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電新世代.新動力獎勵計劃」頒獎禮 – 香港青年協會 The Hong Kong Federation of Youth Groups

「中電新世代.新動力獎勵計劃」頒獎禮

隨著社會逐步復常,青年開始面對疫後的生活適應,期間亦經歷各種不同的生活挑戰。由香港青年協會主辦,獲中華電力作為活力夥伴的「中電新世代.新動力獎勵計劃」今天(8日)舉行頒獎禮,表揚20位勇於面對艱辛困境、迎難而上的本港青少年,以鼓勵社會持續向青年給予支援與關愛。

 

頒獎禮由行政會議成員高永文醫生擔任主禮嘉賓;並由3位得獎青年代表分享他們逆境自強的故事。20位得獎青年於成長的過程中經歷不同的考驗,部分曾遇上惡疾、家庭巨變,甚至誤入歧途,或面對不同的適應困難。他們縱使面對人生低谷,也樂觀積極,毫不退縮。

 

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何永昌先生表示,該獎勵計劃本年度共接獲100間學校提名249位學生參與,反應熱烈。他指出,青協一直透過多元服務,協助青年建立未來技能,並培育身心健康,以幫助他們重拾信心及希望。他多謝學界的踴躍報名及評審的參與,並感謝中電一直支持青協的理念,繼續為青年注入源源不絕的動力。

 

中華電力企業發展總裁莊偉茵女士表示,中華電力與香港青年協會合辦「中電新世代.新動力獎勵計劃」已踏入第5個年頭,多年來以獎學金及師友交流的形式,協助和陪伴約100位面對逆境的新世代衝破障礙。她樂見計劃為年青人注入新動力,推動他們向理想進發,創造無限可能性。她又指中電會繼續秉持企業社會責任,在支持青少年發展的同時,亦會以電能專業,竭盡所能服務社區,為香港各家各戶送光送暖送溫情。

 

其中一位得獎青年葉浩明是在本港土生土長的尼泊爾人,兩年前父親在工業意外中嚴重受傷,家中頓失經濟支柱。母親轉為外出工作,但因受種族歧視,收入有限,令母親的情緒亦出現困擾。父親養傷期間,浩明成為家中的主力照顧者,除了協助父親如廁洗澡,亦需照顧年幼弟妹,有時更因此需要缺課,影響學習進度。浩明深感父母的艱難,努力在空餘時間努力學習,考獲全級第八名。他因為受老師協助而獲得啟發,希望能回饋他人,包括以自己專長在校內開辦籃球班,希望融合不同種族。同時,他擔任校內社幹事,與隊員一起做義工幫助其他基層小朋友。浩明日後希望能成為一名香港甲一籃球員,或擔任體育老師,以自身經歷鼓勵不同種族的同學,以籃球宣揚共融精神。

 

另一位得獎青年周智璇出身於單親家庭,與父親相依為命,後來因家暴被安排入住兒童之家,父親亦因中風不能自理而入住老人院。智璇現時長居兒童之家,儘管昔日的家暴經歷令兩父女埋下心結,但她理解及體諒父親當時受躁狂症及妄想症的困擾,亦會定時到老人院探望父親。因為一名受精神困擾的朋友輕生,令智璇的情緒變得不穩定,亦被精神科醫生判斷為徘徊於躁鬱症的邊緣,現時需要服藥調節情緒。智璇積極參與學校服務,曾參選學生會,更是學校的總領袖生,同時參與合唱團、司儀訓練等,令她重拾自信,學懂整頓心理狀態。她亦從中建立與人相處的信任,身邊的朋友、老師、家舍的「家人」逐漸成為她的支援網絡,讓她感到溫暖。她認為成長不應侷限於環境的限制,而藝術更能讓她跳出悲傷,未來計劃投身藝術創作。

 

同樣是得獎青年的彭利濰去年遭一輛私家車撞致命危,曾經昏迷兩星期,醒來後才知悉自己當時遭遇了一場嚴重的車禍。醫生告訴他撿回一條命已屬萬幸,利濰每天都會想:「為什麼自己會這麼不幸?」住院約兩個月後出院,但因傷勢嚴重,現時的盆骨、手和神經系統依然出現重大問題,未來有機會再需要做手術。他於留院期間面對身體的傷患,起初感到焦慮,但得到醫生和物理治療師的鼓勵後,學習樂觀面對自己身體上的變化,並勇於面對學習和適應困難。面對成績落後及運動能力下降,利濰均以正面態度面對,表示不會放棄自己。當看到自己身上的傷疤時,亦會感到是上天警示自己要好好做人。利濰現時願意分享自己遭遇車禍的經歷,並希望藉此傳遞正能量與他人。

 

此外,本計劃2018年得獎青年沙曜麟,獲獎後積極參與由該計劃成立的「燃亮人生師友計劃」,更獲邀參與中電社區節能基金教育劇場《動力奇兵》及積極人生短劇《會長大的勇氣》演出,向觀眾發放正能量。另一位2018年得獎青年鄭嘉豪,獲獎後多年來積極投入活動,更參與青協的「青年創研庫」,就社會民生事務探討解決對策及方案。

 

「中電新世代.新動力獎勵計劃」20位得獎青年簡介

姓名

學校

經歷撮要
1 張桁叡 長沙灣天主教英文中學 面對家庭破碎及朋輩欺凌的狀況,桁叡透過發掘自己聲線上的天賦,建立積極向上的心態及自信,找到自身價值,學習透過努力打破厄運。
2 謝暐晙 佛教善德英文中學 面對經濟困難及家庭離異,暐晙在老師及朋友的支持下,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立志成為數碼插畫家,以自身經歷鼓勵其他迷失的人。
3 陳芷寧 加拿大神召會嘉智中學 芷寧因為家庭及學業壓力而患上抑鬱症,透過教會朋友及導師的開導,放下執著,重新接納自己的過去、愛錫自己,並主動與母親修補關係。
4 區展瑄 加拿大神召會嘉智中學 展瑄不幸成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但在老師關心及信仰的力量下,學識寬恕及感恩,更加珍惜過往與家人和諧相處的時光。未來立志成為社工,協助其他有需要的家庭。
5 黃芷晴 加拿大神召會嘉智中學 面對家庭破碎及長期病患,芷晴從小欠缺安全感,並影響學習進度。她選擇活在當下,並堅持對籃球的熱愛。未來立志成為一位護士,照顧其他有需要的人。
6 黎天朗 聖貞德中學 天朗腳部患上筋膜炎影響跑步訓練,更要面對父親意外離世的打擊。他決心透過長跑練習及比賽舒緩情緒,重獲正能量。在困難的時候仍然選擇突破自己極限,做到最好。
7 周智璇 天主教南華中學 智璇因家庭原因需入住兒童之家,後來出現情緒不穩,被診斷為躁鬱症的邊緣,令她感到焦慮及迷茫。她透過參與學校服務重拾信心及整頓心態,重建與人相處的信任。
8 葉浩明 加拿大神召會嘉智中學 浩明的父親意外受傷,影響家庭經濟,母親需要外出工作。他成為家中的主力照顧者,有時需要缺課,影響學習進度。後來受老師協助而獲得啟發,於校內開辦籃球班,並做義工幫助其他基層小朋友。
9 潘煒揚 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第一中學 面對家庭、朋輩及身體各方面的狀況,煒揚一度失去人生方向,但在社工及老師的支持下,學懂以正向思維面對困難,重新活出有意義的人生,立志成為護士,幫助有需要的人。
10 彭利濰 元朗公立中學 利濰去年遇上嚴重車禍被撞致命危,現時盆骨、手和神經系統仍有重大問題,有機會需再做手術。他學習樂觀面對身體變化,將傷疤當是上天警示自己要好好做人。
11 倪澄 潔心林炳炎中學 面對家庭離異及經濟困難,倪澄於社工的支持下,學懂體諒家人的困難,明白過去的經歷只是成長的一部份。除照顧家人外,亦會參與義工服務,立志成為社工,為社會作出貢獻。
12 關可燁 荃灣官立中學 可燁一度受精神疾病困擾,需長期服藥控制病情,透過家人、社工、醫生及家中寵物貓的支持,令她慢慢放下戒心,接納他人並重拾自信,學懂活在當下,期待將來。
13 陳曉娟 佛教筏可紀念中學 曉娟因毛囊炎惡化需動手術,需入住深切治療部。於老師及舍監的輔導下,她勇敢踏出舒適圈,積極參與不同的校內事務,改善與家人關係,開展新生活。
14 段志慧 元朗天主教中學 面對家庭破碎,志慧每天都由柴灣宿舍長途跋涉至元朗上學,即使衣食住行方面遇到重重困難,她都沒有放棄學習,希望以知識改變命運,主宰自己的人生。
15 唐佳慧 棉紡會中學 佳慧面對新來港後的學業及社交適應問題,努力不懈學習,並主動尋求老師協助,學業成績得以改善,更連續兩年考獲全級首兩名。
16 曾悠 王肇枝中學 曾悠於單親家庭長大,需照顧長期病患的父親,曾遇到壓力及情緒問題。於老師及社工的輔導下,她學懂調整個人想法,隨遇而安。她立志成為老師,教育下一代成為更好的人。
17 張映桐 嗇色園主辦可藝中學 映彤初中時誤交損友,更因涉及傷人而被判感化令。事件令她深深反省,開始改善生活習慣,並兼職工作以分擔家庭經濟壓力,更重新投入校園生活,學業成績得以改善。
18 梅藍妮 東華三院馮黃鳳亭中學 父母為聾啞人士,家庭亦面對經濟壓力,藍妮以積極態度面對,一方面盡力協助母親處理家庭問題,另一方面繼續努力學習,未來立志從事天文研究相關工作。
19 許雅琪 惠僑英文中學 面對新來港帶來的學業及相處適應困難,雅琪得到家人及老師的鼓勵和體諒,重新找到個人目標及動力,接納自己的背景並努力學習,重拾自信。
20 黃希敏 裘錦秋中學(元朗)

希敏確診骨癌而休學三年,需承受化療的痛楚,仍堅持追趕學習進度。儘管近年病情復發,她仍然以樂觀、堅強的心態面對,希望戰勝病魔。

 

傳媒查詢︰

香港青年協會傳訊經理何詠筠女士

電話:3755 7044

 

Support HKFYG, Donate now.

 

 

Donate Now

Suppor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