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創研庫」公布「香港青年看社會團結」研究報告 – 香港青年協會 The Hong Kong Federation of Youth Groups

「青年創研庫」公布「香港青年看社會團結」研究報告

八成八受訪青年期望香港是團結包容社會

近三分一指市民與政府之間缺乏互信是窒礙團結主因之一

近八成四受訪者認為當前社會撕裂嚴重

建議當局進行大型公眾參與諮詢,同尋社會發展目標及願景

另設可供公眾參與的基金項目,強化推動社會團結與共融

香港青年協會青年研究中心成立的「青年創研庫」,今天(25日)公布有關「香港青年看社會團結」研究結果。在全港隨機抽樣調查519名15至34歲的受訪青年中,九成半(95.2%)認為團結對香港重要;八成八(88.3%)期望香港是一個團結包容的社會。

此外,近八成四(83.7%)受訪青年認為當前社會撕裂嚴重程度高於一般水平,達6-10分(0-10分,5分為一般,10為最高),整體平均分為7.30分。三成三(33.0%)認為,市民與政府之間缺乏互信,是窒礙社會團結的主因;其次是持分者凡事以立場行先(23.1%),以及社會資源分配嚴重不均(21.2%)。

研究顯示,受訪青年對於近年特區政府促進社會團結表現的評分,平均為3.35分。至於特區政府該做些甚麼,以協助改善社會撕裂,受訪青年認為當局需吸納各派別人士加入政府(41.1%)或持續發展香港(39.8%)。另有逾三成(32.3%)認為政府需與各黨派建立恆常溝通機制;逾兩成則認為特區政府需重啟政改(27.1%),或建立香港社會願景(21.1%)。

研究亦指出,高達九成七(97.6%)受訪青年希望香港可以變得更好。在受訪者眼中,團結對香港的意義,主要在於改善社會民生(27.6%)、推動香港發展(27.4%)及增加市民對香港的歸屬感(20.8%)等。不過,受訪青年對於香港未來五年能夠團結的信心顯不足,近三分之一(32.2%)受訪者在這方面給予5分的一般水平,整體信心平均分為4.2分。

個人方面,大部分受訪者均認為社會團結與他們有關。至於個人願意為社會團結做些甚麼方面,過半數(56.8%)受訪青年表示,會以包容態度接納不同意見;其次是做好本份(49.6%)。逾三成半(36.2%)則表示會避免製造矛盾。不過,五成七(57.1%)受訪者表示,他們不相信個人有能力促進社會團結,而表示相信者佔三成八(38.3%)。

 

上述意見調查以隨機抽樣方法,於2017年5月至6月期間,成功訪問全港519名年齡介乎15至34歲的香港青年,回應率為50.0%,樣本的標準誤低於±2.2%。研究亦邀請17名青年參與聚焦小組訪談,當中有青年坦言,社會分化嚴重,令他們感覺到香港原有的一些基本價值如包容及同理心等,逐漸消失。他們亦擔心在香港的發展機會;另有參與者提及他們在促進社會團結時面對的困難,包括資源不足、在建制內的聲音較弱等。

青年創研庫「管治與政制」組別召集人鄭東表示,團結對社會持續發展等有積極作用。惟近年社會分化嚴重,累積深層次矛盾問題並未妥善解決,社會錯失不少機遇。他建議特區新一屆政府抓緊契機,進行大型的公眾參與諮詢,並努力透過不同渠道,收集和吸納社會人士對香港未來發展目標和願景的意見,聚焦社會目光及能量,推動香港向前。

該組成員林智浩則認為,社會團結需要政府和各界參與。隨著公民參與意識日漸提高,民間所發揮的影響力,可能比單靠政府一方努力,更見成效。參考外地社會影響債券(Social Impact Bond) 的概念,他建議特區政府考慮推動具眾籌及回報等元素的基金項目,以強化社會團結與共融為宗旨,讓民間可以有更多參與渠道和機會,鼓勵社會各界發揮創意,各展所長。

另一成員潘學智補充說,青年對香港前景抱有憧憬,樂見更美好的香港。他建議在政府各個諮詢委員會,增加青年代表比例至不少於15%,一方面顯示當局對青年意見的重視和信任,並讓政府在政策制定過程中,吸納青年理性和具建設的聲音;另方面讓有志服務社會的青年,及早得到相關鍛練機會。

青協青年研究中心成立的「青年創研庫」,由近百位本地青年專業人士與大專學生組成,平均年齡為27歲。透過以研究實證為基礎的討論、交流,創研庫成員提出政策建議,期望能為社會建言獻策。青年創研庫四項專題研究系列包括:「經濟與就業」、「管治與政制」、「教育與創新」,以及「社會與民生」。八位專家、學者應邀擔任創研庫的顧問導師,包括張子欣博士、黃元山先生、陳弘毅教授、倪以理先生、馮玉麟博士、陳維安先生、葉兆輝教授和葉志衡博士,並就各項研究提供意見。

傳媒查詢︰香港青年協會傳訊幹事何詠筠小姐

電話︰3755 7044

 

Support HKFYG, Donate now.

 

 

Donate Now

Suppor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