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oadmin – Page 2 – 香港青年協會 The Hong Kong Federation of Youth Groups

ccoadmin

22/05/2024

評論文章︰關注精神健康,進一步推動基層醫療發展

為了改善對精神復元人士和有精神健康需要人士的支援,行政長官於2023年《施政報告》提出十項加強措拖,除了增加管理患者人手、縮短新症輪候時間等醫療政策,還加強了基層醫療服務,及早識別有精神健康需要人士並進行介入。   近年,本港青年精神健康的問題引起社會關注,然而,本港精神健康服務供不應求,加上社會對精神病患者的負面標籤等問題,使青年未能及時接受合適的治療,影響復元進程。   青協M21網台節目《傾.盡全力》早前探討「青年精神健康」議題,數名從事醫療及社福行業的專業青年提出三大建議,包括:增加資助青年使用私營精神健康服務、將青年精神健康納入基層醫療服務層面,以及培訓「青年全健師」。   公營醫院精神科輪候時間長,較穩定的新症患者,最長需等候95星期才可接受面診服務,而私營精神科醫療服務的收費高昂,加上服務集中於市區,居住於偏遠地區青年就要跨區就醫,減低青年的求助動機,有機會導致延誤治療。有專業青年建議政府應增加資源,資助有精神健康需要的青少年使用私營精神健康醫療服務,務求做到及早識別、及早介入。   另外,專業青年亦建議將輕度及中度的精神病患者,分流到社區接觸點作初步介入,以減低公營醫療負荷。將青年精神健康納入基層醫療服務,於地區康健中心加入臨床心理學家及社工等專業支援,可讓服務達致「青年為本」及「地區為本」。   為增加求助動機,專業青年建議仿效外國做法,培訓半專職的「青年全健師」,以青協全健大樓的青年全健師為例,作為患者的陪伴者和守門人,提升患者求助動機,並緩解醫療人手不足的問題。   青年是社會未來的楝樑,要改善青年精神健康,需善用及靈活調配社會資源,政府及各界人士的配合和支持必不可少。
22/05/2024

If you could volunteer with anyone, who would you choose?

If you could volunteer with anyone, who would you choose?   Our HKFYG volunteer Candy said she would choose to volunteer with Laurinda Ho. “Because she has more financial resources, she can support more people in need, and I can contribute my strategic thinking to propose more efficient community volunteering programmes. I would like to work with her to assist families facing financial difficulties,” Candy Tan said, imagining and laughing.   Candy, a passionate Form 5 student, embarked on her volunteering adventure with our organisation last year. From the moment she stepped through our doors, she wholeheartedly embraced the spirit […]
15/05/2024

「青年創研庫」公布「提升青年精神健康助職場適應」研究報告

步入職場是人生重要里程,卻同時為青年帶來不同面向的壓力。香港青年協會青年研究中心成立的「青年創研庫」,今天(15日)公布有關「提升青年精神健康助職場適應」研究報告。結果發現,在受訪的604名本港青年中,超過三成表示剛進入職場時承受相當壓力,尤其是在「規劃個人前途」(36%)、「處理職場上的人際關係」(34.8%)及「應付工作要求」(34.6%)等【表3】;然而,「擔心被人標籤或歧視」(43.4%)及「不接受自己有情緒/精神健康問題」(34.4%)卻成為影響他們尋求協助的主因【表11】。   調查顯示,受訪青年的平均工作年期為2.6年【表2】;目前的壓力主要來自「財務」(36.4%)、「個人發展及前途」(35.6%)和「工作」(29.6%)【表5】。遇到壓力時,逾半青年選擇「同朋友傾訴」(51.3%)來減壓,亦有人透過吃喝(28.8%)、聽歌、睇戲、睇劇(27.3%)、休息(24%)、購物逛街(23%)、運動健身(22.2%)等紓緩壓力【表6】。   半數受訪青年(50.4%)認為職場對患有情緒病之員工的接納程度非常低【表10】。若出現精神健康問題,超過一半青年(52.6%)表示不會告知他人【表7】,原因是「害怕成為其他人的話柄」(42.1%)【表9】。他們認為,如果坊間的精神健康服務有以下的特點,包括「網上視像服務」(40.1%)、「可以隱藏個人身分」(38.4%)和「可負擔收費」(31.8%),有助鼓勵人們尋求協助【表12】。   上述研究以實地意見調查方式,於2024年2月至3月期間,訪問了604名18至29歲在職或待業的香港青年,以及22名在職場上感到不同程度壓力的青年個案。綜合他們情況,由校園過渡至職場,面對身分的轉變,需要適應全新的工作環境和職場文化,部分青年出現焦慮、不安、失眠及情緒性進食等,而適應期大約需時2至6個月。   研究亦綜合受訪專家及學者意見,指出現時針對過渡階段在職青年的精神健康服務存在缺口。就公營服務系統而言,青年步入18歲後,便不能再使用兒童及青少年的服務,而直接劃入成年的服務使用者,需要重新輪候。事實上,當在職青年遇到精神問題,便要面對公營服務輪候需時或私營服務收費不菲的困局。   青年創研庫社會民生組副召集人郭達生引述研究指,青年初入職場,需要努力適應職埸文化,尤其是畢業後半年的重要適應階段。因此,建議延伸大專院校輔導服務至有需要跟進的青年,覆蓋期為半年,並拓闊職業跟進服務,涵蓋情緒健康評估。   針對有助鼓勵青年尋求服務的特點,如費用可負擔、視像服務及去標籤化等,該組另一副召集人張綽嵐表示,參考台灣的經驗,建議政府推出「青年心理健康服務券」先導計劃,讓18-29歲青年透過服務券形式尋求私營的心理輔導服務,並涵蓋網上視像服務,簡化登記時所收取的個人資料,確保青年能獲得及時和適切的心理支援。   健康的職場環境可以提升員工士氣和生產力,對支持精神健康同樣至關重要。成員楊子晴表示,鼓勵企業訂立心理健康日(Wellness Day),以展現企業對員工身心健康的關注。另方面,因應情緒問題是職場禁忌,成員徐嘉熹表示,政府、企業及員工需共同努力,共創包容文化,政府可加大力度宣傳《精神健康職場約章》,而企業方面可考慮成立心理健康支援組(Wellness Committee),聆聽包括青年員工的聲音,推動職場精神健康,促進社會進步。   有關青年創研庫 青協青年研究中心自2015年起成立「青年創研庫」,是本港一個屬於青年的智庫。新一屆(2023-2025年度)創研庫成員由80位本地青年專業人士與大專學生組成,平均年齡為27歲。透過以研究實證為基礎的討論、交流,創研庫成員提出政策建議,期望能為社會建言獻策。青年創研庫三項專題研究系列包括:「經濟就業」、「青年發展」,以及「社會民生」。5位專家、學者應邀擔任創研庫的顧問導師,包括張子欣博士、倪以理先生、張炳良教授、陳智遠先生,以及范寧醫生。   附件:「提升青年精神健康助職場適應」調查部分結果   傳媒查詢︰香港青年協會高級傳訊經理何詠筠女士 電話︰3755 7044
13/05/2024

評論文章︰打造香港成為國際綠色金融中心  邁向零碳經濟

全球正面臨氣候危機,各國近年紛紛積極解決碳排放問題。因此,社會衍生一系列以友善環境為目標而創建的​綠色金融商品及服務,達致可持續發展。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金融服務業是本港經濟支柱之一,具有成熟的資本市場和符合國際標準的監管環境,正好發揮綠色金融樞紐的角色,引導資金投向至可持續發展項目,促成低碳經濟轉型目標。   過去幾年,香港發行的綠色和可持續債券及貸款總額超過800億美元,已成為國際上具有影響力的綠色金融市場之一。為了進一步強化氣候政策支援,提升香港的國際形象,政府部門、監管機構和各界持分者組成了「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跨機構督導小組」,並取得不少進展。此外,港府較早前公布的「綠色金融科技地圖」,主要為企業和金融機構提供相關綠色數據,今年《財政預算案》也提出多項措施,聚焦綠色創新科技發展,顯示政府高度重視綠色金融與科技的融合。   儘管香港在發展綠色金融方面取得不俗成績,但全球許多綠色金融中心都在積極創新,香港如果不在監管披露、金融科技、碳市場及人才培育四大領域取得突破,跟上國際發展步伐,恐怕很快就會落後。   青協M21網台節目《傾.盡全力》四位從事金融相關行業的專業青年,早前探討香港綠色金融發展的現況,並就以上議題作出建議。   要促進香港發展成為國際綠色金融中心,青年均認同必須建立世界級的監管制度,制定明確的界定標準和披露要求,建議盡快出台一套適合香港專用、接軌內地和國際的綠色分類框架,可先由產業集中度高或市場佔有率高的行業作為試行,並主動與業界溝通和了解可持續發展的進程。   青年所提出的建議,正好切合最近金管局發表的香港可持續金融分類目錄相關措施,有助業界定義或披露金融產品為「綠色」,從而防範「漂綠」(Greenwashing)的行為。此外,透過加強監管科技並運用人工智能技術,長遠建立一套指標,以量化綠色金融產品信息,亦能助解決「漂綠」問題,提升對投資者對綠色金融的信心。   在碳市場方面,香港憑著資本市場豐富的經驗,與國際投資者緊密聯繫,能有助構建更高效的碳市場,青年認為應該把握這個優勢,積極與內地「中國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對接,如滬深港通般構建貫通中港的碳合規市場。   另方面,綠色人才短缺一直備受關注。根據青協青年創研庫發布的「促進綠色就業發展」研究報告,近八成受訪者認為綠色工作有助年輕一代提供更多就業機會,但高達九成認為現時綠色工作機會不足,反映大部分人仍對香港綠色就業前景持審慎態度,需正視他們對綠色就業出路的信心。多位青年建議大專院校統籌跨學科的綠色金融課程,以及重新啟動「綠色就業計劃」,為有意入行的青年提供就業機會。   全球積極推動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及企業管治(ESG),綠色和可持續金融需求日漸增加。香港可加強綠色金融及金融科技的發展,並在內地及國際綠色金融生態圈的發展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從而鞏固香港成為國際綠色金融中心的地位。
12/05/2024

支持社工專業有序發展

12/05/2024

青協「香港機關王競賽」圓滿舉行

  青協「香港機關王競賽」圓滿舉行 學生設計創意機關 推動減碳生活 福榮街官立小學、滙基書院及福建中學分別奪冠   對抗氣候變遷,青少年憑藉創新思維,設計充滿創意的機關,也可以為地球減碳出一分力。香港青年協會自2010年舉辦「香港機關王競賽」,鼓勵本地中、小學生將創意及STEAM知識融入積木設計,實踐物理及工程等科學知識。「香港機關王競賽2023/24」昨天(11日)圓滿舉行,吸引近400名中、小學生參與。   香港青年協會理事會委員陳重義博士致辭時表示,青協一直致力推動STEAM教育,是次競賽正是一個讓青少年發揮科學潛能及創意思維的平台,並在解難過程中,與隊友合作、積極面對挑戰,發揮抗逆應變能力。他指出,今屆競賽以《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的四大減碳策略為主題,鼓勵學生發揮創新思維,從中學習減碳策略以及應用綠色能源,並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攜手實現碳中和,建立綠色宜居的生活環境。   香港立法會議員黃錦輝教授勉勵學生,隨著新科技的引入,人們常常擔心自己的工作會被取代。然而,過去的工業革命已經多次證明,有些工作被自動化取代,同時也創造了新的工作機會。當人工智能可以處理設計等任務時,我們需要用心思考、創造和發展新的方向和想法,以充分運用新科技改善生活。   比賽分為「機關整合賽」、「積木創客盃」及「機關王影片賽」三個部分。在「機關整合賽」中,隊伍利用機關王積木和環保材料,設計及搭建連鎖機械裝置,並以減碳策略為主題。高小、初中和高中組冠軍分別由福榮街官立小學(第一隊)、滙基書院、以及福建中學的隊伍奪得。   高小組冠軍福榮街官立小學(第一隊)揉合「敦煌飛天」與希臘文化特色的主題,搭建瀰漫文化氣息既達到減碳目標的綠色城市。滙基書院以「浮世拉麵」為題,搭建出重視廚餘回收及減少碳排放的餐廳。福建中學以「未來城市 2050」為題,利用機關展示未來城市發展的可能性。     「機關王影片賽」則要求參賽者以機關王積木零件設計及搭建連鎖機械裝置,並拍攝出具創意及意義的主題影片。福榮街官立小學及香港真光書院贏得冠軍。他們透過連鎖機關影片,呈現出保護、恢復和促進可持續利用陸地生態系統。 「香港機關王競賽」由香港青年協會主辦,創新科技署贊助, Babyboom Learning Co., Ltd.、智高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的鼎力支持,並由大專院校及科技公司的專業人士擔任評判,為各隊伍提供寶貴意見,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全球各種挑戰,以及思考如何推動減碳生活等可持續發展。   自2010年起,「香港機關王競賽」已累計超過2,600名中小學生及184間學校參與,深受學界支持。香港代表隊在國際賽事中表現優異,於歷屆世界賽各組別中合共取得11個冠軍、10個亞軍及7個季軍獎項。詳情可瀏覽網站ce.hkfyg.org.hk。
11/05/2024

表揚重回正軌青年 鼓勵公眾「聽.說」青年故事

在青年的成長歷程中,若要勇敢克服困難,跨越種種障礙與挑戰,需要有身邊人的支持和鼓勵,同時願意傾聽他們的經歷和感受。香港青年協會「青年違法防治中心」今天(11日)舉行「重新出發」青年嘉許計劃2024頒獎禮,表揚得獎青年勇於改過自新、重新振作。他們以自身的經歷,勉勵其他青年奉公守法,建立正面人生觀。   主禮嘉賓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警務處處長蕭澤頤、荃灣獅子會會長何峯山,以及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徐小曼為得獎青年送上祝福及支持。8位曾經誤入歧途的青年,憑著反思、決心、毅力,並獲得家人、老師、工作伙伴、社工等與他們同行,加上社會的接納,使他們成功重回正軌,令人鼓舞。   青協「青年違法防治中心」每年接觸近4,700多位青年,社工從中甄選值得表揚的青年參加「重新出發」青年嘉許計劃。今年該計劃的主題是「聽.說」。   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徐小曼表示,此嘉許計劃為公眾提供一個難得的機會,能夠聆聽得獎青年的蛻變經歷;同時鼓勵仍然在迷途中的青年分享自己的故事和心聲給同行者,從中獲得勉勵、支持和啟發,幫助他們實踐理想,以遵守法規的方式生活。她感謝懲教署與青協再度攜手合作,提名合適青年參加;並感謝荃灣獅子會慈善基金多年來的慷慨支持,使這個計劃能夠持續為更多青年帶來鼓勵和改變。   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恭賀得獎青年,為香港寫下更多勵志的故事,為其他同輩樹立榜樣。他分享時指出,「聽」和「說」均是一門學問,透過「聆聽」,可以真正了解青年朋友的心路歷程、感受和想法。透過「說話」,可以給予青年朋友鼓勵和意見,更可以讓其他受眾得到啟發和改變的力量。如此,「聽.說」便成就了一個生生不息的循環,為社會帶來蛻變的正能量。   Kiki(化名)中三離校後,過著充斥著損友和毒品的糜爛生活,後來因販毒被判入獄兩年。獄中的日子讓她反思人生,決定改過自新,脫離壞圈子。現在她積極修讀化妝課程,立志成為一名化妝師,期望透過發展個人事業來回報家人的支持和信任。   阿亨(化名)因無牌駕駛被捕,被判入屯門兒童及青少年院。在院所期間,他體會到失去自由的痛苦,決心痛改前非,培養攀石興趣和設定個人目標。他明白家人支持的重要性,推動他進步。如今,他積極參與校園生活,成功考取攀石牌照,建立正向生活。   愛面子及重視金錢的小寶(化名),曾依賴群黨生活換取滿足感。中四時被捕入獄,出獄後卻染上毒癮。儘管如此,朋友和社工沒有放棄他,不斷鼓勵他積極改變,院所的中文老師更悉心指導,激發了他對中國語文的興趣。最終,他在公開考試中取得佳績,目標是成為註冊電工,計劃考取專業牌照在相關行業發展。   本年度的青協「重新出發」青年嘉許計劃已經是第十一屆,共有8位年齡介乎15至20歲的得獎者,部分青年曾經吸毒、或因不同的犯罪行為被捕,經過家人關懷及社工輔導,最終能夠重拾目標和建立健康人生。他們的故事結集成「重新出發」電子書,讓社會加深了解他們的心路歷程和成長需要。   青協「青年違法防治中心」透過轄下地區外展社會工作隊、深宵青年服務和青年支援服務,就邊緣及犯罪青少年經常面對的三大問題,包括「犯罪違規」、「性危機」及「吸毒」,提供預防教育、危機介入與評估,以及輔導治療;另外亦推動專業協作和研發倡導。「青法網」和「違法防治熱線8100 9669」,為公眾提供青少年犯罪違規的資訊和求助方法。青協於上環永利街亦為有需要的青少年提供短期住宿服務。   青協青年違法防治中心熱線︰8100 9669 「青法網」︰ycpc.hkfyg.org.hk
09/05/2024

專業青年與郭玲麗、葉兆輝談精神健康

學童輕生個案頻現,青年精神健康狀況受到關注,政府較早前宣布延長實施以學校為本的「三層應急機制」至今年底,加強支援學校及早識別有較高自殺風險學生。青協M21網台節目《傾.盡全力》第三季的第5集今天(9日)播出,由3位專業青年與立法會議員郭玲麗,以及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教授互動交談,就青年精神健康及相關議題提出意見。   3位專業青年包括︰李菀容(Ada)、司徒敏鰩(Yoyo)、杜奇熹(Mark)。他們在節目中探討青年精神健康服務的痛點、將精神健康納入基層醫療,以及對培訓青年全健師提出建議。   立法會議員郭玲麗表示,儘管政府在全港各區設立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並投放大量資源,惟宣傳不足,市民對中心的服務及運作不甚了解;此外,診症時間亦不切合年輕人的生活模式,擔心青年因各種原因而不求醫,錯過黃金治療機會。為加強精神健康服務的支援,她冀當局參照世界各地的做法,將精神健康納入基層醫療服務,並善用本地及海外已接受培訓的近萬位專業輔導員,在基層醫療中提供支援。   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教授表示,當處理青年精神健康問題時,資源錯配是目前最大的挑戰,認為社會不應只著重醫療和治理,還需考慮預防和關注,以防患於未然,而學校是一個良好的切入點。他建議政府及相關機構在推展精神健康服務時,應考慮三大關鍵點:「可得性」(Available)、「可接觸性」(Accessible)和「可負擔性」(Affordable),以確保相關服務更容易接觸到市民大眾。   根據醫院管理局的數據,2021至22年度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門診的新症需輪候79星期。3位專業青年認為公立精神科的輪候時間過長,並就前線經驗觀察,青年患者每次求診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及金錢,加重家庭負擔,因此建議政府資助有需要的青年使用私營精神健康醫療服務,以便及早診斷和治療。同時,他們建議擴大地區康健中心的服務範圍及對象,照顧青少年精神健康,並加入臨床心理學家及社工的專業支援,使服務可達至「青年為本」及「地區為本」。   截至去年3月,全港約有29萬人精神病患者,而精神科醫生卻只有381位,即每位醫生需要照顧779位患者,顯示醫患比例過高。專業青年建議政府借鑒外國的做法,培訓半專職從業員,以青協全健大樓的青年全健師為例,作為患者的陪伴者和守門人,提升患者求助動機,並緩解醫療人手不足的問題。   青協自2022年6月推出的「起步為香港」青年計劃,凝聚逾20,000位青年,以參與「社區建設」、「經濟建設」和「灣區建設」為重點,期望協力為香港開創新景象。網上節目《傾.盡全力》為「起步為香港」的焦點項目之一,共五個專題範疇陸續推出。詳情可瀏覽網站hkfyg.org.hk/stepping-forward-with-commitment-to-hk。
30/04/2024

Go Media!Go Movie!分享會順利舉行

由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資助,香港青年協會協辦的「賽馬會青年共遊計劃 – The Year of Go!」(TYoG!)Go Media!Go Movie!分享會,已於4月27日(六)順利舉行,電影《緣路山旮旯 》男主角岑珈其到青協賽馬會天耀青年空間,以「爺爺踏上夢想之路」為主題與60名中學生進行真情對話。   珈其分享了他在中學時期的經歷,被視為邊緣青年,學業並不出眾。然而,一次偶然的機會,他透過學校社工認識到了一位電影導演,開啟了他成為演員的夢想。最後更獲得參演電影「烈日當空」的機會。珈其亦鼓勵在場青年,要尋找自己喜歡的道路,繼而裝備好自己,抓住每一個機會。這就是他能夠成為一個備受人認識的演員之原因。在場青年反應踴躍,並抓住機會發問取經。   青協TYGo!Go Media!的Go Fun戰系列現正招募青年綜藝節目主持及玩家,更有機會直接受珈其訓練你成為節目主持人。   報名表格: 【Go Fun 戰】-「綜藝主持接班人」:https://forms.office.com/r/b4QuDyB26u 【Go Fun 戰】-「招募遊戲綜藝節目參加者及協助人員:https://forms.office.com/r/tzkAcshdH8   關於 TYOG!  由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香港遊樂場協會、香港小童群益會、香港青年協會、香港基督教青年會及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聯合主辦 – Jockey Club “The Year of Go!” Series (“TYoG!”)支持New Gen 共同探索遊歷,持續發掘每天生活中的驚喜和美好,定義自己的The Year of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