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齡人口不斷增長,銀髮經濟對本地經濟愈趨重要。香港青年協會青年研究中心成立的「青年創研庫」,今天(8日)公布「促進銀髮經濟惠及青年」研究報告。結果發現,在受訪的541名本港青年中,對銀髮經濟的認識程度和興趣水平平均分別為5.4分和5.1分,僅屬一般水平(0-10,10為最高分)【表2】。在個案訪談中,受訪青年因對銀髮經濟理解不足、對工作內容和行業環境存在疑慮,導致不願投身銀髮產業。
調查顯示,受訪青年對香港銀髮經濟發展前景的平均分為6.5分【表2】。另外,分別有逾八成同意銀髮經濟能「更好照顧長者生活需要」(87.1%)和「有助釋放長者市場經濟潛力」(83.1%),以及六成二同意「為青年提供更多就業選擇」(62.0%)【表3】,反映雖然青年對相關產業不感興趣,但對產業發展前景持正面態度。
上述研究以網上意見調查方式,於今年4月11日至5月7日期間,訪問541名18至34歲香港青年,並與10名青年進行個案訪問。調查結果顯示,五成三(53.0%)受訪青年認為本港銀髮經濟目前處於尋找方向和機會的探索階段,逾兩成(21.3%)更認為是剛開始的起步階段【表4】。他們認為銀髮經濟發展面對的主要困難是「社會對銀髮經濟認知不足」(55.5%)和「對銀髮市場的需求未掌握」(45.5%)【表5】。
此外,在銀髮經濟所包括的各類產業中,較多青年表示有興趣從事樂齡科技(28.8%)和文娛康體(24.8%);但亦有一成半(15.2%)對投身任何銀髮產業均表示沒有興趣【表6】。
綜合個案訪問結果,受訪青年認為隨着香港的長者人口上升,本地銀髮經濟市場規模將相應擴大。然而,由於缺乏相關數據支持,部分青年對長者的消費能力有所保留,認為銀髮經濟對香港整體經濟及青年就業市場的推動作用相對有限。
研究亦訪問了4位專家,綜合意見後發現,本港銀髮經濟產業未來需朝專業和高端方向發展,善用香港品牌價值,吸引海外高消費銀髮旅客來港購買銀髮產品和服務。受訪專家認為,隨着愈來愈多銀髮產品和服務引入科技元素,能夠快速接收及學習新事物的青年,將可在銀髮經濟發展中取得優勢。
青年創研庫經濟就業組成員梁偉基引述研究指,現時本港缺乏對銀髮消費群有清晰界定及相關消費數據,令社會未能全面掌握本地銀髮市場規模,建議當局為「銀髮人口」提供較明確定義,設銀髮經濟資訊平台,定期收集和發布相關數據,以提升商界投資相關產業之意願,並推動新銀髮產品和服務的開發。
該組成員趙一嵐表示,「香港品牌」在各地消費者心目中是優質產品的代名詞,有助吸引外地長者來港消費,但政府需為銀髮消費者提供足夠保障,以維護香港的品牌價值。她建議當局設立簡易平台處理投訴,並加強對銀髮消費者的權益教育,免受不良營商手法及劣質產品和服務的困擾。
成員廖智樑亦表示,參考鄰近地區的做法,本港可推動與銀髮相關產業的合作,選定金融、旅遊、醫療等優勢產業,開發銀髮產品和服務,吸引更多高消費銀髮旅客進入本地市場。另外,他建議加強對銀髮經濟的宣傳和推廣,在舉辦「銀髮經濟」專題展覽時設立專區,鼓勵非安老護理的銀髮經濟企業參展,吸引更多文娛康體、旅遊等較新興及優勢的企業參與。
有關青年創研庫
青協青年研究中心自2015年起成立「青年創研庫」,是本港一個屬於青年的智庫。現屆(2023-2025年度)創研庫成員由近80位本地青年專業人士與大專學生組成,平均年齡為27歲。透過以研究實證為基礎的討論、交流,創研庫成員提出政策建議,期望能為社會建言獻策。青年創研庫三項專題研究系列包括:「經濟就業」、「青年發展」,以及「社會民生」。5位專家、學者應邀擔任創研庫的顧問導師,包括張子欣博士、倪以理先生、張炳良教授、陳智遠先生,以及范寧醫生。
傳媒查詢︰
香港青年協會高級傳訊經理 何詠筠女士 電話︰3755 7044 |
香港青年協會傳訊幹事 劉嘉裕女士 電話︰3755 7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