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oadmin – Page 58 – 香港青年協會 The Hong Kong Federation of Youth Groups

ccoadmin

12/05/2020

「2020/21香港青年大使計劃」現正接受報名

由旅遊事務署及香港青年協會聯合主辦的「香港青年大使計劃」,致力透過多元培訓和服務體驗,培育青年成為親善大使,向旅客推廣香港的旅遊特色;此外,在現時疫情下這計劃能為青年燃點希望,讓他們有機會為本地旅遊業復甦出一分力。「香港青年大使計劃」現正接受報名,歡迎15歲或以上,於本地就讀、即將前往或正在外地升學的全日制香港學生參加,詳情可瀏覽網站 yas.hkfyg.org.hk,截止報名日期為6月19日。   入選的青年大使,將於今年暑假接受一系列核心技能培訓,內容涵蓋顧客服務和接待旅客技巧,並特別着重培養他們為旅客提供好客服務的熱忱。近年,青年大使更得到與本港優秀企業,包括海洋公園公司、中華電力有限公司、敦豪全球貨運物流(香港)有限公司及香港電訊有限公司等代表交流的機會,獲益良多。   青年大使接受培訓和獲委任後,將會在周末及假日駐守各旅遊熱點,例如香港國際機場、香港海洋公園、昂坪360、香港旅遊發展局的旅客諮詢中心、天際100香港觀景台等,接待旅客及提供旅遊資訊。青年大使亦會參與香港大型文化、娛樂及體育盛事,例如新春國際匯演之夜、世界盃場地單車賽和香港馬術大師賽等,向旅客介紹本地的節慶活動。他們更會發揮創意和協作精神,以分組形式組織活動,在社區推廣本港的旅遊特色,並競逐「傑出計劃年獎」的獎項。   陳展博及莊善堯參加「香港青年大使計劃」後別有一番體會。陳展博表示:「過去一年我在香港海洋公園為旅客提供服務,透過駐守園區『澳洲歷奇』及『尋鯊探秘』,我深入學習到相關動物的知識,繼而與遊客分享,向他們推廣本港動物保育的工作。我在遊客的感謝中得到認同,亦透過與組員合作肯定自己的價值。這個計劃改變了我固有內向的性格,並提供機會讓我發揮才能。」   莊善堯亦分享說︰「我參加了『世界盃場地單車賽─香港站』的服務,負責在大門前接待各國選手,確保他們出入的大門緊閉。起初,我覺得這個崗位沒有多大趣味,及後才發現大門的氣流會影響選手臨場的表現,我才明白到小小的關門動作,背後是有多麼大的意義。最深刻的一幕莫過於親眼目睹香港選手李慧詩在比賽中奪冠,那時候全場觀眾欣喜若狂的瞬間,至今依然難忘。參加『香港青年大使計劃』,不但能讓我踏出舒適圈,也能豐富生活,更令我多了一份對社會的承擔和使命感。」   擔任青年大使接近兩年的鍾穎瑤也有特別的經歷,她表示:「透過參與不同的大型盛事和駐守景點服務,從中擴闊了自己的視野,亦對香港這處土生土長的地方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我曾經在新春國際匯演之夜中擔任持旗手,以及在街頭載歌載舞,向遊客送上節日的驚喜和祝福。當中的經歷不但讓我結識了一班志同道合的好友,更令我明白到人與人之間的連繫,就是從一個燦爛的笑容、一句親切的問候開始建立。」   「香港青年大使計劃」自2001年成立至今,已培育逾4,100名青年成為「殷勤有禮、樂於助人、追求卓越、勇於承擔」的新一代。適逢2020/21年度是計劃推行20周年,標誌着其對旅遊業發展所作的貢獻,意義重大。今年計劃將繼續透過一系列特色的義工服務,啟迪青年的好客及優質服務精神,讓旅客對香港留下美好的印象。
10/05/2020

本地歌手、運動員獻唱  母親節表愛意

今天(10日)是母親節,防疫在家也可以孝順媽媽。龍傳基金假山頂廣場舉行《龍情顯母愛》網上直播音樂會,滙集多位本地歌手及運動員,以歌曲頌親恩,並希望大家可以放鬆心情、重拾笑容,共享天倫之樂。   歌手盧冠廷、鄭欣宜、「Busking王」羅凱鈴Judas、體操運動員黃曉盈、空手道運動員李嘉維落力演出,連同重劍運動員江旻憓一起分享與媽媽相處的點滴,並為對抗疫情的全球華人打氣。   龍傳基金董事及香港青年協會高級顧問王䓪鳴博士、音樂會籌委會委員及龍傳基金董事李麗娟、籌委會聯席主席及龍傳基金董事譚贛蘭、籌委會聯席主席吳守基、龍傳基金董事及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何永昌、音樂會籌委會委員何麗全等嘉賓出席活動。他們感謝各位歌手及運動員的演出,同齡同心慈善基金和紀惠集團的慷慨支持,並藉著節日祝願所有媽媽開心健康。   在疫情下,龍情基金於4月已展開《龍情顯愛心──關懷社區行動》,於不同地區向1,000多戶長者及家庭,派發防疫及衛生物資;而緊接舉行的《龍情顯母愛》網上直播音樂會旨在推動全球青年關愛親友,珍惜與家人的關係,正向面對疫境。   龍傳基金致力培育全球華裔青年成為明日領袖並建立聯繫網絡,秘書處由香港青年協會管理,網站為dragonfoundation.net。   重温《龍情顯母愛》網上直播音樂會  
07/05/2020

逾六成受訪青年擔心疫情影響就業

青協「非常疫情・非常關懷」 逾六成受訪青年擔心疫情影響就業 四分之一指收入積蓄僅足夠「撐一個月」 建議增設1500有限時青年職位,助青年跨過「疫境」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香港經濟陷入深度衰退,各行各業大受衝擊,今年首季20至24歲青年失業率高達9.8%,情況令人憂慮。香港青年協會青年就業網絡公布最新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在536名受訪青年中,逾六成(61%)對目前就業狀況感到擔心,擔心指數為6.29分(1分為最低,10分為最高);青年期望政府能夠資助開設創意工業(55%)、社會服務(53%)、媒體及廣告(40%)等行業的職位;並提供在職培訓(88%)等就業支援配套。   上述有關「保就業」計劃開設青年新職位意見調查,於4月至5月期間,以網上自填問卷形式訪問了本港536名15至35歲青年。調查結果顯示,近六成(59%)受訪者對目前的財政狀況感到擔心,擔心指數為6.14分;兩成半(25%)自稱收入積蓄僅足夠支撐一個月的生活,其中一成(11%)甚至稱只能支撐不足兩周。   另一方面,超過六成受訪青年指工作受到疫情影響,包括「工時減少」(24%)、「放無薪假期」(20%)、「工作量大增」(16%)、「減薪」(14%)、「被公司解僱」(13%)等。   政府早前宣布推出一系列抗疫措施,其中「保就業」計劃於未來兩年創造約30,000個有時限的職位、聘請超過10,000個公務員,以及僱用約5,000名短期青年實習生。不過,分別有四成受訪青年表示「無聽過」(42%)及兩成半表示「不清楚」(25%)上述措施。另外,過半數(52%)受訪青年表示會考慮申請公務員職位,但對其餘新創造職位的反應冷淡。   調查結果指出,較多青年期望政府創造的新職位,合約期為24個月或以上(63%),薪酬介乎12,001至20,000港元(62%);而期望開設新職位的行業包括:創意工業(55%)、社會服務(53%)、媒體及廣告(40%)、教育(38%)、遊戲開發及電競(38%)。   香港青年協會督導主任鄺穎琦表示,疫情衝擊經濟下滑,社會已出現結業或裁員潮,而20至24歲青年更首當其衝,不少青年擔心畢業等於失業。面對就業環境欠佳,她認為政府應聚焦青年就業支援,開創適合青年的職位空缺,提升他們的就業能力。     該會建議政府增設1,500個有限時但具發展潛力的青年職位,涵蓋資訊及通訊科技 (ICT)、創意工業、社區服務行業、專業服務提供者,以及督導及監管職位,並為受聘青年提供職前、在職和離職前培訓、以及6個月的生涯規劃就業輔導。   鄺補充說,青年日趨喜愛以自由人或斜桿族身份從事文化藝術、設計、體育運動、課程導師等專業服務,為配合這類漸受青年歡迎的工作模式,當局應開設多項相關專業技能兼職導師職位,以保障他們每月有基本的工作機會,亦能積累更多認可的工作經驗。   針對青年失業率高企問題,青協亦建議政府考慮將勞工處「展翅青見計劃」的服務對象,由原本持有副學位學歷的15至24歲青年,放寬至持有大學學位的15至29歲青年,以提升青年就業機會,協助他們跨過「疫境」,為未來持續就業作出準備。   香港青年協會自今年2月中旬推出「非常疫情・非常關懷」服務系列,從學習、情緒、健康和社交四方面,為全港青年及家庭提供多項支援及網上服務;其中包括「在家學習網寬支援計劃」分別為學生及學校提供100,000張流動數據SIM卡,以及1,000個「Zoom 型學堂」帳戶;「鄰舍第一」由各區青年義工至今陸續派發26萬個口罩及清潔用品;「好義配·好義補」免費網上問功課服務由160名義務導師,輪流當值協助全港中小學生解答各學科難題;青協M21網台(m21.hk)的「停學不停學」及青協領袖學院(leadershipinstitute.hk)製作多個互動學習和休閒節目等。
06/05/2020

龍傳基金舉行網上直播音樂會

    本周日(10日)便是母親節,在疫情的影響下,向媽媽表達愛意確實多了一份挑戰。龍傳基金將於母親節當日下午3時,假山頂廣場舉行《龍情顯母愛》網上直播音樂會,期望以歌曲頌親恩。歡迎公眾屆時於龍傳基金Facebook專頁或youtube頻道欣賞直播。   歌手盧冠廷、鄭欣宜、「Busking王」羅凱鈴Judas、體操運動員黃曉盈(Angel)、空手道運動員李嘉維(Jimmy)將大展歌喉,分享與媽媽相處的點滴,同時亦為對抗疫情的全球華人打氣。   龍傳基金於2000年由民政事務局、民政事務總署和香港青年協會攜手成立,為在香港正式註冊的非牟利慈善機構。基金致力培育全球華裔青年成為明日領袖並建立聯繫網絡。龍傳基金秘書處由香港青年協會管理,網站為dragonfoundation.net。   《龍情顯母愛》網上直播音樂會 日期            ︰2020年5月10日(星期日) 直播時間    ︰下午3時至4時正 直播平台︰龍傳基金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heDragonFoundation)、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TheDragonFoundation)、                      山頂廣場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hkpeakgalleria/)   傳媒查詢    ︰香港青年協會傳訊幹事何詠筠小姐 電話            ︰3755 7044
28/04/2020

「青年創研庫」公布「善用社交媒體提升管治」研究報告

香港青年協會青年研究中心成立的「青年創研庫」,今天(27日)公布有關「善用社交媒體提升管治」研究報告。結果顯示,在接受網上意見調查的1,028名受訪青年中,絕大部分(952名)曾在社交媒體接觸特區政府資訊【表4】。不過,他們對於當局在社交媒體上解釋政策、掌握民情、塑造形象、應對危急事件、提供公眾參與平台,以及澄清失實資訊等方面的表現,評價極不理想,平均分只介乎1.53分至2.35分之間,全部低於調查所設5分的合格水平(0-10分計算,10為非常好);當中平均分最低的是「掌握民情」(1.53分)【表6】。   調查亦顯示,在受訪青年中,有最多(29.3%)表示,他們透過社交媒體與政府接觸最大的期望,是得到回應。另有兩成半(25.0%)坦言,能否產生影響力,是他們會否進一步透過此渠道與當局互動的最重要考慮【表11及表12】。   至於曾在社交媒體接觸政府資訊的952名受訪青年中,逾四成(43.3%)表示經常或間中利用表情符號回應帖文;一成多(11.7%)則經常或間中留言【表5】。然而,近七成(69.2%)認為,政府在社交媒體上停留於資訊發放,缺乏互動;亦認為當局所發帖文欠缺吸引(77.0%),或未能善用多媒體(72.7%)【表7】。   上述意見調查以網上自填問卷方式,於今年2月至3月期間,訪問1,028名年齡介乎15至34歲的青協會員;樣本標準誤低於±1.6%。結果顯示,有較多受訪青年關注政府在勞工/福利(48.5%)、房屋(37.3%),以及教育(32.3%)等範疇的帖文【表10】。此外,他們認為政府能夠有效應用社交媒體,會增加他們對政府決策的認識(39.4%),或意見表達(29.2%)【表9】。   是項研究亦邀請了4名專家和學者進行訪談,有部分表示,政府使用社交媒體已有一段時間,但缺乏具體發展方向;社交媒體功能不斷提升,當局需掌握社交媒體發展新趨勢。另外,他們認為,近年特區政府信任度持續偏低,社交媒體容易成為市民表達不滿的其中渠道;特區政府須正視其管治表現。   研究亦參考海外相關概況,當中有國際組織及外地政府,就應用社交媒體制訂目標及指引等;個別官方網頁亦提供社交媒體專頁帳號的資訊。   青年創研庫「管治」組別副召集人黃雋康引述研究指,特區政府運用社交媒體已有十年,作為發放資訊、收集意見,以及促進對話溝通等渠道。惟過程中常惹來負評多於讚好;加上缺乏策略,難免令社會關注其成效。他建議政府全面檢視,並以前瞻視野,就應用社交媒體目標及人力培育等範疇制訂策略,一方面彰顯重視程度,另方面發揮社交媒體對管治工作的效能。   該組成員潘學智認為,隨著各政策局及部門已開設專頁,從便利市民的角度,當局應重啟一站式政府社交媒體專頁的資訊平台,讓各專頁的名稱、連結、圖示、運作表現的相關數據等可以一覽無遺,相信此舉亦能有助加強政府與公眾的聯繫,對部門的資訊推廣亦有好處。   該組另一成員陳康翹補充說,科網高速向前;青年是社交媒體的主要用家,他們在這方面有相當的掌握能力。她建議當局增加社交媒體專門職位和實習崗位等,吸納專才及發揮年輕一代的創意,提升部門專頁的表現水平。   青協青年研究中心自2015年起成立「青年創研庫」,是本港一個屬於青年的智庫。第三屆(2020—2022年度)創研庫成員由超過80位本地青年專業人士與大專學生組成,平均年齡為27歲。透過以研究實證為基礎的討論、交流,創研庫成員提出政策建議,期望能為社會建言獻策。青年創研庫四項專題研究系列包括:「經濟」、「管治」、「教育」,以及「民生」。8位專家、學者應邀擔任創研庫的顧問導師,包括張子欣博士、黃元山先生、陳弘毅教授、陳維安先生、黃錦輝教授、朱子穎先生、葉兆輝教授,以及倪以理先生。   附件「善用社交媒體提升管治」調查結果
27/04/2020

歡迎參加「網上教學達人大賽」

為支援青年就業,讓青年發揮創意及潛能,善用網上平台並發展網上學習市場,香港青年協會推出首屆 「網上教學達人大賽」,為青年提供優質平台,開展網上教學事業,發揮專業技能及發展個人事業。   優勝者將有機會獲得︰ 1) 高達$10,000現金獎 2)一條龍專業影片製作 3)「星級專業認證」及合辦活動機會   詳情及報名︰hkfyg.org.hk/zh/onlinemaster/   截止日期:2020年5月17日(日)
26/04/2020

「一帶一路‧探索未來」青年交流之旅︰宗教與金融的完美體現

「一帶一路‧探索未來」青年交流之旅​​​​​​​獲得滙豐贊助,成為「滙豐未來技能培訓計劃」的項目之一,為本地在職青年提供自行策劃及領導的交流機會,透過親自踏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城市,促進跨文化交流,進一步擴闊視野,並探索機遇及提升未來就業技能。   三位分別來自金融界、電訊科技界及社福界的香港在職青年,包括︰林惠業、黃家裕、Michael Yao,親身到吉隆坡認識伊斯蘭金融的發展趨勢及機遇,希望將馬來西亞金融體制的優勢帶回香港。   香港由小漁村到國際大都會,金融經濟行業無疑是中流砥柱,更成為了自由經濟體的佼佼者。但當自由經濟加上其他元素,會帶來甚麼樣的化學作用?我們帶著好奇及疑問,出發吉隆坡了解具備宗教元素的金融體制:伊斯蘭金融。   伊斯蘭金融學術交流 從基礎理論到深度學術研討   馬來西亞是目前為全球最大的伊斯蘭債券發行國,伊斯蘭金融的市場結構和法律制度最為成熟。 為深入認識伊斯蘭金融概念和發展,我們首先參觀了馬來西亞國家銀行──一個將藝術與伊斯蘭金融相結合的現代博物館,了解到伊斯蘭金融從九世紀初期的伊斯蘭帝國到七十年代的歷史發展,以及符合伊斯蘭教義的結構性金融產品。原來在伊斯蘭教義的原則下,是不容許信徒經營收取利息、賭博、投資酒精飲品或豬肉相關產品等業務。 當然只靠參觀滿足不了我們的好奇心,我們特地拜會了前豐隆投資銀行資金銀行家Victor Geh。Victor目前是Leong Hup International Sendirian Berhad(東南亞最大的家禽集成商之一)的投資者關係主管,對馬來西亞的伊斯蘭金融體制有深入認識。他運用了各種具體例子向我們解釋伊斯蘭金融生態系統的運作方式,與現時普遍金融體系不同的地方。原來伊斯蘭金融有兩個級別的合規性檢查,包括對金融產品性質的伊斯蘭教法檢查,以及符合伊斯蘭教法(Sharia Law)工商業運營的清真認證 (Halal Certification) 。   這些合規性檢查不只由財務專家進行,當中更有一群熟識伊斯蘭教義的學者參與進行評估,故此許多經常使用的傳統金融產品,在馬來西亞或其他伊斯蘭國家都需要經過調整才能配合伊斯蘭金融模型,而伊斯蘭基金更只能投資於清真產業。例如Victor現時工作的公司,雖然技術上屬於清真食品的家禽業務,但由於他們其中一種產品是用於豬飼料,未能通過合規性檢查,故此無法從相關伊斯蘭金融部門獲得資金發展。是次互動交流擴闊了我們的眼光,更讓我們反思如何將此制度可取的優勢應用於香港,例如企業如想在伊斯蘭金融體制內融資,它們的業務需要符合伊斯蘭教義,當中包含對環境及社會有利的行為;這以資金作誘因同時鼓勵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是值得參考。   探索伊斯蘭的金融生態系統 開拓東南亞機遇   我們亦會見了渣打銀行於吉隆坡的風險分析經理Davis Foo,了解世界主流的海外銀行如何適應伊斯蘭的金融生態系統。Davis解釋,由於海外銀行本身的規模龐大,並且已經有一套主流的營運模式,加上伊斯蘭金融市場獨有的金融體制及嚴謹的監管要求,海外人員難以運用有限的專業知識,改變現有的業務流程和產品配合,故此大部分海外銀行難以打入當地市場,它們所經營的伊斯蘭銀行業務規模非常小。。 來到行程最重要的部分,我們參與了IFN Green and Sustainability Forum 2019,此論壇每年均會邀請領導亞洲伊斯蘭經濟的國家,包括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商討不同經濟議題。通過來自商業金融界別專業講者的討論及分析,我們認識伊斯蘭金融不同類型的產品結構,以及其項目評級制度,亦了解產品如何為東南亞的可持續和環境項目提供充足資金。當中銀行業不但充分利用大數據來評估及對應現行的經濟風險,並運用區塊鏈降低成本及使用其他技術例如網上支付、智能合約及簡化業務流程等以提高效率。總結整個論壇,我們認為金融科技的技術進步,是伊斯蘭金融創造更完善市場的必然催化劑,為未來金融界的發展及工作帶來無限機遇。 而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雖然已經於2014年起引入伊斯蘭金融及在香港發展伊斯蘭債券市場,但現時在強化市場基建、培訓人才、鼓勵產品開發和促進與其他伊斯蘭金融市場的合作上,仍有很大的發展和改進空間。東南亞地區是香港重要的貿易夥伴,我們希望抓緊伊斯蘭金融市場的契機,將這次旅程獲得的知識和經驗帶回香港,與有志在伊斯蘭金融發展的青年交流分享。  
21/04/2020

歡迎參加「青年交流●行程設計比賽」

香港青年協會青年交流部一向鼓勵青年主動參與各種交流活動,深入了解當地文化,更可從中認識志同道合的朋友,獲得一份特別的遊歷經驗。 現推出「青年交流●行程設計比賽」,旨在讓青年主動參與行程的策劃,透過尋找資料,初步認識當地,並發掘一些青年感興趣的議題及探討領域。優勝者更有機會學習如何策劃一個交流團及實踐自己心目中的行程。 比賽獎項: 冠軍  現金獎$5000 亞軍  現金獎$3000 季軍  現金獎$2000 優異獎 可獲贈青協書籍一本(7名)
20/04/2020

Line to Take – Speaking Studio Online Learning Series

The HKFYG Leadership Institute proudly presents the all-new “Line to Take – Speaking Studio Online Learning Series” starting from April. Experts will share tips on how to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in different scenarios, including online job interviews and virtual business meetings, thus honing an important lifeskill. The Series also provides trends and suggestions for young people’s future careers with one-on-one coaching sessions.   This Series is a new initiative under the HSBC Future Skills Development Project to encourage young people to learn lessons in the age of pandemic. Videos are uploaded to the social media platform of The HKFYG Leadership Institute on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