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1/2022
為推動青年關心鄰舍,從鄰里出發了解地區需要,香港青年協會鄰舍第一計劃推出「鄰舍第一 ‧ 里想社區」計劃,來自21間青年空間鄰舍隊成員組成10個隊伍,從學習設計思維及匯報技巧,構思10項鄰舍服務計劃,並於2022年3月開始實踐服務。
27/01/2022
農曆新年將至,惟本港疫情再次嚴峻,部分住宅大廈被納入強制檢測。香港青年協會舉辦「鄰舍第一‧愛心響鈴」,短短時間獲500名青年義工積極響應參與,透過電話或短訊,持續為居民,特別是感到困擾的長者及基層家庭送上關懷,並了解他們的需要。 青協「鄰舍第一」社區計劃致力透過不同項目,由青年發揮鄰舍互助精神,並從義工服務中發展所長,得以成長。「鄰舍第一」多年來獲得社會各界、學界和公營機構的鼎力支持,更廣泛地擴展至各社區,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 區百齡慈善基金會愛心贈米 送暖基層家庭 源於一份回饋社會的善心和使命感,展開了區百齡慈善基金會與青協的合作,從2010年開始推行「鄰舍第一・送米助人」計劃,每月為5,000戶基層家庭及獨居者送贈為期一年的大米,至今5萬多戶家庭受惠,送贈大米更高達300萬公斤。 區百齡慈善基金會總幹事區美玲憶述,她爸爸區百齡經歷戰爭的動盪,深明飢餓帶來的苦況,「2009年金融風暴期間,爸爸在電視新聞看見有西裝男子在垃圾桶中尋找食物,這一幕令他非常震撼,亦難以想像這情況會在香港發生,因而決意推動送米計劃幫助弱勢社群。」一包米滿載著扶貧心思,區美玲指出:「米是基本糧食,亦能得到温飽,爸爸和我在家一起計算並設定每包米的重量,冀為基層減少每月開支。」 區百齡慈善基金會總幹事區美玲親力親為參與「鄰舍第一・送米助人」計劃,主動與受惠者溝通以作即時及適切的改善。她希望青年持續參與義工活動,不僅培養感恩及回饋之心,且感染他人並將信念一直傳承下去。 房協推動跨代共融 重塑屋邨人情味 社區多一份關懷,便有多一份歸屬感。香港房屋協會與乙明青年空間多年來合作無間,在區內舉辦不同活動拉近長者和青年的距離,希望以「屋邨居民互助」締造長幼共融社區。 房協今年以乙明邨為首個試點屋邨,推行「齊樂同行」跨代共融計劃,包括引入芬蘭木棋等活動,並與乙明青年空間合作令區內長者和青年一起學習新興運動,從而加強彼此的互動和溝通。 房協總經理(長者服務)吳家雯博士提到過往難忘的經驗,「在青協乙明青年空間舉辦的家庭攝影活動中,發現現今數碼年代,很多居民沒有一張正式的實體家庭照,當中一位伯伯看到照片時就像打開存摺般開心,綻放幸福笑容。青年義工亦被老友記深深打動,繼而自我反思,從中學習珍惜家人。」 房協總經理(長者服務)吳家雯博士表示,她在遊戲中發現長者多做策劃,而青年多負責執行,互相合作,樂在其中,良好關係繼而建立起來。 鳳溪廖萬石堂中學 鼓勵學生走入社區建立自信 「樂於助人、關心社區」的種子,早早就播滿在鳳溪廖萬石堂中學的每個角落,學校與青協的合作源於2005年,校長一直推廣義工文化,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義工活動,更成立「萬石鄰舍服務隊」,由學校伸延至社區。 鳳溪廖萬石堂中學校長范志文(左六)為學生、老師和社工對義工服務的熱心感到自豪。 疫情前加入「萬石鄰舍服務隊」的學生多達300人,部分積極的學生獲得嘉許和獎項。范志文校長分享說:「記得2018年青協在北區舉辦「鄰舍團年飯」,當中近80名義工來自「萬石鄰舍服務隊」,負責統籌、策劃以至執行。當天非常寒冷,但長者及區內家庭近千人一起吃團年飯,加上學生的熱誠及努力,變得份外溫暖。」學生能從義務工作中建立自信,增強組織及領袖能力,對將來踏足社會亦有幫助。 范校長提到:「現今年輕人很需要一個平台,讓他們多接觸及了解社區,從關懷開始至愛護社區,幫助別人,貢獻社會,以及感染他人。青年在成長中難免遇到困難,透過義工活動能訓練勇敢面對不同挑戰,增強應對能力。同時,我亦為學生、老師和社工對義工服務的熱心感到自豪。」 青協「鄰舍第一」社區計劃是由青年帶動的社區關懷行動,至今已有逾3,000名14至35歲青年自發組成100支「鄰舍隊」,分佈全港各區;未來亦將持續擴充及增長,在各社區以具體服務與行動推廣訊息。網站neighbourhoodfirst.hkfyg.org.hk提供全港各區最新資訊,歡迎各位青年加入鄰舍隊,促進鄰舍間的互動聯繫。
10/01/2022
因應冠狀病毒病疫情的最新情況,原定於1月7日至9日舉行的2022本地漁農美食嘉年華經已取消。青協有機農莊原本準備之農作物及有機蔬菜,現設有網上銷售及優惠。 由即日起至1月28日,凡於網店購物滿300港元,於付款時輸入優惠碼 FARMFEST2022 即可扣減50港元。 實行Farm to Table 日日煮好餸。即刻買:organicfarm.hk **優惠只限農莊產品及農作物, 賀年糕點並不計算在內。 查詢:2838 4808 WhatsApp 9087 0852
02/01/2022
疫情期間,大家的防疫意識加強,盡量少觸碰公共設施,出門戴口罩,久而久之,可能見到鄰居也不想打招呼和談話了。香港青年協會「鄰舍第一」的青年義工,卻默默在社區了解基層人士的需要,採取具體行動實踐,帶動良好的鄰里關係,滿載濃厚的人情味。 過去十年,「鄰舍第一」逾3,000名鄰舍隊義工先後參與及自發策劃多項關懷社區活動,去年疫情高峰期有「鄰舍第一‧餸上門」,協助因疫情未能外出用膳的長者提供熟食餸包;「鄰舍第一‧愛心Buy」則為合資格基層家庭購買生活用品及送上家居,在高風險時期解決燃眉之急,亦令他們感受到青年關心鄰舍的溫情。 陳錦源(右一)參與青協「鄰舍第一」義工近10年,除了發展領導能力和增強責任感,更讓他選擇就讀社工課程,將所學回饋社會。 自發了解社區需要,發揮守望相助精神 其中一位義工陳錦源,小學開始參與鄰舍隊義工近10年,從中發掘個人專長、能力和興趣,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他在「鄰舍第一‧uKitchen」發現烹飪的樂趣,並帶領其他義工回收剩菜,細心考慮長者需要,構思和烹調健康菜色送給長者,因此獲得「金鑊鏟」獎項。阿源提到:「很開心跟長者交流烹飪心得,雖然只是簡單的蒸水蛋和粟米紅蘿蔔湯,也能分享快樂,將長者與年輕人連繫起來,實現長幼共融。」多年的服務體驗,除了發展領導能力和增強責任感,更讓他選擇就讀社工課程,將所學回饋社會。 高明心現就讀言語治療課程,希望將來能在青年空間幫助言語學習遲緩的兒童,藉此貢獻個人所長。 積極協助鄰舍坊眾,主動貼心關懷 另一位青年高明心累積義工服務時數達900小時,從參加者成為義工服務的策劃者,最近為元朗區內小朋友策劃了「密室逃脫」和「鄰舍第一‧智能商店」活動,希望透過AR實景關卡遊戲和智能商店購物體驗,啟發小朋友對新科技的認識和興趣。Kitty分享說:「由團隊一起構思、設計、佈置、宣傳至執行等都是難得的經驗,希望下一個科技活動可擴至到長者參與。我們有時需要跳出自己的舒適區,勇敢嘗試,將有意想不到的體驗。」 江穎晴認為參與義務工作是一個寶貴的人生經驗,她希望可以將這份信念傳承下去,帶動更多青年加入青協鄰舍隊。 江穎晴參與不同的鄰舍隊活動,負責不同崗位及與不同受惠者接觸後,更清楚認識自己,由擔心獨力完成至放膽嘗試把事情做妥,是個人成長的見證。Stephanie表示:「很開心每天致電慰問的獨居婆婆,送我親手製的珠子吊飾,施比受更有福,看到受惠者由心而發的感激,感到非常滿足。」她亦與柏金遜病友日常接觸,學懂注重細節及多關心病人的心理情緒,對現時就讀護士課程上幫助很大。 青協「鄰舍第一」社區計劃是由青年帶動的社區關懷行動,至今已有逾3,000名14至35歲青年自發組成100支「鄰舍隊」,分佈全港各區;未來亦將持續擴充及增長,在各社區以具體服務與行動推廣訊息。網站neighbourhoodfirst.hkfyg.org.hk 提供全港各區最新資訊,歡迎各位青年加入鄰舍隊,促進鄰舍間的互動聯繫。
28/12/2021
Sport is valued for its character-building function as well as for health reasons, but lack of access to suitable facilities is problematic in Hong Kong. Inclusion of all youth in sports opportunities depends on greater sharing and generous funding, especially for community-oriented programmes. Encouraging everyone to have a positive attitude to sports will also open up the industry and allow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re sports-related careers. Read the Youth Hong Kong magazine online
24/12/2021
好生活,青年有選擇嗎? 在同一社區以至屋簷下,「共」(co-)概念,帶來了許多好生活提案。 本期雜誌從共居到共享資源,青年宿舍PH2的青年,重新演繹「好生活」的可能——以「共」概念,從同一居住空間延伸至社區,連結鄰里及街坊,分享空間、知識、技能、網絡、資源,塑造了一個互信、互動的生活網絡, 「一同居住、一同成長」,一起共創好生活。
09/12/2021
香港青年協會和「可口可樂基金會」攜手推出 Plastic Rethink Challenge「收『塑』達人大募集」活動,招募本地青年和社會各界一同參與回收再造的環保之旅,鼓勵大眾建立環保行為和改變習慣,長遠解決因不當處理塑膠廢物而產生的環境問題。 Plastic Rethink Challenge「收『塑』達人大募集」由即日起至 2022年6 月免費為學生提供連串環保教育和體驗工作坊,包括:綠色講座﹑指導學生如何由用家角度實踐校內膠樽回收﹑參觀最新環保行業及體驗升級再造過程等,旨讓學生學習如何轉廢為用,賦予塑膠廢物一個新的生命。 計劃概覽: 問卷調查:了解香港塑膠回收問題 (2021年11月) 教育工作坊:工作坊將涵蓋香港塑膠回收的現況,讓參加者體驗塑膠的重塑過程 (2021年11月至2022年5月) 膠樽回收:在香港的不同地點放置回收箱,鼓勵大眾一起回收膠樽,養成回收習慣 (2021年11月至2022年5月) 升級再造:以計劃內所收集相等份量塑膠材料進行重塑 (2022年5月至6月) 回贈社區:重塑再新產品回贈社區 (2022年5月至6月) 活動詳情及報名
06/12/2021
香港青年協會及聯科集團(中國)有限公司合作推出的「Open 噏」系統,榮獲「2021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的智慧市民(智慧共融)獎優異證書。頒獎禮已於2021年11月29日舉行,由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策動。 「Open噏」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支持及捐助,為年青人而設的網上情緒支授平台。全天候24小時,透過社交媒體和不同訊息工具,讓年青人以手機、平板或電腦,在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手機短訊或官方網站進行溝通。陪伴年青人一起面對來自學業、家庭、及工作等引致的情緒困擾。 於2020年發佈的SMART模組,融合專業的社會務知識和機器學習的運算能力,利用NLP技術,在中英混合的對話內容中,實時執行語意分析,不但大大縮短數據分析的時間,更有效地發掘年青人的求助趨勢。 輔導員在每個對話容中,透過SMART模組,能準確地辦識出求助者的主要困擾。同時,更可以監察着求助者的自殺指數及情緒變化,及時利用SMART模組提供的指導方式、及有用資信,為年青人解懮。 平台於2018年10月推出至今,已為超過77,000人次提供了適切的服務。「Open噏」將繼續利用最先進的科技及技術,為香港的年青人提供情感支援和預防自殺。
18/11/2021
香港青年協會榮獲「滙豐香港社區節2021 」其中兩個獎項,包括︰未來技能大獎和傑出社區計劃大獎。感謝曾參與「自主‧創出路」技能轉型培訓計劃,以及在家學習學術支援計劃的各位朋友、合作伙伴,滙豐香港社區夥伴計劃 的支持。 未來技能大獎 香港青年協會領袖學院──「自主‧創出路」技能轉型培訓計劃 傑出社區計劃大獎 M21媒體空間──在家學習學術支援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