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Release

Press Release

08/06/2017

青協公布「中小學生戀愛態度」調查結果

香港青年協會學校社會工作組今天(8日)公布「中小學生戀愛態度」問卷調查結果。在7,059名就讀小五至中六受訪學生當中,近兩成四(23.9%)表示曾有戀愛經驗,其中逾六成(62.0%)於高小或之前已經談戀愛。然而,曾於學校接受「戀愛約會」、「戀愛衝突」和「戀愛價值觀」等教育的高小學生比例甚低,分別只有11.9%、13.1%及29.1%。 為了解本地中小學生的戀愛現況與態度,青協學校社會工作組於本年4月至5月期間,以自填問卷方式訪問本港中小學生,收回來自24間學校共7,059份有效問卷。調查發現,普遍受訪學生(78.2%)認為高中或以後階段較適合拍拖。選擇男女朋友條件方面,最重視的五項分別為會溝通及彼此了解(50.8%)、關心與愛錫自己(40.5%)、品格良好(40.4%)、專一長情 (29.9%)及對對方有感覺(25.8%);最少人選擇的三項分別為學業成績(7.6%)、經濟能力(7.3%)及負責約會開支(3.2%),反映受訪中小學生在選擇對象方面較為重視內在條件。 調查同時顯示,認為不需要多花時間了解戀愛對象的受訪者為數不少,近四成(38.3%)認為開始戀愛前,只需3個月或以下了解和認識對方。當問及傾向以哪種方式認識男女朋友,近七成五(75.3%)選擇同學,回答社交活動和朋友介紹者分別佔43.4%及37.5%,另有19%及13.6%受訪者偏好以手機應用程式和互聯網結識戀愛對象。 是次調查同時探究學校和家庭層面的戀愛價值教育,發現受訪學生在校內最多學習青春期的轉變(90.4%)、自我認識(85.9%)和性與法律/罪行(73%)。最少接觸戀愛約會(35.5%)、戀愛衝突(40.8%)和戀愛價值觀(55.2%)。另一方面,分別有近六成和五成受訪者表示家人曾提過「拍拖會影響學業」(57.1%)和「讀小學/中學時不可以拍拖」(50.9%),學生年級愈高,家人強調這兩點的比例便愈大。 青協督導主任徐小曼女士表示,結合是次調查結果和前線社工的經驗,本地青少年比以往更早對戀愛產生好奇和作出嘗試,學生於高小至初中開始拍拖的現象並不罕見,可是學校在這兩個階段的戀愛教育偏重青春期生理知識、自我認識、安全意識,鮮有提及愛情價值、戀愛約會和衝突處理等議題,未能切合學生的實際成長需要。 徐氏認為,在急劇變化的社會和新媒體的發展下,新世代於探索戀愛與性的路上面對更複雜的問題和挑戰,呼籲教育界和家長為青少年提供更與時並進的引導,助他們建立正面價值觀,能理性地思考和處理戀愛問題,以下是4點相關建議: 1.   針對青少年愈來愈早拍拖,中小學應全面推行以價值教育為本的戀愛課程,不宜再局限於傳授性生理知識,相反,應協助學生為談戀愛作好準備,當中包括戀愛意義和責任、選擇對象的考慮、兩性溝通技巧、衝突預防和處理及理性分手原則等。 2.   不同學校和成長背景的學生,在戀愛與性方面的成熟程度各異。學校在教授戀愛課程時,宜因應各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發展階段,選取合適的課題和引導手法,例如高小學生可多用情境及角色代入的方式引入戀愛課題,中學生則可以個案探究形式討論,並延伸檢視個人的戀愛態度。 3. 家庭亦是培養青少年戀愛價值觀的重要基石,若家長只強調子女讀書時期不能拍拖,只會令子女抗拒分享個人戀愛問題。家長宜摒棄「阻嚇式」勸導,並以開明的態度理解子女對戀愛看法,先聆聽,再理解,後指導,並學習良好親子溝通技巧,協助子女建立正面戀愛價值觀。 4. 青少年認為溝通、了解、關心和品格是重要擇偶元素。我們認同青少年應重視戀人的個人內在質素,多從群體生活及日常相處中深化彼此認識。但一旦在感情關係中遇上煩惱,宜向可信任的老師、父母或社工求助,避免讓問題惡化。 青協學校社會工作組在優質教育基金的支持下,於2016年10月起推行為期3年的「愛情價值學」戀愛及性教育計劃,為小三至中五學生提供與時並進及具延續性的戀愛教育,協助他們建立正面的戀愛價值觀;同時透過增加對老師和家長的支援,提升他們推行戀愛教育的技巧和信心。基於每間學校的特性和需要不同,計劃強調校本培訓,為每間參與學校提供度身訂造的顧問和培訓服務,助老師因應本校學生特性選取最合適的課題和掌握有效教學技巧。詳情可瀏覽教得喜網站teachlike.hk。 傳媒查詢︰ 香港青年協會傳訊幹事何詠筠小姐 電話︰3755 7044
03/06/2017

青協「重新出發」青年嘉許計劃頒獎典禮

青年人一旦誤入歧途,若要重回正軌,除了得到家人支持和社工引導外,社會的接納同樣重要。香港青年協會青年違法防治中心今天(3日)舉辦「重新出發」青年嘉許計劃2017頒獎典禮,表揚及嘉許勇於改過自新、重新振作,並願意以積極態度投入社會的青少年。 主禮嘉賓社會福利署助理署長(青年及感化服務)郭李夢儀女士、荃灣獅子會會長吳騰先生、荃灣獅子會慈善基金主席曹貴子醫生、香港青年協會理事會副會長溫文儀太平紳士,以及近200位地區領袖、專業義工及家長出席頒獎禮,勉勵青年努力實踐理想和健康人生。 香港青年協會副會長溫文儀太平紳士致辭時表示,該會「青年違法防治中心」每年接觸近4,000位青年,社工從中甄選出40位參加「重新出發」青年嘉許計劃;經過兩輪面試,最後由評審委員會選出8位得獎者。獲獎青年雖然有犯罪違規及迷失的經歷,但都積極承擔、勇於改過自新,並能激發自己的潛力,走出正確路向。他認為這些青年朋友付出的努力比別人多,值得社會關注和嘉許。 青協「重新出發」青年嘉許計劃今年共有8位13至22歲的得獎者,部分青年曾經吸毒、或因不同的犯罪行為被捕,經過家人關懷及社工輔導,最終能夠重拾目標和健康人生。該計劃今年承蒙荃灣獅子會慈善基金贊助,把得獎青年的故事結集成「重新出發」叢書,讓社會加深了解他們的心路歷程和成長需要。 青協「青年違法防治中心」透過轄下地區外展社會工作隊、深宵青年服務和青年支援服務,就邊緣及犯罪青少年經常面對的三大問題,包括「犯罪違規」、「性危機」及「吸毒」,提供預防教育、危機介入與評估,以及輔導治療;另外亦推動專業協作和研發倡導。「青法網」和「違法防治熱線8100 9669」,為公眾提供青少年犯罪違規的資訊和求助方法。青協於上環永利街亦為有需要的青少年提供短期住宿服務。 青協青年違法防治中心熱線︰8100 9669 「青法網」︰ycpc.hkfyg.org.hk/youthlaw 青協「重新出發」青年嘉許計劃2017得獎青年簡介 文俊 文俊年少時為人衝動,又喜歡幫人出頭;曾經因母親給很少零用錢而用刀威脅母親及打傷兄長,最後安排入住院舍共2年9個月。當文俊離開院舍時,發現父親多了很多白頭髮;以為自己在院舍很辛苦,原來父母比他更苦。 文俊最想多謝父母在自己出事後仍給予關懷,同時亦感謝院舍同工給予指導和扶持。 阿恒 阿恒以前喜歡打人,經常參與黑社會打鬥,並自稱「街頭小霸皇」,即使被判警司警誡、被控「以三合會成員身份行事」,也不覺是一回事。被捕後,所有「兄弟」突然消失了,只有父母在零晨時分到警署保釋自己。 保釋期間,他重新專注學業。最後在律師的幫助下獲判無罪釋放,遂下定決心,重新做人。他希望能夠入讀體育課程,成為健身教練或泰拳教練。 Gareth Gareth中學時因替朋友出頭而被判警司警誡,他沒有自我反省,更變本加厲,結果再次被捕。父母每天風雨不改去探望他,見面時總是哭起來,怕判刑後再也看不到對方。父母和社工的不離不棄,令他知錯,決心改變。 現在Gareth會參加不同的活動,當中包括義工服務及朋輩輔導活動,懂得從別人角度看事情,以及與家人分享生活的點滴。 肥嵐 肥嵐以前經常到球場踢足球,認識了一群黑社會朋友,更一起偷電話去變賣,最終被判警司警誡,但卻仍不知錯。直至一次偶然知道母親向親戚借錢,為他聘請大律師辯護,才開始反思自己的過錯。肥嵐之後再沒有到球場,遠離黑社會朋友,轉而學習打鼓和參與義工服務。 現時肥嵐的目標是成為社工,幫助與自己一樣的青少年重歸正途,以感謝家人的不離不棄, 以及社工的支持和鼓勵。 Nika Nika過往與家人關係不好,中一時被家人送返內地入讀寄宿學校,因生活轉變而不開心,加上認識了一名吸毒的男朋友,故開始吸食毒品。 Nika與男朋友分手後決定回到香港,經朋友介紹認識了青協的外展社工。社工的關心和耐心,使她願意放開自己,訂立目標。現在報讀自己喜歡的形象和室內設計課程,努力朝向目標進發。 阿光 阿光自小很貪玩,中學時期認識了一批留班的「古惑仔」同學,從此便上學遲到、食煙、打架、收「靚」等。最後因傷人而被判感化令,更被學校勸退。期後雖然有返工,但表現不理想,更吸食大麻,及後因家庭問題曾想過自殺。 因得副校長及社工的開解及支持,讓他重新振作,將問題慢慢解決,並重建自信心,現在阿光已訂立工作目標,期望可成為一位出色的廚師。 Coman Coman中三時因為感情事傷人,警司警誡期間多次缺席活動、打架、被學校開除學藉,最後因多次離家出走而被判入男童院26天,令他首次錯過與嫲嫲和弟弟慶祝生日。 在男童院時父母每天也會探望,對他不離不棄。Coman其後轉到了赤航寄宿學校,期間閱讀了一本名為《做人父母甚艱難》的書,終於明白父母的用心;這段時間,他亦為自己找到人生方向,希望進修海員科並成為一名船長,以答謝父母之恩,並感謝老師願意用心指導。 阿峰 阿峰小學時媽媽管教嚴厲,零用錢不多,自小三便開始偷竊。雖然媽媽不斷勸阻,但僥倖的心態使他繼續犯錯。直至中一那年,最終因偷玩具而接受警司警誡。 原以為媽媽會嚴厲責罵,但她卻說「知錯能改,以後不要再犯」。這句說話感動了阿峰。他對科學很有興趣,承諾努力讀書,將來可以在科研領域上發展。
31/05/2017

「青年創研庫」公布「青少年如何處理壓力」研究報告

逾六成受訪青少年感到壓力偏高,表示壓力甚大者更佔逾兩成 遇壓出現收藏自己、心情變差、焦慮不安及失眠等徵狀惹關注 部分受訪者承認對處理壓力及管理情緒缺乏認識,忽略及早正視問題 建議政府全費資助學生參加戶外教育營;並由青年推動紓壓訊息 香港青年協會青年研究中心成立的「青年創研庫」,今天(31日)公布「青少年如何處理壓力」研究結果。在520名受訪青少年中,逾六成(62.8%)的壓力感偏高(以10分為最高,屬6至10分水平);而表示壓力程度甚高者(8至10分),更佔整體逾兩成(22.3%)。他們受到壓力困擾維持最長的時間,平均達39.5天。 研究顯示,學業(51.5%)、事業(31.5%)及個人前途(20.9%)均為受訪青少年的主要壓力來源。面對持續壓力,逾三成(31.2%)受訪青少年主要出現「心情變差」,另分別逾兩成表示「焦慮不安」(26.0%)及「失眠」(21.1%);其次是「容易動怒」(17.6%),以及「沒有動力/心機」(13.8%)。 此外,因壓力過大,近三成(29.7%)受訪青少年表示受訪前一年曾經「收埋自己」;兩成半(25.9%)曾「持續失眠」;逾一成(12.0%)曾「吸煙/飲酒」;曾「有自殺傾向」者,佔近5個百分點(4.6%)。 上述意見調查以隨機抽樣方法,成功訪問520名12至29歲的本地青少年,回應率為55.0%,樣本的標準誤低於±2.2%。研究亦與20名曾受壓力困擾的青少年進行訪談。 有個案指出,當壓力得不到適當紓緩,會衍生不少問題,如持續失眠、逃避社交、不能控制情緒,嚴重者更出現自我傷害行為,甚至誘發情緒病。 研究結果發現,較多受訪青少年使用的紓壓方法,包括找人傾訴/幫助(36.8%)、做運動(32.0%)、聽音樂/唱歌(31.5%)等;但亦有少數受訪者使用較消極方法,如收埋自己(5.4%)、飲酒(4.8%)、吸煙(2.8%)及自殘身體(0.2%)等逃避問題,或將壓力發洩於自己身上。 在受訪個案中,有的以分析問題源頭並尋求親戚協助;有的透過聽音樂鬆弛自己;有的以打機、打球、跑步等興趣去紓緩壓力。有的則將壓力收藏;有的選擇以飲酒、吸毒來逃避問題;有的藉著自殘身體,以釋放個人負面情緒。受訪專家指出,青少年能否承受壓力考驗,很多時跟他們的家庭結構、個人性格,以及應付壓力的資源有關。 研究顯示,逾八成(81.7%)受訪青少年表示如有壓力問題會找人傾訴,其中九成二(91.7%)表示會找朋友,其次為家人(45.2%)。至於表示不會找人傾訴的,佔一成七(16.7%),當中主要原因認為「自己可以處理」(36.3%)、「覺得無人幫到自己」(28.5%)。 青年創研庫「社會與民生」組召集人李國義表示,從研究結果,可反映青少年不認識自己情緒、不懂得處理壓力、擔心不被認同,不認為自己有問題,以及害怕被標籤等,是他們未能及早正視問題的核心原因。他引述報告,建議當局應善用新增教育資源,全費資助全港高小及初中學生參加戶外教育營,及早強化學生紓壓與管理情緒能力,並增強其自信心與應變力。 另外,他建議借鑒外地例子,由政府牽頭推動全港「健康生活運動」,每年透過持續整個月的各類活動,包括勤做運動、健康飲食及有效紓壓三個導向的健康生活模式,提升全港市民對健康生活的重視。此外,他認為當局應全面掌握青少年問題的趨勢,制訂有利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的長遠策略方向,協調並統籌不同持分者提供的相關服務和措施。 小組副召集人譚沛楹建議由青少年帶動推廣紓壓訊息,藉著如「與壓力做朋友」點子分享,以青少年喜愛的表達形式,分享正面處理壓力的經驗。此外,她認為政府應投放資源,開發學生即時網上輔導平台,供全港中學使用。她亦建議加強現有服務機制,如透過家庭生活教育服務,及早辨識有情緒危機的家庭,並為有需要家庭和青少年提供適切協助。 青協青年研究中心成立的「青年創研庫」,由近百位本地青年專業人士與大專學生組成,平均年齡為27歲。透過以研究實證為基礎的討論、交流,創研庫成員提出政策建議,期望能為社會建言獻策。青年創研庫四項專題研究系列包括:「經濟與就業」、「管治與政制」、「教育與創新」,以及「社會與民生」。八位專家、學者應邀擔任創研庫的顧問導師,包括張子欣博士、黃元山先生、陳弘毅教授、倪以理先生、馮玉麟博士、陳維安先生、葉兆輝教授和葉志衡博士,並就各項研究提供意見。
26/05/2017

青協「世界青年創業論壇2017」現正接受報名

逾60位海外、內地及香港代表分享全球創業趨勢 一連兩日於深港兩地交流 由香港青年協會主辦,一連兩日舉行的「世界青年創業論壇」,將於6月13日及14日假香港大學李兆基會議中心,以及深圳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舉行。今年論壇以”WE THE FUTURE”為主題,60多位海外、內地及香港代表,將親臨參與互動對談及工作坊,分享塑造未來世界經濟、管理快速增長企業、籌集資金、投資秘笈、亞洲創業及創新焦點等熱門議題。報名及詳情可瀏覽網站globalforum.hkfyg.org.hk。 今年重量級講者包括︰Facebook前國際業務開發部主管、現為SparkLabs Global Ventures聯合創辦人及合夥人Net JACOBSSON (以色列);USB發明者、Grove Ventures管理合夥人Dov MORAN(以色列);創投公司Techstars亞洲太平洋地區初創計劃地區總監Oko DAVAASUREN(蒙古)等。 香港代表則有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香港賽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張亮、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青年事務委員會主席劉鳴煒、南豐集團董事長兼行政總裁梁錦松、馮氏零售集團有限公司集團董事總經理馮詠儀女士、星展銀行企業及機構銀行中小企業務執行董事劉勇、KLOOK客路聯合創辦人王志豪、9gag創辦人陳展程、「活現香港」共同創辦人陳智遠、Music Lab藝術總監黃家正、前政治助理羅永聰等。 青協「世界青年創業論壇」今年首度與香港大學DreamCatchers合辦,預計近1,000位創業青年、投資者、商界領袖及政府代表將聚首一堂,透過這平台連結世界,了解全球創業創新趨勢,開拓新商機。 論壇詳情如下: 日期及地點: 2017年6月13日(二),香港大學李兆基會議中心 2017年6月14日(三),深圳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 語言︰        英語及普通話(部份場館提供即時傳譯服務) 費用:              港幣900元正(早鳥報名優惠) 港幣300元正(全日制專上學生優惠) 報名及詳情︰   globalforum.hkfyg.org.hk
23/05/2017

青協「滙豐青年創業大獎」現已接受報名

青協「滙豐青年創業大獎」現已接受報名 新增「創新創意大獎」嘉許初創企業 香港創新創業風氣愈來愈盛行,青年要在芸芸對手中脫穎而出,並不容易。由香港青年協會主辦,滙豐工商金融全力策動的「滙豐青年創業大獎」經已開始接受報名,表揚本地敢於創新和成就傑出的青年企業,報名截止日期為6月30日;今年比賽將會增加獎金及獎品,亦新增設「創新創意大獎」,嘉許以創新產品或營運形式,開展成立不多於2年的初創企業。 參加創業大獎的青年必須為18至40歲香港居民,持有香港註冊營業的企業,營運年資為最少1年及不多於5年。部分獲大會甄選的參賽企業需接受實地評估,了解其企業的實際運作,並出席首輪面試;最後選出入圍企業作第二輪面試,競逐各個獎項。評審範疇包括產品/服務的原創性及獨特性、市場定位及競爭力、營銷及推廣、管理及發展策略、財務及成本控制等相關因素。而新增的「創新創意大獎」即為成立不多於2年的公司而設,評審準則著重產品/服務的創新元素。 滙豐香港工商金融主管陳樑才表示:「『滙豐青年創業大獎』踏入第七年,我們很榮幸能夠一直支持這個比賽,不斷發掘有潛質的青年創業家,鼓勵他們發揮創新精神,走得更高、更遠;與此同時,激勵很多有志創業的人士,勇於嘗試、實現夢想。香港企業以靈活變通見稱,相信這些青年創業家將會成為促進本港經濟的重要支柱。多年來作為企業的最佳營商夥伴,滙豐期待協助一眾優秀的青年創業家,在業務上創高峰。」 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王䓪鳴博士表示,該會一直致力培育創新創業青年,實踐商業大計,為本港經濟注入新動力。今年比賽特設「創新創意大獎」,考驗青年的創新點子和商業策略,藉此鼓勵他們發揮更多的可能性。她感謝滙豐工商金融的全力支持,並呼籲創業青年積極報名參賽,透過良性競爭達致知己知彼,體會創業精神。 青協「滙豐青年創業大獎」旨在嘉許一群積極創新,別具優質服務的青年企業,表揚其奮鬥及成就,並鼓勵他們持續為社會經濟作出貢獻,進一步推動創業精神。得獎企業可以獲得總值超過港幣51萬獎金及獎品。更多詳情可瀏覽ybhk.hkfyg.org.hk/ybaward2017。   附件一  青協「滙豐青年創業大獎」2017資料 由香港青年協會主辦,滙豐工商金融全力策動的「滙豐青年創業大獎」,進一步推動創業文化,至今推行第七年,目的旨在嘉許積極創新、勇於嘗試及別具優質服務的青年企業,表揚青年企業的奮鬥、創意及成就,同時鼓勵公眾肯定青年創業的成果及對本港社會經濟的貢獻。 獎項 金獎(1名) – 現金獎港幣150,000元及獎盃 – 超過港幣130,000元雜誌廣告及網上搜尋推廣服務 銀獎(1名) – 現金獎港幣100,000元及獎盃 銅獎(1名) – 現金獎港幣80,000元及獎盃 優異獎(2名) – 各得現金獎港幣30,000元及獎盃 創新創意大獎(1名) – 現金獎港幣100,000元及獎盃 – 免費雜誌廣告及網上搜尋推廣服務 所有得獎企業 – 世界青年創業論壇2018門券 – 香港青年協會專業培訓活動5次 – 香港青年協會賽馬會社會創新中心SIConnect會籍   參賽資格   創業大獎 — 於2012年6月30日或之後及2016年6月30日或之前已在香港註冊營業的企業,即成立日期為最少1年及不多於5年。 — 已向香港特區政府辦妥註冊登記,並持有經營其業務或活動所需或必要的一切有效許可證及牌照。 — 於本表格第二部分列出之參賽企業代表必須為18至40歲的香港居民(於申請截止日期時年齡仍為40歲),須為企業創辦人及仍然持有企業最多及共超過50%的股份並參與企業營運管理。 創新創意大獎 — 於2015年6月30日或之後及2017年6月30日或之前已在香港註冊營業的企業,即成立日期為不多於2年。 — 已向香港特區政府辦妥註冊登記,並持有經營其業務或活動所需或必要的一切有效許可證及牌照。 — 於本表格第二部分列出之參賽企業代表必須為18至40歲的香港居民(於申請截止日期時年齡仍為40歲),須為企業創辦人及仍然持有企業最多及共超過50%的股份並參與企業營運管理。   評審範疇 創業大獎 產品/服務的原創性及獨特性、市場定位及競爭力、營銷及推廣、業務可持續性、財務及成本控制等。 創新獎 創新性、市場定位及競爭力、營銷及推廣、科技應用性、業務可持續性等。 參加辦法 瀏覽ybhk.hkfyg.org.hk/ybaward2017,或致電3595 0945 截止報名日期 2017年6月30日   主辦 香港青年協會 全力策動 滙豐工商金融 策略夥伴 工業貿易署 香港貿易發展局 專業顧問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 支持機構 香港中華總商會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 香港工業總會 香港總商會 香港中國商會 香港青年創業家總商會 香港中文大學創業研究中心 香港城市大學知識轉移處 香港浸會大學知識轉移處 香港理工大學企業發展院 香港科技大學創業中心 香港大學技術轉移處 香港數碼港管理有限公司 香港設計中心 香港科技園公司 傳媒查詢:香港青年協會傳訊幹事何詠筠小姐 電話:3755 7044
20/05/2017

「香港青年協會大埔青年宿舍暨青年空間」動土典禮

香港青年協會根據政府有關計劃,於大埔興建青年宿舍,預期將成為全港首幢落成項目。青年宿舍為協助本港青年健康發展和解決住房需要,踏出重要里程。該計劃今天(20日)舉行動土典禮,標誌著工程已順利展開。 香港青年協會大埔青年宿舍位處大埔墟寶鄉街2號,總建築面積為3,460平方米,現址原為青協轄下一所青年空間。整幢青年宿舍樓高20層,地下及1樓將重置青年空間服務,2樓及3樓為青年宿舍附屬設施,4樓至19樓為青年宿舍。預期2018/19年度落成。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梁振英先生, 大紫荊勳賢, GBS, JP、行政會議成員兼大埔區議會主席張學明議員, GBS, JP、民政事務局首席助理秘書長馮浩賢先生、社會福利署大埔及北區署理福利專員何婉明女士、香港青年協會獅子會大埔青年空間諮詢委員會主席陳灶良議員, MH、香港青年協會會長黃嘉純律師, JP、副會長溫文儀先生,BBS, JP,以及總幹事王䓪鳴博士等嘉賓蒞臨典禮。 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王䓪鳴博士表示,香港房屋供不應求,樓價和租金持續高企,對有意脫離家庭經濟倚賴、展開獨立生活的在職青年,帶來一定困難。該會期望大埔青年宿舍可為青年提供多一個選擇。她指出,新建成的宿舍結合青年服務、生活體驗和共用工作空間,為入住青年塑造一個互信、互動、互享的生活環境,並鼓勵青年為社區作出貢獻。 香港青年協會大埔青年宿舍提供76個單人房間,以及2個為雙人或傷健人士而設房間。單位面積約16.3至36.7平方米,大廈提供洗衣房、綠化園區、休憩區、共用工作空間等設施。整幢大埔青年宿舍暨青年空間的總建築費用為港幣1億7,490萬元,青年宿舍的建築費用由基本工程儲備基金支付,而青年空間則按現行機制,由獎券基金支付。 在職青年梁嘉儀現時與家人同住大埔區,由於居住環境擠迫,現正尋找出租住房,嘗試獨立生活。惟她心儀的居所及地區,大部份月租都超過1萬元,因此她考慮申請大埔青年宿舍,期望以較低廉租金,在5年租住期間累積一定儲蓄,然後置業。 政府推出的青年宿舍計劃,對象是18至30歲並屬香港永久性居民的在職青年(包括自僱人士)。一人家庭申請者的收入水平,不得超過18至30歲就業人士每月收入的第75個百分值(2016年為20,000元), 一人家庭的總資產淨值不得超過港幣35萬元,而二人家庭的總資產淨值則不得超過港幣70萬元。 附件  香港青年協會大埔青年宿舍暨青年空間簡介 建築規劃 –     總建築面積︰3,460平方米 –     大廈樓高︰80米共20層 –     單位數目︰76個單人房間及2個為雙人或為傷健人士而設房間 –     單位面積︰16.3至36.7平方米 –     大廈設施︰洗衣房、綠化園區、休憩區、共用工作空間 鄰近設施 –     交通便捷,附近有多條巴士路線直達市區及港島 –     步行5至8分鐘可直達港鐵大埔墟站 –     鄰近設施齊備,青年宿舍鄰近大埔綜合大樓,設有街市、熟食中心、圖書館及體育館 小冊子︰第1頁, 第2頁 傳媒查詢︰香港青年協會傳訊幹事何詠筠小姐 電話︰3755 7044
13/05/2017

《代代有愛 動畫動心》數碼心意卡設計比賽頒獎禮

明天是母親節,子女除了向母親表達心意,亦可藉機關懷家人,凝聚家庭力量。由李錦記家族基金與香港青年協會「創意科藝工程計劃」攜手合辦的《代代有愛 動畫動心》數碼心意卡設計比賽,今日(13日)舉行頒獎禮,頒發40個獎項予不同組別的優勝者;獲獎的數碼心意卡內容皆生動有趣,充份發揮編程的特色,富創意地向家人傳遞關愛訊息。 主禮嘉賓李錦記家族基金主席李惠雄先生、專業評審香港科技大學首席副校長資深顧問龐鼎全教授,聯同香港青年協會督導主任呂慧蓮女士一同出席頒獎禮,嘉許一眾參賽者。 比賽分為小學、家庭及公開組,主題是「關愛溝通、凝聚家庭」,作品類別分為「給父母」、「給祖父母」,以及「給兄弟姊妹」,合共收到超過600份參賽作品,所有參加者需要運用Scratch編程軟件製作15至60秒的多媒體動畫心意卡,並由專業評審團包括︰香港科技大學首席副校長資深顧問龐鼎全教授、香港城市大學電子工程學系助理教授張澤松博士及BREEZE FACTORY 藝術總監RAP CHAN (DUSTYKID)選出得獎作品。 奪得公開組冠軍的初中生黃遠宇,其多媒體動畫作品描述了他運用智能電話,向父母送出電子心意卡的情景;內容亦提到電子心意卡化成打印機,當放入「千言萬語 就匯成一句說話」字句,便會列印成「我愛你們!」,令人印象深刻。所有得獎作品已上載到網站lovingfamily.m21.hk/scratch/share,歡迎瀏覽及分享。 李錦記家族基金主席李惠雄先生在典禮上鼓勵參賽者以是次比賽作為起步,繼續借助科技,以設計更多正面家庭訊息的作品,並透過線上分享,從而促進爽樂家庭關係。 香港青年協會督導主任呂慧蓮女士表示,該會「創意科藝工程計劃」致力引進全球各地優質的科技及創意學習工具,向全港青少年提供體驗式的學習經歷。Scratch正是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開發,並廣受全球用家喜愛之電腦程式語言,可以生動靈活地啟發青少年的創意。她指出,是次比賽為全港青少年提供一個發揮平台,讓他們運用編程知識設計動畫心意卡,向家人表達關愛,更鼓勵他們將科技和創意發揮於其他日常生活的領域,學以致用。   頒獎禮設有專題講座,陳葒校長分享到關愛對家庭溝通的正面作用。他表示,家庭成員之間的融洽氣氛是建基於互相關愛,並鼓勵大家多留意身邊的家人,直接向他們表達心意,令家中各成員皆感受到家庭溫暖。他亦勸勉青年多留意社會上有需要的人,為他們提供適切的幫助,讓這份力量由家庭層面延伸至社會層面。 「創意科藝工程計劃」(簡稱 LEAD),由香港青年協會於2005年聯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和香港中文大學合辦,是一個以科技為媒介,動手設計為活動手法,開發青少年的創意和培育其創造力的教育計劃。本計劃致力向全港青少年推廣創意科技學習,促進香港創意教育的長遠發展。詳情可瀏覽網站lead.hkfyg.org.hk。 附件《代代有愛 動畫動心》數碼心意卡設計比賽──得獎名單 公開組 獎項 作品名稱 得獎者 金獎 給父母的心意卡 黃遠宇 銀獎 給父母 Kwan Cheuk Yin 銅獎 飛 何慧敏 家庭組  (作品類別:給祖父母) 獎項 作品名稱 得獎者 金獎 給祖父母 楊潞樺  黃玉華 優異獎 給祖父母的動畫 許芷瑜  彭秋霞 給爺爺的一頓飯 黃琦琦  蒙蔓萱 家庭組  (作品類別:給父母) 獎項 作品名稱 得獎者 金獎 關愛溝通,凝聚家庭 沈汶暄  沈達霖 優異獎 我想跟你說 …… 趙海寧  姚卓川 關心包容一家親 張萬杰  張巧英 湯美媽媽的愛 陳以正  馮子妍 媽媽,送你一束花 施穎彤  施江筍 給母親的生日驚喜 Fang Luo Susana  駱翠影 家庭組  (作品類別:給兄弟姐妹) 獎項 作品名稱 得獎者 金獎 甜心兄妹 文玥晴  文爾恩 優異獎 姊姊妹妹,互助互愛 林玥希  林偉傑 給兄弟 葉朗天  葉頌燊 給弟弟 劉浩宏  董妮婭 給妹妹 潘稚芸  潘恩耀 給兄弟姊妹 吳心盈  黎榮秀 小學組  (作品類別:給祖父母) 獎項 作品名稱 得獎者 金獎 我愛爺爺嬤嬤 陳寶權 優異獎 關愛家庭、老少共融 吳卓思 謝謝支持我的夢想 — 致祖父母 連灝 「給祖父母」的心意卡 李詩靜 關心家人、代代傳愛 吳卓恩 給祖父母的一點心意 王泳文 […]
09/05/2017

青協與城大公布「守望計劃」成效

青協「青年違法防治中心」與警務處新界南總區,於2012年推行「守望計劃」,為被捕青少年提供支援及輔導服務;並於過去3年,由該中心深入分析369位被捕青少年,當中九成七(97%)於3個月內沒有重犯,成效顯著。由於本港未有對青少年於被捕後、審訊前的人生轉變和經歷作出具科學研究的分析,青協推出專業叢書,結合多位被捕青少年個案及專家建議,向社會及業界分享經驗,期望提升青少年的守法意識。 專業叢書《「守望計劃」── 被捕青少年支援服務》收錄了3位被捕青少年及1位案件受害人的個案,分享他們的心路歷程及經歷,讓社會大眾明白他們曾面對的困難與成長轉變點滴;書本剖析預防青少年重犯策略、現行社會服務空隙、介入及輔導方法,並介紹犯罪學理論「終止犯罪」在香港的實踐等;書本也透過各合作伙伴,包括精神科醫生、律師、前線警員的分享,了解被捕青少年與家長的需要。 「守望計劃」於2014年6月至2017年3月期間,處理730位10至24歲被捕或受害青少年個案,他們均經由警方轉介或主動求助。首三項牽涉之罪行類型,分別是暴力相關罪行289人(39%)、偷竊相關罪行244人(33%)、性相關罪行65人(9%),成功聯絡564位(77%)進行即時介入服務,當中369位被捕、31位受害青少年及1位證人需要深入輔導,其餘則由該青少年以往接觸之社會服務繼續跟進。 青協「青年違法防治中心」督導主任陳文浩表示,跨專業協作是「守望計劃」的重要特色,不同的專業人士,包括︰警察、精神科醫生、律師、臨床心理學家和社工都發揮不同專長。他解釋,部分被捕青少年及家人同時面對情緒困擾及精神健康問題,經過社工評估後,可於短時間內轉介至精神科醫生,接受全面評估及治療服務。另外,義務律師除了向被捕青少年及家庭提供法律諮詢外,亦會透過模擬法庭,協助推行守法教育工作。 以下為「守望計劃」曾接觸的青年及家長個案,值得社會關注。 個案一:     23歲浩華干犯「有違公德罪」被捕。他自小接觸色情網站及欠缺正確性教育知識,對性有著錯誤觀念及想法,在衝動及好奇心下,偷拍女士裙底,由途人發現被捕,他亦因對自己行為自責而產生很多負面情緒。「守望計劃」社工為浩華提供即時危機介入及支援,也協助被捕青少年積極面對是次審訊及提升守法意識。 個案二:     13歲寶榮因干犯「猥褻侵犯罪」(即非禮)被捕。他於單親家庭中成長,由母親照顧。案發後母親十分擔心及無助,也因為婚姻失敗及兒子犯事,出現很大的情緒問題,寶榮也就事件感到困擾及後悔。「守望計劃」提供即時危機介入及支援,並安排寶榮及母親接受精神科評估及藥物治療。經過認知行為治療輔導、參加守法教育活動及精神科服務,他們的情況明顯有改善。 另外,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研究團隊於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期間為「守望計劃」的服務對象,以「青少年犯罪危機風險評估工具」進行了危機風險評估前後測試,收回有效研究個案94個。基於第一天的前測及第六個月或結案時的後測,得出以下結果︰ 案主危機因子數目由6.74個下降至4.82個,差異達到統計學上的顯著水平; 危機風險程度指數由1.22下降至1.06,差異亦達到統計學上的顯著水平; 在接受「守望計劃」服務後,76.2%原被評為「中度」風險個案下降至「低度」風險,另外,98.6%原被評為「低度」風險案主維持在同樣水平,顯示該計劃在預防重犯方面起著一定作用。 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黃成榮教授表示,以往廣泛被應用之犯罪學理論,離不開解釋犯罪成因,鮮有分析犯事者為何終止其犯罪行為。是次的實證分析,參考了西方犯罪學家的「終止犯罪」(Desistance)理論框架,了解被補青少年於審訊前接受輔導,對其人生所出現的變化,例如心智變得成熟、重新投入工作、對社會產生歸屬感等,並整合出一系列與終止犯罪過程相關的因子,以一個全面的角度了解被補青少年,希望在服務設計上可以幫助他們早日遠離犯罪行為。 黃成榮指出,若「守望計劃」能一直延續下去及擴展至全港警區,將會是青少年預防犯罪服務的一大喜訊。為全面評估「守望計劃」的推行情況及成效,城大研究團隊亦曾到訪多項活動,進行實地觀察、焦點小組及訪談。研究發現該計劃能夠發揮以下4項重要功用: 危機介入及填補現時服務空隙; 運用認知行為治療,協助服務對象認識及處理情緒,建立正向思維; 協助青少年重新聯繫家庭及重投社會,達致復康效果; 能拓展服務範圍至更多人受惠,將服務對象由10至17歲擴展至10至24歲。 青協「守望計劃」是全港首個由社會服務機構與警方合作,為被捕青少年提供即時介入、個案輔導和家長支援服務。「守望計劃」於2012年6月在新界南總區的荃灣及葵青警區試行,成效卓越,翌年擴展服務至新界南總區合共9間警署。於2014年6月,該計劃獲得「凱瑟克基金」資助3年,服務得以全面推展。期後於2016年4月,該服務模式成功擴展至新界北總區,為被捕青少年提供服務,同年7月,「守望計劃」把服務對象年齡擴展至10至24歲,希望為更多有需要青少年及家人提供支援。詳情可瀏覽青協「青年違法防治中心」網站ycpc.hkfyg.org.hk。 傳媒查詢: 香港青年協會 傳訊幹事何詠筠小姐 電話:3755 7044 香港青年協會「青年違法防治中心」督導主任陳文浩先生 電話:2487 6151
08/05/2017

香港學生科學作品揚威海外

憑創新科研成果於美國勇奪銅獎 由香港青年協會、教育局及香港科學館合辦,並得到創新科技署及香港科技園公司支持的「2017年香港學生科學比賽」,於本年5月3至8日派出三支代表隊伍到美國休斯敦參與「國際可持續發展項目奧林匹克競賽」(I-SWEEEP),與來自近70個國家的400多份作品爭奪比賽的最高榮耀。 香港代表隊於本屆比賽取得佳績,其中基督教宣道會宣基中學憑「手語翻譯手套」勇奪「工程」組別的銅獎。香港代表隊能於云云頂尖作品中力壓群雄,充分顯示香港學生的科研水平足以與世界接軌,而他們的作品更能為改善人類生活環境作出貢獻。「手語翻譯手套」能夠將手語直接翻譯成語音及文字,即時於智能手機顯示,從而消除聾啞人士與其他人的隔膜。 其他參賽隊伍,包括迦密柏雨中學的「雨盡其用」,能夠將雨水化為能源,讓人類善用天然資源,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同樣來自該校的「氫出於媒勝於煤」則研究利用綠藻將煤轉化成氫氣,並以氫作為環保的燃料。 除了作品評審,大會亦為各參賽隊伍安排了既豐富又充實的活動,多方面提供寶貴的學習機會,包括參觀美國太空總署及科學館,以及讓各地學生進行交流的社交環節。 I-SWEEEP 2017的參賽作品分為4大組別:能源、工程、環境─管理及污染,以及環境─健康及疾病預防,每個組別均設有總冠軍、金獎、銀獎、銅獎及優異獎。三支香港代表隊伍是在3月18日舉行的「2017年香港學生科學比賽」初賽暨作品展覽中選出。

 

Support HKFYG, Donate now.

 

 

Donate Now

Suppor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