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青年協會英語演講比賽」圓滿舉行 – 香港青年協會 The Hong Kong Federation of Youth Groups

「香港青年協會英語演講比賽」圓滿舉行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以英語進行公開演說,對中學生而言或許比較陌生。透過不斷磨練,可逐步提升溝通技巧,培養成為具啟發性的未來領袖。由青協領袖學院主辦的「香港青年協會英語演講比賽2025」,吸引1,800多位來自超過200間學校的學生參加。

 

日前(3月29日)舉行總決賽及頒獎禮,初中組及高中組冠軍,分別由漢基國際學校的鄧炫樂及香港管理專業協會李國寶中學的戴嘉昊奪得,其中高中組冠軍將代表香港出戰倫敦國際賽事。

 

初中組冠軍鄧炫樂認為參與是次比賽機會難得,衷心感謝評審、聽眾及其他參賽者的支持。他指出,持續練習及「多走出去」是提升演講表現的關鍵,例如比賽前他會參與主持工作,並不時向家人、朋友及導師練習演講,以獲取他們的建議,改善技巧。

 

高中組冠軍戴嘉昊奪魁後強調訂立目標及堅毅精神的重要性。他認為,真正的毅力並非短暫的努力,而是需要持之以恆。他勉勵參加者珍惜並享受在追求目標過程中的進步與成長。

 

今年首次應用人工智能技術,按需要為學校及參賽者提供個人化的演說分析及建議,冀透過科技提升他們的學習體驗。同時,為鼓勵參賽者力求突破,今年增設友師小組,由歷屆得獎者及青協舊生組成,他們悉心培訓其中100名參賽者競逐「最佳進步獎」3個席位。「最佳進步獎」由英華女學校的鄭綽灆、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真道書院的林令芊及英皇佐治五世學校的李昊軒奪得。

 

青協總幹事徐小曼表示,是項演講比賽踏入第22屆,樂見今年的參賽人數創下歷史新高。她衷心感謝薈英社(香港)多年來協辦是次比賽,並感謝17間支持機構、老師、家長及義工的鼎力協助,持續培育具勇氣及膽識的未來領袖,期望透過英語演說訓練,青年能夠不斷提升自我,建立自信,培養領袖能力。

 

總決賽首席評審為高等法院原訟法庭法官杜麗冰;其他評審包括薈英社(香港)主席梁甘秀玲、香港中文大學英語教學單位主任賴陳秀卿博士、南華早報Young Post總編輯曾愛盈、英國文化協會香港區英語總監Andrea HALES,以及香港青年協會理事會義務司庫廖於勤。新加坡駐香港特區總領事館領事(行政及領事)薛珍慧則在每位參賽者演說後即時提問,考驗他們的臨場應變能力。

 

「香港青年協會英語演講比賽」由青協領袖學院主辦,薈英社(香港)協辦。經過三輪評審,初中組及高中組共10位學生脫穎而出,晉身總決賽。總決賽要求學生就指定題目演說3分鐘並接受即場提問。初中組題目是「香港教育制度急需什麼改變,才能幫助年輕人在2030年茁壯成長?」;高中組題目則邀請學生就「認識自己乃一切智慧之始」分享意見。

 

關於香港青年協會領袖學院

香港青年協會領袖學院致力培育新一代優秀青年人才,自2000年起,學院已培訓逾20萬名青年領袖。學院現時坐落於別具歷史價值的前粉嶺裁判法院,保留簡約古典的建築風格,並融入現代科技,為訪客帶來互動體驗。學院建基於多年的培訓基礎並具備清晰的培訓階梯,為高小、中學、大專,以至行政領袖提供訓練課程。課程圍繞四大主題,包括抗逆領袖、服務領袖、可持續發展領袖,以及溝通及協作領袖。通過精心策劃的多元培訓,進一步裝備青年在未來承擔領導的角色,「為香港未來添上一筆」,在香港、國家和國際層面領創新天。詳情可瀏覽網站leadershipinstitute.hk

 

 

立即捐款 支持青協

 

 

我想立即捐贈

支持青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