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節奏和動作,音樂可啟發正向思維和情緒,為生活注入活力和希望。由香港青年協會主辦的年度音樂盛事「香港國際無伴奏合唱節2025」,其中重頭戲「國際無伴奏音樂盛典」昨晚(5日)假伊利沙伯體育館舉行學生專場,現場氣氛熾熱。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香港青年協會會長陳維安、總幹事徐小曼及一眾嘉賓親臨觀賞,並與表演的中學生交流,共同見證其音樂成長旅程。
「國際無伴奏音樂盛典」是世界最大型的無伴奏音樂會之一,今年雲集逾20隊海外及本地人聲樂團,為香港帶來一場聽覺盛宴。200名中一至中六學生參與了由香港青年協會主辦,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及青年發展委員會資助的「會飛大象」青年正向思維啟迪計劃,他們並非專業表演者,卻願意敞開心扉,經過十個月的訓練,分別以音樂與舞蹈在社區傳遞溫暖,展現生命影響生命的成果。
文憑試考生梁藯旟是表演者之一,縱然要應付考試,每周的排練反而可放鬆心情,有助紓緩緊張情緒。她分享說︰「過去主要活躍於校內活動,此計劃讓她走出舒適圈,與其他學校的同學合作,從零開始籌備無伴奏合唱演出,因而感到自豪。」她在訓練期間曾到不同社區表演,啟發她未來投身社會服務的志向。
中五學生文振學在校內已是無伴奏合唱團主席,主力節奏口技(beatbox),參加此計劃後結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很感謝此計劃豐富了我的中學生活,不僅讓我成長,更學會如何貢獻社會。」他也發現主席的角色應主動規劃排練內容、指導團員,大家才有所進步。
曾於兒時學習拉丁舞及芭蕾舞的中三學生周安娜,透過此計劃重拾舞蹈興趣,並接觸到多種街舞風格。在參與舞蹈行為藝術及化妝課程中,她提升了自信,更與其他同學互相學習和成長。其後,她成功入選進階班,在演出中結識了來自不同學校的朋友,共同完成表演,感到非常滿足,更深刻體會到團隊合作的意義。
另外,四支享譽國際的頂尖人聲樂團,包括來自意大利的電子音樂實驗先驅Rebel Bit、國際權威比賽vokal.total銀獎得主新加坡The Island Voices、美國傳奇大學組合Tufts Beelzebubs,以及屢獲冠軍殊榮的本地新星Tunatics。四支各具特色的表演團隊,連同多支本地無伴奏合唱組合,呈現無伴奏合唱的極致魅力。
不同的表演團隊在合唱節期間,走訪全港多個地點及學校巡迴演唱,並設互動環節,讓更多觀眾及學生近距離見證純人聲無限可能。
關於青協文化藝術組
青協文化藝術組一直致力推動本地無伴奏合唱發展,開拓更多青年參與文化藝術的機會和空間;每年舉辦多元的無伴奏合唱訓練及活動,至今超過300間中學、逾37萬人次參與相關的活動。青協更於2016年再次榮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的「藝術教育獎(非學校組)」;而「香港國際無伴奏合唱節」、「無伴奏合唱教育計劃」及「青協香港旋律」從各方面支援青年欣賞及學習,亦培育了不少無伴奏合唱組合,為本地文化發展作出貢獻。詳情可瀏覽青協「文化藝術組」網站csu.hkfyg.org.hk。
傳媒查詢︰
香港青年協會高級傳訊經理
何詠筠女士 電話︰3755 7044 |
香港青年協會傳訊幹事
劉嘉裕女士 電話︰3755 7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