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 Page 7 – 香港青年協會 The Hong Kong Federation of Youth Groups
12/07/2023

青協第二屆「創科N世代」頒獎典禮順利舉行

近年香港致力推動創新科技發展,為青年開拓更多出路,帶領香港成為世界級的智慧城市。香港青年協會「社會創新及青年創業部」獲羅桂祥基金贊助,推出第二屆「創科N世代」(Young Techpreneur Project),為18至35歲青年提供創科培訓、創業起動資金及支援。今天(12日)舉行頒獎禮及展覽,公布及展示獲選的創科項目。得獎團隊將開展創科創業之路,實踐創業理想。   去年推出首屆「創科N世代」,反應非常熱烈。今屆再創高峰,共收到近200位青年合共115支隊伍申請。經過兩輪甄選,最終選出6支優秀隊伍,他們的業務非常廣泛,並各具特色,包括AR標籤購物體驗、AR喪禮悼念、社區解謎遊戲網上平台、線上兒童情緒教育、AI & AR聽力檢測及服務,以及線上兒童營養健康教育。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陳百里博士擔任主禮嘉賓,連同羅桂祥基金捐贈委員會主席張羅其樂、香港青年協會義務司庫廖於勤及副總幹事徐小曼,與一眾青年交流,了解其創科業務方案。另外,第一屆「創科N世代」的得獎團隊代表亦分享過去一年的經營心得。   香港青年協會副總幹事徐小曼致辭時表示,青協「社會創新及青年創業部」致力支持青年投身創科產業,運用創科引領社會前進,透過推出多個特色項目,持續為年輕人提供創業支援及相關服務,並鼓勵他們積極裝備自己,迎接各種挑戰,為國家發展獻出一分力。他感謝羅桂祥基金的慷慨支持,以及諮詢委員會、評審、專業導師、20多間支持機構及大專院校的鼎力支持。   由香港青年協會主辦的「創科N世代」,為有潛能的青年提供15堂實用數碼科技營商培訓,以提高他們的創新技能、改善產業生態及提升生活質素。本年度的培訓課程更引入新元素,包括軟件開發、計劃書撰寫、市場策劃、設計思維及實務技巧培訓,同時也增加了社會投資回報概念、元宇宙及非同質化代幣等,讓青年更貼近發展趨勢,開拓新機遇。經遴選出來的6支優秀隊伍,各獲得高達10萬港元創業啟動金、一年免費辦公桌租用及創業支援,包括專業導師指導、人脈網絡推薦、項目推廣等。詳情可瀏覽青協社會創新及青年創業部網站sic.hkfyg.org.hk。   第二屆「創科N世代」6支優秀隊伍詳情   AskAR Limited 創辦人︰鄭尚文先生、鄧蕙君女士 AR搜選(AskAR)旨在向客戶提供新的方案和產品,以助他們發展業務,並為消費者提供嶄新的購物體驗,同時也提供工具,優化前線員工的工作效率。 他們相信AR是一項具有深遠影響的技術,通過這項技術,希望能夠將數碼資訊與現實世界聯繫起來,促進更深層次的數碼互動,讓訊息傳達更加順暢,工作體驗也更加高效。   Mournary Group Limited身後事記 創辦人︰譚樂怡女士、黎力嘉女士 身後事記(Mournary)致力於改善傳統喪禮的悼念形式,決心消除拘謹的氣氛,讓每位親友都能夠自在地表達對逝者的思念。他們以「讓回憶被看見,用思念說再見」為企業核心價值,透過AR悼念冊、元宇宙悼念空間等技術,以互動方式回顧珍貴回憶,讓逝者的生命得以更深層次地被懷念,同時提供更具有心靈撫慰的悼念體驗。 身後事記將哀悼體驗擴展到Web3.0,克服傳統喪禮的限制,讓回憶不會被時間沖淡。同時,他們提供沉浸式哀悼體驗,讓不同世代的家庭成員用自己舒服的方式悼念。   Puzzle Weekly Limited 搵呢搵路有限公司 創辦人︰劉海晴女士   Puzzle Weekly Limited收集地區故事,以此為基礎創作解謎遊戲,進而推廣及保育社區文化。他們的網上解謎遊戲平台提供自家製及與不同組織共創的產品,玩家可以使用平台及遊戲套裝進行遊戲,從中探索及學習社區文化。另外,他們亦向學校及機構提供遊戲工作坊、共創計劃、互動展覽設計等,鼓勵青年透過遊戲探索社區及學習。 他們計劃為遊戲平台加入更多科技元素,將虛擬的創意融入現實中,提供更多元化的謎題,豐富遊戲體驗,希望大眾一起探索更多社區故事。我們期望發展用家自助的遊戲製作平台,提供創作工具及遊戲範本等,讓用家能夠自行製作及出售解謎遊戲。 Joyful Education Limited 喜望教育有限公司 創辦人︰郭杰韻博士 HappyYou是一個為小學生及其父母所準備的兒童有聲故事平台。他們提供感動人心的原創故事、歌曲和親子活動,幫助父母教導孩子從故事中學習管理情緒、結交朋友、與他人溝通,以及提升自信等。 Joyful Education Limited是一家專業和誠信度高的企業,是每個家庭陪伴孩子成長的最佳同行者。他們的使命是為兒童和家庭提供個人化、有科學根據的方法,教導孩子和家長如何平靜地處理情緒。他們亦希望建立一個由父母和孩子組成的全球線上社區,讓大家一起學習自信地面對生命中的挑戰,從而獲得成功。   Tandle Limited 聽道有限公司 創辦人︰陳明慧女士、黃正林先生 聽道(Tandle)旨在改善目前助聽器的質量和服務,讓更多人受益。透過訊息豐富的在線平台,配合人工智能技術,從而提供面對面的顧客服務。他們提供公平透明的聽力產品定價、精準的自動化助聽器選擇、AI聽力圖檢查、AR貼耳模擬、虛擬聲音實驗室等功能,以降低聽力學家和助聽器用戶的時間和成本。 他們希望為公眾提供最新的醫療保健產品,引領醫療保健行業通過技術改善助聽器用戶的生活,並為所有年齡層的人減輕技術問題,改善用戶體驗,消除對殘疾的偏見,實現平等激勵和改變每個人的目標。   Nutree Kids Company Limited 創辦人︰嚴韻倩女士 Nutree Kids致力為兒童打造一個健康成長的環境。他們為學校提供有趣互動的營養講座、小小營養師培訓、健康活力嘉年華等有趣活動。此外,透過正籌備推出的Nutree Kids Learning 應用程式,為兒童提供一個有效的學習平台。同時,他們還為家庭及學校提供有用的健康監測平台,以協助兒童健康、活潑地成長。 Nutree Kids期望孩子在3歲開始學習營養知識,未來向更多學校及服務兒童的機構提供服務,目標是為全港學童提供營養課程。此外,他們正在設計教材及大型活動,希望引起社會關注,讓大家真正意識到健康生活的重要性。     傳媒查詢︰ 香港青年協會傳訊經理何詠筠女士 電話︰3755 7044
09/07/2023

青協「創意編程設計大賽」順利舉行

透過科學知識與無限創意的結合,可協助城市以創新方法解決極端環境帶來的巨大難題。為培養學生的數碼修養及創新思維,香港青年協會與香港大學電機電子工程學系再度攜手舉辦「創意編程設計大賽2022/23」。今年主題是「天災防範勇士:建立可持續發展城市」,希望學生能夠善用科技並發揮創意,協助城市應對極端環境變化。大賽於昨日(8日)順利舉行,共吸引超過180支中、小學及個人隊伍,合共逾280名學生踴躍參與。   今屆「創意編程設計大賽」分為3個部分,包括「創意編程競賽」、「Scratch創意挑戰賽」及「作品設計公開賽」。「創意編程競賽」為實體賽事,隊伍需要運用微電腦編程及人工智能技術,演示氣候變化下的天然災害,並製作創新的解決方案模型。培僑書院、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宏信書院及嘉諾撒聖方濟各學校分別榮獲高中組、初中組及高小組的金獎。   培僑書院製作一個漂浮城市系統,製作模型展現海上城市應對全球暖化問題;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宏信書院用微控制器製作模擬河流氾濫情境,並且運用裝置解決相關問題;嘉諾撒聖方濟各學校製作一系列偵測極端天氣裝置,並且加入警報功能,提醒市民及早防範。   「Scratch創意挑戰賽」及「作品設計公開賽」為網上評審賽事,學生需要使用Scratch製作以「城市與天然災害」為主題的遊戲及動畫,推廣可持續發展的訊息。英華小學製作包含三個任務的遊戲介紹不同可持續發展目標,獲得評判一致讚譽,勇奪「Scratch創意挑戰賽」的金獎。高小組林紫悠同學及中學組李心怡同學所製作的動畫,以故事介紹城市應對極端天氣變化的措施,因此奪得「作品設計公開賽」的「最佳作品大獎」。   香港青年協會督導主任李健樂表示,青協一直致力推動青年學習創新科技,以應對未來的變化,相信學生通過這次比賽能夠將構思轉化為具體的實物,同時提升了他們的編程及作品設計等技能,並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注入創新思維。他感謝港大電機電子工程學系與青協合作,持續為青年提供寶貴的學習機會,享受編程的樂趣。   香港大學電機及電子工程學系系主任黃建業教授則以ACE三個英文字母鼓勵同學:A代表Adapt 鼓勵同學靈活應變,C代表Collaboration比賽鼓勵同學團隊合作,而E代表Engagement鼓勵同學全程投入,享受這個學習過程。他期望同學們以這次比賽為契機,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創意編程設計大賽」由香港青年協會創新科學中心創辦,香港大學電機及電子工程學系合辦,得到創新科技署贊助。參賽隊伍須使用Arduino或micro:bit微控制器去製作裝置及完成編程挑戰。同時比賽設有作品設計公開賽及Scratch創意挑戰賽,歡迎初小至高中學生參與,展現編程能力及創意。比賽詳情可瀏覽網站ce.hkfyg.org.hk。   香港青年協會創意編程設計大賽 2022/23 得獎名單 獎項 Award 得獎隊伍/學校 Team/ School 創意編程競賽 高中組 金獎 CSS002培僑書院 初中組 金獎 CJS010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宏信書院 銀獎 CJS002保良局唐乃勤初中書院 銅獎 CJS011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元朗信義中學 作品主題優異獎 CJS013培僑書院 最投入團隊獎 CJS002保良局唐乃勤初中書院 創意表達優異獎 CJS008優才(楊殷有娣)書院 高小組 金獎 CSP022嘉諾撒聖方濟各學校 銀獎 CSP021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 銅獎 CSP008石籬聖若望天主教小學 作品主題優異獎 CSP014浸信會天虹小學 最投入團隊獎 CSP033保良局陳守仁小學 創意表達優異獎 CSP034中華基督教會基灣小學 (愛蝶灣) Scratch創意挑戰賽 金獎 SKC003英華小學 銀獎 SKC007英華小學 銅獎 SKC009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 最具創意大獎 SKC012啓基學校(港島) 作品設計公開賽 中學組 最佳作品大獎 IDO084李心怡 高小組 最佳作品大獎 IDO084李心怡 最切合主題大獎 IDO053周奕樂 最具創意大獎 IDO075何晉樂
08/07/2023

「中電新世代.新動力獎勵計劃」頒獎禮

隨著社會逐步復常,青年開始面對疫後的生活適應,期間亦經歷各種不同的生活挑戰。由香港青年協會主辦,獲中華電力作為活力夥伴的「中電新世代.新動力獎勵計劃」今天(8日)舉行頒獎禮,表揚20位勇於面對艱辛困境、迎難而上的本港青少年,以鼓勵社會持續向青年給予支援與關愛。   頒獎禮由行政會議成員高永文醫生擔任主禮嘉賓;並由3位得獎青年代表分享他們逆境自強的故事。20位得獎青年於成長的過程中經歷不同的考驗,部分曾遇上惡疾、家庭巨變,甚至誤入歧途,或面對不同的適應困難。他們縱使面對人生低谷,也樂觀積極,毫不退縮。   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何永昌先生表示,該獎勵計劃本年度共接獲100間學校提名249位學生參與,反應熱烈。他指出,青協一直透過多元服務,協助青年建立未來技能,並培育身心健康,以幫助他們重拾信心及希望。他多謝學界的踴躍報名及評審的參與,並感謝中電一直支持青協的理念,繼續為青年注入源源不絕的動力。   中華電力企業發展總裁莊偉茵女士表示,中華電力與香港青年協會合辦「中電新世代.新動力獎勵計劃」已踏入第5個年頭,多年來以獎學金及師友交流的形式,協助和陪伴約100位面對逆境的新世代衝破障礙。她樂見計劃為年青人注入新動力,推動他們向理想進發,創造無限可能性。她又指中電會繼續秉持企業社會責任,在支持青少年發展的同時,亦會以電能專業,竭盡所能服務社區,為香港各家各戶送光送暖送溫情。   其中一位得獎青年葉浩明是在本港土生土長的尼泊爾人,兩年前父親在工業意外中嚴重受傷,家中頓失經濟支柱。母親轉為外出工作,但因受種族歧視,收入有限,令母親的情緒亦出現困擾。父親養傷期間,浩明成為家中的主力照顧者,除了協助父親如廁洗澡,亦需照顧年幼弟妹,有時更因此需要缺課,影響學習進度。浩明深感父母的艱難,努力在空餘時間努力學習,考獲全級第八名。他因為受老師協助而獲得啟發,希望能回饋他人,包括以自己專長在校內開辦籃球班,希望融合不同種族。同時,他擔任校內社幹事,與隊員一起做義工幫助其他基層小朋友。浩明日後希望能成為一名香港甲一籃球員,或擔任體育老師,以自身經歷鼓勵不同種族的同學,以籃球宣揚共融精神。   另一位得獎青年周智璇出身於單親家庭,與父親相依為命,後來因家暴被安排入住兒童之家,父親亦因中風不能自理而入住老人院。智璇現時長居兒童之家,儘管昔日的家暴經歷令兩父女埋下心結,但她理解及體諒父親當時受躁狂症及妄想症的困擾,亦會定時到老人院探望父親。因為一名受精神困擾的朋友輕生,令智璇的情緒變得不穩定,亦被精神科醫生判斷為徘徊於躁鬱症的邊緣,現時需要服藥調節情緒。智璇積極參與學校服務,曾參選學生會,更是學校的總領袖生,同時參與合唱團、司儀訓練等,令她重拾自信,學懂整頓心理狀態。她亦從中建立與人相處的信任,身邊的朋友、老師、家舍的「家人」逐漸成為她的支援網絡,讓她感到溫暖。她認為成長不應侷限於環境的限制,而藝術更能讓她跳出悲傷,未來計劃投身藝術創作。   同樣是得獎青年的彭利濰去年遭一輛私家車撞致命危,曾經昏迷兩星期,醒來後才知悉自己當時遭遇了一場嚴重的車禍。醫生告訴他撿回一條命已屬萬幸,利濰每天都會想:「為什麼自己會這麼不幸?」住院約兩個月後出院,但因傷勢嚴重,現時的盆骨、手和神經系統依然出現重大問題,未來有機會再需要做手術。他於留院期間面對身體的傷患,起初感到焦慮,但得到醫生和物理治療師的鼓勵後,學習樂觀面對自己身體上的變化,並勇於面對學習和適應困難。面對成績落後及運動能力下降,利濰均以正面態度面對,表示不會放棄自己。當看到自己身上的傷疤時,亦會感到是上天警示自己要好好做人。利濰現時願意分享自己遭遇車禍的經歷,並希望藉此傳遞正能量與他人。   此外,本計劃2018年得獎青年沙曜麟,獲獎後積極參與由該計劃成立的「燃亮人生師友計劃」,更獲邀參與中電社區節能基金教育劇場《動力奇兵》及積極人生短劇《會長大的勇氣》演出,向觀眾發放正能量。另一位2018年得獎青年鄭嘉豪,獲獎後多年來積極投入活動,更參與青協的「青年創研庫」,就社會民生事務探討解決對策及方案。   「中電新世代.新動力獎勵計劃」20位得獎青年簡介 姓名 學校 經歷撮要 1 張桁叡 長沙灣天主教英文中學 面對家庭破碎及朋輩欺凌的狀況,桁叡透過發掘自己聲線上的天賦,建立積極向上的心態及自信,找到自身價值,學習透過努力打破厄運。 2 謝暐晙 佛教善德英文中學 面對經濟困難及家庭離異,暐晙在老師及朋友的支持下,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立志成為數碼插畫家,以自身經歷鼓勵其他迷失的人。 3 陳芷寧 加拿大神召會嘉智中學 芷寧因為家庭及學業壓力而患上抑鬱症,透過教會朋友及導師的開導,放下執著,重新接納自己的過去、愛錫自己,並主動與母親修補關係。 4 區展瑄 加拿大神召會嘉智中學 展瑄不幸成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但在老師關心及信仰的力量下,學識寬恕及感恩,更加珍惜過往與家人和諧相處的時光。未來立志成為社工,協助其他有需要的家庭。 5 黃芷晴 加拿大神召會嘉智中學 面對家庭破碎及長期病患,芷晴從小欠缺安全感,並影響學習進度。她選擇活在當下,並堅持對籃球的熱愛。未來立志成為一位護士,照顧其他有需要的人。 6 黎天朗 聖貞德中學 天朗腳部患上筋膜炎影響跑步訓練,更要面對父親意外離世的打擊。他決心透過長跑練習及比賽舒緩情緒,重獲正能量。在困難的時候仍然選擇突破自己極限,做到最好。 7 周智璇 天主教南華中學 智璇因家庭原因需入住兒童之家,後來出現情緒不穩,被診斷為躁鬱症的邊緣,令她感到焦慮及迷茫。她透過參與學校服務重拾信心及整頓心態,重建與人相處的信任。 8 葉浩明 加拿大神召會嘉智中學 浩明的父親意外受傷,影響家庭經濟,母親需要外出工作。他成為家中的主力照顧者,有時需要缺課,影響學習進度。後來受老師協助而獲得啟發,於校內開辦籃球班,並做義工幫助其他基層小朋友。 9 潘煒揚 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第一中學 面對家庭、朋輩及身體各方面的狀況,煒揚一度失去人生方向,但在社工及老師的支持下,學懂以正向思維面對困難,重新活出有意義的人生,立志成為護士,幫助有需要的人。 10 彭利濰 元朗公立中學 利濰去年遇上嚴重車禍被撞致命危,現時盆骨、手和神經系統仍有重大問題,有機會需再做手術。他學習樂觀面對身體變化,將傷疤當是上天警示自己要好好做人。 11 倪澄 潔心林炳炎中學 面對家庭離異及經濟困難,倪澄於社工的支持下,學懂體諒家人的困難,明白過去的經歷只是成長的一部份。除照顧家人外,亦會參與義工服務,立志成為社工,為社會作出貢獻。 12 關可燁 荃灣官立中學 可燁一度受精神疾病困擾,需長期服藥控制病情,透過家人、社工、醫生及家中寵物貓的支持,令她慢慢放下戒心,接納他人並重拾自信,學懂活在當下,期待將來。 13 陳曉娟 佛教筏可紀念中學 曉娟因毛囊炎惡化需動手術,需入住深切治療部。於老師及舍監的輔導下,她勇敢踏出舒適圈,積極參與不同的校內事務,改善與家人關係,開展新生活。 14 段志慧 元朗天主教中學 面對家庭破碎,志慧每天都由柴灣宿舍長途跋涉至元朗上學,即使衣食住行方面遇到重重困難,她都沒有放棄學習,希望以知識改變命運,主宰自己的人生。 15 唐佳慧 棉紡會中學 佳慧面對新來港後的學業及社交適應問題,努力不懈學習,並主動尋求老師協助,學業成績得以改善,更連續兩年考獲全級首兩名。 16 曾悠 王肇枝中學 曾悠於單親家庭長大,需照顧長期病患的父親,曾遇到壓力及情緒問題。於老師及社工的輔導下,她學懂調整個人想法,隨遇而安。她立志成為老師,教育下一代成為更好的人。 17 張映桐 嗇色園主辦可藝中學 映彤初中時誤交損友,更因涉及傷人而被判感化令。事件令她深深反省,開始改善生活習慣,並兼職工作以分擔家庭經濟壓力,更重新投入校園生活,學業成績得以改善。 18 梅藍妮 東華三院馮黃鳳亭中學 父母為聾啞人士,家庭亦面對經濟壓力,藍妮以積極態度面對,一方面盡力協助母親處理家庭問題,另一方面繼續努力學習,未來立志從事天文研究相關工作。 19 許雅琪 惠僑英文中學 面對新來港帶來的學業及相處適應困難,雅琪得到家人及老師的鼓勵和體諒,重新找到個人目標及動力,接納自己的背景並努力學習,重拾自信。 20 黃希敏 裘錦秋中學(元朗) 希敏確診骨癌而休學三年,需承受化療的痛楚,仍堅持追趕學習進度。儘管近年病情復發,她仍然以樂觀、堅強的心態面對,希望戰勝病魔。 […]
08/07/2023

青協青年違法防治中心推出全港首創互動體驗學習教材

遵守法規是公民的基本責任,學生從小培養守法意識,有助他們了解、尊重及遵守法律,以及認識到違法行為的後果。香港青年協會青年違法防治中心獲田家炳基金會資助,與大學學者及犯罪學家共同研發,推出「好想法——青少年守法教育系列」,是全港首個互動體驗守法學習教材,旨在讓高小及中學生從遊戲和訓練活動中學習守法知識,提升正向價值觀、法治素養及公民意識。   啟動禮暨體驗日今天(7日)舉行,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立法會(教育界)議員朱國強、田家炳基會董事阮邦耀博士,以及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何永昌擔任主禮嘉賓。近200名中小學生及社會各界嘉賓出席。座談會由朱國強議員、香港城市大學犯罪學黃成榮教授,以及教育局高級課程發展主任(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 周安琪分享推行中小學生守法教育的重要性,並建議學生應對犯罪違規情境的有效方法。此外,逾130名中小學生即場分組體驗教材活動。   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何永昌表示,及早為青少年進行守法教育,能有效減少他們參與高危、違規,甚至違法行為的機會,而「好想法——青少年守法教育系列」希望透過創新、靈活及有趣的互動元素,有效引領學生學習正向價值觀和提升法治素養。他感謝田家炳基金會贊助研發教材,大學學者及犯罪學家的全力協助,並獲教育局、警務處、警民關係組、撲滅罪行委員會、家長教師會、各中小學校長和教師的鼎力支持。   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致辭時表示,法治教育是一項全方位工作,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他感謝青協青年違法防治中心在這方面的積極參與。他指出,這教材系列除了針對青少年常見的罪行外,更透過切合青少年興趣的訓練,協助青少年建立守法價值觀,為他們灌注正能量,實在值得多加推廣。   在「好想法——青少年守法教育系列」中,「好」代表正向及好的價值;「想」代表思考和判斷;「法」代表「守法教育」;而「好想法」的意思是鼓勵同學正向思考,建立正確價值觀和守法意識,學習解難方法,加強判斷力。此教材參考教育局的價值觀教育,以當中的「守法」價值觀為核心,進而訂立青少年守法的6個重要元素,分別是尊重、自律、同理心、判斷力、正向思維及法治素養,並結合「意義中心取向」理論中重視青少年的「成就與實踐」,設計出多個體驗活動。   這些體驗活動針對6項青少年常見的罪行,包括科技、毒品、暴力行為、窺淫、刑事毀壞及盜竊罪行,配合正向能力訓練,例如歷奇與解難、人際關係與溝通、人生意義探索等,讓中學生及高小學生從中學習守法知識、正向思維,了解觸犯罪行為的後果,並以正面態度應對成長中各種挑戰,建立良好的公民意識。   有關青協青年違法防治中心 青協「青年違法防治中心」透過轄下地區外展社會工作隊、深宵青年服務和青年支援服務,就邊緣及犯罪青少年經常面對的三大問題,包括「犯罪違規」、「性危機」及「吸毒」,提供預防教育、危機介入與評估,以及輔導治療;另外亦推動專業協作和研發倡導。「青法網」和「違法防治熱線8100 9669」,為公眾提供青少年犯罪違規的資訊和求助方法。青協於上環永利街亦為有需要的青少年提供短期住宿服務。 青協青年違法防治中心熱線︰8100 9669 「青法網」︰ycpc.hkfyg.org.hk   傳媒查詢︰ 香港青年協會傳訊經理何詠筠女士 電話︰3755 7044
06/07/2023

專業青年與何順文校長談文創人才培育

特區政府近年銳意推動香港成為文化之都,包括從建立世界級的文化設施及壯大文化藝術人才庫等多個方向,以促進發展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青協M21網台節目《傾.盡全力》全新第二季的第四集今天(6日)播出,由3位專業青年與香港恒生大學校長何順文教授互動交談,就培育文創人才議題提出意見。   3位專業青年包括︰郭津懿博士(Jenny)、陳彥彤(Cynthia)及鄧葦南(Bulu)。他們在節目中探討香港文創人才培育的現況,並就發展文創人才階梯和壯大文化藝術人才庫提出建議。   香港恒生大學校長何順文教授表示,香港擁有獨特的地理環境及文化特色,這些寶貴資產有助推動文藝創作,發揮社會價值。他指建立文化藝術人才庫需要整合各個界別的力量,分類不同的文創工種和職位,建立完整的培育系統,惟目前坊間對於「文創」的定義不清晰,期待政府推出的文化政策藍圖能夠制定完整的文創產業生態圈計劃。   何順文鼓勵有意入行的青年放眼大灣區和東盟,發掘當地的市場機遇,因為藝術創作不受地域限制,多點與不同地方的人才交流,碰擦出新的火花。他又認為,教育界應為年輕人提供更多資源,例如安排資深業界人士擔任導師、推動國際交流合作等,而該校正在籌款推出「一人一戲劇」全校課程,讓每位學生都可以參與台前或幕後的工作,多些欣賞、評論及討論,建立文化氛圍及價值。   今屆特區政府成立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大力推動文化藝術和創意產業。3位專業青年期望政府建立本地文創人才階梯,分別為觀眾、職業和專業層提供不同的措施來推動產業發展,尤其是本地較為缺乏的觀眾層,建議可在校園內引入文創活動,培養青少年對藝術文化的認知及審美能力;職業及專業層方面,由於文創產業同樣需要管理人才,因此需要持續及長遠計劃,學習文創、商業以至教育的知識,並且建立基準或考試制度,有助業界人士的認受性上升。   另外,他們建議將海外已經很成熟的文創產業發展模式引入香港,例如投放更多教學資源及建立產業連接,促進社會、商界及學校三方協作,同時為個人和小型團體提供更多資源和支援,完善本地文創產業生態圈。   青協自去年6月推出的「起步為香港」青年計劃,年內將凝聚逾20,000名青年,以參與「社區建設」、「經濟建設」和「灣區建設」為重點,期望協力為香港開創新景象。全新網上節目《傾.盡全力》為「起步為香港」的焦點項目之一,共五個專題範疇陸續推出。詳情可瀏覽網站hkfyg.org.hk/stepping-forward-with-commitment-to-hk。  
03/07/2023

青協《中國歷史文化周》正式啟動

香港青年協會致力鼓勵本地青年認識中國源遠流長的歷史與文化發展。自2011年開始,每年均舉辦《中國歷史文化周》教育活動系列,鼓勵青年透過課堂以外的體驗,加深對國家不同範疇發展的認識,並鑑古知今,傳承責任。   《中國歷史文化周》今天(3日)舉行啟動禮,以「減貧奇蹟」為主題,帶領本地青年學生深入了解國家在扶貧的部署和努力,近一億農村貧困人口成功脫貧,實現人類有史以來規模最大、受惠人數最多的減貧策略,進一步提升人民生活素質。   全國政協委員、青協總幹事何永昌致辭時表示,「消除極端貧窮」是國家的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一,今年承接去年「可持續發展」的主題,探討中國的減貧奇蹟,鼓勵青年深入了解國家在扶貧方面的努力和成果。他期望透過多元的學習及體驗項目,加深青年認識國情及歷史,以培養他們的國家觀及大局意識。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專任導師楊錫聰擔任主題演講嘉賓,分享「從滅貧政策到可持續發展:探究中國的成功經驗」,讓青年認識中國在扶貧工作的非凡成就。   緊隨舉行《我們是第一書記》電影觀賞會,這是內地首部運用新聞素材呈現的電影作品,在香港從未上映。電影耗時三年拍攝,講述各地扶貧駐村第一書記幫助村民解決生活問題,發展當地經濟,真實呈現了脫貧攻堅背後,多位第一書記的動人事蹟。   今年《中國歷史文化周》獲中聯辦青年工作部、教育局、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新華網、北京精彩時間公司、香港歷史及文化教育協會鼎力支持;先後展開電影觀賞暨座談會、體驗學習宿營及義工服務、全港青年問答比賽及境外專題研習團等多個活動,從「認知」和「行動」層面促進青年體驗國家「精準扶貧」的巨大改變。其中境外專題研習團是特色項目,帶領30名15至25歲的青年到廣東清遠實地考察,體驗農村生活,研習「扶貧」議題。   《中國歷史文化周》由香港青年協會主辧,龍傳基金及香港青年協會領袖學院協辦。自2011年開始於每年暑期前舉行,過去曾經以《百年中國》、《翰墨傳承》、《光影歲月》、《鐵路行》、《縱橫外交》、《起動體育》、《我要起飛》、《知味尋源》、《築橋互通》、《古今築跡》、《以農立國 綠的足跡》、《天人合一》、《減貧奇蹟》為主題。詳情可瀏覽網站chinaweek.m21.hk。     傳媒查詢︰ 香港青年協會傳訊經理 何詠筠女士 電話︰3755 7044 香港青年協會傳訊幹事 劉嘉裕女士 電話︰3755 7010
30/06/2023

青年談房屋規劃 冀改善市民住屋質素

政府近年積極推動「過渡性房屋」及「簡約公屋」兩項房屋計劃,旨在為長期輪候公屋或有迫切住屋需要的市民提供一個安全衞生的居所,減輕租金負擔。同時希望讓受惠人士於居住期間努力儲錢置業,解決長遠社會問題。然而,有研究顯示香港連續第13年高踞全球樓價最難負擔城市榜首,公屋的申請數字及輪候時間更屢見新高,反映本港的住屋問題日益嚴重。因此,政府推出不同的房屋計劃,以應對市民的住屋需求。   根據香港房屋委員會於3月底公布的最新公屋輪候數字,目前約有133,200宗一般公屋申請,以及約97,100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3年,長者一人申請者約3.9年,而非長者一人申請者的等待時間則更長。為解決迫切的住屋需求,「簡約公屋」及「過渡性房屋」旨在惠及已輪候公屋三年或以上的人士,而「過渡性房屋」更配額一定比例予輪候公屋不足三年但居住於不適切居所的人士,提供另一個選擇。這兩項計劃配合《長遠房屋策略》(下稱《長策》)中,預計在2027年後相繼落成的43萬個單位,理論上可解決大部分市民的住屋需要。   考慮到與《長策》接軌、實際使用率、承載能力,以及工程延誤等因素,對政府以「提速、提效、提量、提質」來解決房屋問題的建屋目標帶來各種挑戰。房屋局認為新式的「組裝合成」建築方法能節省施工時間,在建築業界的支持下,有信心各項計劃能按時達成建屋目標。透過有序的建屋目標、引入更多新選址及低租金等利民措施,這兩項計劃的協同效應將有助解決相關市民的住屋需求。   最近青協M21網台節目《傾.盡全力》,幾位專業青年探討上述議題時,還關注兩項計劃的室內設計、周邊居住環境及社區支援配套等,為居民提供適切的居住環境,提升整體的「幸福感」。鑑於兩項計劃的室內設計存在差異,例如部分單位沒有冷氣及抽油煙機等家電,小組建議營運機構可按住戶需要安排團購電器,既為入住家庭提供了購置家電的彈性,又為他們提供支援,以更優惠的價錢購買相關家電設備,以滿足短期居住的需要。   在室外環境的軟硬件設計方面,小組建議總結過去相關計劃的經驗,加強社區周邊的配套設施,比如改善交通網絡、增加休憩空間、自修室、診所及共享空間等。此外,從社區規劃及城市設計的角度出發,制定可行的周邊生活配套,加入促進社區共融的服務,例如幼兒服務等,提升社區及居民的「幸福感」。   當然,在短期房屋設施上構建及執行上述設施時,難免要考慮成本效益的問題。要在短時間內建立有效的配套,政府及社會服務機構需要通力合作,小組建議當局成立委員會,定期檢視「簡約公屋」及「過渡性房屋」兩項計劃的房屋供應和上樓進度,及時作出調整,同時提供支援平台予各營運機構交流及分享經驗,整合資源,作出全面支援,最大化兩項計劃的成效。   最後,兩項房屋計劃所採用的是嶄新而充滿彈性的多元建築模式,完成使命之後仍然值得討論其可持續性。對於此類新穎的模式,各界的意見及討論對項目非常重要,以提出更多可行的想法,一起出謀獻策。
28/06/2023

青協青年就業網絡舉行「Good Job Fair 就業博覽 x 斜槓巡禮」

逾4,700份熱門空缺 逾100位斜槓青年展才能 職場專家分享職業技能未來趨勢   香港青年協會青年就業網絡將於6月30日(本周五),假九龍塘創新中心舉辦「Good Job Fair就業博覽x斜槓巡禮」,以「從你想創理想」為主題。多間推出「友善職場」措施的企業到場招募,為青年提供就業機會,並設有一系列職場講座,鼓勵青年裝備自己,尋找理想工作。同場亦舉行「斜槓巡禮」,匯聚不同範疇的斜槓專才展示個人專長和作品,與機構和學校代表即場互動交流,拓展合作機遇。   是次活動分為「就業博覽」及「斜槓巡禮」兩大部分。就業博覽共吸引55間企業機構參加,提供逾4,700個職位空缺,當中有職位以混合工作模式、特別假期、公司培訓等作招徠,為青年提供更理想的工作機會,以實現「工作與生活平衡」(Work-life balance)。長工月薪主要介乎11,000至15,000元,全職及兼職時薪60元以上佔逾四成(43%),逾九成(93%)空缺要求大專學歷或以下,主要來自餐飲、銷售和運輸物流等,設有現場面試或申請。   屆時設有一系列職業講座及工作坊,讓青年免費參加,包括由LinkedIn代表分析職業技能的未來趨勢,協助青年掌握市場脈搏,保持競爭優勢;專業社工以「九型人格」理論分享辧公室人際溝通技巧,學習與上司、同事和客戶有效溝通,減少職場衝突;資深律師講解工作合約的注意事項,解答斜槓工作者常見的法律疑問。青協亦安排了社工為求職者提供職涯指導及履歷改造,提升面試成功的機會。   另一方面,當日將有超過100名斜槓青年參與「斜槓巡禮」,展示他們的服務與技能,涵蓋拍攝、創新科技、設計、美術手工、歷奇訓練及語文教育等範疇,並設有8場免費體驗工作坊,包括茶藝、涼茶文化小劇場、花藝蠟燭馬卡龍、保鮮花香氣盆花、和諧粉彩書簽、酒精墨水畫、日系明信片平面設計、積木鴨仔遊戲及頌缽療癒等,讓機構和學校代表可親身了解斜槓專才的服務特色,提升合作信心。   「Good Job Fair就業博覽x斜槓巡禮」歡迎青年、機構、學校代表參與及優先登記入場,可瀏覽網站yen.hkfyg.org.hk/expo了解更多活動詳情。青協亦特設網上求職平台,將由7月3日開放至9月下旬,讓青年尋找心儀的職位空缺。
28/06/2023

電子支付有助推動數碼經濟轉型

今年第二期消費券計劃即將發放,令市民多了接觸電子支付。香港是全球首個使用電子貨幣的城市,惟近年電子支付或電子錢包的發展,已經被內地及鄰近國家及地區迎頭趕上。香港如能把握機會藉此振興電子支付發展,同時與大灣區其他城市協作金融創科,將有助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為青年帶來機遇。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政府數度派發消費券,目的是提振經濟,更改變大家的消費模式,催使更多電子交易。政府資料顯示,在政府首次推出消費券計劃後,主要儲值支付平台合共增加至660萬個消費者賬戶和約13萬個商戶用家。據《Visa消費者支付取態研究2.0》顯示,本港消費者電子支付的使用量首次超越現金,為 2019 年有紀錄以來第一次。   所謂電子支付,簡單而言,就是將紙本流程換成電子程序處理的支付模式。在香港,電子錢包支付服務亦可分為儲值和非儲值兩大類。香港可說是全球電子支付的先驅,是首個使用電子貨幣(八達通)的城市。隨著科技發展,世界各國在金融和銀行業都加快數碼化步伐,電子支付已成為金融服務業轉型的核心,其重要性主要基於:提升經濟動的效率、節省營運成本,以及推動產業轉型和創新。   早前青協M21網台節目《傾‧盡全力》中,幾位專業青年討論上述議題時指出,數碼化與我們生活和全球經濟已不可分割,香港必須加緊步伐追上趨勢。他們認為推廣電子支付障礙之一是缺乏廣泛性,欠缺小商戶支持。因為商戶需要承擔多層服務商收費,加上到賬時間長,減低資金周轉靈活性,變相減低他們裝置電子支付平台意欲。同時,政府服務只接受有限度的電子付款,沒有與時並進。他們建議當局應主動與電子支付供應商協商作彈性收費,為小額交易商戶取消每筆交易的最低手續收費,並補貼一次性安裝費。   他們亦認為電子支付基建的周邊配套很重要,期望政府能帶牽頭作用,產生雪球效應,當市民形成一個消費者習慣後,就會帶動所有商戶都提供電子收款。例如針對行業特性,以飲食業及零售業商戶為例,可在租約要求店舖提供電子支付平台。政府的網上預訂康體設施、各部門的支付服務如申請駕駛執照等亦應增設更多相關支付方法。   面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他們建議 相關金融機構推出旅客使用的電子錢包,方便在大灣區城市同時使用多種電子貨幣,以持續擴大金融互聯互通。另方面,他們認為香港可發揮優勢,作為大灣區企業進軍國際市場的跳板。本港大部分的支付系統都整合了國際信用卡、內地電子錢包及本地支付工具,香港全面性定位可助大灣區企業更快速了解國際市場需求及打開國際市場局面。   他們亦觀察到,公眾關注電子支付衍生的網絡安全問題,認為需要保障各持分者。另外,如果香港與內地容許部分相關法規互通,並運用科技創新,例如:香港電子錢包能認證內地身分證開設戶口,則彰顯大灣區城市更緊密連繫,有助市民享受電子支付便利。

 

Support HKFYG, Donate now.

 

 

Donate Now

Suppor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