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Release

Press Release

16/03/2023

青協uTouch將舉辦「網絡欺凌特展」,加強情緒支援及同理心教育

隨著網絡應用成為生活日常,網絡環境愈趨複雜。香港青年協會「uTouch網上青年外展服務」今天(16日)公布「青少年網絡欺凌及同理心狀況」調查結果。在3,488名受訪青年中,逾五成(53.4%)青年曾遇網絡欺凌【表1】;一成八(18.1%)自稱曾成為被攻擊的對象【表2】。uTouch將於本月25及26日於中環街市舉辦「網絡欺凌特展」,冀提升青年和公眾對網絡欺凌的認知,了解其影響及應對方法。   上述調查於今年2月期間,以便利抽樣自填問卷形式,在網上成功訪問了3,488名12至24歲青年,了解他們對網絡欺凌的應對和心態。調查發現,遇上網絡欺凌,受訪青年多採取旁觀者的角色,包括「留意事態發展但不作行動」(29.5%)及「不予理會」(22.1%);只有兩成三(23.5%)會「向網站管理員檢舉以阻止發布或散播」,不足一成會「關心及陪伴受害人」(9.2%)【表3】。問及目睹事件而沒有作出行動的原因,受訪青年表示「不知道如何幫助受欺凌者」(49.6%),「擔心自己的處理會令欺凌情況惡化」(35.7%)及「覺得自己不懂得處理網絡欺凌」(35.2%)【表4】,反映他們普遍應對欺凌的認識不多,即使希望幫助受害人,亦不知從何入手。   當遇上網絡欺凌時,最多受訪青年出現的感受是同情(38.4%),其次是傷心/難過(38%)、不忿(35.5%)及無助(31.4%)【表5】。是次問卷亦參考了人際反應指針量表(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C),以了解受訪青年的同理心狀況,結果顯示平均得分為52分,屬一般水平(得分越高,代表有較高的同理心)【表6、7】。   香港青年協會督導主任張淑鳳表示,要有效遏止網絡欺凌,旁觀者往往扮演重要角色,從調查所見,雖然大部分受訪青年在目睹網絡欺凌時沒有作出行動,但並非「無感覺」,主要是缺乏應對技巧,以致未有伸出援手。她鼓勵青年成為「積極旁觀者」,以同理心明白受欺凌對象的感受,作出適當的判斷及介入,如以私訊向受害者表達關懷、檢舉不當的帖文等,協助減少網絡欺凌的傷害;而公眾教育如提升同理心,情緒支援受害人等,亦對建立正向的網絡文化尤為重要。   青協「uTouch網上青年外展服務」一直透過線上線下的模式,為青年提供輔導及其他適切服務。以下是曾經處理的網絡欺凌個案。   個案一︰案主為大學生,在中學時曾目睹網絡欺凌,案主朋友的相片附欺凌字句,被上載到社交媒體遭受攻擊。受害人向案主求助,但礙於不懂處理,亦害怕出手幫助後引來攻擊,故置身事外。事隔數年,案主仍難以忘懷,對自己冷待朋友的求助而自責。   個案二︰案主為高中生,在玩手機遊戲時遭其他玩家網絡欺凌,不斷被人身攻擊。欺凌者更將案主「起底」,並將資訊發布至多個社交媒體。她逐向該些平台舉報,但未能遏止資訊散播,惟有刪除自己所有社交媒體帳號。自此之後,她難以信任別人,影響人際關係,幸得朋友和社工的陪伴和鼓勵,令她的生活和情緒得以重回正軌。   個案三: 案主為大學生,班上一位同學於課堂中不斷受人取笑和排擠,其改圖更被發放於電話群組,案主因害怕同樣遭受排擠而漸漸疏遠受害人。案主後來目睹受害人在校園獨自飲泣,因同情而向uTouch求助。經社工建議後,案主以私訊形式向受害人表達支持和鼓勵,最後得到對方表示謝意,認為感到被關懷和獲理解,減低欺凌的痛苦和傷害。   為增加青年和公眾了解網絡欺凌的影響及應對方法,uTouch將於本月25及26日於中環街市舉辦「網絡欺凌特展」,透過嘉賓分享會、互動式體驗及多媒體資訊展覽等,讓大眾了解受欺凌者的感受、情緒,以及事件對他們的影響。整個展覽以同理心為出發點,帶領參觀人士認識如何成為「積極旁觀者」,提供一系列網絡欺凌情景的應對及情緒支援方法,讓大眾可以適時及有技巧地伸出援手。uTouch亦繼續透過線上線下輔導、網絡欺凌資訊專區及學校講座等,教導受害人及旁觀者的應對技巧,提升公眾對網絡欺凌的關注。詳情可瀏覽網站utouch.hk。   若青年遇上欺凌或情緒問題,可透過以下方法聯絡有關服務: 網上輔導: utouch.hk WhatsApp輔導: 6277 8899 輔導熱線「關心一線」︰   2777 8899   附件 「青少年網絡欺凌及同理心狀況」調查結果
07/03/2023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a cappella Festival” returns

The Hong Kong Federation of Youth Groups’ annual signature a cappella event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a cappella Festival” makes a much anticipated return this year. Renowned local and overseas vocal groups will gather in the city to showcase the best of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 through this amazing musical genre. Event highlights include the “International a cappella Extravaganza”, the “a cappella Gala” and the “a cappella Community Day”. The public is welcome to join in this exhilarating experience of funky beats and heavenly harmonies.   The Festival lineup includes:   Acapellago (PH) Making a very welcome return since their last […]
28/02/2023

青協「Inno Impact獻計有方」頒獎禮

青協「Inno Impact獻計有方」頒獎禮 5支得獎團隊各獲20萬港元創業啟動金,冀為香港經濟建設作出建樹   青年是未來社會的棟樑,擁有創新意念,也要具備關注社區的熱誠,勇於接受挑戰,才能帶來具社會價值及影響力的創意方案。香港青年協會主辦的「Inno Impact獻計有方」今天(28日)舉行頒獎禮及展覽,得獎團隊將實踐其創意方案,為香港共同建構更美好的前景。   5支得獎團隊的業務包括:舊衣重製、天然家居清潔品、中風康復醫療機器人、再生能源系統,以及3D虛擬音樂人。各可獲20萬港元創業啟動金及兩年孵化培育,包括:一年免費辦公桌租用、專業導師指導、人脈網絡推薦、項目推廣等全方位的創業支援。   在頒獎禮上,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擔任主禮嘉賓,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何啟明為最終輪評審之一,連同香港青年協會會長陳維安、義務司庫廖於勤及總幹事何永昌,與一眾青年交流,了解其創意創新業務方案。另外,「Inno Impact 2020青年創意實踐計劃」的得獎團隊亦分享過去兩年的經營心得。   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何永昌致辭時表示,有別於一般的創業比賽,「Inno Impact獻計有方」特別著重方案對社會或特定群體帶來的具體價值、效益和回報,冀延續青年貢獻香港的心志。今次共吸引200多名青年提交130份計劃書,當中近八成與可持續發展及文創產業相關,可見新生代特別重視環境保育、綠色生活,以及文化創意的發展。他感謝評審委員、專業導師、支持機構、合作伙伴的鼎力支持,並寄予青年繼續運用創新意念,為香港開創新景象。   本港邁進新里程,香港青年協會推出「起步為香港」,逾20,000青年起步向前,發揮他們願意為香港的精神,以行動為未來締造新希望。「獻計有方」為上述計劃的焦點項目之一,旨在鼓勵青年為社會把脈,運用創意和創新方法,協助解決社會難題並提出可行的實踐方案,創造社會價值與影響力,建構美好前景。本年度5大主題範疇包括:金融創科、安老醫療、房屋規劃、可持續發展,以及文創產業。詳情可瀏覽青協社會創新及青年創業部網站sic.hkfyg.org.hk。   「Inno Impact獻計有方」5支得獎團隊詳情    1)     UNI Green UNI Green旨在延伸舊校服的價值,為舊物賦予第二生命。回收舊校服後,重新製作成不同產品,包括:中小學紀念品,產品包括 UNI Bear(穿舊校服的熊)、筆袋、手提袋、單肩小袋、漁夫帽和坐墊等。UNI Green聘請低收入和退休人士改造校服,幫助他們改善生計,並推出不少教育項目,與學校合作舉辦工作坊,進行可持續時尚的推廣。   2)     define CLEAN 初創社企define CLEAN是一間香港研發、設計及製造沒有一次性塑膠包裝的植物性個人及家居清潔沖劑,透過這創新的產品,希望解決多年來在快速消費品行業產生的塑膠垃圾、運輸碳排放及化學物污染海洋等問題,從生活細節中與大家一起對抗氣候變化及環境污染。打破環保產品就是「貴」及「麻煩」的印象,令大眾更容易地融入綠色生活。         3)     Fleming MedLab 初創公司Fleming MedLab專注於中風康復和步態訓練的醫學機器人,幫助中風倖存者恢復活動能力並重建神經通路。醫療級機器人採用了自家專利技術並基於神經科學原理設計。公司直接與醫療機構合作,通過及早治療達至較佳效果,幫助患者恢復活動能力,以致尊嚴和自尊。   4)     Parasolar 致力為中小企及團體安裝再新能源系統,為社會實現碳中和。他們亦專注於安裝農地太陽能系統(agrivoltaics),令農地和能源並存。農地太陽能系統可以令農地在不影響收成的情況下種植農作物,同時生產綠色能源,產電收入更可補貼部分農地成本,更有效運用土地資源。   5)     SoundSPAX 主力打造香港3D虛擬音樂人廠牌,為中小企客戶製作3D虛擬人廣告,重點為旗下音樂人和客戶製作不同的虛擬表演或成品。期望為香港帶來一些新衝擊,製作更多本地更貼近年輕人的數碼娛樂成品。     傳媒查詢︰香港青年協會傳訊經理何詠筠女士 電話︰3755 7044
17/02/2023

青協推出「校易網」,助全港教師搜尋正向服務

學生經歷數年的疫情起伏,心理素質與學習動機均受影響,提升正向思維和抗逆力將有助他們積極面對各種挑戰。香港青年協會今天(17日)正式推出「校易網」(easyschoolconnect.hk),為全港中學、小學及幼稚園教師提供正向服務搜尋及管理系統,並舉行「全人為本——校園正向教育新趨勢」研討會,近90名中小學校長、教師及社工出席。   青協「校易網」涵蓋情緒健康、學習/升學、領䄂培訓、體育訓練、文化藝術等十多個範疇,全港教師可更便捷尋找不同範疇的正向服務、活動及工作坊,發揮學生的正向思維,引導他們建立正面價值觀和態度,培育未來人才。   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何永昌表示,青協每年平均為學校提供3,000項以上成長活動,包括具特色的比賽、嘉許計劃、以至近年推動的全健項目,冀學生成為具抱負及正面積極態度的新一代,以應對人生不同階段的挑戰。「校易網」由去年中試行至今,已有近230間中、小學率先登記,並透過這平台引入青協的服務,以「一聯絡、一平台、專服務」模式,讓學校更快捷找到適合需要的專業服務。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朱國強擔任主禮嘉賓,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趙志裕就「如何運用科技於校園推廣正向教育」作專題演講。另外,青協公布「校園正向教育」嘉許計劃的10間得獎學校並頒發獎項,其中風釆中學(教育評議會主辦 余風釆五堂會贊助)及保良局李城璧中學分享其教學經驗和心得,從不同角度扶助學生成長。   風釆中學的得獎項目為「靜思.淨斯——身心靈體驗空間」,學校透過改善校園設備,提供一個舒適、寧靜而獨立的環境,讓學生更容易投入靜觀當中。此空間亦造就了學生學習心靈藝術和老師培訓,鼓勵老師在修習靜觀後,以健康的精神狀態建立靜觀文化。此外,學校設有「樂以軒」,擺放了人造草皮、樹木裝飾,以及學生喜愛的樂器,為學生提供小息及放學時聚集的好地方。   另一得獎項目為保良局李城璧中學的「幸福360 正向教育課程」,以「PERMA」幸福五元素為目標,設計融入課時的正向教育課,例如中一級全年逢周三皆有1小時的課程,以生涯規劃、成長型思維與靜觀、表達藝術及音樂減壓四大主題,一方面助學生學習及實踐,同時提供認識身心狀態及減壓良方的平台;部分課節則教導學生建立目標的方法及成長型思維,推動在困難中懂得尋找適合的應對方法。
02/02/2023

專業青年與楊潤雄局長談文創產業生態圈

  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顯示國家對本港的期望。香港青年協會為鼓勵年青一代起步向前,發揮他們願意為香港的精神,M21網台節目《傾.盡全力》,第5集今天(2日)播出,由4位專業青年與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互動交談,討論如何完善文藝創意產業發展及建設產業生態圈。   4位專業青年包括︰馮耀東(Tony)、封曉彤(Stephanie)、陳浩升(Ernest)及王柏霖。他們認為,文化及創意產業涉及多個範疇,例如工藝品、廣告、出版、電視及電台、電影及音樂、表演藝術等,是呈現一個地方的軟實力,而在數碼娛樂時代下,運用科技結合不同範疇日益重要。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表示,局方期望在硬件、軟件和空間上,持續為業界提供支援。他指出,現時已有表演或視覺藝術結合科技運用,豐富觀眾的體驗,日後亦會多做中介角色,鼓勵不同範疇的合作,並擴闊觀眾層面,讓中、小學生接觸更多文化藝術,以培養他們的興趣和增加交流機會。   楊潤雄指出,大灣區是本港的未來發展方向,留意到本港印刷、電影業在內地遇到相關的審批問題,由於兩地法規不同,政府會多做功夫,包括與內地當局溝通,簡化申請程序。他強調,兩地的制度不同,業界應充分理解及多到大灣區了解,令產品更配合內地市場需要。   施政報告提到,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將會領導由業界翹楚組成的文化委員會。4位專業青年期望委員會能夠引入青年及業界小眾的聲音,並扮演協調的角色,以確保傳統工藝得以保留和傳承。他們亦希望政府投放更多資源到中小型的藝術團體,以降低資助申請的門檻。另外,政府可考慮主動結合文創和高增值行業,並設立跨業界合作伙伴基金,以擴大及完善文創產業生態圈。   青協自去年6月推出的「起步為香港」青年計劃,年內將凝聚逾20,000名青年,以參與「社區建設」、「經濟建設」和「灣區建設」為重點,期望協力為香港開創新景象。全新網上節目《傾.盡全力》為「起步為香港」的焦點項目之一,共五個專題範疇陸續推出。
14/01/2023

1,000位青年啟動全港「鄰舍團年飯」

本港正逐步復常,加上農曆新年快到,義工出動送上節日祝福。香港青年協會一年一度的全港「鄰舍團年飯」今天(14日)圓滿舉行,1,000位「鄰舍隊」青年義工為難於出外的長者和基層家庭,送上小型盆菜及團年愛心包,預早向鄰舍拜年,送上窩心的鄰舍人情味。   今年「鄰舍團年飯」以送上門形式推行,「鄰舍隊」青年義工集結社區資源,為團年愛心包添置賀年應節食品、揮春擺設、生活及防疫物資等,並到訪超過1,000戶家庭。過去三年,疫情持續難免阻隔社區的鄰舍情,長者足不出戶、小朋友缺乏團體活動、家庭經濟大受影響,青年義工把握新春佳節,親手包裝及送贈愛心包,將愛與希望傳遍社區,為新一年帶來新氣象。   經已在「鄰舍隊」做義工達11年的杜美怡,仍然不忘初心貢獻社區,今年是她第一次幫獨居長者抹鐵閘,清理門面迎新春,「別人認為長者較刻板,難以溝通,其實他們也有可愛和有趣的一面,只要有耐性,就能打開話盒子。」她預告,稍後將教導長者玩桌上遊戲,藉此訓練記性和認知能力。   另一義工陳佳良,主要運用商界捐款及借出之清毒噴霧,為長者及基層作家居噴霧清潔,「疫情嚴峻時,我沒有減少做義工的次數,反而更加積極伸出援手,將抗疫物資送到有需要的家庭。」他相信以生命影響生命,期望基層家庭也享有公平待遇和平等機會。   為鼓勵青年主動發掘鄰舍需要,提出改善或解決方案,青協去年開展「鄰舍第一‧里想社區」青年鄰舍計劃,10個獲選的構思方案已在各區落實推行;其中「鄰舍第一‧友膳空間」由30多位青年主動接觸疫情下謹守崗位的清潔及保安工友,派發抗疫物資及營養素食飯盒,更製作及送上低糖糕點,教授健康飲食資訊等,令青年明白清潔工友需要多一份尊重。他們的行動雖然微小,卻感動了被社會忽略的工友,也突顯青年的積極動力,體現重要的社會價值。   青協「鄰舍第一」社區計劃是由青年帶動的社區關懷行動,至今已有逾3,000名14至35歲青年自發組成100支「鄰舍隊」,分佈全港各區;未來亦將持續擴充及增長,在各社區以具體服務與行動推廣訊息。網站neighbourhoodfirst.hkfyg.org.hk提供全港各區最新資訊,促進鄰舍間的互動聯繫。
13/01/2023

青協M21網台推出《青年發展藍圖@M21》

特區政府上月發表首個版本《青年發展藍圖》,勾勒未來長期青年發展工作的理念和方針,提出逾160項支持青年的措施。青協M21網台為鼓勵年青一代關心社會事務,積極參與表達意見,今天(12日)推出《青年發展藍圖@M21》直播節目。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與160名中學生及在職青年互動交談,分享藍圖的願景與工作方向,並了解青年的回應和看法。   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何永昌致辭時表示,樂見政府對青年發展工作的決心,讓年輕一代有向上游的機會。不同背景的青年有不同需要,而他們的需要是多變的,特別是精神健康、社會參與、事業發展及創業等範疇。青協將持續為青年創造有利條件,讓他們能夠從個人到社會、國家,以至全球層面,均能發揮所長,為國家和香港的未來作出貢獻。   在台上,四位青年包括︰初創企業家鄭煦喬、文創青年黃健瑜、從事法律工作的劉漢耀,以及從事綠色金融分析的何穎琛,分別就世界視野、支援創業、社會參與、人才培育及可持續發展分享看法和建議。   鄭煦喬期望當局有更多政策措施及項目,進一步幫助青年建立世界觀、鞏固兩文三語的能力;劉漢耀建議涉及青年範疇的政策,讓青年在政府各諮詢委員會協助制定績效指標;黃健瑜則期望當局多支援文化創業產業,讓青年有信心以藝術發展為生;何穎琛認為年輕一代愈來愈著重環保及可持續發展,期望「青年儀表板」可加入相關資料及數據,並在學校加強可持續發展的教育。台下亦有不少學生踴躍發問,重温節目請瀏覽網站m21.hk。   傳媒查詢︰ 香港青年協會傳訊幹事何詠筠女士 電話︰3755 7044
12/01/2023

青協舉行「大灣區合作伙伴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

社會邁向復常之路,有助青年逐步展開粵港澳大灣區創業大計。香港青年協會今天(11日)與大灣區9個內地城市共21間合作伙伴,正式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進一步推動兩地交流,攜手共進,持續鼓勵和支持本港青年在大灣區創業,並提供全面支援。   是次簽約儀式以實體及線上同步進行。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副局長梁宏正、中聯辦青年工作部副部長宋來親臨擔任主禮嘉賓,立法會議員梁毓偉及陸瀚民共同見證。   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何永昌致辭時表示,支援創業青年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是青協近年的服務發展方向之一。是次戰略合作協議帶來深遠意義,期望與各大灣區合作伙伴一起加強合作,積極為本地青年提供完善的創業配套及服務。隨著中港兩地恢復免檢疫通關,青協將帶領更多創業青年到訪各優秀雙創基地交流和考察。   落戶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超過7年的姚震邦分享創業經歷,他創立的Teams Concepts天空社為煤礦、電力等行業從業人員提供生命健康監測及工作管理的物聯網解決方案,公司經已獲得兩輪融資。有意到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的楊梓浩和吳浩鏘則分享創業大計,楊梓浩創立的TeenShare Limited是職涯規劃平台,他期望進駐大灣區市場,其中一個目標是讓學生了解內地實習和工作模式,從而認識國家和世界。吳浩鏘創立的MOVE IT MOVE IT Limited是智能傢俱物流平台,他期望進駐深圳,參與不同的創新創業比賽,多與內地初創公司交流,相信對自己的產品研發也有很大幫助。   青協一直鼓勵青年建立創業家精神,實踐創新點子解決社會問題,並開拓視野,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過去2年,青協「社會創新及青年創業部」聯同粵港澳大灣區「9+2」城市,包括:深圳、珠海、廣州、東莞、中山、惠州、佛山、江門、肇慶、澳門的雙創基地舉辦一系列講座,邀請基地負責人及進駐當地的青年創業家分享交流,吸引近600位青年參與。   青協於2021年獲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和青年發展委員會的青年發展基金資助,主辦《青創同行We Venture》旗下項目——「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業先行者」,為12支獲選隊伍提供高達60萬港幣的創業資助金,更提供營商培訓、創業導師及專業諮詢、業界交流、一年免租辦公空間等。有關詳情可瀏覽青協「社會創新及青年創業部」網站sic.hkfyg.org.hk。
29/12/2022

專業青年與邱達根談電子支付的發展

  特區政府推出的消費券計劃,再次促進本港電子支付模式,惟發展速度被內地及其他鄰近城市迎頭趕上,影響數碼經濟轉型。香港青年協會為鼓勵年青一代起步向前,發揮他們願意為香港的精神,M21網台節目《傾.盡全力》,第4集今天(29日)播出,由3位專業青年與立法會(科技創新界)邱達根議員討論電子支付的機遇和挑戰,並提出可行建議。   3位專業青年包括關文傑(Dylan)、梁偉基(Keith)及林惠業(Derren)認為,電子支付對推動經濟發展至關重要,既可提升經濟活動效率、節省商業營運成本,亦推動產業的轉型及創新。政府在疫情期間兩度推出消費劵,雖然吸引了商戶安裝電子支付工具,惟部分街市、餐廳小店、的士及公營服務仍未廣泛應用。專業青年指出,小商戶未能應付安裝及年費、到賬時間過長窒礙資金周轉等,都令他們卻步。   立法會(科技創新界)議員邱達根表示,近年電子支付的網絡安全已大大提升,本港亦有成熟的技術和基礎設施,相信無現金支付是大勢所趨,惟部分行業仍習慣使用現金交易,的確需要很大誘因或果斷措施,才能進一步應用,以便利交易和加快資金融通效率。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持續擴大互聯互通,3位專業青年建議當局推出旅遊電子錢包,方便旅客在香港及內地使用同一支付平台。他們亦指出,香港作為國際都會,大部分支付系統都整合了多個國際及內地通用的平台和電子錢包,相信本港有條件成為大灣區企業進軍國際市場的跳板。   青協自今年6月推出的「起步為香港」青年計劃,年內將凝聚逾20,000名青年,以參與「社區建設」、「經濟建設」和「灣區建設」為重點,期望協力為香港開創新景象。全新網上節目《傾.盡全力》為「起步為香港」的焦點項目之一,共五個專題範疇陸續推出。詳情可瀏覽網站hkfyg.org.hk/stepping-forward-with-commitment-to-hk。

 

Support HKFYG, Donate now.

 

 

Donate Now

Suppor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