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 2017 – 香港青年協會 The Hong Kong Federation of Youth Groups
29/06/2017

青協《我要起飛‧魅力書畫》千人集作

青協《我要起飛‧魅力書畫》千人集作 滙聚1,500多位青年創意  千張畫稿合併成大型藝術作品 即日起公開展出 香港青年協會每年暑假前舉辦的《中國歷史文化周》,今年以「我要起飛」為主題,超過1,500名香港青年以水油畫技巧,創作千張畫稿,再由著名藝術家徐慶平教授及林文傑教授擔任創作顧問,併成一幅揉合青年創意與書畫魅力的大型藝術作品。今天(29日)起至7月28日於利東街展出,歡迎公眾參觀。 是次千人集作代表青年的活力和心思,透過畫作的絢麗色彩,展現年輕人的跳躍動感,以及滿懷自信的「我要起飛」精神;同時為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0周年,獻上誠摯祝願。 全國人大常委范徐麗泰女士GBM, GBS, CBE, JP擔任主禮嘉賓。市區重建局執行董事馬昭智先生、徐悲鴻藝術委員會秘書長廖鴻華先生、信和集團集團總經理黃永龍先生、合和實業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胡文新先生、藝術家林文傑教授,以及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王䓪鳴博士則擔任主禮團嘉賓。 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王䓪鳴博士表示,傳統繪畫與書法是中華文化精髓之一,青年以水油畫技巧進行創作,藉著這種經絲綢之路傳揚和演變出來的繪畫藝術,了解國家歷史和藝術文化。她感謝徐悲鴻藝術委員會的支持,信和集團、市區重建局、合和實業有限公司和利東街管理有限公司的積極參與,順利展出大型藝術作品。 多位內地及本港書法家與青年交流;場內亦設置多個書畫體驗活動攤位,讓公眾嘗試水油畫、水墨畫及禪繞畫創作。青協自2011年開始,每年暑期前均舉辦《中國歷史文化周》活動,過去曾經以《百年中國》、《翰墨傳承》、《光影歲月》、《鐵路行》、《縱橫外交》、《起動體育》為主題。所有青年作品及活動詳情,可瀏覽網站chinaweek.m21.hk。 傳媒查詢︰香港青年協會傳訊幹事何詠筠小姐 電話︰3755 7044
26/06/2017

「我要起飛」萬人青年音樂會香港體育館隆重舉行

「我要起飛」萬人青年音樂會香港體育館隆重舉行 以最大型人聲節奏口技  冀刷新健力士世界紀錄 香港青年協會與香港電台合辦的「我要起飛」萬人青年音樂會,今天(26日)隆重舉行。是項由近萬名青年參與的音樂盛事,透過創意音樂、多元表演及集體節奏口技(beatbox),展現香港青年擁抱自信的起飛精神,並為香港未來獻上祝願。 音樂會的青年參加者亦為演出者,他們將合力刷新健力士「最大型人聲節奏口技」世界紀錄。是項特別為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0周年而籌備的活動,承蒙黃廷方慈善基金與信和集團贊助。 政務司司長官張建宗先生, GBS, JP及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陳冬先生擔任是次音樂會主禮嘉賓。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先生, SBS, JP、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先生, JP、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青年工作部部長陳林先生、外交部駐香港特派員公署國際部主任崔瑩女士、公民教育委員會主席彭韻僖女士、黃廷方慈善基金董事兼信和集團執行董事黃永光先生, JP、廣播處長梁家榮先生,以及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王䓪鳴博士均出席主禮。 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王䓪鳴博士表示,香港自回歸以來,走過不平凡的20年,既充滿挑戰,也滿有機遇。前瞻未來,她寄望年青一代承先啟後、繼往開來,以創新創意,再為香港開拓新的篇章。王博士指出,年輕人擁有無限潛能,敢於追求理想,音樂會以「我要起飛」為主題,正是展現青年充滿活力、積極向前和不畏困難的信心。 廣播處長梁家榮先生表示,香港電台第五度與香港青年協會攜手,促成萬名青年創造世界紀錄,足證只要目標堅定,齊心必會事成。年輕人擁有無限潛能,若然敢於追求理想,發揮所長,亦能合力令香港增添新氣象。香港電台期望透過電台、電視和網上直播創舉,讓新一代的澎湃動力感染更多香港人積極建設未來。 音樂會以「最大型人聲節奏口技合奏」(The Largest Human Beatbox Ensemble),嘗試刷新健力士世界紀錄。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行政總裁栢志高先生, GBS, JP、保險業監管局主席鄭慕智博士, GBM, GBS, OBE, JP,以及香港賽馬會董事局副主席周永健先生, SBS, JP擔任健力士世界紀錄見証人。其他演出嘉賓,包括容祖兒、張敬軒、許廷鏗、吳業坤、Club for Five (芬蘭)、Tobias Hug(德國)、FATKING及SENZA A Cappella等。詳情可瀏覽青協M21網站m21.hk。 傳媒查詢︰香港青年協會傳訊幹事何詠筠小姐 電話︰3755 7044
25/06/2017

「青年創研庫」公布「香港青年看社會團結」研究報告

八成八受訪青年期望香港是團結包容社會 近三分一指市民與政府之間缺乏互信是窒礙團結主因之一 近八成四受訪者認為當前社會撕裂嚴重 建議當局進行大型公眾參與諮詢,同尋社會發展目標及願景 另設可供公眾參與的基金項目,強化推動社會團結與共融 香港青年協會青年研究中心成立的「青年創研庫」,今天(25日)公布有關「香港青年看社會團結」研究結果。在全港隨機抽樣調查519名15至34歲的受訪青年中,九成半(95.2%)認為團結對香港重要;八成八(88.3%)期望香港是一個團結包容的社會。 此外,近八成四(83.7%)受訪青年認為當前社會撕裂嚴重程度高於一般水平,達6-10分(0-10分,5分為一般,10為最高),整體平均分為7.30分。三成三(33.0%)認為,市民與政府之間缺乏互信,是窒礙社會團結的主因;其次是持分者凡事以立場行先(23.1%),以及社會資源分配嚴重不均(21.2%)。 研究顯示,受訪青年對於近年特區政府促進社會團結表現的評分,平均為3.35分。至於特區政府該做些甚麼,以協助改善社會撕裂,受訪青年認為當局需吸納各派別人士加入政府(41.1%)或持續發展香港(39.8%)。另有逾三成(32.3%)認為政府需與各黨派建立恆常溝通機制;逾兩成則認為特區政府需重啟政改(27.1%),或建立香港社會願景(21.1%)。 研究亦指出,高達九成七(97.6%)受訪青年希望香港可以變得更好。在受訪者眼中,團結對香港的意義,主要在於改善社會民生(27.6%)、推動香港發展(27.4%)及增加市民對香港的歸屬感(20.8%)等。不過,受訪青年對於香港未來五年能夠團結的信心顯不足,近三分之一(32.2%)受訪者在這方面給予5分的一般水平,整體信心平均分為4.2分。 個人方面,大部分受訪者均認為社會團結與他們有關。至於個人願意為社會團結做些甚麼方面,過半數(56.8%)受訪青年表示,會以包容態度接納不同意見;其次是做好本份(49.6%)。逾三成半(36.2%)則表示會避免製造矛盾。不過,五成七(57.1%)受訪者表示,他們不相信個人有能力促進社會團結,而表示相信者佔三成八(38.3%)。   上述意見調查以隨機抽樣方法,於2017年5月至6月期間,成功訪問全港519名年齡介乎15至34歲的香港青年,回應率為50.0%,樣本的標準誤低於±2.2%。研究亦邀請17名青年參與聚焦小組訪談,當中有青年坦言,社會分化嚴重,令他們感覺到香港原有的一些基本價值如包容及同理心等,逐漸消失。他們亦擔心在香港的發展機會;另有參與者提及他們在促進社會團結時面對的困難,包括資源不足、在建制內的聲音較弱等。 青年創研庫「管治與政制」組別召集人鄭東表示,團結對社會持續發展等有積極作用。惟近年社會分化嚴重,累積深層次矛盾問題並未妥善解決,社會錯失不少機遇。他建議特區新一屆政府抓緊契機,進行大型的公眾參與諮詢,並努力透過不同渠道,收集和吸納社會人士對香港未來發展目標和願景的意見,聚焦社會目光及能量,推動香港向前。 該組成員林智浩則認為,社會團結需要政府和各界參與。隨著公民參與意識日漸提高,民間所發揮的影響力,可能比單靠政府一方努力,更見成效。參考外地社會影響債券(Social Impact Bond) 的概念,他建議特區政府考慮推動具眾籌及回報等元素的基金項目,以強化社會團結與共融為宗旨,讓民間可以有更多參與渠道和機會,鼓勵社會各界發揮創意,各展所長。 另一成員潘學智補充說,青年對香港前景抱有憧憬,樂見更美好的香港。他建議在政府各個諮詢委員會,增加青年代表比例至不少於15%,一方面顯示當局對青年意見的重視和信任,並讓政府在政策制定過程中,吸納青年理性和具建設的聲音;另方面讓有志服務社會的青年,及早得到相關鍛練機會。 青協青年研究中心成立的「青年創研庫」,由近百位本地青年專業人士與大專學生組成,平均年齡為27歲。透過以研究實證為基礎的討論、交流,創研庫成員提出政策建議,期望能為社會建言獻策。青年創研庫四項專題研究系列包括:「經濟與就業」、「管治與政制」、「教育與創新」,以及「社會與民生」。八位專家、學者應邀擔任創研庫的顧問導師,包括張子欣博士、黃元山先生、陳弘毅教授、倪以理先生、馮玉麟博士、陳維安先生、葉兆輝教授和葉志衡博士,並就各項研究提供意見。 傳媒查詢︰香港青年協會傳訊幹事何詠筠小姐 電話︰3755 7044
15/06/2017

香港青年協會榮獲2016香港藝術發展獎

香港藝術發展局「2016香港藝術發展獎」已於2017年5月26日假將軍澳電視廣播城舉行頒獎禮,共頒發了32個獎項予本地藝術工作者、團體、學校及機構,以表揚他們在藝術方面的成就,以及在推動香港藝術發展方面的貢獻。由香港青年協會主辦,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獨家贊助的香港青年協會賽馬會無伴奏合唱教育計劃,榮獲「藝術教育獎(非學校組)」。 上述計劃為學生及無伴奏合唱愛好者提供一系列表演及交流機會;過去一直深受各界歡迎,並培育了不少新晉的無伴奏合唱組合,為本港音樂發展作出貢獻。 無伴奏合唱(a cappella)即無樂器伴奏之純人聲音樂,透過巧妙編排,唱出尤如樂隊般豐富的音韻。近年參與的人數與日俱增,水平不斷提升。年青人從中學會聆聽、溝通和自律;他們付出努力後獲得別人的認同和肯定,能夠提升自信心,成為進步的動力。無伴奏合唱不受時間、地方及樂器限制,適合大眾參與,而且大部分以流行曲為本,成為正統音樂(Serious Music)與流行文化的橋樑。 全方位音樂教育及推廣計劃 該計劃為學界及無伴奏合唱愛好者提供基礎及進階培訓、領袖教育、教學及製作訓練、示範演出、比賽交流、資訊展示平台等,亦著重培訓業界專才,為未來發展打好基礎。活動形式新穎,涉獵範圍廣泛,亦推出app-cappella流動應用程式,方便愛好者排練及取得資訊。 從入門到專門,該計劃提供各項適切的活動,例如於學校舉辦示範演出及訓練課程,開拓學生對無伴奏合唱的興趣;對於想精進造詣的組合,則提供專門的進階訓練及試煉交流平台;另為音樂教師安排工作坊,分享無伴奏合唱排練技巧及發展趨勢。 培育合唱人才  助青少年成長 該計劃於2014年首次舉辦Stage for Six,為志趣相投者穿針引線,配對成為組合,活動得到業界高度肯定。處於瓶頸位的組合,則可參與Time to Shine,進一步學習專業聲樂、形體、音樂製作、司儀主持技巧等,針對各組合的強項弱點,配對相關的導師加強指導;此活動更安排他們拍攝造型照,在專業配備的舞台上演出,助他們打造亮眼的品牌。該計劃亦為表演者及音響業界提供相關的製作訓練,讓歌者演唱時更得心應手,表演水平更趨專業。 青協一直致力推動本地無伴奏合唱發展,開拓更多青年參與文化藝術的機會和空間。多年來,超過175間中學校逾17萬人次參與「香港青年協會賽馬會無伴奏合唱教育計劃」各項活動,包括:示範演出、合唱訓練、合唱學生領袖訓練、香港國際無伴奏合唱比賽、Time to Shine、教師工作坊、製作訓練、無伴奏合唱Gala、A ca-félla無伴奏合唱@ Café、Stage for Six、資料庫、音響器材租用、app-cappella等;配合香港國際無伴奏合唱節及「青協香港旋律」組合,從各方面支援青年欣賞及學習,並為業界的長遠發展注入新動力。 網站︰acappella.hkfyg.org.hk 查詢︰2395 5753
15/06/2017

HKFYG “HSBC Business Award 2017”

HKFYG is presenting the 7th edition of the HSBC Youth Business Award this year as part of a collaborative effort to support entrepreneurs in Hong Kong. Categories Business award: for companies established for 1-5 years Innovation award: for startups established for no more than 2 years Deadline for entry 30 June 2017 Act now Splendid prizes worth over HK$510,000 More details: ybhk.hkfyg.org.hk/ybaward2017
13/06/2017

Global Youth Entrepreneurs Forum 2017 Successfully Launched

Organised by The Hong Kong Federation of Youth Groups and HKU DreamCatchers, the two-day Global Youth Entrepreneurs Forum 2017 commenced today (13 Jun) at The Lee Shau Kee Lecture Centre of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ttracting over 1,000 young entrepreneurs from 33 countries and regions around the world, to engage in discussions. Under the theme “WE THE FUTURE”, the Forum will also go the most innovative city in Mainland China, Shenzhen, visiting the Qianhai Shenzhen-Hong Kong Youth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 Hub (E Hub) tomorrow(14 Jun).   The Honourable Nicholas W. YANG, JP, Secretary for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Mr. K. […]
13/06/2017

龍傳基金舉行「龍匯100」出發禮

由龍傳基金主辦、華潤電力控股有限公司為主要贊助的「龍匯100」從世界各地選出100位18至35歲的傑出華裔青年領袖,於6月11至18日期間聚首一堂出席在香港及深圳舉行的世界青年創業論壇,隨後前往河南進行四天考察。 本屆「龍匯100」主題為:「共建未來.創新驅動中國可持續發展」,透過參觀創新及可持續企業、歷史文化景點及參訪大學的交流活動,龍傳基金期望各國華裔青年能更全面及深入認識中國創新及可持續發展、探索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及當中的發展機遇。 「龍匯100」昨天(12日)舉行出發禮,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女士, GBM, JP、龍傳基金主席楊鐵樑爵士, GBM、龍傳基金董事藍鴻震先生, GBS, ISO, JP、李麗娟女士, GBS, OBE, JP、譚榮根博士, BBS, MBE, JP、羅偉特先生、華潤集團副總經理馬璐女士、華潤電力控股有限公司總裁胡敏先生、香港青年協會理事會委員兼是次考察團團長陳重義博士, JP,以及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兼龍傳基金董事王䓪鳴博士, DBE, JP擔任主禮嘉賓團,鼓勵青年互相交流學習,築起友誼的橋樑,建立聯繫網絡。 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兼龍傳基金董事王䓪鳴博士表示,全球正聚焦創新及可持續發展議題,「龍匯100」正正為各國華裔青年提供交流平台,以團結凝聚華人青年力量,於國家創新及可持續發展中擔當重要角色,發揮他們獨特優勢和作用。王博士感謝華潤電力對「龍匯100」的支持,與龍傳基金攜手培育更多未來的華人領袖青年。並寄語各國青年在團長陳重義博士帶領下,把握機會擴闊視野,推進國家及全球的可持續發展,同時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共同建設一個更美好的社會。 華潤集團副總經理馬璐女士表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人才是創新發展的第一資源。推動創新,實現可持續發展是全社會的責任,更是青年一代的責任。華潤集團很高興能為增進全球華裔青年交流,促進未來可持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希望通過活動,大家能夠充分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深入瞭解體驗當今中國轉型發展的最新實踐,積極提出建設性意見,助力國家創新發展。」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科技總監楊美基博士及香港公開大學科技學院院長何建宗教授BBS, JP 於出發禮後作出主題演講,分享其實踐創新達至可持續發展的經驗及成果。 龍傳基金於2000年由香港青年協會、民政事務局和民政事務總署攜手成立,自2002年起每年舉辦「龍匯100」及大型青年論壇,致力培育全球華裔青年成為明日領袖並建立聯繫網絡。而「傑出華人講座系列」讓本地青年有機會與來自世界各地的知名華裔專家、學者交流分享,嘉賓包括李寧、查良鏞、姚明、白先勇、楊振寧、郎朗、李雲迪及何大一等。龍傳基金秘書處由香港青年協會管理,網站為www.dragonfoundation.net。 —完— 傳媒查詢   ︰香港青年協會傳訊幹事何詠筠小姐 電話           ︰3755 7044
08/06/2017

青協公布「中小學生戀愛態度」調查結果

香港青年協會學校社會工作組今天(8日)公布「中小學生戀愛態度」問卷調查結果。在7,059名就讀小五至中六受訪學生當中,近兩成四(23.9%)表示曾有戀愛經驗,其中逾六成(62.0%)於高小或之前已經談戀愛。然而,曾於學校接受「戀愛約會」、「戀愛衝突」和「戀愛價值觀」等教育的高小學生比例甚低,分別只有11.9%、13.1%及29.1%。 為了解本地中小學生的戀愛現況與態度,青協學校社會工作組於本年4月至5月期間,以自填問卷方式訪問本港中小學生,收回來自24間學校共7,059份有效問卷。調查發現,普遍受訪學生(78.2%)認為高中或以後階段較適合拍拖。選擇男女朋友條件方面,最重視的五項分別為會溝通及彼此了解(50.8%)、關心與愛錫自己(40.5%)、品格良好(40.4%)、專一長情 (29.9%)及對對方有感覺(25.8%);最少人選擇的三項分別為學業成績(7.6%)、經濟能力(7.3%)及負責約會開支(3.2%),反映受訪中小學生在選擇對象方面較為重視內在條件。 調查同時顯示,認為不需要多花時間了解戀愛對象的受訪者為數不少,近四成(38.3%)認為開始戀愛前,只需3個月或以下了解和認識對方。當問及傾向以哪種方式認識男女朋友,近七成五(75.3%)選擇同學,回答社交活動和朋友介紹者分別佔43.4%及37.5%,另有19%及13.6%受訪者偏好以手機應用程式和互聯網結識戀愛對象。 是次調查同時探究學校和家庭層面的戀愛價值教育,發現受訪學生在校內最多學習青春期的轉變(90.4%)、自我認識(85.9%)和性與法律/罪行(73%)。最少接觸戀愛約會(35.5%)、戀愛衝突(40.8%)和戀愛價值觀(55.2%)。另一方面,分別有近六成和五成受訪者表示家人曾提過「拍拖會影響學業」(57.1%)和「讀小學/中學時不可以拍拖」(50.9%),學生年級愈高,家人強調這兩點的比例便愈大。 青協督導主任徐小曼女士表示,結合是次調查結果和前線社工的經驗,本地青少年比以往更早對戀愛產生好奇和作出嘗試,學生於高小至初中開始拍拖的現象並不罕見,可是學校在這兩個階段的戀愛教育偏重青春期生理知識、自我認識、安全意識,鮮有提及愛情價值、戀愛約會和衝突處理等議題,未能切合學生的實際成長需要。 徐氏認為,在急劇變化的社會和新媒體的發展下,新世代於探索戀愛與性的路上面對更複雜的問題和挑戰,呼籲教育界和家長為青少年提供更與時並進的引導,助他們建立正面價值觀,能理性地思考和處理戀愛問題,以下是4點相關建議: 1.   針對青少年愈來愈早拍拖,中小學應全面推行以價值教育為本的戀愛課程,不宜再局限於傳授性生理知識,相反,應協助學生為談戀愛作好準備,當中包括戀愛意義和責任、選擇對象的考慮、兩性溝通技巧、衝突預防和處理及理性分手原則等。 2.   不同學校和成長背景的學生,在戀愛與性方面的成熟程度各異。學校在教授戀愛課程時,宜因應各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發展階段,選取合適的課題和引導手法,例如高小學生可多用情境及角色代入的方式引入戀愛課題,中學生則可以個案探究形式討論,並延伸檢視個人的戀愛態度。 3. 家庭亦是培養青少年戀愛價值觀的重要基石,若家長只強調子女讀書時期不能拍拖,只會令子女抗拒分享個人戀愛問題。家長宜摒棄「阻嚇式」勸導,並以開明的態度理解子女對戀愛看法,先聆聽,再理解,後指導,並學習良好親子溝通技巧,協助子女建立正面戀愛價值觀。 4. 青少年認為溝通、了解、關心和品格是重要擇偶元素。我們認同青少年應重視戀人的個人內在質素,多從群體生活及日常相處中深化彼此認識。但一旦在感情關係中遇上煩惱,宜向可信任的老師、父母或社工求助,避免讓問題惡化。 青協學校社會工作組在優質教育基金的支持下,於2016年10月起推行為期3年的「愛情價值學」戀愛及性教育計劃,為小三至中五學生提供與時並進及具延續性的戀愛教育,協助他們建立正面的戀愛價值觀;同時透過增加對老師和家長的支援,提升他們推行戀愛教育的技巧和信心。基於每間學校的特性和需要不同,計劃強調校本培訓,為每間參與學校提供度身訂造的顧問和培訓服務,助老師因應本校學生特性選取最合適的課題和掌握有效教學技巧。詳情可瀏覽教得喜網站teachlike.hk。 傳媒查詢︰ 香港青年協會傳訊幹事何詠筠小姐 電話︰3755 7044
03/06/2017

青協「重新出發」青年嘉許計劃頒獎典禮

青年人一旦誤入歧途,若要重回正軌,除了得到家人支持和社工引導外,社會的接納同樣重要。香港青年協會青年違法防治中心今天(3日)舉辦「重新出發」青年嘉許計劃2017頒獎典禮,表揚及嘉許勇於改過自新、重新振作,並願意以積極態度投入社會的青少年。 主禮嘉賓社會福利署助理署長(青年及感化服務)郭李夢儀女士、荃灣獅子會會長吳騰先生、荃灣獅子會慈善基金主席曹貴子醫生、香港青年協會理事會副會長溫文儀太平紳士,以及近200位地區領袖、專業義工及家長出席頒獎禮,勉勵青年努力實踐理想和健康人生。 香港青年協會副會長溫文儀太平紳士致辭時表示,該會「青年違法防治中心」每年接觸近4,000位青年,社工從中甄選出40位參加「重新出發」青年嘉許計劃;經過兩輪面試,最後由評審委員會選出8位得獎者。獲獎青年雖然有犯罪違規及迷失的經歷,但都積極承擔、勇於改過自新,並能激發自己的潛力,走出正確路向。他認為這些青年朋友付出的努力比別人多,值得社會關注和嘉許。 青協「重新出發」青年嘉許計劃今年共有8位13至22歲的得獎者,部分青年曾經吸毒、或因不同的犯罪行為被捕,經過家人關懷及社工輔導,最終能夠重拾目標和健康人生。該計劃今年承蒙荃灣獅子會慈善基金贊助,把得獎青年的故事結集成「重新出發」叢書,讓社會加深了解他們的心路歷程和成長需要。 青協「青年違法防治中心」透過轄下地區外展社會工作隊、深宵青年服務和青年支援服務,就邊緣及犯罪青少年經常面對的三大問題,包括「犯罪違規」、「性危機」及「吸毒」,提供預防教育、危機介入與評估,以及輔導治療;另外亦推動專業協作和研發倡導。「青法網」和「違法防治熱線8100 9669」,為公眾提供青少年犯罪違規的資訊和求助方法。青協於上環永利街亦為有需要的青少年提供短期住宿服務。 青協青年違法防治中心熱線︰8100 9669 「青法網」︰ycpc.hkfyg.org.hk/youthlaw 青協「重新出發」青年嘉許計劃2017得獎青年簡介 文俊 文俊年少時為人衝動,又喜歡幫人出頭;曾經因母親給很少零用錢而用刀威脅母親及打傷兄長,最後安排入住院舍共2年9個月。當文俊離開院舍時,發現父親多了很多白頭髮;以為自己在院舍很辛苦,原來父母比他更苦。 文俊最想多謝父母在自己出事後仍給予關懷,同時亦感謝院舍同工給予指導和扶持。 阿恒 阿恒以前喜歡打人,經常參與黑社會打鬥,並自稱「街頭小霸皇」,即使被判警司警誡、被控「以三合會成員身份行事」,也不覺是一回事。被捕後,所有「兄弟」突然消失了,只有父母在零晨時分到警署保釋自己。 保釋期間,他重新專注學業。最後在律師的幫助下獲判無罪釋放,遂下定決心,重新做人。他希望能夠入讀體育課程,成為健身教練或泰拳教練。 Gareth Gareth中學時因替朋友出頭而被判警司警誡,他沒有自我反省,更變本加厲,結果再次被捕。父母每天風雨不改去探望他,見面時總是哭起來,怕判刑後再也看不到對方。父母和社工的不離不棄,令他知錯,決心改變。 現在Gareth會參加不同的活動,當中包括義工服務及朋輩輔導活動,懂得從別人角度看事情,以及與家人分享生活的點滴。 肥嵐 肥嵐以前經常到球場踢足球,認識了一群黑社會朋友,更一起偷電話去變賣,最終被判警司警誡,但卻仍不知錯。直至一次偶然知道母親向親戚借錢,為他聘請大律師辯護,才開始反思自己的過錯。肥嵐之後再沒有到球場,遠離黑社會朋友,轉而學習打鼓和參與義工服務。 現時肥嵐的目標是成為社工,幫助與自己一樣的青少年重歸正途,以感謝家人的不離不棄, 以及社工的支持和鼓勵。 Nika Nika過往與家人關係不好,中一時被家人送返內地入讀寄宿學校,因生活轉變而不開心,加上認識了一名吸毒的男朋友,故開始吸食毒品。 Nika與男朋友分手後決定回到香港,經朋友介紹認識了青協的外展社工。社工的關心和耐心,使她願意放開自己,訂立目標。現在報讀自己喜歡的形象和室內設計課程,努力朝向目標進發。 阿光 阿光自小很貪玩,中學時期認識了一批留班的「古惑仔」同學,從此便上學遲到、食煙、打架、收「靚」等。最後因傷人而被判感化令,更被學校勸退。期後雖然有返工,但表現不理想,更吸食大麻,及後因家庭問題曾想過自殺。 因得副校長及社工的開解及支持,讓他重新振作,將問題慢慢解決,並重建自信心,現在阿光已訂立工作目標,期望可成為一位出色的廚師。 Coman Coman中三時因為感情事傷人,警司警誡期間多次缺席活動、打架、被學校開除學藉,最後因多次離家出走而被判入男童院26天,令他首次錯過與嫲嫲和弟弟慶祝生日。 在男童院時父母每天也會探望,對他不離不棄。Coman其後轉到了赤航寄宿學校,期間閱讀了一本名為《做人父母甚艱難》的書,終於明白父母的用心;這段時間,他亦為自己找到人生方向,希望進修海員科並成為一名船長,以答謝父母之恩,並感謝老師願意用心指導。 阿峰 阿峰小學時媽媽管教嚴厲,零用錢不多,自小三便開始偷竊。雖然媽媽不斷勸阻,但僥倖的心態使他繼續犯錯。直至中一那年,最終因偷玩具而接受警司警誡。 原以為媽媽會嚴厲責罵,但她卻說「知錯能改,以後不要再犯」。這句說話感動了阿峰。他對科學很有興趣,承諾努力讀書,將來可以在科研領域上發展。

 

Support HKFYG, Donate now.

 

 

Donate Now

Suppor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