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知識的方法有很多種,只要找到樂趣和動機,相信不再是苦事。由香港青年協會轄下21所青年空間主辦,儷妍會作為伙伴的「社區學業支援獎勵計劃」今天(29日)舉行分享會暨頒獎禮,表揚20位積極推動社區愉快學習、鼓勵自學的青年。得獎青年有編寫英語學習應用程式(APP)、創作香港通識遊戲棋、舉辦工作坊等,目的是以同路人或過來人身份,協助有需要的學童掌握愉快學習的技巧。
香港樹仁大學助理教授區志堅博士、K-Plant 葉錦華博士、儷妍會副會長董之發先生,以及香港青年協會督導主任黃秀儀女士等嘉賓出席頒獎禮,讚揚得獎青年持有主動學習態度、具自學精神,並鑽研方法讓地區學童重拾學習的樂趣。
香港青年協會青年空間督導主任黃秀儀女士表示,首屆「社區學業支援獎勵計劃」收到近100位中學生或大專生構思的計劃書,並獲學校或社會服務機構提名,經過首輪面試,最終選出20位得獎青年,每兩人分成一組,揉合雙方的點子,於剛過去的暑假共服務社區學童近1,300人次。黃秀儀補充說,該獎勵計劃結合學術及義務工作的精神,鼓勵青年助人自學,長遠期望建立學習平台。她感謝儷妍會和學界的踴躍支持,攜手推動青年實踐創新的學習方法。
儷妍會副會長董之發先生表示,在評審過程中很難作出抉擇,很多同學的計劃都富有創意,例如有中三學生構思舉辦聯合國模擬會議比賽,推動朋輩學習通識時事。在剛過去的暑假,儷妍會的同事更擔任導師,協助得獎青年推行計劃,向自己的目標邁進。
得獎青年之一,15歲的石境城年幼時父母未能經常陪在身旁,由英語教育水平不高的祖父母湊大,因而未能協助他應付學習需要。由於英語根底比其他同學差,促使他尋找自學方法學習英語,更令他志願成為兒童教育軟件開發者,立心幫助與他一樣未能打好基礎的青少年。他在該獎勵計劃中夢想成真,編寫了一個英語學習應用程式(APP),讓兒童透過遊戲學習英語。
林穎君自小立志成為老師,於是入讀中文系,希望作育英才。她深感現時學生的學習興趣薄弱,導致成績未如理想,因而義務教授刻製中國印章石雕,讓不同階層的青年可以了解印章工藝和書法,並從中認識中國歷史,引發學習興趣。她認為,學習必須由心而發,由興趣而起,以實踐啟發學生思考,才能發揮自學的最大效用。
中六學生黃潔玲,在中學生涯最後一個暑假,面對考試和功課壓力仍不怕繁忙,堅持參與該獎勵計劃。她坦言,作為一位新移民,學習英文是非常困難,既擔心發音不準,又害怕文法錯誤。憑著過往自學的經驗,她運用一系列的英語小遊戲,鼓勵高小學生多說、多聽,「我也有信心說英語,不擔心被人取笑。希望可以傳揚這份信念,將愉快自學的方法,分享給更多親子。」
青協轄下21所青年空間的「社區學業支援隊」每年均舉辦多項活動,繼「社區學業支援隊——閱讀.悅讀」後,今年舉辦「社區學業支援獎勵計劃」,鼓勵各區的中學生及大專生,於地區構思多元活動,幫助有需要的兒童及青年提升學習興趣及動機。詳情可瀏覽網站lh.hkfyg.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