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Release – Page 34 – 香港青年協會 The Hong Kong Federation of Youth Groups

Press Release

16/08/2019

逾260位青年獲委任為「香港青年大使」

由旅遊事務署及香港青年協會聯合主辦,香港優質顧客服務協會協辦的「2019/20香港青年大使計劃」,今天(16日)舉行委任暨頒獎典禮。逾260位青年獲委任為香港青年大使,他們經過一系列培訓,未來一年將推廣本港的旅遊景點和文化特色。   青年大使將駐守本地各旅遊熱點,包括香港旅遊發展局的旅客諮詢中心、香港海洋公園、天際100香港觀景台、西九文化區等,負責接待旅客及提供旅遊資訊。他們亦會參與大型旅遊推廣盛事,例如新春國際匯演之夜、香港單車節、長洲太平清醮等,向旅客介紹精彩矚目的盛事和節日慶典。   青年大使更會發揮創意和領袖潛能,以分組形式組織活動,在學校推廣優質服務文化,以及在社區向旅客深入介紹香港的旅遊特色,並競逐「青年服務之星大獎」獎項。新一屆青年大使中,有4位即將負笈外地升學;他們會在當地舉辦推廣香港及中國文化的活動,以吸引更多海外朋友訪港。   在委任暨頒獎典禮上,主禮嘉賓包括旅遊事務副專員蔡敏儀女士、香港青年協會義務司庫馮玉麟博士,以及香港優質顧客服務協會副主席黃筱筠女士等,一同為青年大使打氣,見證他們承諾禮待旅客,以盡東道主之誼,並向旅客展示中西薈萃的動感都會特色,營造香港好客之都的氛圍。   旅遊事務副專員蔡敏儀女士表示,旅遊業是香港的重要支柱行業,亦是向世界宣傳香港的渠道,讓世界了解香港,同時令香港走向世界。親切熱誠的香港青年大使不但使旅客感到賓至如歸,更能為香港旅遊業增添色彩。   香港青年協會義務司庫馮玉麟博士表示,「香港青年大使計劃」提供多元平台,讓青年大使一方面盡展好客潛能,另方面能提升社區內的關愛與人情味。他們亦透過前線服務體驗和同伴間溝通協作,實踐多種技能,培養自信心、團隊精神及正向的價值觀。馮博士寄語青年大使未來一年發揮殷勤有禮的待客精神,讓旅客認識香港鮮為人知的城巿面貌,感受最地道的港式風情,展開一段與眾不同的旅程。   過去一年曾提供逾500小時服務的青年大使李梓軒分享說,他的性格本來比較內歛,藉著前線服務的鍛鍊,以及與旅客深度的交流,他變得主動和大膽。成為香港青年大使的三年間,他曾擔任香港青年大使聯盟幹事會主席,事無大小都親力親為,過程中磨練了溝通、解難、協作、籌辦活動和領導等技巧,有助他日後從事社工的工作。   另一位青年大使黃靖雯表示,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在「香港單車節」的服務中接待來自佛山的單車選手,眼見他們賽前有點緊張,靖雯便以親切的笑容,說一些鼓勵說話為對方打氣,更與他們聊天以紓緩當下的情緒,選手們無不感動。她參加該計劃的動力源自一份歸屬感,並承諾將寶貴的經驗薪火相傳,與一眾大使分享服務喜悅,為社會繼續注入正能量。   過去一年,青年大使為旅客及市民提供逾3萬小時服務;其中126位青年大使表現優異,在典禮上獲頒發金、銀、銅服務獎章。另一方面,為推廣香港不同地區的旅遊特色及優質服務文化,青年大使分別於社區及校園舉辦一系列創意活動,當中2項更奪得「青年服務之星大獎」殊榮(詳見附件)。   「香港青年大使計劃」自2001年成立至今,已培育逾3,900名青年成為「殷勤有禮、樂於助人、追求卓越、勇於承擔」的新一代。他們共同努力發揚好客之道,讓旅客感到賓至如歸,展示香港作為旅遊目的地的吸引力。詳情請瀏覽網站yas.hkfyg.org.hk。
16/08/2019

Outstanding Local Primary Students Win Two Champion Awards in World GreenMech Contest

Learning STEM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 by constructing a creative and precise contraption with building blocks is a challenging task for primary students. Organised by the Learning through Engineering, Art and Design (LEAD) Project of The Hong Kong Federation of Youth Groups (HKFYG), the “Hong Kong GreenMech Contest” selected 12 outstanding teams to participate in the World GreenMech Contest from 31 July to 3 August in Taichung, competing with 250 teams from around the world. It is with great joy to announce that The Hong Kong & Macau Lutheran Church Primary School and Fuk Wing Street Government Primary School won 2 World Champion Awards respectively in the competition. At its first time to join the “GreenMech Junior Contest”, the team of the Hong Kong […]
14/08/2019

「青協背包跑」10月26日舉行,歡迎公眾報名參賽

每人都有正面與負面心情,即使面對逆境,也可以透過覺察、表達及管理情緒,保持身心平衡。香港青年協會連續第三年舉辦「背包跑」,將於今年10月26日假啟德郵輪碼頭舉行「青協背包跑」,活動所籌得的款項,將用於該會「青少年全健精神科資助計劃」,讓有需要的青年及早接受精神科診治。   全新賽事分10公里、4.2公里迷你全馬和親子2.1公里迷你半馬,歡迎個人、團隊、親子、學校及機構參加。所有參賽者均需要背起大會提供的索袋背包及書本完成賽事,象徵與青年同跑同分憂,齊齊跑出解憂新定義。參賽者有機會獲得香港航空公司、跑手堂體育會、百利達健康器材、英格蜜兒、KT Tape、山頂纜車、AQ Bio Technology、撒隆巴斯等送出的豐富禮品。賽後設有情緒健康嘉年華,提供連串繽紛精彩節目,詳情及報名可瀏覽網站runforwellness.hk。   為了吸引甚少跑步的青年參與,活動今年新增「背包者聯盟」項目,由香港著名長跑運動員紀嘉文擔任星級教練,透過七月舉行的專業跑步訓練和全健生活體驗日,學習正確的跑步姿勢和建立良好生活習慣,釋放生活中的各種壓力、整理思緒。每位參加者均會配對一位同跑員,二人於專業訓練後,將一同參加「青協背包跑」賽事。   父親朱君騰是陽光型的運動健將,兒子朱卓生則較文靜,因一次交換承諾,共同踏上跑道,兒子向爸爸請求參與學校交流團,爸爸便以參與跑步訓練作賽,互相接納成為協議。原本交流不多的兩父子,相隔多年後再一起做運動,分享跑步樂趣。準備升中五的朱卓生,學業壓力愈來愈沉重,跑步亦正好為他提供一個喘息的空間。   青協全健思維中心以鼓勵青少年「求助」、「自助」和建立「積極人生」為輔導目標,全面推動「全人健康」、「自我管理」、「積極參與」的信念。該中心的「關心一線27778899」持續透過熱線及網上輔導服務,支援學生及家長面對壓力及情緒問題。另外,青協獲「匯豐150週年慈善計劃」贊助,推行為期5年的「青少年情緒健康教育計劃」,透過學校及社區層面的預防工作及適時介入,帶動青少年正面認識情緒和學習關愛。   傳媒查詢︰香港青年協會傳訊幹事何詠筠小姐 電話︰3755 7044  
31/07/2019

龍傳基金舉行「龍匯100」出發禮

  由龍傳基金主辦的年度大型活動「龍匯100」,從世界各地選出100位18至35歲的傑出華裔青年領袖,於7月27日至8月3日期間,匯聚香港及四川成都,進行為期八天考察及活動。   今年「龍匯100」以「創新及可持續發展」為主題。青年匯聚香港後,前往成都參觀蓉港青年創新創業夢工場、當地企業、歷史文化景點及與內地青年交流,全面及深入認識兩地的經貿合作及創科平台,了解雙方優勢互補,發揮所長,為全球可持續發展開拓新機遇與對策。   「龍匯100」昨晚(29日)在港舉行出發禮,龍傳基金董事會主席黃嘉純律師, SBS, JP、龍傳基金董事兼香港青年協會高級顧問王䓪鳴博士, DBE, JP、龍傳基金董事李麗娟女士, GBS, OBE, JP、龍傳基金董事兼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何永昌先生,以及龍傳基金董事及義務秘書兼「龍匯100」2019團長譚贛蘭女士, GBS, JP擔任主禮團成員。   龍傳基金董事會主席黃嘉純律師, SBS, JP致辭時表示,「龍匯100」已舉辦超過15年,今年參與的100位青年來自18個國家和地區,他們一起出發前往成都,了解當地近年在創新科技產業的急促發展,並致力推動青年創新創業。他鼓勵各位青年珍惜建立的友誼,並把握機會,了解港川兩地的發展,同時建立華裔青年聯繫網絡,為未來投入社會做好準備。   香港城市大學商學院院長兼管理科學系講座教授嚴厚民教授在主題演講上,分享「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城市的企業如何邁向循環經濟、配合可持續發展,並剖析川港企業發展綠色產業的角色。   龍傳基金於2000年由民政事務局、民政事務總署和香港青年協會攜手成立,為在香港正式註冊的非牟利慈善機構。基金致力培育全球華裔青年成為明日領袖並建立聯繫網絡。龍傳基金秘書處由香港青年協會管理,網站為www.dragonfoundation.net。
25/07/2019

全球68位高中學生探討循環經濟

青年領袖除了品學兼優,亦需要擴闊環球視野和貢獻社區。由「香港青年協會賽馬會環球領袖訓練計劃」舉辦的「暑期青年領袖訓練學校」,今天(25日)起一連10天舉行。68位來自16個國家或地區青年齊集香港青年協會領袖學院,以「未來經濟學家」(The Future Economist)為主題,探討循環經濟的概念,並啟發領導才能及關注全球議題。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劉怡翔先生, JP,以及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何永昌先生出席啟動禮;世界綠色組織行政總裁余遠騁博士,以及香港生產促進力局汽車零部件研發中心總經理潘志建博士於互動環節上,分享循環經濟的全球發展趨勢,並鼓勵青年作為世界公民,以行動應對社會難題。   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何永昌先生在開幕禮致辭時表示,「暑期青年領袖訓練學校」舉行至今超過10年,吸引1,400多名來自35個國家或地區的學生參加。他指出循環經濟與聯合國訂立的可持續發展目標息息相關,因此今年特意以此為研習主題,讓青年具策略地運用地球資源,透過創新科技與商業模式,提升社會整體資源使用的效率。   何永昌補充說,青協領袖學院座立於前粉嶺裁判法院,是全港首個提供領袖訓練的活化歷史建築場地。學院除了得到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設置場地設施,亦獲支持推出全新的培訓概念框架,當中「香港青年協會賽馬會環球領袖訓練計劃」,透過連繫本地青年與環球青年領袖,普及領袖培育概念,啟發年輕人積極裝備,通過持續培訓,為香港以至全球作出貢獻。   獲選參加的68位青年學員,來自香港、內地、日本、尼泊爾、巴基斯坦、越南、斯里蘭、巴西、墨西哥、也門、盧旺達、蒲隆地卡、加拿大、澳洲及英美等地,年齡介乎15至18歲。青年學員分成6組,將會和本地6個與循環經濟相關的青年初創合作,構思創新及可行方案,並於訓練的最後一天提交建議內容,以獲取資助及實踐項目。   為期三年的「香港青年協會賽馬會環球領袖訓練計劃」,由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旨在為中學生至年輕行政人員整個發展階段,建立一套有系統的領袖培訓階梯,同時透過促進跨地域的協作,建立青年領袖網絡,為他們提供有利的發展環境,培育本地青年成為具備領袖素質、社會承擔及環球視野的優秀人才,推動香港以至全球的經濟及社會發展。詳情可瀏覽網站leadershipinstitute.hk。   傳媒查詢︰ 香港青年協會傳訊幹事何詠筠小姐 電話︰3755 7044
12/07/2019

青協「鄰舍第一· uKitchen」正式啟動

要建立良好的鄰舍關係,互相扶持和分甘同味是非常重要的。香港青年協會與社會福利署合辦「鄰舍第一·uKitchen」,今天(12日)正式啟動;逾100位「鄰舍隊」青年義工,於青協轄下全港11區青年空間打造社區廚房,未來半年將為基層家庭及長者製作美食,建立鄰舍情。 「鄰舍隊」青年義工在專業廚師的指導下,在香港青年協會康城青年空間一起製作桂花紅棗蒸南瓜、魚湯浸蘿蔔、反沙芋及鹹薄罉,隨即探訪長者及送贈美食,為鄰舍送上關懷。 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林正財議員、社會褔利署署長葉文娟女士,以及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何永昌先生出席啟動禮,並為100名青年義工打氣,場面熱鬧。 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何永昌致辭時表示,該會「鄰舍第一」社區計劃目的是鼓勵青年透過不同形式的服務,推動全港各區鄰舍間的關懷行動。是次全新推出的「鄰舍第一• uKitchen」,揉合鄰舍關愛、技能培訓、發掘青年職志等元素,在各區打造社區廚房;而最難得之處,是由青年帶動,透過親自烹調的美食,促使鄰舍間有更多的交流機會,為社區增添溫情。 其中一位參與青年,中四的黃婞蓉已做義工兩年,也曾為社區的小朋友製作布甸。她認為,學廚可提升技能,日後可烹調不同的菜色,為鄰舍帶來溫暖和關懷。婞蓉剛學會蔥爆雞脾,雖然有難度,但感到十分滿足。中六的謝嘉恩平日甚少入廚,剛上了兩堂課學習西湖牛肉羹、叉燒炒飯、煎蓮藕餅等,漸漸對烹飪產生興趣。 青協「鄰舍第一·uKitchen」獲多間飲食集團的專業廚師,以及李錦記的支持,為100位「鄰舍隊」青年義工提供8堂專業廚藝培訓,並參觀廚師工作場所。完成培訓後,他們將繼續了解社區的需要,配合不同的節日舉行探訪活動,與左鄰右里分享美食,體現鄰舍互愛的精神。 青協「鄰舍第一」社區計劃是由青年帶動的社區關懷行動,至今已有逾3,000名14至35歲青年自發組成100支「鄰舍隊」,分佈全港各區;未來亦將持續擴充及增長,在各社區以具體服務與行動推廣訊息。網站neighbourhoodfirst.hk提供全港各區最新資訊,促進鄰舍間的互動聯繫。     傳媒查詢︰香港青年協會傳訊幹事何詠筠小姐 電話︰3755 7044
06/07/2019

青協M21媒體空間首辦「Values+網絡短片大獎」

一條具感染力的網絡短片,可在短時間內瘋傳,讓觀眾從中得到啟發。香港青年協會賽馬會Media 21媒體空間(簡稱M21)舉辦首屆「Values+網絡短片大獎」,今天(6日)舉行頒獎典禮,約100條網絡短片競逐七大獎項;其中茜利妹的《情緒病患者親人自白》,榮獲三項大獎。   陳麗英導演、VS Media創辦人黃雅芬女士、網紅Youtuber小薯茄(Pomato)的人富和呀冰、藝人李尚正、茜利妹、鄭世豪等出席頒獎典禮。   原名鄭敏妮的茜利妹,其創作短片《情緒病患者親人自白》,同時榮獲「最觸動人心網片」、「DJI獨具慧眼」及「DJI特別大賞——最佳網片」大獎;短片圍繞情緒病患者的親人自白,簡述她的4位朋友和親人,相繼因情緒病而輕生。家長教育平台POPA Limited製作的《孩子易失控,父母點疏通?》,則榮獲「最創新啟發網片」大獎;短片以動畫形式,讓家長思考幼兒的情緒、理解和控制能力。   新網媒Whizoo Media製作的《同是香港人,不同的外表》,獲得「最正向激勵網片」大獎;短片講述Barbie是土生土長的孟加拉裔港人,她用各種方法融入香港,只希望有一日大家當她是「真香港人」。而「最佳演出者」大獎由資深演員莫偉文奪得,他在《離島》飾演一位失去妻子的患病老漁夫,講述他與口吃兼內向小男孩之間的故事,在離島上兩個孤獨的靈魂建立跨世代的友誼。   青協M21首辦「Values+網絡短片大獎」,表揚優秀網絡短片創作者,並提高青年的欣賞能力。比賽分專業評審和網上投票,按創意、製作能力、演繹、內容感染力等評分;評審委員包括香港浸會大學副校長(教與學)周偉立博士、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會長田啟文先生、鄧漢強導演、陳麗英導演、電台節目主持兼創作人杜雯惠女士,以及小說作家藍橘子先生。比賽詳情及得獎短片可瀏覽網站m21.hk。   青協M21「Values+網絡短片大獎」得獎名單   獎項 短片名稱 短片擁有者 最觸動人心網片   情緒病患者親人自白 鄭敏妮 最創新啟發網片   孩子易失控,父母點疏通? POPA Limited 最正向激勵網片   同是香港人,不同的外表 WHIZOO Media 最開懷歡笑網片   解款員 唐偉傑 最佳演出者   離島 莫偉文 DJI特別大賞—— 最佳網片   情緒病患者親人自白 鄭敏妮 DJI獨具慧眼   情緒病患者親人自白 何世光
04/07/2019

青協「DSE 2777 1112計劃」公布「文憑試考生升學意見調查」

香港青年協會「DSE 2777 1112計劃」今日(4日)公布「文憑試考生升學意見調查」。在受訪的822名應屆文憑試考生中,近一半(47.8%)表示放榜壓力達7至10分的最高水平(1分為壓力最低,10分最高)[表九],數字略低於去年(49%)。另外,逾七成(70.2%)認為最主要的壓力來源是成績未能達到自己預期的水平[表四];逾四成半(46.5%)則表示當被問及「你預計考成點?」時,壓力會有所增加[表六]。   青協「DSE 2777 1112計劃」今年6月初至7月初,以網上問卷及電話訪問形式,成功訪問822名應屆文憑試考生。調查結果顯示,九成半(94.9%)希望繼續升學[表一];近六成六(65.8%)以大學學位為升學目標 [表二]。如未能於聯招獲派心儀科目,逾五成 (51.3%)會考慮報讀自資副學位課程[表三]。   在選擇升學途徑時,受訪考生表示最主要的壓力來源依次為「成績不達預期水平」(70.2%)、「未能入讀最有興趣的科目」(40.9%)、「未能入讀聯招課程」(27.6%)及「畢業後的就業前景不明朗」(27.6%)[表四]。   面對放榜,他們認為會增加壓力的說話,依次為「你預計考成點?」(46.5%)、「叫你比心機温書又唔聽,放榜死梗啦!」(41.4%),以及「你睇下阿邊個考得幾好!」(40.0%)[表六]。相反,認為能夠打氣的說話依次為「無論考成點,我哋都喺你身邊支持你!」(43.6%)、「你盡咗力就得㗎啦!」(39.2%)及「任何時候,有需要就揾我!」(34.4%)[表七]。   調查亦嘗試了解放榜期間,考生期望父母的表現。逾七成半(75.1%)期望父母「默默支持便足夠」,其次為「可以容讓他們自由地選擇未來路向」(45.6%),以及父母「與我一起商討升學路/其他出路」(25.5%) [表八]。   香港青年協會業務總監徐小曼指出,臨近放榜,考生面對成績的未知之數,難免出現焦慮及擔憂的情緒。對於他人突如其來的關心或善意問候,如「你預計自己有幾多分?」、「你有咩打算?」及「考得唔好諗住做咩?」等的提問,或許會不知所措,倍感迷惘,甚或可能牽動其焦慮情緒。   徐續指,調查反映考生期望聽到一些支持、鼓勵的說話,讓他們感受到無論成績如何,都有親友同行支持。故家長應避免帶有「指摘」、「比較」、「貶意」及「負面」的說話,如「教你又唔聽,考得唔好都喺你自己攞黎!」及「人地考到,點解你又考唔到?」。這些說話不但增添子女的心理壓力,更無助與子女溝通,令親子之間形成隔閡。   徐氏建議父母應細心觀察子女的情緒變化,如子女出現鬱鬱寡歡、焦慮、煩燥不安、失眠、食慾不振及失去動力的徵狀,可主動關心及陪伴。有時候「無聲勝有聲」,透過簡單的休閒活動如看電影、跑步等,可協助子女分散放榜壓力,紓緩情緒。   青協「DSE 2777 1112計劃」由6月至今共接獲1,500宗求助個案,以下是部分求助個案情況。   個案一   新移民女考生,初中時入讀本地中學,成績優異,惟英文成績不太理想。她在文憑試前已獲得自資學士學位的有條件取錄,因而未有規劃其他出路。可是放榜前夕,她在老師的提醒下才意識到若英文科成績不達2級程度,有機會未能入讀自資學士學位、高級文憑或副學士等課程。她開始感到擔憂,壓力愈大,最近每晚凌晨亦驚醒。   個案二 男考生估計成績達15-16分,有機會入讀「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劃」(SSSDP)或自資學士學位課程。惟對出路一知半解,擔心準備不足,因此與家長一同尋求升學諮詢。過程中,他表示對電影製作課程感興趣,但不了解科目內容及行業前景。家長則擔心兒子工作壓力大,期望他日後從事較輕鬆及穩定的工作。男考生不同意母親的看法,雙方因而發生爭執。男考生明白母親出於好意,但認為母親未有從他的角度考慮。   個案三  女考生一直以入讀職業治療學系作目標,但文憑試後預計成績只有23-25分,擔心未能入讀心儀大學。她了解SSSDP亦有此課程報讀,但相關學院未算是正式大學,對此抱有猶豫。她考慮大學生活模式及行內的認受性外,家人的期望亦十分重要。家人認為大學名氣是重要因素,建議她放棄入讀職業治療學系,以其他學系取代,此令女考生在放榜前束手無策,無以措置。   個案四  男考生預計自己成績一般,雖然已分別報讀高級文憑及基礎文憑課程,但對出路仍感困惑。他在學校進行了不同類型的性格測試,結果都顯示他的性格適合從事工程工作。雖然他不抗拒,認為薪酬和待遇可觀,但不是期望的發展方向。他一直對多媒體設計及電影製作課程感興趣,高中時亦選修相關科目。當考慮日後工作的收入和穩定性時,他頓時感到苦惱和迷惘。   青協「DSE 27771112」計劃負責人吳錦娟表示,許多考生均以文憑試成績和能否升讀大學來衡量個人的成敗得失,因而增添不少壓力。她提醒考生規劃升學路時宜多角度思考,不應盲目跟從他人意見,必須綜合考慮自己的興趣、性向、能力及個人目標等方面才作決定,避免因一時衝動而導致損失金錢及時間。吳氏指出,每個人的潛能各有不同,成功的定義並不限於考試成績的高低。她鼓勵考生不妨考慮一些「職業專才」的課程,掌握一門專才技能,並培養對工作的態度、創意及溝通能力,日後也能在各行業中有理想發展。   徐小曼則勉勵考生積極迎接放榜,為放榜作好準備,搜集有關的課程資料並予以分析,了解各種升學及就業途徑。需要時,考生可以向師長、社工或輔導員商討前路規劃。如考生在放榜前感到壓力甚重,情緒有所困擾,不妨參考以下方法。   分析壓力來源,調整個人期望,並為不同情況制定相應計劃。 分配時間做運動,如跑步、瑜伽或打籃球等,可助身心放鬆。 嘗試分散注意力,藉假期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有助紓緩壓力。 積極與家人或朋友傾訴,分享壓力,以免獨自胡思亂想。 如持續出現失眠、情緒低落或焦慮等情況,請盡快尋求專業協助。 為了協助考生及其家長規劃升學路,青協「DSE 2777 1112計劃」於7月8日至7月13日期間,特別推出放榜支援服務,包括加強2777 1112熱線服務,以及Utouch.hk網上輔導,讓考生和家長獲得即時的升學諮詢及情緒支援。   香港青年協會「DSE 2777 1112計劃」 DSE放榜支援服務 輔導專線: 2777 1112 (20線) 文憑試放榜期間,服務時間將會延長︰ 7月8至7月13日 (上午10時至凌晨2時)   升學網站: 27771112.hk Whatsapp輔導: 6277 8899 Facebook輔導: 網上輔導: DSE 27771112   Utouch.hk   附件  「文憑試考生升學意向」調查結果   放榜將至,香港青年協會「DSE 27771112計劃」透過此問卷調查,了解文憑試考生對升學規劃的考慮。 問卷總數:822 DSE放榜在即,你是否希望能繼續升學? 人數 % i.              是 780 94.9 ii.            否 13 1.6 iii.          不知道 29 3.5 以下那一個是你個人的升學目標? 人數 % i.       大學學位 541 65.8 ii.      副學士 / 高級文憑 108 13.1 […]
29/06/2019

「中電新世代.新動力獎勵計劃」2019頒獎禮

由香港青年協會主辦,連續第二年獲中華電力作為活力夥伴的「中電新世代.新動力獎勵計劃」今天(29日)舉行頒獎禮,表揚20位逆境自強、迎難而上的本港青少年。   香港教育大學校董會主席馬時亨教授, GBS, JP、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何永昌先生及中華電力企業發展總裁莊偉茵太平紳士在典禮上對各得獎者永不言敗的精神,深表感動。   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何永昌先生表示,該獎勵計劃本年度共接獲超過107間學校及青年服務單位提名236位學生,反應熱烈。他多謝學界的踴躍支持及評審的參與,選出20位得獎青少年,他們年紀很輕,已面對人生極大挑戰,各有一段與別不同的成長歷程,卻不畏艱辛,以堅定信念跨越難關。何永昌感謝中電再度支持,攜手協助青年活出積極人生。   中華電力企業發展總裁莊偉茵女士表示,今年是中華電力第二年支持香港青年協會設立「中電新世代‧新動力獎勵計劃」,鼓勵青年人逆境自強,積極面對人生,活動意義非凡。「中電服務香港118年,與香港一起成長。除一直努力不懈為香港提供優質可靠的供電服務,亦致力為香港發放更多正能量。得獎同學雖然面對不同的困難,但他們並沒有怨天尤人,反而選擇勇敢面對逆境,自強不息。他們更以自身經歷感動和鼓勵身邊人,為社會注入正能量,正好與中電為社會注入新動力,凝聚正能量的理念同出一轍。在未來一年,中電同事將繼續擔任「燃亮人生師友計劃」的導師,與得獎同學同行,協助得獎同學擴闊視野,發展潛能,向自己的目標前進。」   其中一位得獎者鈺儀,因需照顧突然中風及抑鬱症復發的母親,同時要兼顧學業,實在倍感壓力。為了入讀喜歡的選修科,成績稍遜的她加倍努力,終取得閱讀卷的第一名,可惜卻引來同學及老師的質疑及言語侮辱。然而,憑藉鈺儀不屈的精神及信仰支持,最終考取好成績,選取自己喜愛的科目。鈺儀希望將來成為一位作家,透過四處遊歷,增廣見聞,用文字展現內心世界。   另一位得獎者安多妮生於巴基斯坦,輾轉於去年正式居港就讀中四。在校她經常遭到同學的歧視及排擠,受到不少言語傷害,加上不諳廣東話,令她在學校的適應困難重重。數年前安多妮的父親患了腎病,更令家中經濟倍添壓力,需要依靠綜援生活。唯性格樂觀的她不被困難打倒,反之熱心參與義工服務,其樂於助人的性格更成功讓她融入同學的圈子。她亦認真學習中文,更在中等教育普通證書(GCSE)中文考試中獲得A級的成績。她以考進大學為目標,期望日後成為一位數學老師,為香港作出貢獻。   同樣獲獎的殷齡,自小患上羅素西弗氏症(Silver-Russell Syndrome),生長發育遲緩,肌肉發展異於常人。由於身材矮小,殷齡自信心低落,常介意別人取笑自己。小學時期,她因脾氣喜怒無常而被朋友疏遠。升上中學後,她認真反思個人不足,努力學習管理情緒,並突破個子矮小的限制,在花式跳繩和獅藝活動中展現靈敏一面。「不要將限制變成缺點,要將限制變成優點」是她經常掛在口邊的說話。憑藉這份自我鼓勵,她的自信心逐漸提升,也主動認識朋友,重建與父母的關係。殷齡希望將來能成為一名律師,為社會上不公義的事情發聲。   「中電新世代.新動力獎勵計劃」20位得獎青年簡介   姓名 學校 年級 經歷撮要 性質 1 胡美娜 嶺南中學 中五 美娜從小已知母親參與違法的事,曾想勸阻母親,但因父母多番吵架而卻步;直至母親被捕,她悔不當初未有好好勸止母親。母親來信表示擔心家庭轉變會令她放棄學業,自此決心奮力學習。 家庭 2 崔鈺堃 瑪利諾修院學校 (中學部) 中四 母親患有精神病及有濫藥習慣,去年在家中猝死,令鈺堃感到迷惘,開始自殘,並出現自殺念頭,後確診患有抑鬱症和焦慮症。經歷讓她學會自強,努力提醒自己不要跟別人比較,珍惜現在所擁有。 家庭 3 陳灝銘 曾璧山中學 中五 灝銘初中被同學欺凌,令他日漸封閉自己及沉迷電腦遊戲,更曾有自殺念頭。轉校後對人仍然欠缺信任,拒絕與人來往。在老師的鼓勵下,開始接觸同學,終勇敢踏出安舒區,擴闊社交圈子,更參與調解比賽及辯論隊,提升自己的溝通能力。 成長 適應 4 楊龍輝 香港布廠商會 朱石麟中學 中五 龍輝由內地到港定居,一同居住的後父兒子疑有精神問題,常吵鬧至影響睡眠質素和情緒,故選擇每天在校完成功課和溫習才回家。母子二人現居於劏房,生活匱乏和困苦。他積極參與課外活動,主動與人建立關係。 家庭 5 鍾智華 東華三院辛亥年 總理中學 中六 智華患有先天性重度弱聽,很難完全接收別人的說話,令他有時跟不上課堂的進度,亦很害怕與別人說話,不懂與別人相處,變得沉默寡言。在社工的鼓勵下,智華開始嘗試參與訓練營及義工小組,慢慢開始放膽去認識更多不同的朋友。 健康 6 周心妍 慕光英文書院 中四 遭到同學杯葛,心妍大受打擊,患上情緒病及暴食症。休學期間,母親發現丈夫有外遇,心妍決心重新振作,支持母親。去年與母親及弟弟來港定居,鼓起勇氣與同學交流,回復開朗的性格。 健康 7 黃鈺儀 基督教女青年會 丘佐榮中學 中四 母親突然中風及患上抑鬱症,鈺儀隔天到醫院幫助母親活動手腳及重新學習說話,亦要兼顧學業,倍感壓力。面對逆境,鈺儀未有氣餒,學習到臨危不亂,隨機應變以面對日後可能出現的挑戰。 家庭 8 黃詠恩 世界龍崗學校 劉皇發中學 中五 父母離異,母親失去聯絡,父親有不良生活習慣,詠恩開始寄人籬下的生活。小三時到深圳與繼母同住,常被繼母責打,後回港以十二歲之齡入讀小四,於小六時經社工轉介入住家舍。她以堅毅的態度努力適應,因著自身的經歷,令她學會珍惜所擁有的一切。 家庭     9 安多妮 (Andaleeb) 香港布廠商會 朱石麟中學 中五 生於巴基斯坦,家境清貧,因文化及膚色差異,遭到同學的歧視,在學校亦出現適應問題。父親患腎病,需要靠政府綜合援助生活。性格樂觀的她對負面說話採取不加理會的態度,熱心參與義工,同學亦開始接納她。 家庭 10 鍾巧如 仁濟醫院靚次伯 紀念中學 中四 父母離異後與祖父同住,祖父去世令巧如情緒大受打擊。父親要求她與其女朋友的兒子假結婚以賺取金錢,巧如堅決反對。後患上抑鬱症,出現輕生念頭。姊妹二人現交由社署照顧,於院舍生活。巧如十五歲開始做兼職賺錢,學習珍惜活著的每分每秒。 家庭 11 徐紫瑩 明愛胡振中中學 中四 紫瑩為視障人士,經過治療後才能看到模糊的影像,一直在特殊學校就讀。2017年患上淋巴癌需接受化療,過程中出現嘔吐及脫髮的情況,令她失去方向。她以堅強樂觀的心態面對,在醫院完成部分中三課程,更成功爭取轉入主流學校繼續學業。 […]

 

Support HKFYG, Donate now.

 

 

Donate Now

Suppor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