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uary 2022 – 香港青年協會 The Hong Kong Federation of Youth Groups
31/01/2022

鄰舍第一 ‧ 里想社區

為推動青年關心鄰舍,從鄰里出發了解地區需要,香港青年協會鄰舍第一計劃推出「鄰舍第一 ‧ 里想社區」計劃,來自21間青年空間鄰舍隊成員組成10個隊伍,從學習設計思維及匯報技巧,構思10項鄰舍服務計劃,並於2022年3月開始實踐服務。      
27/01/2022

青協「鄰舍第一」社區計劃 推動鄰里互助 有賴社會各界協作

農曆新年將至,惟本港疫情再次嚴峻,部分住宅大廈被納入強制檢測。香港青年協會舉辦「鄰舍第一‧愛心響鈴」,短短時間獲500名青年義工積極響應參與,透過電話或短訊,持續為居民,特別是感到困擾的長者及基層家庭送上關懷,並了解他們的需要。   青協「鄰舍第一」社區計劃致力透過不同項目,由青年發揮鄰舍互助精神,並從義工服務中發展所長,得以成長。「鄰舍第一」多年來獲得社會各界、學界和公營機構的鼎力支持,更廣泛地擴展至各社區,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   區百齡慈善基金會愛心贈米 送暖基層家庭   源於一份回饋社會的善心和使命感,展開了區百齡慈善基金會與青協的合作,從2010年開始推行「鄰舍第一・送米助人」計劃,每月為5,000戶基層家庭及獨居者送贈為期一年的大米,至今5萬多戶家庭受惠,送贈大米更高達300萬公斤。   區百齡慈善基金會總幹事區美玲憶述,她爸爸區百齡經歷戰爭的動盪,深明飢餓帶來的苦況,「2009年金融風暴期間,爸爸在電視新聞看見有西裝男子在垃圾桶中尋找食物,這一幕令他非常震撼,亦難以想像這情況會在香港發生,因而決意推動送米計劃幫助弱勢社群。」一包米滿載著扶貧心思,區美玲指出:「米是基本糧食,亦能得到温飽,爸爸和我在家一起計算並設定每包米的重量,冀為基層減少每月開支。」 區百齡慈善基金會總幹事區美玲親力親為參與「鄰舍第一・送米助人」計劃,主動與受惠者溝通以作即時及適切的改善。她希望青年持續參與義工活動,不僅培養感恩及回饋之心,且感染他人並將信念一直傳承下去。   房協推動跨代共融 重塑屋邨人情味   社區多一份關懷,便有多一份歸屬感。香港房屋協會與乙明青年空間多年來合作無間,在區內舉辦不同活動拉近長者和青年的距離,希望以「屋邨居民互助」締造長幼共融社區。 房協今年以乙明邨為首個試點屋邨,推行「齊樂同行」跨代共融計劃,包括引入芬蘭木棋等活動,並與乙明青年空間合作令區內長者和青年一起學習新興運動,從而加強彼此的互動和溝通。   房協總經理(長者服務)吳家雯博士提到過往難忘的經驗,「在青協乙明青年空間舉辦的家庭攝影活動中,發現現今數碼年代,很多居民沒有一張正式的實體家庭照,當中一位伯伯看到照片時就像打開存摺般開心,綻放幸福笑容。青年義工亦被老友記深深打動,繼而自我反思,從中學習珍惜家人。」 房協總經理(長者服務)吳家雯博士表示,她在遊戲中發現長者多做策劃,而青年多負責執行,互相合作,樂在其中,良好關係繼而建立起來。   鳳溪廖萬石堂中學 鼓勵學生走入社區建立自信   「樂於助人、關心社區」的種子,早早就播滿在鳳溪廖萬石堂中學的每個角落,學校與青協的合作源於2005年,校長一直推廣義工文化,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義工活動,更成立「萬石鄰舍服務隊」,由學校伸延至社區。 鳳溪廖萬石堂中學校長范志文(左六)為學生、老師和社工對義工服務的熱心感到自豪。   疫情前加入「萬石鄰舍服務隊」的學生多達300人,部分積極的學生獲得嘉許和獎項。范志文校長分享說:「記得2018年青協在北區舉辦「鄰舍團年飯」,當中近80名義工來自「萬石鄰舍服務隊」,負責統籌、策劃以至執行。當天非常寒冷,但長者及區內家庭近千人一起吃團年飯,加上學生的熱誠及努力,變得份外溫暖。」學生能從義務工作中建立自信,增強組織及領袖能力,對將來踏足社會亦有幫助。   范校長提到:「現今年輕人很需要一個平台,讓他們多接觸及了解社區,從關懷開始至愛護社區,幫助別人,貢獻社會,以及感染他人。青年在成長中難免遇到困難,透過義工活動能訓練勇敢面對不同挑戰,增強應對能力。同時,我亦為學生、老師和社工對義工服務的熱心感到自豪。」   青協「鄰舍第一」社區計劃是由青年帶動的社區關懷行動,至今已有逾3,000名14至35歲青年自發組成100支「鄰舍隊」,分佈全港各區;未來亦將持續擴充及增長,在各社區以具體服務與行動推廣訊息。網站neighbourhoodfirst.hkfyg.org.hk提供全港各區最新資訊,歡迎各位青年加入鄰舍隊,促進鄰舍間的互動聯繫。
10/01/2022

青協有機農莊限時優惠

因應冠狀病毒病疫情的最新情況,原定於1月7日至9日舉行的2022本地漁農美食嘉年華經已取消。青協有機農莊原本準備之農作物及有機蔬菜,現設有網上銷售及優惠。 由即日起至1月28日,凡於網店購物滿300港元,於付款時輸入優惠碼 FARMFEST2022 即可扣減50港元。 實行Farm to Table 日日煮好餸。即刻買:organicfarm.hk   **優惠只限農莊產品及農作物, 賀年糕點並不計算在內。   查詢:2838 4808 WhatsApp 9087 0852
02/01/2022

青協「鄰舍第一」十載情 青年義工關顧社區需要

疫情期間,大家的防疫意識加強,盡量少觸碰公共設施,出門戴口罩,久而久之,可能見到鄰居也不想打招呼和談話了。香港青年協會「鄰舍第一」的青年義工,卻默默在社區了解基層人士的需要,採取具體行動實踐,帶動良好的鄰里關係,滿載濃厚的人情味。   過去十年,「鄰舍第一」逾3,000名鄰舍隊義工先後參與及自發策劃多項關懷社區活動,去年疫情高峰期有「鄰舍第一‧餸上門」,協助因疫情未能外出用膳的長者提供熟食餸包;「鄰舍第一‧愛心Buy」則為合資格基層家庭購買生活用品及送上家居,在高風險時期解決燃眉之急,亦令他們感受到青年關心鄰舍的溫情。 陳錦源(右一)參與青協「鄰舍第一」義工近10年,除了發展領導能力和增強責任感,更讓他選擇就讀社工課程,將所學回饋社會。   自發了解社區需要,發揮守望相助精神 其中一位義工陳錦源,小學開始參與鄰舍隊義工近10年,從中發掘個人專長、能力和興趣,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他在「鄰舍第一‧uKitchen」發現烹飪的樂趣,並帶領其他義工回收剩菜,細心考慮長者需要,構思和烹調健康菜色送給長者,因此獲得「金鑊鏟」獎項。阿源提到:「很開心跟長者交流烹飪心得,雖然只是簡單的蒸水蛋和粟米紅蘿蔔湯,也能分享快樂,將長者與年輕人連繫起來,實現長幼共融。」多年的服務體驗,除了發展領導能力和增強責任感,更讓他選擇就讀社工課程,將所學回饋社會。   高明心現就讀言語治療課程,希望將來能在青年空間幫助言語學習遲緩的兒童,藉此貢獻個人所長。   積極協助鄰舍坊眾,主動貼心關懷 另一位青年高明心累積義工服務時數達900小時,從參加者成為義工服務的策劃者,最近為元朗區內小朋友策劃了「密室逃脫」和「鄰舍第一‧智能商店」活動,希望透過AR實景關卡遊戲和智能商店購物體驗,啟發小朋友對新科技的認識和興趣。Kitty分享說:「由團隊一起構思、設計、佈置、宣傳至執行等都是難得的經驗,希望下一個科技活動可擴至到長者參與。我們有時需要跳出自己的舒適區,勇敢嘗試,將有意想不到的體驗。」   江穎晴認為參與義務工作是一個寶貴的人生經驗,她希望可以將這份信念傳承下去,帶動更多青年加入青協鄰舍隊。   江穎晴參與不同的鄰舍隊活動,負責不同崗位及與不同受惠者接觸後,更清楚認識自己,由擔心獨力完成至放膽嘗試把事情做妥,是個人成長的見證。Stephanie表示:「很開心每天致電慰問的獨居婆婆,送我親手製的珠子吊飾,施比受更有福,看到受惠者由心而發的感激,感到非常滿足。」她亦與柏金遜病友日常接觸,學懂注重細節及多關心病人的心理情緒,對現時就讀護士課程上幫助很大。   青協「鄰舍第一」社區計劃是由青年帶動的社區關懷行動,至今已有逾3,000名14至35歲青年自發組成100支「鄰舍隊」,分佈全港各區;未來亦將持續擴充及增長,在各社區以具體服務與行動推廣訊息。網站neighbourhoodfirst.hkfyg.org.hk 提供全港各區最新資訊,歡迎各位青年加入鄰舍隊,促進鄰舍間的互動聯繫。

 

Support HKFYG, Donate now.

 

 

Donate Now

Suppor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