日(星期六)舉行,邀得攝影作家、「香港遺美」版主林曉敏與第四屆青年作家余嘉穎分享如何融合攝影與寫作。兩位講者皆擅長以鏡頭及文字記錄城市風景,她們將談及在旅途中,如何以不同媒介表達感受。 第三場對談會「與情緒的紙上散步」則於8月16日(星期六)壓軸登場。作家兼專業心理輔導員唐啟灃,將聯同療癒系插畫師Isabelle,分享如何透過文字與插畫接納情緒,鼓勵讀者在閱讀與創作中與自己好好對話。   以上講座以廣東話進行,不設留座,座位先到先得。
22/07/2025

「青協皇者盃」正式啟動

「青協皇者盃」正式啟動 全港頂尖學界排球隊齊聚 8月中旬展開激戰 融入抗逆力主題  關注青年精神健康 聯校推出「抗逆力Max」應援T恤   全港頂尖學界球隊雲集,為中學男子排球盛事揭開序幕。香港青年協會「社區體育部」舉辦的「青協皇者盃2025」日前(19日)舉行啟動禮。賽事響應教育局「4Rs」精神健康要素中的「抗逆力」主題,為青年提供備戰與成長的平台,培養他們成為堅韌不屈的新世代。   啟動禮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副署長(康樂事務)徐曉露、中國香港排球總會董事兼秘書長黃志初、香港男子青年排球代表隊主教練倪震權、賽事榮譽顧問陳紹璣,以及香港青年協會副總幹事呂慧蓮擔任嘉賓,並由晉身8強的學界球員代表分享備戰心聲,現場氣氛熱烈。   香港青年協會副總幹事呂慧蓮以「球不落地,永不放棄」勉勵參賽球員,強調即使球落地,更重要的是從經驗中學習,迎接下一球的挑戰。她表示,今次賽事以「抗逆力」為主題,鼓勵青年於排球場上學會在壓力中保持冷靜,在挫敗中重整旗鼓,這些能力對日常生活同樣重要。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副署長(康樂事務)徐曉露祝願「青協皇者盃2025」圓滿成功,期望運動員發揮最佳的自己,呈現一場精彩的賽事。她並指出,每一場比賽皆為磨練機會,只要運動員相信自己並積極面對挑戰,便能在場上發光發亮,將熱情融入成長與人生,為實現夢想而奮鬥。   啟動禮上同步舉行8強抽籤儀式,焦點戰將由上屆冠軍拔萃男書院對戰首次參賽的香港培正中學。拔萃男書院球員尹柏鈞表示:「相信球隊有能力在本屆賽事衛冕,料對手會執行針對性部署,但只要每位球員在比賽中盡展所長,定能再度『封皇』。」長沙灣天主教英文中學球員黃志恒對勝出比賽充滿信心:「球隊為本屆賽事積極備戰,球員士氣高昂,準備就緒。」   另外,「青協皇者盃2025」聯同多間參賽學校推出「抗逆力Max」應援T裇,歡迎公眾認購並支持所屬學校,藉此提升社會對學生精神健康的關注。活動上,5間學校代表展示應援T裇並分享抗逆成長故事。創知中學球員李俊龍強調:「態度代表一切,球隊會以態度為先,即使逆境波都會並肩面對。」聖芳濟各書院球員楊國鉦則說:「行動勝於一切,會在場上證明團隊價值。」   香港男子青年排球代表隊教練倪震權表示,躋身8強的球隊均擁有卓越實力,期望球員能在賽事中展現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與隊友並肩作戰。   「青協皇者盃2025」8強、4強及決賽賽事將於8月16及17日一連兩日假宣道國際學校舉行。門票將於7月下旬公開發售,售票詳情請稍後留意青協「社區體育部」網站cts.hkfyg.org.hk。   有關青協「社區體育部」   香港青年協會「社區體育部」致力於社區推廣熱愛體育運動的氣氛,鼓勵青少年以團隊運動,培育健康體魄,鍛鍊意志,並帶動社區體育發展。同時亦透過不同主題的體育活動推動社區服務,讓青少年以體育連繫社區。詳情可瀏覽網站cts.hkfyg.org.hk。   「青協皇者盃2025」賽程   【青協皇者盃2025】八強及四強賽事 日期:2025年8月16日(星期六) 時間:上午10時至下午8時30分 地點:宣道國際學校(荔枝角瓊林街33號)   八強 【場次一】 10:00 長沙灣天主教英文中學 VS 香港培正中學 【場次二】 11:45 迦密愛禮信中學 VS 順德聯誼總會鄭裕彤中學 【場次三】 13:30 拔萃男書院 VS 創知中學 【場次四】 15:15 筲箕灣官立中學 VS 聖芳濟各書院   四強 【場次五】 17:00 場次一 勝方 VS場次二 勝方 【場次六】 18:45 場次三 勝方 VS場次四 勝方   【青協皇者盃】決賽及頒獎禮 日期:2025年8月17日(星期日) 時間:中午12時至7時30分 地點:宣道國際學校(荔枝角瓊林街33號)   【表演賽】12:00中國香港青年男子排球代表VS中國香港青年女子排球代表 【季軍賽】14:00場次五 輸方 VS場次六 輸方 【冠軍賽】16:00場次五 勝方 VS場次六 勝方 【頒獎禮】18:45
18/07/2025

青協年度校園作家出爐

青協年度校園作家出爐 樂善堂王仲銘中學及保良局顏寶鈴書院分別奪冠   即使身處資訊爆炸的AI時代,能夠觸動人心、富有人類情感的「好故事」永不過時。香港青年協會「專業叢書統籌組」舉辦的「校園作家大招募計劃」及「全港即興創意寫作比賽」,由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語常會)支持及語文基金撥款,今天(18日)舉行頒獎禮;其中「校園作家大招募計劃」,樂善堂王仲銘中學及保良局顏寶鈴書院的學生分別勇奪小說組及非小說組冠軍。   本年度「校園作家大招募計劃」共收到超過320份來自112間中學的報名, 90位獲選學生參與為期5個月的寫作培訓,包括寫作訓練工作坊、寫作導師計劃、寫作訓練營和校園作家選拔賽;並獲多位作家及專家鼎力支持,包括林志超、李維怡、陳宛珊、黃怡、徐焯賢、林三維、袁兆昌、曾淦賢、施偉諾、李日康、唐希文、葉曉文等擔任寫作工作坊導師及分享嘉賓,啟發學生從寫作大綱到作品終稿,創作上萬字的作品。本屆寫作訓練營特別新增文學散步活動,由作家導師帶領學員走訪新界北區,邊走邊讀,發掘寫作靈感。   經專業作家評審後,樂善堂王仲銘中學的梁心悅以《煙花的十一顆子彈》奪得小說組冠軍。作品以舊香港為時代背景,講述繁華都市夜幕下,知名企業家柳木舟在煙花綻放的瞬間離奇身亡,現場僅留下一顆刻有神秘數字「11」的子彈。其女兒柳眠曾屢破重案,決心追尋事件真相,卻在調查過程中逐步踏入精心編織的羅網,命運暗潮將她推向深不可測的漩渦。非小說組冠軍得主為保良局顏寶鈴書院的白小曼,其作品《摺千紙鶴的日子》以天津來港學生視角,細膩記錄對香港社會的觀察與思考,比較兩地文化差異,以及過去在天津求學的經歷,為香港讀者呈現天津學生眼中的香港,促進兩地文化交流。   來自天津的中四學生白小曼於去年9月來港讀書,親身體驗兩地文化差異,因此她以北方人的視角,透過散文記錄在港生活點滴,幫助自己適應新環境,同時希望作品能為其他內地同學作為參考,協助他們更好地理解並融入香港社會。她對於獲獎感到驚喜,這份肯定鼓勵她繼續寫作,未來將持續探索文化主題。   中四學生梁心悅熱愛偵探小說,雖然起初對創作此類作品有所猶豫,但在老師鼓勵下毅然接受挑戰。故事靈感源自農曆新年煙花匯演的巨響——她突發奇想,若兇手趁煙花聲中作案將難以被察覺。作品以三十年代的香港為背景,融合她對歷史的興趣、遊歷中環砵典乍街的印象,更運用理科生的化學知識構思兇案線索,令情節更顯真實。她對獲獎感到雀躍,並期待讀者支持這部作品。   香港青年協會理事會委員石嘉麗致辭時表示,兩項計劃已踏入第六年,已服務超過1000位中小學生,並出版了10本校園作家著作。她恭賀得獎學生,同時勉勵所有參加者繼續創作優秀的中文作品。她讚揚兩本得獎作品文風鮮明、情感真摯,又指參賽同學的作品充分體現「說故事」的力量,以創意和真實情感觸動人心,引發讀者共鳴與思考。   青協「校園作家大招募計劃」評審兼香港教育大學客席研究講座教授呂大樂表示,在人工智能時代,創作逾萬字的文章或許不再困難,但運用個人獨特的語言風格寫作,反而變得更具挑戰。他認為,培養青年的自我表達、情感抒發、觀察、總結、合作及紀律等素質最為重要,並且終生受用。他強調,家長及教師的鼓勵與包容,是推動學生在寫作路上不斷成長的最大動力。   至於「全港即興創意寫作比賽」共收到303份中小學隊伍報名,招募人數高達1,042人,最後有54支中小學隊伍獲選入圍參加一系列學習、培訓、實踐和比賽活動。小學組比賽冠軍由香港仔聖伯多祿天主教小學奪得;中學組冠軍則為中華傳道會安柱中學。所有獲獎作品將會製作成作品集電子書及《青年空間》特刊,予公眾免費閱讀欣賞。   香港青年協會「專業叢書統籌組」致力推動閱讀及創作文化,每年出版10本好書;轄下的「青協書室」於「香港書展2025」綜合書刊館1B- E10發售一系列新書,書展期間設有一本9折、3本或以上8折、5本或以上7折的優惠。攤位現場更設有由語常會支持、語文基金撥款的即興創作環節,歡迎公眾即場抽取題目,自由創作,贏取獎品。與此同時,網上將同步發售一系列新書,並提供書展限定優惠價,詳情可瀏覽網站books.hkfyg.org.hk。   「校園作家大招募計劃2024 / 25」得獎名單   小說組 獎項 得獎者 冠軍 樂善堂王仲銘中學 梁心悅 《煙花的十一顆子彈》 亞軍 德望學校 林穎瑤 《致親愛的》 季軍 葵涌循道中學 楊宇森 《戰火中的歸途》 優異獎 循道衛理聯合教會李惠利中學 林可妮 《唯恨梅下盼不得春歸》 瑪利諾修院學校(中學部) 何希蕾 《勿忘你終有一死》       非小說組 獎項 得獎者 冠軍 保良局顏寶鈴書院 白小曼 《摺千紙鶴的日子》 亞軍 德望學校 伍荌僑 《蛻》 季軍 聖道迦南書院 鍾讚培 《冰渡箋》 優異獎 聖保祿學校 謝心翹 《從星辰走到太陽的距離》 保良局李城壁中學 林若茜 《四季與我》     「小說組」及「非小說組」冠軍作品簡介、評審及作家推薦 書名 《煙花的十一顆子彈》 系列 青年讀物系列 分類 小說 / 類型文學 / 校園作家 出版 香港青年協會 購買 「香港書展2025」綜合書刊館1B – E10「青協書室」或 網上書店:books.hkfyg.org.hk 簡介 煙花乍現的剎那,關於「11」的謎團從未熄滅。在繁華都市的夜幕下,絢爛煙花掩蓋著不為人知的秘密。當煙花綻放的瞬間,知名香港企業家柳木舟被發現離奇身亡,現場僅留下一顆刻有神秘數字「11」的子彈。他的女兒——曾屢破重案的柳眠,決心探尋父親遇害的真相。然而,隨著調查的層層推進,她卻逐步踏進一張精心編織的羅網,命運的暗潮悄然將她推向深不可測的漩渦…… 評審及作家推薦 「《煙花的十一顆子彈》是一部懸念重重的作品,謎團與情感巧妙交織,在璀璨煙花下展開一場驚心動魄的追尋。在本屆校園作家梁心悅的細膩筆觸下,人物鮮活呈現,劇情節奏緊湊,讓讀者不禁沉浸於這場危機四伏的旅程,是令人無法釋卷的懸疑佳作,誠摯推薦給所有熱愛懸疑故事的青年!」 ——香港青年協會副總幹事鍾偉廉先生 「各色人物、階層、方言、名物器具,共冶一爐,經營細節是小說技藝的基本功,作者明顯有所斟酌,用心之作;人物眾多,仍能有條不紊,反映作者對情節的把握力,進退有度,最終千絲萬縷中抽絲剝繭,圓滿落幕!」 […]

 

Support HKFYG, Donate now.

 

 

Donate Now

Suppor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