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學說話 引領青年動手動腦探索解難︰黃雅易(Ally) – 香港青年協會 The Hong Kong Federation of Youth Groups

用科學說話 引領青年動手動腦探索解難︰黃雅易(Ally)

試想像一個平凡的辦公室,竟可搖身一變成為犯罪現場。牆上的「血漬」、犯人留下的指紋,以及散落四周的證物,都是黃雅易(Ally)與創意教育組團隊精心設計的細節。穿著白色保護衣的學生,彷彿置身真實的犯罪現場,透過實地搜證、記錄、分析血濺軌跡及指紋等,逐步還原真相,最後更需在模擬法庭上論證,解開謎團。這種沉浸式的學習體驗,與Ally積極鼓勵青年擁抱探究、解難及求證精神的教育理念不謀而合

 

鑑證科學課程結合了生物、化學與物理知識,透過模擬犯罪現場,讓學生親身體驗科學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價值。

 

Ally亦分別推出科學創作空間(Science Makerspace)及「創.世.發明坊」(Better World Makerthon)等平台,培養學生的創意及自主學習能力,讓他們自由創作,運用科技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各類難題。

 

大學主修物理與天文學的Ally,對青年發展工作有濃厚興趣。2009年,當得知青協在科學園設立「創新科學中心」,她毫不猶豫地應徵。憑藉專業知識,她多年來帶領創意教育組設計了各類啟發性的普及科學教育活動,為青年開拓探索科學的機會,「這份工作完美結合了個人興趣及專長,讓我能夠將科學知識傳遞給年輕一代。」

學習科普知識 其實好簡單

科技日新月異,Ally坦言需要持續學習及接觸新事物。然而,科學的基礎知識始終是「萬變不離其宗」,「新科技的興起,容易讓人誤以為必須運用VR、AR 或 XR才能學習天文知識,甚至認為STEM教育只等同於機械人製作或3D打印。」Ally的教育哲學重視基礎與實踐。

我們的目標是引導學生紮實掌握知識基礎,用最簡單的方式,即使是雪條棍、紙飛機等工具,一樣能有效學習科學理論。

 

「做實驗」是科學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元素。Ally說:「科學講求親身實踐,非僅靠書本閱讀或他人轉述。透過動手實驗,不僅能鞏固學生的知識基礎,更能激發他們對科學的熱忱。」她亦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鼓勵他們主動探索和創新,「學習不應該是被動地接受答案,而是要懂得停下來思考,自己去拆解問題。我期望學生能夠從活動中找到興趣,並按照自己的節奏,探索更多可能性。」

科學就是要trial and error

學習是無止境,Ally一直鼓勵同事互相傳授知識,「學會的東西不要藏著,應與團隊分享。不僅可以一起進步,自己也能從中獲得新的啟發。」她指出,現今網路上有豐富且有質素的免費學習資源,如MOOC、YouTube等平台,都是提升技能的理想途徑。

社會每天都在變化,唯有保持好奇心和學習熱情,才能不斷適應新事物,掌握新技能。

 

創意教育組正計劃將解難能力、溝通技巧和設計思維進一步融入科學及科技教育課程中,培育青年全人發展,推動他們以創科能力回饋社會。Ally說:「希望學生能夠體會科學的美,不管他們未來是否投身科學相關工作,只要能運用所學解決問題,回饋社會,一切努力都是值得。」

 

Ally建議同事及青年時刻抱持勇於嘗試的態度,「不要害怕未知的挑戰,未曾嘗試並不意味著無法成功,因為嘗試本身就是寶貴的學習過程。」而她最近亦迎來一項新挑戰,轉到協會新設立的「數碼轉型辦公室」擔任單位主任,在新崗位繼續發揮創新的精神,推動青年工作的科技應用。

 

 

立即捐款 支持青協

 

 

我想立即捐贈

支持青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