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oadmin – 香港青年協會 The Hong Kong Federation of Youth Groups

ccoadmin

22/04/2025

香港銀行公會與香港青年協會攜手培育金融科技人才

香港銀行公會與香港青年協會攜手培育金融科技人才 「大灣區創科探索‧多元共融服務計劃」圓滿舉行   由香港銀行公會主辦、香港青年協會協辦「大灣區創科探索.多元共融服務計劃」已圓滿舉行,透過一系列活動,讓80名中學生及大專生深入了解大灣區的科技創新、就業機遇、生活發展及數碼銀行服務等議題,並鼓勵學員將所學知識與公眾分享。計劃亦吸引了非華語學生參與,攜手突破文化界限及語言障礙,推動銀行知識的普及,展現多元共融精神。   在畢業禮暨成果分享會上,10位學員代表向行政長官李家超及銀行業界人士,分享學習經歷及成果。香港銀行公會時任主席、香港上海滙豐銀行行政總裁林慧虹女士表示:「這計劃展示了銀行業對香港不同範疇的承擔——不僅促進經濟活動以推動香港發展、培養下一代領袖人才,更向社會服務機構分享銀行服務專業知識,協助青年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該計劃其中的焦點活動為大灣區考察團,一眾學生於去年6月前往深圳,參訪多家創新科技企業,親身體驗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前沿技術的應用,了解高新科技如何重塑行業格局,啟發學員對未來的職業規劃。   香港青年協會督導主任(媒體服務)黃定邦先生與學員一同到訪大灣區,他表示:「此次行程非常充實,參觀了多間創新科技企業,更欣喜見證許多創業青年在此取得的卓越成就。同時,我注意到不少學員對大灣區發展事業充滿興趣,期望這次參觀及交流,能幫助學員更深入掌握大灣區的機遇,為未來職業規劃開拓更廣闊視野。」   而在銀行數碼服務工作坊中,學員進一步認識銀行業的數碼化轉型,了解數碼科技如何提升金融服務的效率與安全。此外,他們更學懂如何辨識網絡詐騙手法及保護個人私隱,提升自身的數碼安全意識。   學員掌握各項金融知識後,更發揮自身創意,親自編寫劇本,同時結合延展實境技術(XR),將所學內容轉化成為生動有趣的影片,向公眾推廣數碼銀行的便利及安全性,更透過影片推廣提防仿冒詐騙。他們製作的數碼銀行服務知識影片,以及上述計劃的回顧片段已上載至網站,歡迎公眾一起學習數碼銀行知識,共同維護安全的數碼環境,https://m21.hk/embracingdiversehorizons。
16/04/2025

「高鐵青年號——武漢新質發展體驗行」今天啟程

  「高鐵青年號——武漢新質發展體驗行」今天啟程 300位港青前往湖北武漢 了解新質生產力發展   透過內地交流考察認識「新質生產力」,有助青年掌握國家經濟戰略,拓展職業視野,激發創新思維。龍傳基金與香港青年協會舉辦的「高鐵青年號」今天(16日)出發,以「武漢新質發展體驗行」為主題,率領300位香港中學生及大專生,乘坐高鐵列車前往湖北省武漢市,探索當地在新質生產力的科技及經濟發展,以及文化傳承與創新,展開4日3夜的文化交流之旅。今早活動於高鐵香港西九龍站舉行出發禮,場面熱鬧且充滿朝氣。   出發前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是次300位青年參加者中,近兩成首次乘搭高鐵,高達九成三首次造訪武漢。五成參加者期望透過活動「認識武漢歷史文化」,而超過兩成半期待「參訪內地大學」。他們將與武漢大學學生代表交流,了解內地升學及學習文化;並將會製作學習報告,分享旅程中的得著及感受。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全國政協委員兼立法會議員黃錦輝教授、立法會議員兼青年發展委員會副主席梁毓偉、港鐵公司行政總裁金澤培博士、香港賽馬會內地事務總經理(政府及社區事務)   范綺明、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青年工作部二級巡視員張國來、龍傳基金主席黃嘉純律師、龍傳基金義務秘書譚贛蘭教授、「高鐵青年號」團長兼香港青年協會會長陳維安,以及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徐小曼等嘉賓出席出發禮。   主禮嘉賓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表示,「高鐵青年號」已成為年度旗艦活動,今年前往武漢,這城市既是國家重鎮,積極發展科技、旅遊與文化產業,她鼓勵青年把握機會深入探索各領域,盼考察後能將所學貢獻香港。   龍傳基金主席黃嘉純律師表示,今年是「龍傳基金」成立25周年,冀青年透過此行了解武漢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認識新質生產力,同時促進兩地青年交流。香港青年協會會長陳維安表示,是次考察團反應熱烈,更創下「高鐵青年號」歷來目的地最遠之紀錄,為青協65周年增添特別意義。適逢今年是國家抗戰勝利80周年,學生將有機會回顧歷史,緬懷先烈的英勇事跡。   他們亦感謝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和青年發展委員會資助;香港賽馬會、恒基兆業地產集團、香港湖北社團總會慷慨贊助。另中聯辦青年工作部、港鐵公司、湖北省青年聯合會、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及自由鳥全力支持;逾40間中學及大專院校的熱心參與。   首次到訪武漢的中學生周溥柔表示,此行最渴望認識當地深厚的歷史文化,尤其對登上《知音號》主題郵輪充滿期盼,透過沉浸式劇場體驗古今交融。另一參加者蘇錦榮則希望與武漢學生交流,了解當地青年生活及新興產業發展,並提及已學習數句武漢話,亦期待品嚐地道美食。   龍傳基金與香港青年協會合辦的「高鐵青年號」,帶領300位本地青年前往湖北武漢考察4日3夜。行程包括參觀武漢高鐵職業技能訓練段、「車谷」武漢經濟開發區、東湖聽濤景區、辛亥革命博物院(紅樓)、武漢大學、黃鶴樓、首義廣場、湖北省博物館,以及體驗《知音號》沉浸式劇場。詳情可瀏覽網站dragonfoundation.net。   小冊子下載︰   傳媒查詢︰ 香港青年協會高級傳訊經理 何詠筠女士 電話︰3755 7044 香港青年協會傳訊幹事 劉嘉裕女士 電話︰3755 7010
07/04/2025

HKFYG 2025-26 Annual Plan

06/04/2025

民青局局長麥美娟與「國際無伴奏音樂盛典」演出學生交流

透過節奏和動作,音樂可啟發正向思維和情緒,為生活注入活力和希望。由香港青年協會主辦的年度音樂盛事「香港國際無伴奏合唱節2025」,其中重頭戲「國際無伴奏音樂盛典」昨晚(5日)假伊利沙伯體育館舉行學生專場,現場氣氛熾熱。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香港青年協會會長陳維安、總幹事徐小曼及一眾嘉賓親臨觀賞,並與表演的中學生交流,共同見證其音樂成長旅程。   「國際無伴奏音樂盛典」是世界最大型的無伴奏音樂會之一,今年雲集逾20隊海外及本地人聲樂團,為香港帶來一場聽覺盛宴。200名中一至中六學生參與了由香港青年協會主辦,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及青年發展委員會資助的「會飛大象」青年正向思維啟迪計劃,他們並非專業表演者,卻願意敞開心扉,經過十個月的訓練,分別以音樂與舞蹈在社區傳遞溫暖,展現生命影響生命的成果。   文憑試考生梁藯旟是表演者之一,縱然要應付考試,每周的排練反而可放鬆心情,有助紓緩緊張情緒。她分享說︰「過去主要活躍於校內活動,此計劃讓她走出舒適圈,與其他學校的同學合作,從零開始籌備無伴奏合唱演出,因而感到自豪。」她在訓練期間曾到不同社區表演,啟發她未來投身社會服務的志向。   中五學生文振學在校內已是無伴奏合唱團主席,主力節奏口技(beatbox),參加此計劃後結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很感謝此計劃豐富了我的中學生活,不僅讓我成長,更學會如何貢獻社會。」他也發現主席的角色應主動規劃排練內容、指導團員,大家才有所進步。   曾於兒時學習拉丁舞及芭蕾舞的中三學生周安娜,透過此計劃重拾舞蹈興趣,並接觸到多種街舞風格。在參與舞蹈行為藝術及化妝課程中,她提升了自信,更與其他同學互相學習和成長。其後,她成功入選進階班,在演出中結識了來自不同學校的朋友,共同完成表演,感到非常滿足,更深刻體會到團隊合作的意義。   另外,四支享譽國際的頂尖人聲樂團,包括來自意大利的電子音樂實驗先驅Rebel Bit、國際權威比賽vokal.total銀獎得主新加坡The Island Voices、美國傳奇大學組合Tufts Beelzebubs,以及屢獲冠軍殊榮的本地新星Tunatics。四支各具特色的表演團隊,連同多支本地無伴奏合唱組合,呈現無伴奏合唱的極致魅力。   不同的表演團隊在合唱節期間,走訪全港多個地點及學校巡迴演唱,並設互動環節,讓更多觀眾及學生近距離見證純人聲無限可能。   關於青協文化藝術組 青協文化藝術組一直致力推動本地無伴奏合唱發展,開拓更多青年參與文化藝術的機會和空間;每年舉辦多元的無伴奏合唱訓練及活動,至今超過300間中學、逾37萬人次參與相關的活動。青協更於2016年再次榮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的「藝術教育獎(非學校組)」;而「香港國際無伴奏合唱節」、「無伴奏合唱教育計劃」及「青協香港旋律」從各方面支援青年欣賞及學習,亦培育了不少無伴奏合唱組合,為本地文化發展作出貢獻。詳情可瀏覽青協「文化藝術組」網站csu.hkfyg.org.hk。     傳媒查詢︰ 香港青年協會高級傳訊經理 何詠筠女士 電話︰3755 7044 香港青年協會傳訊幹事 劉嘉裕女士 電話︰3755 7010
03/04/2025

HKFYG 2025-26 Annual Plan

* For English version, please refer to Ch. 7 Executive Summary (p.35 to p.37)
03/04/2025

「333-00852香港青年灣區熱線」正式啟用

為支援香港青年在大灣區發展,香港青年協會與前海管理局、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共同推出「333-00852 香港青年灣區熱線」,現已投入服務。 透過電話熱線、微信平台及青協前海香港青年發展中心,打造「三位一體」的服務體系,為港青提供全面的大灣區創業就業、生活服務、政策諮詢等領域的諮詢服務。無論你想了解創業資訊、求職機會,還是想知在大灣區生活的注意事項,都可透過熱線查詢。 另外,青協「前海香港青年發展中心」日前在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舉辦一周年誌慶活動,包括身心共創工作坊、好治癒市集等精彩活動,吸引很多香港青年、各界社會賢達及政府官員踴躍參與,現場氣氛熱鬧。
03/04/2025

青協「小巨人運動成就計劃」助過重青少年健康成長

香港青年協會「社區體育部」主辦、太古資源聯同旗下Marathon Sports馬拉松全力支持的「小巨人運動成就計劃」,去年9月為82名8至12歲過重青少年提供為期8星期的非撞式欖球訓練及聯校比賽,旨在幫助他們建立健康運動習慣,提升身體機能與社交能力,並進行前後對比測試。研究結果顯示,持續運動對青少年的體能發展及社交有顯著正面影響,其中參加者在手握力和站立跳遠的表現更呈現明顯進步。   「小巨人運動成就計劃」在5間小學招募合共82名過重青少年(身體質量指數[BMI] ≥ 第98百分位),參與學校包括天主教聖母聖心小學、嘉諾撒小學(新蒲崗)、中華基督教協和小學、慈航學校及嘉諾撒聖心學校。為進行前後對比測試,參加者被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以評估運動對他們身心發展的影響。   嘉諾撒聖心學校的黎鎧堯是參加者之一,她的體能和社交技巧都有顯著進步,也增加了自信心,「透過此計劃,我學習到欖球的技巧,逐漸對這項運動產生興趣,並開始真正喜愛欖球。即使計劃結束後,我們來自不同年級,但在校內遇見時仍會互相交流,甚至在小息時分享趣事,彼此關係更加融洽。」   天主教聖母聖心小學的歐彥進也分享了類似經驗,「過去我曾參與欖球活動,但今次我對欖球的興趣進一步加深,並更加享受這項運動。在比賽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因為必須與隊友緊密合作才能成功得分。」 歐彥進體重也有所改善,這讓他在運動場上更有信心。而來自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的陳浩林表示,此計劃讓他們代表學校參與非撞式欖球聯校比賽,結交新朋友,擴闊視野。   參加者進行了5項前後測試,計劃的結果顯示,其中參加者的雙手手握力平均提升18.5%,左右手分別增加2.08公斤及2.76公斤;站立跳遠成績提升25.3%,平均多跳21厘米。   香港青年協會督導主任謝少莉表示,非撞式欖球這類團隊運動能夠培養青少年的團隊合作精神和溝通技巧,同時提供健康的壓力釋放途徑,有助增強自我價值與自信心。她期望將此運動發展為長期訓練項目,並逐步擴展至更廣泛的青少年群體,全面支持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   多名學校老師及教練認為,這類計劃有助青少年了解自己的體能狀況,也讓他們體驗比賽樂趣,建立正面心態。在聯校比賽奪冠的慈航學校教練梁韶文表示,剛開始時,參加者的體態及體能狀況未如理想,且缺乏團體運動經驗,擔心他們無法應付比賽。但經過多次練習,他們逐步掌握欖球技巧,並與隊友建立默契,體態及自信心有所提升。   香港青年協會「社區體育部」致力於社區推廣體育文化,透過多元團隊運動,鼓勵青少年培養健康體魄,鍛鍊意志;同時亦透過不同主題的體育活動推動社區服務,讓青少年以體育連繫社區,帶動社區體育發展。詳情可瀏覽網站cts.hkfyg.org.hk。       傳媒查詢︰ 香港青年協會傳訊幹事劉嘉裕女士 電話︰3755 7010
01/04/2025

The HKFYG English Public Speaking Contest 2025 concludes successfully

With courageous steps forward, growth begins its remarkable journey. Heart-spoken words from the exceptional champions of The HKFYG English Public Speaking Contest 2025 have illuminated the boundless potential that lies within perseverance and visionary thinking.   The Contest attracted over 1,800 talented students from more than 200 schools. At the Grand Finals and Awards Ceremony held on 29 March, TANG Yuen Lok Ryan from Chinese International School and TAI Ka Ho from HKMA David Li Kwok Po College emerged as champions in the Junior and Senior Divisions, respectively. The Senior Division Champion also earned the honour of representing Hong Kong […]
25/03/2025

Youth Hong Kong Magazine: The New Career Play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