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Release – Page 36 – 香港青年協會 The Hong Kong Federation of Youth Groups

Press Release

30/11/2019

青協「鄰舍第一· uKitchen」結業禮

維繫良好的鄰舍關係,單靠見面時的問候並不足夠,如果可以親手製作並送上窩心驚喜,相信會別具意義。香港青年協會舉行「鄰舍第一·uKitchen」結業禮,表揚110位「鄰舍隊」青年義工,於青協轄下全港11區青年空間打造社區廚房,為基層家庭及長者製作美食,建立鄰舍情。   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何永昌致辭時表示,「鄰舍第一·uKitchen」為青年義工提供學習廚藝及服務社區的機會,在專業廚師的教導下,充分發揮社區廚房的平台,由青年帶動,透過親自烹調的美食,促使鄰舍間有更多的交流機會。他指出,是項計劃將會於各青年空間持續發展,並寄語青年義工繼續與左鄰右里分享美食,體現鄰舍互愛的精神。   由香港青年協會與社會福利署合辦的「鄰舍第一·uKitchen」,獲超過10間飲食集團的30位專業廚師,以及李錦記的支持,為110位「鄰舍隊」青年義工提供8堂專業廚藝培訓,並參觀廚師工作場所。完成培訓後,他們針對社區的需要,配合不同的節日舉行探訪活動,與街坊鄰里分享美食。   青年義工布凱狄分享說,第一次上廚藝課時已割傷手指,幸得義務廚師的指導,從錯誤中學習,學懂烹調食物的時間控制及工作程序的重要,讓品嚐美物的鄰舍感到更好味及大飽囗腹。   另一位青年義工陳錦源感謝廚師的悉心教導,並與其他學員成功為一群長者設宴,親手製作粟米魚塊、馬蹄蒸肉餅、金華火腿上湯娃娃菜及薯仔蕃茄湯,他的廚藝知識亦增進不少。黃杰明則表示,自己對烹煮中菜一曉不通,最初看廚師示範時以為很簡單,當自己下廚時才發覺絕不容易。他曾為長者親手製作炒飯,看到他們吃得開心,自己也很開心。   青協「鄰舍第一」社區計劃是由青年帶動的社區關懷行動,至今已有逾3,000名14至35歲青年自發組成100支「鄰舍隊」,分佈全港各區;未來亦將持續擴充及增長,在各社區以具體服務與行動推廣訊息。網站 neighbourhoodfirst.hk 提供全港各區最新資訊,促進鄰舍間的互動聯繫。
09/11/2019

青協「文化交流.好好閱讀」分享會圓滿舉行

閱讀可以陶冶性情,也是終身學習的基石。閱讀既可豐富知識,更有助發展思維能力,拓闊視野,促進人文交流。香港青年協會青年交流部承辦的「70年70城聯讀活動」香港站,今日(9日)舉行「文化交流.好好閱讀」分享會,並啟動漂書活動,持續鼓勵青年分享好書,藉此加深認識香港與國家歷史文化。 是日分享會上,香港青年協會督導主任黃好儀女士表示,該會每年均出版十本新書,涉及的範疇廣泛,包括國家發展、青年研究、文青讀物、青年輔導、專業進修、就業創業和温情小品等。她期望透過是次分享會和漂書活動,吸引更多青年以書會友,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並養成不斷自學的習慣。黃女士感謝韜奮基金會的支持,讓該會能夠參與是項饒富意義的文化和慶祝活動。 資深旅遊業專家陳天恩博士在會上分享其閱讀心得,以及閱讀與他從事旅遊業和教學的親身經驗。他藉著推介兩本書籍,指旅遊是最好的教科書,並提出學習可以有多種模式,除了解各地風土人情和歷史文化,更著重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交流,甚至促進個人反思。他亦分享遊歷「一帶一路」沿線一些國家及城市的經驗,並以北京的先進創科發展和汕頭的機械人大賽等為例,鼓勵年輕人多到國內城市旅遊體驗,增廣見聞。 近20位參加者為年齡介乎16至20歲的本地學生。會上推介一系列題材多元的書單,供參加者選擇細閱,並以漂書形式,日後與更多青年讀者分享。有青年參加者以外交官李肇星所著的《說不盡的外交》,指作者分享自身經驗,十分有趣;當中提及中美關係與兩地人民生活背景不同相關,增加了他對國際和外交事務的認識。 其中一位選讀《阿濃陪你讀唐詩》的參加者,表示該書外表很悶;但作者以簡約文字帶出詩句意境,好像真的陪伴著讀者細閱唐詩,讓她感到津津有味。而另一位選讀《香港旅俠》的參加者則表示,她居於港島,很少到新界北區;該書令她發現香港有更多好去處,加深自己對土生土長地方的認識。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在韜奮基金會讀聯會的指導下,全國展開「文化行走,閱讀中國——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70城聯讀活動」;香港站由香港青年協會青年交流部承辦,首次舉行「文化交流.好好閱讀」分享會及漂書活動。
07/11/2019

青協公布「中學生情緒壓力狀況」調查結果

受社會氣氛緊張影響情緒,學生開學至今仍然面對不少困擾。香港青年協會全健思維中心公布「中學生情緒壓力狀況」調查結果。在2,685名受訪學生中,逾四成(41.7%)壓力指數屬偏高水平,自評為7至10分(1為最低,10為最高)[表二],較去年(37.5%)高4.2%。除以往一般的學業壓力外,近四分一(24%)亦因「社會氣氛緊張」而感到擔憂[表四]。   青協全健思維中心於今年9月至10月期間,以便利抽樣自填問卷形式,訪問來自14間不同中學的2,685名中一至中六學生。同時,問卷參考了美國及台灣的流行病學研究中心抑鬱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 CES-D),以了解青少年的抑鬱情緒狀況。調查顯示,超過一半(51.4%)受訪學生評分達16分或以上,即出現抑鬱情緒表徵。他們過去一星期較常出現的抑鬱徵狀包括︰「難於專注在要做的事情上」(34.4%)、「為一些以往不受困擾的事而感到煩惱」(29.7%)、「睡得不好」(26%)等。雖然量表結果不足以判斷他們是否已患上抑鬱症,惟情況仍值得關注[表三]。   面對校園生活,受訪學生最擔憂首三項為「要應付測驗/考試」(53.6%),「成績未如理想」(51.9%)及「休息時間減少」(49.9%)。此外,接近四分一(24%)表示因「社會氣氛緊張」而感到擔憂;「朋輩間因對社會事件存在不同意見而引發衝突」(9.2%)及「被同學冷落/排斥/欺凌」(8.3%)亦成為部分同學的壓力來源之一[表四]。   被問到「期望學校提供甚麼情緒支援」時,最多受訪學生選擇首三項為「調適功課量,減低學習壓力」(68.9%)、「安排一些班際或級際活動,放鬆心情」(36.7%)及「提供安全的空間讓學生表達和調整情緒」(20.5%)[表六]。當對象由學校轉為父母時,受訪學生則希望「給予自主空間,讓我可自行解決問題」(45%)、「減少負面批評」(40.2%)及「放下主流價值觀,尊重我的想法」(31.5%)[表七]。   香港青年協會業務總監徐小曼指出,受持續多月的社會事件影響,部分學生開學後,未能於短時間內調整自己的心情及學習進度,亦容易因外在環境影響而出現憤怒、恐懼、無力及沮喪等個人負面情緒。加上紛擾的社會氣氛及網絡資訊,青年往往需要花更大氣力,方能專注學習。   調查亦反映,青年需要在安全、自主的環境下表達情緒或解決問題。面對意見分歧,家長或老師亦要學習解開「我的意見一定比你好」的枷鎖,讓青年有思考及選擇機會;若認為他們的想法或做法並不可取,也應讓他們明白其擔心所在,並盡量透過協商形式共議「可行做法」,而並非以「唯一做法」來否定他們應對問題的能力。   青協「關心一線2777 8899」於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期間,分別處理20,430宗與情緒相關的求助個案,較去年上升4,000多宗;另有9,642宗與校園生活相關的求助個案,當中以「升學」、「讀書壓力」及「朋輩關係」為最主要範疇;以下是熱線及網上曾經處理的個案。   個案一︰    女學生與朋友升讀同一所中學,但得知其家人從事警務工作後,擔心繼續維持朋友關係會受到牽連,共同成為被其他同學討厭或排斥對象。相反,她亦擔心疏遠朋友後令她孤獨無援。因此,不知如何自處的她感到相當困擾。   個案二︰    中四同學稱高中生涯很孤單,自己在精英班很大壓力,但家人並不了解,只認為精英班對她的文憑試有幫助。另外,由於學校每年均會替初中轉換班別,她認為難以結交關係鞏固的朋友,形容學習路上好像「孤軍作戰」,最近上學前更出現「缺氧、頭痛」等情況。   個案三︰    中學學生會成員,本反對一切暴力及破壞公物的行為,但擔心表達意見後會使內閣失卻支持,甚或被排擠,因此選擇掩飾立場,與同學一起叫口號。他指目前的分化氛圍令他覺得恐怖,壓抑想法亦讓他感到很大壓力及難受。   個案四︰    中四學生來電表示受到校園欺凌及排擠,缺乏同學支援,求助無門,情緒大受困擾。她曾透過Whatsapp向朋友表達對另一個同學的不滿,豈料有關對話卻被截圖流出,引起對方的不滿及反擊,哭訴形容「啲人日日都俾說話我聽,又人身攻擊我,究竟我做錯乜嘢要咁對我」,憂慮情緒亦讓她萌生逃學及傷害自己的念頭。   徐小曼引述調查結果指,部分受訪學生遇到壓力時,選擇「與別人傾訴以尋求解決方法」的百分比(30.7%),較去年同類調查減少6.5%,而選擇「在社交平台與人分享」(13.9%)則較去年有輕微上升1.7%。她指出,呈較多抑鬱徵狀的青年,傾向收藏自己的感受,或較容易選擇在社交平台與「同聲同氣」的人分享,形成「圍爐效應」。然而,他們在網絡中找到共鳴,並不等同於現實中也找到與自己連繫的人和話題;當他們缺乏有意義的連繫,便容易產生孤獨憂鬱的情緒,如長期忽視,將對身心發展構成負面影響,以及增加患情緒病風險。   徐小曼建議學校除了加強原有的輔導支援外,亦可組織一些團體紓壓活動,如球類比賽、身心靜觀活動及心靈打氣站等,讓學生可以紓緩繃緊的情緒。面對學業壓力,徐氏亦提醒學生保持參與正常興趣活動,包括體藝、文化、娛樂活動等,為自己製造喘息的空間。   為了提升社會關注及正視青年孤獨情緒問題,青協網上青年外展服務utouch將於11月9日(本周六)假荃灣南豐紗廠舉辦「Alone Together.孤獨星遊展覽」,透過不同的藝術表達方式展出青年的故事,亦會邀請 KOL 與青年分享如何面對孤獨,藉此鼓勵大眾以正能量面對。詳情可瀏覽網站utouch.hk。   青協「關心一線27778899」持續透過熱線及網上輔導服務,支援學生及家長面對壓力及情緒問題。 如家長及學生遇上情緒問題,可透過以下方法聯絡有關服務: 輔導熱線「關心一線」      ︰      2777 8899     大專生情緒支援熱線「U Line」︰ 2777 0309 網上輔導                  : utouch.hk   Whatsapp輔導            : 6277 8899 附件一 「中學生情緒壓力狀況」問卷調查結果
04/11/2019

青協舉辦「山頂樂悠遊2019」

活在節奏明快的城市,不少家庭都難以撥出閒暇,陪同親友或其他有需要的人出外遊玩。香港青年協會轄下7個服務單位,由11月2日至明年3月期間,帶領近400名青年、基層家庭等不同服務對象參與「山頂樂悠遊」活動,盡情欣賞美景與放鬆心情,當中更會安排部分青年擔任義工,陪同長者遊玩,共享歡樂和關愛。   是次活動的參加者乘坐山頂纜車、遊覽山頂凌霄閣以及凌霄閣摩天台428等,行程相當豐富。在上周六(2日)啟動禮上,青年義工和長者參加者熱情響應,表達長幼共融的訊息。他們其後進行分組活動,促進彼此之間的互動,充滿樂趣之餘亦饒富意義。   青協督導主任鄺穎琦女士表示,該會「鄰舍第一」社區計劃鼓勵青年透過不同形式的社區服務,推動全港各區鄰舍間的關懷行動,並為他們提供寶貴的社會體驗。正如首場活動既能讓青少年及長者加深互相了解,拉近彼此的距離,更可提升公眾對長者家庭的關注,從而凝聚社區關愛氣氛,機會難得。她感謝山頂纜車有限公司及凌霄閣有限公司的支持,以及一群義工的全力協助,令活動得以順利開展。   山頂纜車有限公司及凌霄閣有限公司總經理曾瑛美小姐亦表示:「很高興可以繼續支持這個有意義的活動,自2008年與香港青年協會合辦『我的第一次山頂遊歷』活動以來,多次目睹受惠家庭和青少年在山頂的歡樂,實在感到欣慰。我們一直積極回饋社會,履行社會責任,今年,我們更希望鼓勵香港青年享受輕鬆時光的同時,在香港之巔分享愛及更認識香港和山頂過去百多年的歷史和演變。」   本着為青年創造空間的信念,青協轄下分佈全港各區的22所青年空間,致力聯繫青年,使青年空間成為一個屬於青年、讓青年發展潛能和鍛鍊的活動場所。在專業服務方面,青年空間積極發展及推廣三大支柱服務,包括學業支援、進修增值和社會體驗。各區的M21@青年空間,鼓勵青年發揮創意與想像力,透過媒體製作過程,加強對社區的歸屬感,促進與社區互動。近年青年空間更設有LEAD Lab,進一步為青少年提供在社區學習創意科藝的平台。「鄰舍第一」計劃也是社區青年工作的重要一環;而「社區體育」計劃則致力培養青年對團隊運動的興趣,從而推動團結、無懼、創新、奮鬥及堅持的信念。詳情可瀏覽網站 hkfyg.org.hk。   活動舉行日期 負責單位 2019年11月2日 荃灣及葵涌外展社會工作隊 2019年11月30日 賽馬會紅磡青年空間 2019年12月8日 賽馬會乙明青年空間 2020年2月15日 賽馬會天悅青年空間 2020年2月29日 荃灣及葵涌外展社會工作隊 2020年3月7日 賽馬會葵芳青年空間 2020年3月21日 洪水橋青年空間
31/10/2019

「青年創研庫」公布「豐富職青的海外視野與就業經驗」研究報告

香港青年協會青年研究中心成立的「青年創研庫」,今天(31日)公布有關「豐富職青的海外視野與就業經驗」研究報告。結果顯示,在受訪的520名在職或待業本港青年中,逾半(51.0%)有興趣到海外短期就業【表2】,主要原因是希望「豐富工作經驗」(46.8%)、「順道旅行」(43.8%)、「提升語文能力」(41.5%)和「擴闊國際視野/體驗文化」(38.5%)【表4】。   上述研究以實地意見調查方式,於今年9月6日至12日期間,訪問520名18至34歲在職或待業本港青年。結果發現,逾八成受訪者認為到海外就業均有助開拓國際視野(88.3%)、提升語言能力(82.5%)、提升人際溝通技巧(80.2%)及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80.2%)【表13】。不過,多達七成(70.8%)認為獲得海外就業機會並不容易【表7】。   調查又顯示,如果有機會到海外就業,受訪職青最想從事一般文職工作(11.9%),其次為創意、設計工作(10.6%);服務業和旅遊業分別佔一成(10.2%);只有3.5%想從事農場工作【表11】。同時,部分受訪者擔心,花一段時間到海外就業會對事業發展造成負面影響,包括令他們「錯過在香港的事業發展機會」(45.8%)、「海外工作經驗不獲香港僱主承認」(40.0%),及「薪金被壓低」(39.6%)等【表14】。   研究又深入訪問多位專家,以及20名曾經或正在海外就業的18至34歲本港青年,他們在海外就業的時間由6個月至2年不等。受訪個案普遍認為,海外就業經驗對提升個人眼界和歷練有正面影響,同時能增強外語、社交和解難等通用就業能力,其國際視野和人脈網絡亦有助提升職場競爭力。不過,若以工作假期的方式前往海外就業,並從事不直接相關的行業,容易受到僱主或人事經理的質疑。   有個案甚至遇到僱主在面試時表示,在工作假期從事不相關的工作是浪費時間,亦有僱主在聽到工作假期時,便指那只是吃喝玩樂,對求職沒有幫助。   不過,研究亦指出,要在工作假期尋找有助事業發展的工種並不容易。有個案表示在出發前已搜集求職的資訊,但到達當地後仍感到求職困難,最後因害怕耗盡旅費,接受了一份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黑工」。   相反,有受訪個案於出發前先作就業諮詢,訂立就業目標,以留學畢業生身分能逗留就業1年的機會,決意進入美國領先的行業,積極進取地發出數十份求職申請,最終在媒體與科技等專門行業汲取工作經驗,回港後能在相關行業繼續發展。   青年創研庫「經濟與就業」組別召集人陳浩升表示,人才是香港最寶貴的資源。本地人才庫若具備國際經驗,將有利於各行各業發展,並有助香港於全球競爭激烈的環境中拓展海外主要及新興市場。這對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都會的地位與形象,均有裨益。該組成員周浩民補充說,除了工作假期計劃外,香港職青獲取海外短期就業的機會不多;政府亦缺乏支援措施,協助他們善用工作假期,以及獲得其他類型的海外就業機會。   該組成員關文傑建議當局推出「年輕管理人才海外發展計劃」,向派駐年輕管理人才往海外主要或新興市場的企業提供資助,以加強企業管理人才掌握該等市場的經驗。資助範圍可包括派駐海外的額外成本、事前的適應培訓及相關行業培訓等。此外,他又建議當局協助指定的行業及專業協會與海外相關行業組織合作,為企業提供「年輕僱員海外交流計劃」,促進雙方年輕僱員汲取海外經驗。建議的行業包括「香港人才清單」所列明香港缺乏的業界人才等。   該組成員趙倩婷則認為,勞工處應提高工作假期計劃的效益,向公眾介紹當中獲得良好就業經驗的個案,以反映其經歷有助於豐富通用就業能力或專門經驗,以改善僱主對工作假期的印象。同時,勞工處應為工作假期的參加者提供就業諮詢服務,協助他們在出發前作出更周詳的計劃,包括如何訂立就業目標和達至相關目標的策略等。   青協青年研究中心自2015年起成立「青年創研庫」,是本港一個屬於青年的智庫。現屆創研庫成員由近80位本地青年專業人士與大專學生組成,平均年齡為27歲。透過以研究實證為基礎的討論、交流,創研庫成員提出政策建議,期望能為社會建言獻策。青年創研庫四項專題研究系列包括:「經濟與就業」、「管治與政制」、「教育與創新」,以及「社會與民生」。8位專家、學者應邀擔任創研庫的顧問導師,包括張子欣博士、黃元山先生、陳弘毅教授、陳維安先生、黃錦輝教授、倪以理先生、葉兆輝教授和凌浩雲先生。   附件:「豐富職青的海外視野與就業經驗」調查結果 報告內容
26/10/2019

「青協背包跑」吸引逾二千參加者

香港青年協會一直關注青少年的情緒健康,並鼓勵他們管理情緒,保持全健身心。該會獲「滙豐150週年慈善計劃」贊助,由2017年起,推行為期5年的「青少年情緒健康計劃」。   該計劃年度大型活動「青協背包跑」,今天(26日)假啟德郵輪碼頭順利舉行。全新賽事分10公里、4.2公里迷你全馬和親子2.1公里迷你半馬,所有跑手均須背起索袋背包及書本完成賽事。   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何永昌先生表示,青協背包跑並非一般賽跑,跑手需要背起索袋背包及書本作賽,象徵對青少年所背負的壓力感同身受,並為實踐「全健」生活多行一步。他感謝「滙豐150週年慈善計劃」的贊助,以及多間工商機構的禮品支持,以行動表達關心年輕一代的成長。   為了吸引更多青年參與跑步運動,活動今年新增「背包者聯盟」項目,由香港著名長跑運動員紀嘉文擔任星級教練,透過七月舉行的專業跑步訓練和全健生活體驗日,學習正確跑步姿勢和建立良好生活習慣,釋放生活中的各種壓力、整理思緒。每位參加者均會配對一位同跑員,二人於專業訓練後,一同參加「青協背包跑」賽事。   活動亦設有解憂嘉年華,分為Chill Zone、Big Zone及Run Zone三大主題區,並設有20多個不同的攤位,為公眾帶來不同的解憂減壓體驗。   香港青年協會業務總監徐小曼指出,青年全健思維中心透過熱線和網上輔導,每年平均處理達50,000宗求助個案,與情緒和健康相關的約佔六成。是項長跑活動籌得的款項,將用於青協「青少年全健精神科資助計劃」。針對青少年精神專科的門診新症輪候時間甚長,上述特別資助有需要之青少年接受私家精神科醫生診斷及治療,為初期出現情緒病徵狀之青少年,提供快速支援服務。   青協「青少年情緒健康計劃」於社區層面推動情緒健康意識教育工作,透過情緒管理訓練及大型教育活動,強化青少年處理負面情緒及壓力的能耐;另亦資助10至29歲有需要的青少年接受私家精神科或中醫治療,合共提供200個名額。該計劃即將推出《情緒自選台》中學情緒健康互動劇場,於全港50間中學巡迴演出,讓學生認識如何選擇適合的技巧處理情緒。詳情可瀏覽網站wmc.hkfyg.org.hk。   比賽網站︰https://www.runforwellness.hk M21相片 Run-pic相片
24/10/2019

Outstanding Local Secondary Students Win Awards in Korean Fair

For the first time, four school teams from Hong Kong participated in the Korea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air 2019, from the 17th to 22nd October. They competed against 66 other teams from twelve countries in Biology, Chemistry, Invention and other challenges, coming away with excellent results.   The four schools represented were local winners at the Hong Kong Student Science Project Competition (HKSSPC), jointly organised by The Hong Kong Federation of Youth Groups, the Education Bureau and the Hong Kong Science Museum, and supported by the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Commission and Hong K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s Corporation.   The […]
16/10/2019

青協第59屆周年大會

香港青年協會於10月15日順利舉行第59屆周年大會。該會續由溫文儀,BBS,JP,擔任會長;陳維安,SBS,出任副會長;馮玉麟博士及蔡定國醫生,JP,分別繼續出任義務司庫及義務秘書。   青協總幹事何永昌先生於最新發表的年報中透露,該會來年將重點推動青年建立全健身心及培養未來技能。其轄下全健思維中心加強倡導以嶄新的生活方式和態度,在自身、社交及情緒上取得適切平衡;同時亦著重公眾教育,透過網上和熱線輔導支援青年,讓他們在複雜多變的世界中,培養抗逆能力和正向生活。   而未來技能培訓計劃則以「理財能力」、「未來就業技能」和「創新科技」三大支柱,致力培育青年多元技能和提升就業能力,應付未來社會以至全球發展所需。   青協會員人數現已超過45萬,每年使用該會服務的人次超過600萬,另有逾20萬義工登記加入青年義工網絡。
04/10/2019

青協籲各方保持冷靜、理性和克制

香港持續發生社會混亂和極端的暴力衝突不斷升級,以至最近發生開槍事件,我們對此深感痛心。對於社會長期處於憤怒與敵對的崩緊狀態,加深出現情緒失控的危機,我們更感憂慮。   長期暴戾的社會環境氣氛,對青年的健康成長帶來難以估量的傷害。而仇恨與負面情緒持續蔓延,亦嚴重威脅青年和市民的精神和身心健康。   我們反對任何形式的暴力行為。我們絕不願意看見任何性命傷亡。事件已令本港珍重的法治精神和核心價值嚴重受損;我們誠摯呼籲各方必須保持冷靜、理性和克制,以免整體社會進一步陷入危險的深淵。我們亦希望當局持平、透明、公正地徹查相關事件,維護香港法紀,釋除公眾疑慮,使社會得以彰顯公義。   作為一直關心青年的服務機構,我們籲請有需要的青年及家庭主動尋求專業支援和協助。本會的工作團隊將秉持一貫服務精神,為他們提供所需幫助。

 

Support HKFYG, Donate now.

 

 

Donate Now

Suppor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