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0/2025
English Summary A new survey released today (14 October) by The Hong Kong Federation of Youth Groups (HKFYG)’s counselling services has found heightened anxiety levels among secondary students as the new school year begins. Key findings Average stress levels stood at 5.9 out of 10 – slightly lower than last year’s 6.1 – yet 42.6% of students reported high stress (7-10 points). Nearly two-thirds (62.7%) said they felt “not excited for school,” citing curriculum and coursework (63.2%), sleep and health (55.3%) and relationships and belonging (37.8%) as the main reasons. Over one in four students (27.8%) […]
13/10/2025
「青協背包跑2025」現已接受報名 12月14日將軍澳開跑! 設1公里、5公里、10公里慈善賽 親子同行傳遞正能量 為青少年精神健康服務籌款 由香港青年協會主辦的年度盛事「青協背包跑2025」將於12月14日假將軍澳將藍公路花園舉行,活動以「踏出第一步,展現你態度」為主題,鼓勵青年勇於嘗試,勇敢迎接每一個挑戰,並透過跑步傳遞正向能量,為青協的全健服務籌募善款,推動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青協背包跑2025」現正開始接受報名,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今年活動設有三大賽程:10公里個人及隊際賽、5公里個人賽,以及1公里親子賽,適合不同年齡及體能人士參與。所有組別均為計時賽並設有獎項,歡迎個人、團隊、親子、學校及機構踴躍參加。其中親子組更設有報名優惠,每組只需港幣500元,鼓勵一家大小一同參與,在享受運動樂趣的同時增進親子關係。 背包仔陪你跑步聽歌 傳遞支持與關懷 延續過往特色,今年每位參加者均需背起大會提供的背包完成賽事,象徵與年輕人並肩前進、共同面對挑戰。背包仔將繼續陪伴大家,一邊聽音樂、一邊跑步,欣賞沿途轉換的風景,在過程中獲得力量與啟發,將支持與關懷化為行動,攜手展現正向態度。 嘉年華同場舉行 運動與心靈的雙重滋養 活動當日將設有嘉年華,為參加者及公眾帶來豐富體驗,包括互動攤位、音樂表演、身心健康工作坊等,讓大家在運動之餘也能放鬆心情、減壓解憂。無論你是熱愛跑步的運動愛好者,或是希望支持青少年精神健康的市民,都歡迎參與,共襄盛舉。 「青協背包跑2025」活動詳情 報名日期 即日起至2025年10月31日 活動日期 2025年12月14日 活動詳情及報名方法 runforwellness.org.hk 關於「青協背包跑」 香港青年協會自2017年舉行「青協背包跑」,透過運動向公眾宣揚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並呼籲各界關注青年的精神健康需要。活動歷年共吸引逾12,000人參與。「背包」象徵着青少年在生活和學業上承受的各種壓力。參加者背起背包,寓意一起分擔青年煩惱,與他們同行。 傳媒查詢︰ 香港青年協會高級傳訊經理 何詠筠女士 電話︰3755 7044 香港青年協會傳訊幹事 劉嘉裕女士 電話︰3755 7010
10/10/2025
為響應每年10月10日世界精神衞生日,「賽馬會平行心間」合作夥伴之一,香港青年協會將舉辦「熄機一小時」,鼓勵青年暫時放下手機及電子設備,透過一小時的「熄機」體驗,重新建立生活與社群的連結。此外,香港青年協會亦將推出一系列多元活動,以「離線到在線‧在線到生活」(Offline to Live.Online to Life)為活動主題,旨在提升社會對青年精神健康的關注,推動建立健康的數碼生活習慣。 香港青年協會督導主任黃秀儀女士表示,隨著數碼科技融入日常生活,不少青年人面對來自社交媒體、學業及人際關係的多重壓力,在缺乏有效應對策略下,容易產生焦慮,並對精神健康構成挑戰。她期望透過一系列多元活動,引領青年從一小時的實踐開始,逐步建立正向的生活態度,在節奏急速的數碼時代中取到平衡。 活動實踐「3E」理念,包括: (一)重新連結實體生活(Engage with real life):提供平台讓青年透過互動活動,加強社交及感官體驗; (二)提升精神健康意識(Enhance mental health awareness):從「熄機一小時」行動出發,讓青年覺察個人對科技的依賴及由此引起的的焦慮情緒; (三)建立健康數碼習慣(Establish healthy digital habits):透過線上及線下推廣,學習在數碼生活與現實生活之間取得更健康的平衡。 「熄機一小時」系列活動詳情: 設計個人熄機活動 日期:10月1日至31日 內容:鼓勵青年運用「熄機小卡」設計個人熄機活動。 實體活動: 親臨香港青年協會六所賽馬會間平行心間,或其他青年空間填寫「熄機小卡」設計個人熄機活動,完成後可換領紓壓禮物。 社交媒體活動: 在Instagram 留言分享一次個人熄機活動,有機會獲得一次性菲林相機乙份。 熄機聚腳1小時 日期:10月10日(星期五)下午6時至7時 內容:鼓勵青年暫時放下手機及電子設備一小時。香港青年協會六所賽馬會間平行心間、青年空間、全健綜合大樓及uTouch 將同時舉行不同的五感體驗活動,讓青年暫時放下手機及電子產品,投入實體活動,與自己/他人連結,體驗不依賴電子設備的生活樂趣。 重啟連結日營 日期:10月11日(星期六)上午9時至下午5時 地點: 青協賽馬會有機農莊 內容:參加者將體驗全日熄機活動,回歸最簡單沒有電子設備的生活。 上述活動舉行的同時,香港青年協會全港21所青年空間、全健綜合大樓及uTouch 將免費開放部分房間,鼓勵青年主動約見朋友,於線下建立更緊密的人際關係,真正實踐「離線到在線‧在線到生活」的理念。如欲了解更多詳情,請密切留意各青年空間網站及社交媒體的最新消息。 關於賽馬會平行心間 賽馬會平行心間於2019年展開,透過青年友善和無標籤的介入模式,支援12至24歲青少年的精神健康需要。計劃由跨界別團隊提供一站式的預防、早期介入及深度支援服務。研究結果顯示,服務使用者的焦慮徵狀和壓力水平分別下降43%及32%。 有見成效,賽馬會平行心間擴展在全港18區設立45間「平行心間」,並於2024年延展至校園,在130間中學設立「賽馬會平行心間」,推動學生成立「平行心間學會」,以推廣精神健康自我管理訓練,建立健康關愛的校園環境。此外,計劃聯同「Open噏」及「賽馬會平行心間賽馬會心理e療站」,提供全天候線上線下無縫銜接的青少年精神健康服務。
08/10/2025
剛踏入職場的新力軍,對於工作期望與想法,往往與僱主出現落差,造成適應、溝通及人才挽留等挑戰。香港青年協會全新推出「同傾同行.職時傾」職青支援計劃,為18至30歲職場青年提供從校園過渡到職場的適應支援,同時協助中小企業建立關注精神健康的工作文化。 「同傾同行.職時傾」結合心理支援、實務訓練與校企合作,協助青年穩定心理狀態、提升職涯適應力,並推動中小企業及院校建立更包容及支持性的文化氛圍。 香港青年協會副總幹事陳文浩表示,該會一直關心青年身心健康,前線社工觀察到,不少在職青年從校園過渡至職場時,常感焦慮、迷惘與自我懷疑;同時,企業亦面對員工適應困難、流失率高、溝通不暢等管理挑戰。有見及此,繼去年在全港學校推出「同傾.同行」計劃後,今年進一步推出「同傾同行.職時傾」,透過與企業合作,支援職青精神健康,提升工作穩定性和滿足感。他感謝企業伙伴的支持,並呼籲更多機構參與此計劃。 香港青年協會督導主任陳英杰介紹「同行.職時傾」計劃的三大方案︰第一是情緒健康支援,提供匿名熱線、文字輔導、面談或視像輔導,協助職青處理人際、職場及家庭問題。第二是精神健康推廣,舉辦身心健康體驗日及全健療癒工作坊,如靜觀飲食、頌缽、瑜伽等活動紓緩壓力,並促進跨代溝通。第三是跨代團隊支援,協助企業管理層理解職青特質,建立有效的溝通文化,營造友善職場。 好點子俱樂部創辦人梁恪銘表示,公司員工多為30歲以下青年,不少更有兼職或副業,傾向嘗試不同行業。他認為,疫情期間網課減少了這代青年面對面互動的經驗,導致職場溝通較易出現問題。加上中小企辦公室空間有限,員工與管理層距離雖近,卻難以了解員工真正需要,「大家坐在同一間房,卻難聽到他們的心聲」,第三方支援正好彌補這方面不足。 高皆有限公司人力資源及行政經理廖淑君分享說,公司三分之一員工為年輕人,多來自物質充裕家庭,較著重工作意義和生活平衡,不滿足於傳統朝九晚六上班模式,重視個人發展。她觀察到部分青年面對困難時情緒波動較大,且缺乏明確職場目標,影響工作穩定性及團隊合作,然而,他們在科技運用及時間效率上表現出色。她期望透過與青協合作,為年輕員工提供情緒支援和溝通平台,協助尋找工作意義,推動企業關愛文化發展。 在職青年Riley(不出全名)主修市場學,及後發現與興趣不符,畢業後頓失方向及院校輔導支援。三年間從事過外賣、大學教學助理及行政等工作,仍難以找到理想職業,直言「捱得好辛苦」,甚至出現抑鬱症狀,幸得友善同事協助,逐步適應職場。她認為,公司及社會對新入職者支援不足,缺乏適合職青的活動及輔導,期望有更多相關服務。 上述計劃已獲10家企業、商會及初創社群支持,包括Preface、ReCube Limited、高皆有限公司、興勝創建控股有限公司、健煒建築有限公司、良木教育有限公司、殿堂館、大嶼山青年商會、好點子俱樂部,以及教育無邊界。欲申請成為合作伙伴或報名相關活動,歡迎瀏覽網站 mcc.hkfyg.org.hk。
23/09/2025
第11屆「青年作家大招募」計劃現正接受報名 資助青年出版書籍 實現出書夢想 發揮筆尖上的創意,青年可透過文字或繪畫展現才華。香港青年協會一直致力培養青年的閱讀興趣,為鼓勵年輕人發揮寫作才能,青協自2016年起推出「青年作家大招募計劃」,讓青年一嘗出版樂趣,與讀者分享故事,實現出書夢。計劃今年踏入第11屆,現正接受報名,詳情可瀏覽網站cps.hkfyg.org.hk。截止日期為10月26日。 今屆計劃沿用早鳥報名期,凡於即日起至9月29日期間提交作品,可在兩周內獲編輯初審建議,參加者可修改作品一次並重新上載。歡迎35歲或以下,且未曾出版書籍的香港永久性居民,以個人或小組形式參與(最多3人)。參加者須填妥網上表格內的「出版計劃書」,內容包括: 創作目的 作品體裁及簡介 內容試稿(不少於1000字或5張畫作) 個人或團隊簡介及個人資料 入圍名單將於11月12日前公布,入圍者會獲個別通知面試。經評審後,得獎者有機會由青協全數或部分資助出版書籍,並於2026年香港書展正式出版。得獎者亦有機會獲邀於書展舉行分享會,向公衆分享創作背後的點滴。 青協「專業叢書統籌組」致力推動閱讀及創作文化,每年出版10本好書。去年第十屆「青年作家大招募計劃」的獲選作品由兩位教育工作者所著,分別是簡家艷的《如果DSE範文是偶像16子》,以及翟彥君的《夏花與秋葉》,由青協資助出版書籍及提供出版支援,讓更多人欣賞本地年輕創作者的才華。
19/09/2025
逾300名業界代表出席「社會處方研討會」 匯聚國際專家學者 探討香港「社會處方」發展策略 借鑒海外成功經驗 拓展醫社協作新模式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醫護行者,以及香港青年協會日前合辦「社會處方研討會」,以「他山之石和本地經驗的啟示」為主題,匯聚專家學者探討社會處方在香港的發展方向,逾300名醫療、政策及社福界的本地及海外代表參與交流。 研討會邀得行政會議成員兼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主席林正財醫生、來自英國的社會處方國家研究院(National Academy of Social Prescribing) 臨床主管及全球總監 Dr Bogdan Chiva Giurca,以及新加坡護聯中心關愛樂齡辦事處署長孫福霖博士出席分享。 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徐小曼致歡迎辭時表示,研討會展示多個海外實踐與成功案例,有助香港基層醫療發展社會處方時借鑒國際經驗,探索可持續的跨界別協作模式,促進醫社合作。她感謝各專業界別的踴躍參與及支持,共建創新健康管理模式,提升市民健康與生活質素。 林正財醫生認同健康不僅關乎醫療和藥物,非醫療元素對健康同樣重要。他指出社會處方能為醫療與社區支持創造有意義連繫,反映大眾對健康思考方式的轉變,呼籲加強跨界別合作,肯定社區支援的力量,攜手建立更健康、更具包容性的香港社會。 Dr Bogdan Chiva Giurca在主題演講中介紹英國、加拿大等地的成功經驗,指出社會處方已在多國證實能有效減輕醫療系統壓力,關鍵在於結合醫療與社區資源,培訓「連結員」,加強社區能力建設,透過運動、藝術、社交等非藥物介入方式,回應多元健康需求。孫福霖博士則分享新加坡如何由制度、理論至實踐層面提倡「活躍樂齡生活」,透過鼓勵、陪伴與賦權,協助長者提升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及社交網絡。 多間合辦活動的社福機構亦分享其實踐經驗。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中西綜合醫務及專職醫療服務部門主管羅培楷表示,青年會近年積極推動社會處方,如橋樑般連接醫療診斷與社區力量。青年會推行社會處方有四大特色,包括中西醫社結合,提供整合式個人化健康支援;推出「青年社區連結大使計劃」鼓勵青年參與,培養新一代的覺察與同理心;舉辦「社會處方日」嘉年華,讓市民體驗社會處方改善精神健康的成效;推動「綠癒心靈處方」計劃,結合營地及康體運動,發揮自然療癒與運動以助身心健康。基佑綜合醫務中心資深中醫師簡達滿更深入闡述中醫「治未病」與「社會處方」理念的完美契合,展現實踐健康服務的無限可能性。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健舍轄下醫務所,致力推動「身心社靈」整全健康,視每位求診者為獨特個體。許多面對社會困難的人士平日未必主動尋求社會服務支援,只有在身體不適求診時才接觸專業協助。家庭醫生除處理身體症狀外,更透過聆聽察覺患者背後可能隱藏的社會挑戰,如經濟困境、社交孤立、家庭壓力或精神健康問題等。當發現患者需要進一步支援時便轉介社工跟進,讓照顧延伸至社區每個角落。 醫護行者創辦人范寧醫生指出,香港需要整合分散於各醫療、社會服務及社區機構的資料,匯集試點計劃資訊,方便市民獲得合適服務,達至「串點成線、連線成面」,符合醫社合作理念,有效運用非醫療方式提升健康質素。他認為需要建立有效機制收集並分析社會處方成效與反饋,鼓勵各界通力合作,推動香港邁向「人人健康」願景。 香港青年協會督導主任馬佩雯與兒科專科高震雄醫生闡述醫社協作模式,針對高健康風險、單靠藥物或臨床治療未能全面處理的個案,建立轉介機制,提供身心靈全方位健康管理,完善「病患旅程」,提供全面及持續的健康支援服務。青年全健師吳芷螢則透過參加青協相關證書課程,學習連繫醫療和社區資源的技巧,現積極在社區推廣身心健康。她認為人人都能成為自己的全健師,從日常生活細節入手,實踐「預防勝於治療」。
16/09/2025
9月16日,「締造未來」青少年創新發展項目2025年「給孩子們的大師講堂」走進香港活動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舉辦。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視頻致辭。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副主席沈蓓莉、香港中聯辦副主任尹宗華、香港民政與青年事務局副局長梁宏正、香港賽馬會副主席兼公益慈善研究院主席黃嘉純、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徐小曼、香港宋慶齡基金創會會長胡曉明等出席。 李家超在致辭中指出,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一直關心香港青年發展,與不同機構攜手開展戰略合作,啟動締造未來青少年創新發展項目,為香港青年搭建成長舞台,拓展交流渠道,培養國家意識、全球視野的創科生力軍。「給孩子們的大師講堂」雲集多個領域的頂尖專家學者,對接國家科技強國、文化強國的建設需求,讓青年感受大師智慧、開拓視野境界,更為他們的未來規劃注入新靈感、新動力,助力青年成長為可堪大任的棟樑之才。特區政府全力發展香港成為國際科創中心和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著力攻克關鍵核心技術,為國家建設貢獻力量。青年興,則香港興,特區政府致力培育香港青年成為愛國愛港、有抱負和具正向思維的新一代。希望通過今天的活動,啟發香港青少年思想,把所思所學融會貫通,實踐在日常生活、學習和事業之中,為國家和香港的明天,貢獻火熱的青春力量。 沈蓓莉指出,中國宋慶齡基金會致力於弘揚宋慶齡「締造未來」理念,高度關注香港青少年成長與發展,搭建多元平台,圍繞科學技術、歷史文化、青年科創等領域開展豐富多樣的活動,為培養愛國、創新人才,為助力特區政府全力發展香港成為國際科創中心和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貢獻力量。2025年「給孩子們的大師講堂」走進香港作為締造未來青少年創新發展項目的一項重要活動,邀請了7位科學、歷史文化領域頂尖專家走進16所學校,與同學們面對面交流,講述科學探索和歷史文化研究新成果。希望以此進一步激發同學們對科學和歷史文化的熱愛與探索興趣,助力他們把握時代脈搏,厚植家國情懷,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作出更大貢獻。 香港賽馬會副主席兼公益慈善研究院主席黃嘉純表示,「締造未來」青少年創新發展項目讓青年接觸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前沿領域,有助培養具家國情懷與國際視野的創科人才,期望學生能從中汲取科技知識和文化智能,激發志向,勇於創新,敢於追夢。 項目的策略夥伴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徐小曼表示,「締造未來青少年創新發展項目」其中一大亮點,就是全方位、多層次的人才培訓。除了「給孩子們的大師講堂」走進香港,啟發年輕人對未來的想像與追求。在暑假期間舉辦的「祖國探索之旅」,分別帶領學生走訪北京、上海、西安,親身體驗祖國在藝術科技的創新和無限可能。接著舉行的「育師計劃」亦促進內地和香港老師的深度交流,攜手激發學生的潛能,為香港未來壯大科創人才庫。 本次活動由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主辦,公益慈善研究院、香港賽馬會慈善信托基金合共審批撥捐,香港青年協會作為策略夥伴,香港宋慶齡基金支持。活動以「少年有志:敢問蒼穹摘星辰」為主題,邀請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海洋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焦念志,半導體材料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楊德仁,計算機科學家、香港科技大學首席副校長郭毅可,考古學家、殷墟考古隊原隊長唐際根和航天科普專家、高級工程師雷占許等科學文化方面傑出人士與香港青少年學生面對面交流。活動現場氣氛熱烈,座無虛席。同學們踴躍互動、積極提問,展現出濃厚的參與熱情。 9月15日至19日,吳偉仁、焦念志、楊德仁、郭毅可、唐際根、雷佔許和真空計量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得天分別走進香港理工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培僑中學、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聖貞德中學、棉紡會中學等16所大中學,與香港青少年互動交流。 為助力香港青少年深刻認識世界發展大勢,深入了解祖國的歷史文化和現代化建設情況,今年6月,在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支持下,中國宋慶齡基金會與香港公益慈善研究院開啟戰略合作,啟動了「締造未來青少年創新發展項目」,共同探索內地與香港協同育人創新模式,促進內地與香港青少年深度交融、共同成長。
15/09/2025
The preliminary round of the “Hong Kong Disneyland Dance-Off Party,” co-organised by Hong Kong Disneyland Resort (HKDL) and The Hong Kong Federation of Youth Groups (HKFYG), successfully concluded yesterday (14 September) at the HKFYG Building. The top six finalist crews have been selected and will advance to the finale on October 18 at the iconic Tomorrowland Stage in Hong Kong Disneyland. The event attracted nearly 200 young participants aged 16 to 24 from Hong Kong and Shenzhen, joining in teams of two to eight. Designed to empower young people to showcase their creativity, teamwork, and passion for the magical […]
12/09/2025
青協「萬千青年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正式啟動 社會各界及200位青年傳承歷史 涵蓋展覽、電影觀賞及導賞團 多元形式呈現民族精神 香港青年協會今日(12日)舉行「萬千青年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啟動禮暨電影分享會,各界社會賢達、政府代表及逾200名青年齊聚一堂,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活動將以展覽、電影觀賞及導賞團等多元形式,一同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 立法會議員兼青年發展委員會副主席梁毓偉、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國際部主任王劍參贊、中聯辦青年工作部二級巡視員張國來、東區民政事務專員黎旨軒、香港青年協會理事會委員張英相、樓家強,以及總幹事徐小曼今天出席啟動禮。 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徐小曼表示,該會特別以多元活動讓青年從多角度認識抗戰歷史,其中「危難中的情誼——省港秘密大營救」圖文展曾在北京和廣州展出,在中聯辦青年工作部及廣州市東江縱隊研究會支持下成功帶來香港,稍後更會將展覽帶到多間伙伴學校展出,實現「萬千青年」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的目標,此項目亦已成為特區政府「青年節@HK」伙伴活動。 為幫助青年更全面認識這段對中華民族影響深遠的歷史,當日特別安排播放電影《里斯本丸沉沒》,回顧中國漁民在日佔時期英勇救助外籍戰俘的感人故事。 此外,「危難中的情誼——省港秘密大營救」圖文展將於明日起至11月期間假香港青年協會領袖學院舉行,介紹東江縱隊在港展開的營救行動,成功拯救中國文化及民主人士的英雄事蹟。學院亦將於10月舉辦「抗戰歷史探索之旅」,帶領參加者造訪沙頭角抗戰紀念館及軍事遺址,深度回顧香港抗戰歷史,親身感受先輩精神,讓歷史教育從課堂走向實踐。活動及展覽詳情可瀏覽網站leadershipinstitute.hk/zh/event/80Anniv-Vic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