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協「數碼青年節」啟動禮
推動數碼轉型,成就青年未來
科技融入青年工作,打造全方位數碼體驗及服務模式
數碼科技日新月異,青年服務如何與時並進,應用創新科技回應青年需求,成為社會關注的議題。香港青年協會今天(15日)假M21媒體空間舉行「數碼青年節」啟動禮,透過「數碼青年服務博覽」展示如何在六大範疇(身體、心理、社交、職業、數碼、環境)的青年工作中,有效應用新興科技及人工智能(AI)技術推動創新,提升服務質素,回應社會需要,關注青年全人發展。
青協致力推動數碼轉型,以多元數碼平台連繫青年與社會各界,運用科技開拓青年工作,激發創意並培育新技能。「數碼青年節」為青協65周年的重點活動之一,以「推動數碼轉型,成就青年未來」為主題,標誌著協會在推動青年服務數碼轉型邁向新里程。
啟動禮由數字政策專員黃志光擔任主禮嘉賓,立法會議員梁子穎及尚海龍、數碼港智慧生活總監蔡偉傑、香港青年協會理事會委員陳重義博士及張英相教授,以及總幹事徐小曼擔任主禮團嘉賓,與現場一眾科技界、教育界、社會及工商領袖為活動揭開序幕。
數字政策專員黃志光表示,很高興見證青協多年來積極推動數碼轉型,運用創新科技提升服務水平,透過創科教育工作坊及課程,協助青年融合數碼創新技能與素養,激發潛能及創新思維。他提倡青年應從小培養創科基礎,為未來數碼經濟及創新挑戰做好準備。
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徐小曼表示,該會一直重視青年服務創新,積極推動數碼轉型,與青年義工攜手運用AI工具提升社區服務,並在不同服務單位引入新興科技,其中有機農莊將運用物聯網及大數據分析進行有機蔬菜種植,推動智慧農業。她感謝所有技術支持者、支持機構、合作伙伴及學校的鼎力支持,透過跨界別合作,為青年創造更多機遇。
推動創新成功的關鍵在於青年積極參與。約100位來自M21媒體空間、創業計劃、創意教育及青年空間的參加者擔任「數碼青年大使」,帶領參觀人士穿梭「虛實結合」的展覽,深入分享各項青年服務的數碼元素、特色、意義,以及為他們帶來的裨益。
數碼青年大使陳曉嵐(Summer)通過M21活動發掘媒體製作興趣,投身青年製作隊參與創作、拍攝及司儀等工作,才華備受肯定,獲推薦參與電視節目演出。M21的多元體驗大幅提升她的自信,勇於跨出舒適區,轉型斜槓族,將興趣轉化為事業。另一大使劉海晴(Fion)是創業青年,專門創作以社區故事和文化為本的桌遊及活動。透過青協的創業比賽,獲得創新科技與商業營運的知識,激發她為遊戲注入科技元素,將虛擬創意融入現實,豐富遊戲體驗。
「數碼青年節——數碼青年服務博覽」由明天(16日)起一連三日免費開放予公眾入場。活動結合AI、藝術科技及虛擬實境等創新元素,提供一系列專題分享、創科工作坊及互動體驗,包括Google與Microsoft兩大科技巨頭的AI專題講座、人工智能照相館、AI音樂錄像(MV)製作工作坊、AR 擴增實境閱讀體驗、VR數碼藝術工作坊、XR延展實境空間製作、虛擬主播體驗、Racing 21電競賽車體驗、運動測研體驗、3D打印馬卡龍、Micro:bit智能感光燈工作坊等超過30項精彩活動。參加者於活動期間完成指定任務,更可換領主題盲盒紀念品或禮物。
「數碼青年節」活動詳情
日期:5月16至18日(星期五至日)
地點:香港青年協會賽馬會Media 21媒體空間(M21)
香港香港仔石排灣邨石排灣商場LG2層2室
備註:大會特設免費穿梭巴士,來回黃竹坑、中環、九龍塘及荃灣西。如欲乘搭,請於活動網站預先登記。
傳媒查詢︰
香港青年協會高級傳訊經理
何詠筠女士 電話︰3755 7044 |
香港青年協會傳訊幹事
劉嘉裕女士 電話︰3755 7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