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協青年研究中心公布最新「青年價值觀指標」調查結果
受訪青年對自我能力信心回升、赴海內外發展意願增強
惟對社會參與度減弱,國家和國際關注度亦下降
青協籲持續培育青年自身能力及世界視野,建立正向連繫
香港青年協會青年研究中心今天(17日)公布最新一項「青年價值觀指標2023」調查結果。在522名15至39歲的受訪青年中,他們對自身能力及社會整體觀感的評價趨向正面,並對赴內地及海外發展的意願有所提升。然而,青年的社會參與度減弱、對國家和全球事務的關注度下降,值得各界關注。
是次調查於2023年11月13日至12月8日期間,以隨機抽樣電話訪問方式,涵蓋個人價值、工作、教育、政治及社會等範疇。自1997年起,青協已完成21次同類調查,以便歸納出香港青年的趨勢分析。
能力信心回升,發展意願增強
綜合過去調查結果,受訪青年對兩文三語和創意的信心回升,其中對英文及普通話的信心較2021年顯著增加,分別達到61.2%和57.7%;六成(60.7%)青年認為自己具有創意,比率自2018年輾轉上升[圖3]。
另外,考慮到內地發展的比率從2022年的29.0%增至41.6%;願意到境外工作的比率亦由62.5%升至71.1%,反映青年積極尋求發展機遇[圖5]。
不過,青年持消極人生觀近年有輕微上升趨勢,認為自己人生觀消極的比率由2020年的24.6%上升至2023年的32.6%。同時,今年首次引入「你有困難時,沒有人可以幫助你」的命題,逾三成青年表示同意(33.6%),反映青年的精神健康需要各界持續關注與支援[圖4]。
社會觀感改善,政治效能感微升
調查亦指出,受訪青年對社會整體觀感有明顯改善。對治安感到滿意的比率從2019年的38.2%輾轉升至66.4%;對政府廉潔的信心也從2021年的22.0%大幅上升至64.9%;同時,五成八(57.9%)青年表示對香港法治有信心[圖6]。
政治效能感方面,認為市民意見能影響政策、選舉投票有用,以及關心社會政策的比率,分別由2021年的32.3%、35.5%及67.4%,升至2023年的51.5%、51.2%及76.6%;認為政黨能反映民意的比率亦從2022年的30.0%上升至44.1%。儘管數據有所改善,青年對政治參與及政策影響力的信心仍有待提升[圖7]。
社會參與度減弱,國家及國際關注度下降
不過,數據反映,青年在慈善捐獻及團體參與上均創新低,義工參與則維持低水平[圖8]。另外,受訪青年對國家發展與國際時事的關注度有所下降。雖然「認識國家歷史」的比率從2021年的48.8%增至57.7%;但關注國家發展的比率卻從2017年的86.8%下降至64.1%;對國際時事無興趣的比率亦由2018年的18.3%攀升至40.2%[圖9]。
青協青年研究中心指出,數據反映青年對自身能力信心提升,亦對海內外發展事業取態積極,加上政治效能感稍有回升,整體對社會觀感轉趨正面,相信與政府及各界在青年發展領域投放資源,以及社會氣氛漸趨穩定有關。
然而,青年的社會參與度、對國家和世界的關注度下降,反映青年較著眼於自身發展,對社會的責任及承擔需進一步提升,才能有利社會長遠發展。青協建議各界一方面繼續提升青年自身能力,促進其個人發展,同時建立青年與社會的正向連繫,鼓勵他們關心社區和公共事務,並開拓世界視野,發揮社會影響力,以應對未來挑戰。
青協自1997年起持續進行「青年價值觀指標」調查,並出版有關研究結果。綜合調查結果所得的趨勢分析及數據已輯錄在網上平台,讓公眾掌握青年脈搏。詳請可瀏覽網站yrc.hkfyg.org.hk。
傳媒查詢︰
香港青年協會高級傳訊經理
何詠筠女士 電話︰3755 7044 |
香港青年協會傳訊幹事
劉嘉裕女士 電話︰3755 7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