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y 2024 – Page 2 – 香港青年協會 The Hong Kong Federation of Youth Groups
11/07/2024

青協第三屆「創科N世代」頒獎禮

青協第三屆「創科N世代」頒獎禮 6支優秀創科隊伍各獲10萬港元創業啟動金,開展業務新篇章   近年香港積極擁抱創新科技浪潮,為年輕人開啟了一扇充滿機遇的大門。香港青年協會「社會創新及青年創業部」獲羅桂祥基金贊助,推出第三屆「創科N世代」(Young Techpreneur Project),為18至35歲青年提供創科培訓、創業起動資金及支援。今天(11日)舉行頒獎禮及展覽,公布及展示獲選的創科項目。得獎團隊將開展創科創業之路,實踐創業理想。   今屆計劃延續去年的熱烈反響,吸引近160位青年組成87支隊伍申請。經過兩輪甄選,最終選出6支優秀隊伍。他們的業務非常廣泛,並各具特色,包括微藻篩選生物技術、處理廚餘模組化回收系統、AI眼疾篩查技術、醫學教育平台、寵物社區應用程式,以及外牆檢測接觸式無人機。   立法會議員邱達根擔任主禮嘉賓,連同羅桂祥基金捐贈委員會主席張羅其樂、香港青年協會義務司庫廖於勤及副總幹事陳文浩,與一眾青年交流,了解其創科業務方案。   另外,「創科N世代」的得獎團隊代表亦分享其創業經歷及經營心得。凌濤機械人有限公司創辦人李俊鋒表示,目標是利用無人機及機械人為建築業界締造安全的工作環境,而推動業界採用創新科技是目前最大的挑戰,期望此計劃繼續提供人脈網絡上的支援,促進與業界的交流。 為食櫃有限公司創辦人陳文慧認為,導師的經驗分享有助她從商業及市場學等多角度檢視自己的項目,彌補自身不足之處,從而發掘新的業務方向和避險,在社會上推廣「轉廢為寶」。   香港青年協會副總幹事陳文浩致辭時表示,青協「社會創新及青年創業部」一直致力與商界合作,向有志於創科領域發展的青年提供多元創業支援及資源,透過一站式創業支援鼓勵青年開拓視野,發掘新機遇,建立創業家精神。他感謝羅桂祥基金的慷慨支持,以及諮詢委員會、評審、專業導師、33間支持機構及大專院校的鼎力支持。   「創科N世代」旨在為具有潛力的青年提供實踐創業理想的機會,從「由零到一」學習創業知識,增強創科技巧、改善產業生態及可持續發展等多元知識。過去3年,該計劃成功為121支創業團隊、共205位青年提供43堂實用數碼營商培訓課程,以及至少360次與專業創業諮詢服務。歷屆合共有18個優秀項目獲選,向他們提供高達180萬港元創業啟動金、免費辦公桌租用及創業支援,為日後拓展業務作好準備。詳情可瀏覽青協社會創新及青年創業部網站sic.hkfyg.org.hk。   第三屆「創科N世代」6支優秀隊伍詳情 BioFlow Innovation Limited(生物流創新有限公司) 創辦人︰蔡智聰博士   BioFlow Innovation Limited專注於尖端生物技術。該技術改變了藥物篩選、微藻篩選、醫學診斷和細胞培養的方式,徹底革新了這些任務的執行方式,簡化並使先進的生物技術任務更加易於操作。他們的使命是讓先進的健康解決方案達致人人可及,把這項技術帶入日常健康應用。   他們期望微藻相關的健康食品及營養補充品以合理的價格在市場上出售,讓大眾能夠輕鬆獲取高品質營養。他們亦追求高敏感度的檢測方法,希望讓基層負擔得起醫療診斷費用,實現全民健康的目標。 JAPJAP Zero Waste Limited(為食櫃有限公司) 創辦人︰陳文慧女士   JAPJAP Zero Waste Limited(為食櫃)是一間環保科技初創公司,致力開發先進的廢物管理解決方案。利用黑水虻食用有機廢物的生物特性,將各種廚餘轉化為有價值的副產品,並啟發公眾建立減少浪費的「惜食」態度,以減少對大自然的負面影響。   他們的願景是成為推動綠色生活的一分子。通過技術創新和科學研究,從而減少城市對大自然的負面影響。未來,他們希望可以衝出香港,向全球推廣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Mindplus AI Limited 創辦人︰鄭慶霖先生,大力克阿巴西先生,李彥熹女士   Mindplus AI Limited開發的醫學人工智能產品「Vision+」,通過自動檢測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CT)影像,能夠快速且準確地分析OCT影像,檢測青光眼、糖尿眼和黃斑病變,為醫生提供重要的信息和建議,同時保障病人的隱私,並集成到當前的眼科影像工作流程。   他們致力開發和提供創新AI解決方案,通過早期眼疾篩查和AI診斷技術,更早地發現和治療眼疾。目標是透過AI監察來降低失明率,減輕醫療系統的長期負擔,實現更健康、更光明的未來。 OAO Limited 創辦人︰陳施諾先生、李宇軒先生、趙朗謙先生、陳逸寧女士、巫柏謙先生、李烯瀅女士   OAO Limited是一間專注於三維空間技術開發的公司。他們創造了一個醫學教育的網上3D 互動平台「GIMII」,可用於網上及實體學習。根據演算法為客戶生成高真實性的3D模型,展示系統和器官之間的關係,允許用戶製作個人化筆記,為師生討論醫學知識提供協作渠道。   他們致力研發GIMII,提升臨床學習體驗,革新全球醫學教育。未來計劃包括與全球頂尖學術機構建立合作伙伴關係,提升平台的功能和教育影響力。 Pawship Limited 創辦人︰陳亭茵女士   Pawship Limited致力重新構思寵物福祉的概念,解決現有寵物主人在尋找針對寵物病徵的獸醫評論,以及了解附近寵物社區動態方面缺乏工具的問題。通過應用程式,提供一個以寵物為中心的評價系統,能夠比較所有診所的獸醫評論,並提供寵物GPS網絡,以促進寵物社區實時互動。   他們的願景是通過顛覆傳統的獸醫評論搜尋方式和加強寵物主人之間的社交連繫,重新詮釋寵物福祉。目標是融入每位寵物主人的日常生活,對寵物社區產生顯著且正面的影響,成為亞洲領先的寵物社區應用程式。 Skybotics Technology Limited(凌濤機械人有限公司) 創辦人︰李俊鋒先生   Skybotics Technology Limited推出全球首款外牆檢測接觸式無人機AIR,以提升工人安全並降低成本,解決無人機目測檢查精度低的問題。通過採用接觸式無人機操作,仿照工人的操作程序,減少高空工作的需求,也節省棚架成本。   未來,他們希望製造一個通用機械人,能攜帶不同的器械執行自動化工作。多功能機械人不僅能夠應用於樓宇高空工作,還能在各種應用場景發揮作用,包括運輸、維修和建築場景等。
10/07/2024

HKFYG LiveWELL Programme wins “Award for the Best International Social Prescribing Project”

  Sponsored by DBS Foundation, the three-year project “LiveWELL Programme” was designed to tackle local health inequalities and improve the wellbeing of people from low-income households, with a comprehensive social prescribing approach which has helped young people and families in need. The project is focused on providing assistance to 60,000 low-income households with children who receive Textbook Assistance by 2026, to improve food security and mental resilience through a youth-led social prescribing model. By empowering young people to become wellness practitioners and addressing the health concerns of both youth and their families, the LiveWELL Programme is committed to creating a […]
09/07/2024

青協「DSE 27771112」公布「升學規劃調查」結果

八成四高中生增加考慮「不易被AI取代」的科目 惟六成多「目前對AI相關資訊並不了解」 面對AI衝擊及放榜選科雙重壓力,逾六成對前路感迷惘及擔心 青協DSE放榜支援,7月15日起延長升學諮詢服務   香港青年協會「DSE 27771112」今日(9日)公布「升學規劃調查」結果。今年首次同時訪問了1,315位中六及中五學生,即513名應屆文憑試考生及802名準考生,發現八成四(83.6%)受訪學生表示規劃升學時會「增加考慮不易被人工智能(AI)科技取代工種相關的科目;同時,八成半(84.6%)表示「會根據自身興趣和職業規劃選科,AI的發展不是主要考量因素」[表六]。   隨著升學出路愈趨多元,考生的壓力與去年相約,亦是自2020年後持續放緩,四成二(41.7%)應屆考生表示放榜壓力達到7至10分的最高水平(1分為壓力最低,10分最高),與去年相約;反而準考生面對的壓力更大,五成八(57.6%)處於最高水平[表九]。   為更掌握高中生面對文憑試及升學規劃的狀況,香港青年協會「DSE 27771112」於5月10日至6月24日期間,以網上問卷成功訪問1,315名高中生。調查顯示,AI發展與應用對學生的升學規劃有一定影響,六成六(66.3%)受訪學生表示會「增加考慮AI新興科目」,但超過六成半(65.8%)坦言「對AI相關的資訊並不了解」[表六];逾六成對前路感到擔心(63.4%)及迷惘(61.5%)[表八]。   在513名應屆文憑試考生之中,四成二(41.5%)表示在規劃升學及發展方向時感到十分困難 [表四];近六成(58.3%)以「大學學位」為升學目標;而目標為「碩士」(21.2%)的比例比去年略多;僅不足一成(5.5%)目標為「副學士/高級文憑」,是近五年最低,反映追求更高學歷的考生愈來愈多[表一]。   如未能於聯招獲派心儀科目,六成二(62.2%)會考慮報讀自資副學位課程,其次為自資學士學位課程(32.9%)、邊工作邊進修(24.6%)、重讀或自修(24.6%);部分亦會考慮海外升學(20.1%)及內地升學(17.3%)[表二]。   香港青年協會督導主任陳英杰表示,近年AI發展迅速,廣泛應用於各行各業,院校課程也百花齊放,然而,部分新學科的名稱及學習內容模糊,使考生在規劃時可能感到困惑。面對過於豐富的資訊及選擇,令不少考生感到花多眼亂、迷惘及欠缺目標方向。距離放榜尚餘一星期,他鼓勵考生把握黃金時間,為不同成績制定規劃及應變方案,從而減輕憂慮,預早設想,從容應對各種可能的結果。   陳發現今年受訪考生對學歷的重視程度有增無減,相信是受到就業市場走勢的影響,提醒學生切忌盲目跟隨AI潮流,應深入了解每個科目的內容,確保與自己的興趣及能力相符,經過周詳考慮才作決定。他又留意到在是次調查中,中五學生的自評壓力水平比應屆考生更高,期望學校為高中生舉辦更多職涯體驗活動,讓學生親身接觸不同的新興行業,及早了解市場趨勢,探索職涯發展方向。   青協「DSE 2777 1112」由去年9月1日至今年6月26日共接獲9,312宗求助個案,以下是部分求助個案情況。   個案一  考生希望在大學修讀媒體相關課程,對成績不太擔心,卻憂慮畢業後相關工種可能已被AI取代。他猶豫應否選擇不容易被AI取代的工作,可是不符合他的興趣和擅長範圍,而高中修讀的科目也對大學選科有所限制。他發現大學選科不再是一個簡單的決定,並對未來感到恐懼、擔憂及不知所措。   個案二  考生對自己要求很高,父親也期望他入讀傳統大學,給他帶來巨大的壓力。今年初他曾出現缺課等逃避行為,但班主任未能理解他的處境,同學之間的比較風氣,更加重了他的焦慮。儘管他努力付出,卻感到文憑試的表現不如預期。放榜將至,他對自己的成績十分焦慮,甚至出現失眠、嘔吐等負面生理反應。   個案三  考生心儀會計科目,並相信自己的文憑試成績能順利升讀大學,將來成為會計師。他得到家人的支持,但擔心會計這類傳統行業會被AI取代,或使就業市場的競爭更加激烈。作為準畢業生,他對未來感到既期待又擔憂,希望能主動適應環境的變化,不斷學習和提升自己的獨特性,以保持競爭力。   個案四  考生認為無法考進心儀科目便代表「玩完」,帶來巨大的壓 力。放學後要補習及上網課,讓她疲憊不堪。有一次與同學網上聊天時曾表達「辛苦到想死」的心情,媽媽發現後責怪她浪費時間抱怨而不去溫習。面對家長的不理解,她倍感沮喪和難過,並產生矛盾的情緒,雖理解母親的焦慮卻又感到被忽視。     為了協助考生規劃升學路,青協「DSE 27771112」於7月15日至20日期間,特別延長放榜支援服務,包括加強2777 1112熱線服務,以及 uTouch.hk 網上輔導,讓考生和家長獲得即時的升學諮詢及情緒支援。    香港青年協會「DSE 2777 1112」 DSE放榜支援服務 文憑試放榜期間,服務時間將會延長︰ 7月15至20日(上午10時至凌晨2時) WhatsApp: 2777 1112 輔導專線: 2777 1112 升學網站: 27771112.hk Facebook: DSE 27771112 Instagram: DSE27771112 網上輔導: uTouch.hk   附件 青協「DSE 2024升學規劃調查」結果
08/07/2024

Go Media!Go Movie!與《公開試當真》一起「讓努力被看見」!

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香港青年協會協辦的「賽馬會青年共遊計劃 – The Year of Go!」(TYoG!)Go Media!Go Movie!《公開試當真》優先場及分享會,已於7月3日(三)順利舉行,電影演員許賢、倪安慈(阿慈),導演梁奕豪(贊師父)以及聯合監製文永昌(文Sir)在電影播放後亮相戲院,與現場超過300名青年分享對「香港公開試」的看法。   在分享會上許賢對「香港中學文憑」感受良多,更透露了有《公開試當真》的想法,靈感是來自當年考試成績未如理想,錯失考入屬意學科的機會:「這些失望帶著過一輩子,令自己很後悔,經常『早知這樣,早知那樣』。」慶幸事隔多年, 許賢仍終於將當年的悲憤轉化為更有價值的作品。另一方面,文Sir亦引述電影內容:「成績差,是努力的起點」一番說話,勉勵現場青年人如何更正面地看待公開試成績。   雖然嘉賓在席間不時強調學生面對的壓力如山般重,亦向青年人灌輸面對壓力的積極態度。但不能否認,適當的壓力亦是動力來源。除了贊師父分享「自我檢視」是讓自己進步的其中一個方法之外,阿慈亦引個人經歷帶出「知恥近乎勇」的道理。她為了不再中暑,所以努力鍛鍊體能;她為了聽懂英語,所以補習提升語文能力。就連身為駐校社工的主持人阿Rain都讚她「醒覺」得早!   聽到嘉賓們對於「公開試」的看法,在場青年反應踴躍,並抓住機會發問取經。被問及對於「天賦」和「努力」的看法時,許賢則一句「沒有奇蹟、只有累積」強調努力的價值和重要性。現場還有青年主動向電影團隊致謝,讓社會人士反思公開試對於學生的意義,引起同學們不少共鳴。   青協TYGo!Go Media!的《Sunday Go! 周日遊》系列現正招募行程企劃書,獲選者更有機會與星級團友共遊一日玩餐勁!   報名表格: 【Sunday Go! 周日遊】-「招募行程企劃書」   ———————   關於 TYOG!  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香港遊樂場協會、香港小童群益會、香港青年協會、香港基督教青年會及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聯合主辦 – Jockey Club “The Year of Go!” Series (「TYoG!”)支持New Gen 共同探索遊歷,持續發掘每天生活中的驚喜和美好,定義自己的The Year of Go。
08/07/2024

香港迪士尼與青協首次合辦「奇妙音樂旅程」

  香港迪士尼樂園度假區與香港青年協會於7月7日首次合辦「A Magical Odyssey in Music 奇妙音樂旅程」,為400位來自香港、深圳及澳門的學生,創造一個表演藝術學習及交流的機會,在香港迪士尼充滿奇妙夢想的舞台,了解迪士尼的專業表演,及有機會欣賞來自香港、內地和菲律賓才華洋溢的青年表演,啟迪年輕人追尋演藝夢想。   香港迪士尼樂園度假區 體驗策略、樂園營運及規劃副總裁鄔秀琳表示,希望透過這個計劃讓大家互動交流,並提供一個真實的舞台予各地青年表演者去展現才華,配合香港迪士尼專業團隊的參與,啟發大家敢於創夢及努力尋找自己心中的舞台,成就未來。   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徐小曼表示,表演者既年輕又充滿活力,以精湛的技藝,展示了音樂的無限可能。她期盼這次跨地域合作,為學生帶來視聽震撼,更希望成為大灣區青年之間建立聯繫的起點,攜手在更廣闊的舞台展現夢想和活力。
06/07/2024

Recycling Academy 「塑膠再生企劃」活動嘉許禮順利舉行

香港青年協會與可口可樂中國有限公司攜手推行「塑膠再生企劃」,於2024年7月6日假南豐作坊4樓舉行活動嘉許禮。為期一年的回收學院計劃,吸引了20間中學,共300多名中學生參與,參與人次達1200人。回收學院工作坊由本地藝術家帶領,透過體驗式學習,讓學生親身探索RPET的不同可能性。   參加者還參觀了本地大型回收設施「塑新生」,認識回收再造技術,親身體驗大型回收、分解和再造的過程。他們將學習和得著以「30秒挑戰」製作成短片,並向學校及社區人士分享,網上接觸人次達15,000。獲獎隊伍為:   冠軍:香港中國婦女會中學 亞軍:恩平工商會李琳明中學 季軍:中華基督教會基朗中學   出席嘉許禮的40多名同學分享學習成果,並提出讓學校及社區更有效地推動塑膠回收的建議。嘉許禮完結後設現場工作坊,讓市民即時體驗入校工作坊的內容,教育和推廣乾淨回收;並在互動展區向社區人士展示塑膠轉化的過程,讓市民了解塑膠生命的第二生命,進一步推動社區大眾培養回收習慣,實踐綠色生活。
04/07/2024

新界鄉議局元朗區中學奪「長衫」設計比賽冠軍

青協《中國歷史文化周》本周四啟動 以「別出心裁」為主題 從華服看中國文化與藝術 逾160位中學生參與「長衫」設計比賽  新界鄉議局元朗區中學奪冠   香港青年協會致力鼓勵本地青年認識中國源遠流長的歷史與文化發展。自2011年開始,每年均舉辦《中國歷史文化周》教育活動系列,鼓勵青年透過課堂以外的體驗,加深對國家不同範疇發展的認識。   《中國歷史文化周》今天(4日)舉行啟動禮,以「別出心裁」為主題,帶領本地青年學生學習華服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元素,了解和傳承中華衣飾文化的精神。華服是中華文化的傳統衣飾,其剪裁、刺綉、原料、圖案等方面均具有獨特的元素及風格。中國自古就被稱為「衣冠上國、禮儀之邦」,可見人民對服飾及禮儀之重視。各朝代的服飾是不斷演變,承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和美學價值,彰顯了中華文化的優雅和莊重。   立法會議員江玉歡、社會福利署署理助理署長(青年及感化服務)周月明、文化力量秘書長伍婉婷、香港理工大學時裝及紡織學院助理教授吳國禧博士、新界校長會主席朱偉林校長,以及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徐小曼出席啟動禮。   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徐小曼致辭時表示,服飾在各國文化中,蘊含獨特意義和象徵,也反映了民族的文化素質和美學價值。今次《中國歷史文化周》在青協領袖學院舉行展覽,學院座落於別具歷史價值的前粉嶺裁判法院,希望活化古蹟,同時也活化華服,結合傳統和科技,為公眾帶來全新體驗。   典禮亦頒發「長衫」設計比賽各獎項。新界鄉議局元朗區中學的中四學生王顥曈獲得比賽冠軍。沒有修讀視藝科的她,對於獲獎感到驚喜及難得。她表示受到長衫的歷史啟發,故此選擇女書字體及竹葉為設計元素,「女書字體細長而彎曲,與有花中君子之稱的竹葉相似,喻意女性既可是詩中美人,亦可以是被歌頌的君子」,藉以帶出女性力量的主題。   亞軍由香海正覺蓮社佛教正覺中學的中三學生曾梓源、黃熙渲及馮慧琦奪得。她們表示設計意念來自山水畫,所有山水圖案均是親手繪製,希望以新奇設計打破長衫等於古老的舊有觀念;而她們對於作品得到賞識及獲獎感到十分榮幸。   他們的設計圖已製作成實體長衫,供公眾觀賞。而比賽表現優異的學生,將於7月下旬參與香雲紗專題交流團,前往佛山和順德學習及了解香雲紗的製作工藝。 今年《中國歷史文化周》獲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理工大學時裝及紡織學院、香港長衫協會、明華堂和襦一坊鼎力支持;另有基督教中國佈道會聖道迦南書院、仁濟醫院羅陳楚思中學、香港培道中學展出相關華服。   場內亦設有華服歷史展、國家非遺項目——長衫展、創意華服展;另有華服試穿、「長衫設計比賽」得獎作品展示、傳統文化手工工作坊、數碼華服設計工作坊、中國民族服飾AR換裝體驗、專題講座等;展期由7月4日至8日,歡迎公眾參觀。   《中國歷史文化周》由香港青年協會主辧,龍傳基金及香港青年協會領袖學院協辦。自2011年開始於每年暑期前舉行,過去曾經以《百年中國》、《翰墨傳承》、《光影歲月》、《鐵路行》、《縱橫外交》、《起動體育》、《我要起飛》、《知味尋源》、《築橋互通》、《古今築跡》、《以農立國 綠的足跡》、《天人合一》、《減貧奇蹟》、《別出心裁》為主題。詳情可瀏覽網站chinaweek.m21.hk。

 

Support HKFYG, Donate now.

 

 

Donate Now

Suppor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