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創研庫」公布「香港創意工藝產業化的發展挑戰與機遇」研究報告 – 香港青年協會 The Hong Kong Federation of Youth Groups

「青年創研庫」公布「香港創意工藝產業化的發展挑戰與機遇」研究報告

受訪者普遍重視工藝

兩成八認為本港發展工藝最缺乏人才,其次是地方

建議設立「創意工藝匯聚區」,提供租金優惠及生產支援

並資助創意工藝生產的科技和自動化運用

香港青年協會青年研究中心成立的「青年創研庫」,今天(27日)公布「香港創意工藝產業化的發展挑戰與機遇」研究報告。研究結果指出,香港市民重視工藝,但年輕創意工藝工作者缺乏可負擔場地,以及面對規模化生產所需的管理和技術問題,因此建議建立「創意工藝匯聚區」,並資助提升創意工藝生產的科技和自動化運用,支持創意工藝產業的發展與升級。

是次研究以電話隨機抽樣方式,訪問了520名18歲或以上香港居民。結果顯示,同意「工藝失傳喺可惜嘅事」及「你欣賞工藝良好嘅產品」的平均分分別為8.11分及7.32同意「科技可以取代良好嘅工藝」及「工藝質素並不是你購買產品嘅考慮因素」的平均分,則分別只有5.02分及4.17,反映受訪者重視工藝。但在進一步發展工藝上,受訪者認為,香港最缺乏是人才(28.2%)和地方(23.0%

在產品推廣上,絕大部分受訪者(96.9%)同意香港需加強發展品牌,最多受訪者(34.5%)認為應加強發展香港品牌的「知名度」,但他們認為政府重視香港品牌的推廣,平均分只有4.41,反映政府在推廣方面的力度有待加強。

研究又發現,大部分(84.5%)受訪者同意香港應加強發展工業。不過,接近一半受訪者認為,香港加強發展工業的主要障礙是「租金太高/缺乏地方」(48.5%),其次是「缺乏相關人才/技術」(26.8%)和「缺乏政府支持」(23.8%)。

研究亦與19名年輕工藝工作者進行深入訪問。有個案表示,從事創意工藝生產首要面對地方問題,香港的租金高昂,雖然工廈租金較為便宜,卻缺乏人流;而現存的場地及支援措施,部分位置遍遠,部分則租金不便宜,且並無針對工藝行業,難以支援他們所需。

至於為產品升級,進行大規模生產方面,有受訪個案將手造勾織成衣產品重新設計,保留當中最精要的部分以手造精工製作,並配以車工及高質的用料,成功大量生產,同時保持工藝特色與水平。另有手工發酵飲品商表示,雖然有借助機器提升產量,但恐怕質素受影響,暫時仍未敢大批生產。情況反映,如何在提高生產量的同時,可維持產品的高質量,是眾多創意工藝業務所面對的兩難

報告引述受訪專家認為,欠缺可負擔的工作空間對創意工藝生產及銷售構成重要障礙,因為工藝的生產相當依靠地方用作工作室及產品展示。受訪專家表示,香港應該利用科技及自動化去配合進一步推動工藝與工業生產,促進創意工藝行業向前發展。

青年創研庫「經濟與就業」組別召集人楊人重表示,近年創意經濟在世界興起,香港值得對創意工藝作出支持,以促進產業多元發展。他引述報告建議在大嶼山或西九文化區等地建立「創意工藝匯聚區」,以非商業模式運作,為從事工藝業務的租戶提供可負擔的租金,並提供生產及商業支援服務。同時,在該區設立「工藝創業加速器計劃」,培養有潛質成長為成功香港品牌的業務,以支持創意工藝行業的運作。

該組成員牟城光認為,為提升工藝行業的經濟效益,創意工藝的生產有需要步向規模化,亦應加強香港的品牌推廣。他建議,政府應資助用於提升創意工藝生產的科技和自動化運用,例如鼓勵相關業務與生產力促進局或大學合作,協助產品作大規模生產,同時為新晉創意工藝業務提供更多參展機會。他又建議,當局透過財務機構,向創意工藝業務提供貿易融資服務,以解決小規模創意工藝業務難以獲得商業性貿易融資的困難,紓緩資金週轉的壓力。

青協青年研究中心成立的「青年創研庫」,由近百位本地青年專業人士與大專學生組成,平均年齡為27歲。透過以研究實證為基礎的討論、交流,創研庫成員提出政策建議,期望能為社會建言獻策。青年創研庫四項專題研究系列包括:「經濟與就業」、「管治與政制」、「教育與創新」,以及「社會與民生」。八位專家、學者應邀擔任創研庫的顧問導師,包括張子欣博士、黃元山先生、陳弘毅教授、倪以理先生、馮玉麟博士、陳維安先生、葉兆輝教授和葉志衡博士,並就各項研究提供意見。

-完-

傳媒查詢︰香港青年協會傳訊幹事何詠筠小姐

電話︰3755 7044

 

Support HKFYG, Donate now.

 

 

Donate Now

Suppor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