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工作人口的比例持續上升,成全球就業趨勢。香港青年協會青年研究中心成立的「青年創研庫」,今天(14日)公布有關「促進綠色就業發展」研究報告。結果發現,在受訪的526名本港青年中,對綠色工作的認識、興趣及發展信心均偏低,平均分分別只有3.31分、3.89分及4.98分(0-10,10為最高分),未及一半的5分【表2】。有青年個案坦言身邊朋友即使對環境保護工作感興趣,卻未必會投身,主因是對相關行業認識不足,概念相對較新,且認為待遇前景不及傳統行業。
調查顯示,多數受訪青年肯定綠色工作的價值及重要性,例如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目標(83.8%)、可應對氣候變化(74.9%),以及有助促進本港經濟增長(67.3%)【表3及表4】。 不少受訪個案表示選擇從事綠色工作,正因為能有發揮空間,並對環境有正面影響。
綜合從事綠色工作的青年個案訪問結果,他們從自身經驗整合面對的主要問題,包括行業變化大,需要持續學習及掌握情況,以適應行業發展;政策及措施配套不足,欠缺資源支持長遠項目,以致工作無法持續;社會氛圍不足,未能全面理解綠色項目的運作,闡述有難度。
上述研究以實地意見調查方式,於2023年11月4日至13日期間,訪問了526名18至34歲在職或待業的香港青年,以及15名從事綠色工作的年輕從業員個案訪問。研究發現,接近八成(79.3%)受訪青年認為綠色工作有助提供新生代更多就業機會,但近九成(89.7%)認為現時機會不足【表3及表4】;反映青年的觀感有落差。
調查亦顯示,「公眾對綠色工作認知不足」(45.8%)和「缺乏專業技能」(43.2%),為主要限制【表5】。而大多數受訪青年認為「開拓更多綠色工作的就業機會」(94.5%)、「提供綠色工作的相關培訓」(94.3%)及「建立綠色工作的就業資訊平台」(93.7%)均有助青年探索綠色就業機會【表6】。
綜合專家及學者意見,指目前本港對綠色工作的界定普遍與環保、減碳、減廢及新能源等有關,其界定隨著社會進步不斷演變,需及早掌握和釐清。同時他們亦認同綠色工作有很大發展空間,在全球減碳及合規趨勢下,相關需求會衍生很多新商機、新工種及新工作;惟需正視行業的發展限制和配套不足問題。
青年創研庫經濟就業組副召集人潘希橋引述研究指,目前本港對綠色工作的界分並不清晰,按政府統計處數據,只以「環保產業」類別掌握綠色從業員的數字,劃分較為粗略。隨著本港步向綠色經濟轉型,政府需及早界定與分類綠色工作,以掌握行業的趨勢狀況,此舉有利推動可持續的綠色就業規劃,亦有助社會大眾認識此行業。
本港綠色就業仍處於起步階段,為進一步促進發展,該組成員白礎晧表示,建議政府推出綠色就業長遠規劃藍圖,其中包括明確的願景和相關的人才培育措施,以及裝備人力資源的綠色技能,讓社會大眾認同綠色工作成為事業選擇的可能性,藉此加強青年的就業信心。
針對本港現時未有一個人才認證的系統框架,成員林灝明表示,參考新加坡、台灣及韓國等經驗,可選取為優勢新興產業的從業員推出人才認證試行計劃,例如施政報告提出推動綠色生態旅遊及藍色資源旅遊,將帶動生態導遊的需求,本港可以此作為起步,然後逐步推廣至其他行業,以提升整體綠色工作的認受性,並邁向人才專業化發展。另方面,成員陳加駿表示,建議當局重啟「綠色就業計劃」,在原有計劃上擴大規模,並涵蓋內地提供的綠色職位,讓大專畢業生具備更全面的工作經驗,擴闊行業視野及人脈資源。
有關青年創研庫
青協青年研究中心自2015年起成立「青年創研庫」,是本港一個屬於青年的智庫。新一屆(2023-2025年度)創研庫成員由近80位本地青年專業人士與大專學生組成,平均年齡為27歲。透過以研究實證為基礎的討論、交流,創研庫成員提出政策建議,期望能為社會建言獻策。青年創研庫三項專題研究系列包括:「經濟就業」、「青年發展」,以及「社會民生」。5位專家、學者應邀擔任創研庫的顧問導師,包括張子欣博士、倪以理先生、張炳良教授、陳智遠先生,以及范寧醫生。
傳媒查詢︰香港青年協會高級傳訊經理何詠筠女士
電話︰3755 7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