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協推出「同傾同行.職時傾」職青支援計劃 – 香港青年協會 The Hong Kong Federation of Youth Groups

青協推出「同傾同行.職時傾」職青支援計劃

 

剛踏入職場的新力軍,對於工作期望與想法,往往與僱主出現落差,造成適應、溝通及人才挽留等挑戰。香港青年協會全新推出「同傾同行.職時傾」職青支援計劃,為18至30歲職場青年提供從校園過渡到職場的適應支援,同時協助中小企業建立關注精神健康的工作文化。

 

「同傾同行.職時傾」結合心理支援、實務訓練與校企合作,協助青年穩定心理狀態、提升職涯適應力,並推動中小企業及院校建立更包容及支持性的文化氛圍。

 

香港青年協會副總幹事陳文浩表示,該會一直關心青年身心健康,前線社工觀察到,不少在職青年從校園過渡至職場時,常感焦慮、迷惘與自我懷疑;同時,企業亦面對員工適應困難、流失率高、溝通不暢等管理挑戰。有見及此,繼去年在全港學校推出「同傾.同行」計劃後,今年進一步推出「同傾同行.職時傾」,透過與企業合作,支援職青精神健康,提升工作穩定性和滿足感。他感謝企業伙伴的支持,並呼籲更多機構參與此計劃。

 

香港青年協會督導主任陳英杰介紹「同行.職時傾」計劃的三大方案︰第一是情緒健康支援,提供匿名熱線、文字輔導、面談或視像輔導,協助職青處理人際、職場及家庭問題。第二是精神健康推廣,舉辦身心健康體驗日及全健療癒工作坊,如靜觀飲食、頌缽、瑜伽等活動紓緩壓力,並促進跨代溝通。第三是跨代團隊支援,協助企業管理層理解職青特質,建立有效的溝通文化,營造友善職場。

 

好點子俱樂部創辦人梁恪銘表示,公司員工多為30歲以下青年,不少更有兼職或副業,傾向嘗試不同行業。他認為,疫情期間網課減少了這代青年面對面互動的經驗,導致職場溝通較易出現問題。加上中小企辦公室空間有限,員工與管理層距離雖近,卻難以了解員工真正需要,「大家坐在同一間房,卻難聽到他們的心聲」,第三方支援正好彌補這方面不足。

 

高皆有限公司人力資源及行政經理廖淑君分享說,公司三分之一員工為年輕人,多來自物質充裕家庭,較著重工作意義和生活平衡,不滿足於傳統朝九晚六上班模式,重視個人發展。她觀察到部分青年面對困難時情緒波動較大,且缺乏明確職場目標,影響工作穩定性及團隊合作,然而,他們在科技運用及時間效率上表現出色。她期望透過與青協合作,為年輕員工提供情緒支援和溝通平台,協助尋找工作意義,推動企業關愛文化發展。

 

在職青年Riley(不出全名)主修市場學,及後發現與興趣不符,畢業後頓失方向及院校輔導支援。三年間從事過外賣、大學教學助理及行政等工作,仍難以找到理想職業,直言「捱得好辛苦」,甚至出現抑鬱症狀,幸得友善同事協助,逐步適應職場。她認為,公司及社會對新入職者支援不足,缺乏適合職青的活動及輔導,期望有更多相關服務。

 

上述計劃已獲10家企業、商會及初創社群支持,包括Preface、ReCube Limited、高皆有限公司、興勝創建控股有限公司、健煒建築有限公司、良木教育有限公司、殿堂館、大嶼山青年商會、好點子俱樂部,以及教育無邊界。欲申請成為合作伙伴或報名相關活動,歡迎瀏覽網站 mcc.hkfyg.org.hk

 

Support HKFYG, Donate now.

 

 

Donate Now

Suppor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