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電新世代.新動力獎勵計劃」頒獎禮 – 香港青年協會 The Hong Kong Federation of Youth Groups

「中電新世代.新動力獎勵計劃」頒獎禮

新冠疫情持續,經濟低迷影響市民生活,遇到困境更需要以積極的信念應對。由香港青年協會主辦,獲中華電力作為活力夥伴的「中電新世代.新動力獎勵計劃」今天(6日)舉行頒獎禮,表揚20位勇於面對生活困境、積極求進的青少年;冀為社會注入正能量。每位得獎者均獲頒發嘉許獎狀及獎學金,而今年的獎學金更上調至港幣$10,000,以鼓勵他們進修或報讀訓練課程之用。

頒獎禮由立法會議員霍啟剛太平紳士擔任主禮嘉賓;並由3位得獎青年代表分享他們逆境自強的故事。20位得獎青年經歷不同的成長挑戰,部分曾遇上惡疾、家庭困擾,甚至曾有輕生念頭,他們縱使面對人生挫折,也樂於接受,勇於改變。

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何永昌先生表示,面對嚴峻的第五波疫情,該獎勵計劃於復課後接受提名,共接獲87間學校及青年服務單位提名195位學生參與,反應理想。他指出,「抗逆應變」是青年面對挫折必備的特質,亦是應付未來社會的重要技能。希望獎勵計劃能鼓勵學生繼續抱持樂觀、堅毅、自強不息的精神,為自己和他人帶來治癒和希望。他多謝學界的踴躍報名及評審的參與,並感謝中華電力的支持,攜手協助青年於疫情下活出正向人生。

中華電力企業發展總裁莊偉茵太平紳士表示過去幾年,社會各界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她寄語年青人要毋懼困難、堅守信念、努力向前,為自己及香港建設更美好的未來。她希望,「中電新世代.新動力獎勵計劃」不但在經濟上幫助學生,中電工程師更參與其中,透過師友計劃,為同學在學習、就業及生活各層面上提供意見,一起發掘生活的趣味,為大家的生命注入動力。

其中一位得獎青年梁智杰,較少受到家庭管束,中二時已經不喜歡上學,到處流連並誤交損友,亦不幸誤墮法網被捕,及後被判18個月感化令。智杰在開展感化令的初期,缺乏朋友及家人的陪伴,感到十分孤獨及迷茫,初期對社工及感化官安排的輔導和活動也不感興趣。幸得外展社工的陪伴、感化官的循循善誘,智杰開始重新找到人生目標。他透過「感動咖啡室」活動,開始接觸及愛上咖啡沖調,並努力學習不同的沖調技巧及調配味道。透過此興趣把關懷分享給社會上的弱勢群體,希望透過自己的能力回饋社會,更令他深深明白「珍惜人與人之間關係」的重要性。

另一位得獎青年施舜均,母親患有躁鬱症,經常情緒不穩,父母終日爭吵不斷,令她長期活在不安的環境中。她與妹妹的成長需要亦經常被家人拒絕和忽視,令她自小希望盡快脫離家人,甚至曾向上天祈禱,希望自己從來沒有出生。過去兩年疫情肆虐,舜均被逼留在家中,與家人相處的時間增加,令她逐漸留意到家人的需要及發現他們可愛之處。舜均開始明白母親的成長經歷影響了其情緒狀態,知道父親為了生計不介意投身勞動工作,而她亦盡力保護和教導年幼的妹妹,希望她在温暖有愛的環境下成長。面對成長中不平凡的經歷,舜均發現平日香港人的生活過於急促,靜下來才領悟溝通的重要性,原來人與人之間的連繫可以幫助他們面對、修補和治療傷痛。

同樣是得獎青年的楊濟源,自出世就是一位嚴重聽障人士,亦有語言障礙,無法達到正常發音標準。他當年在內地讀書,學校沒有任何支援,令基本學習和溝通也受到影響,濟源無法與同學正常相處,感到孤單、焦慮及失去自信。濟源中一來港時完全聽不懂廣東話,幸得社工教導及協助更換助聽器,及後漸漸聽得清楚,並可倚靠讀唇來理解別人的說話。由於廣東話較普通話複雜,濟源學習時感到非常吃力,曾經想放棄學業。及後香港開始爆發疫情,期間戴口罩亦增加了他理解別人講話的難度,他開始從網上資源自學廣東話和英語,看著自己的進步而得到滿足感,自信亦逐漸提升。現在即使仍然遇上困難及障礙,他會選擇耐心表達及主動說出需要,務求與人溝通互相理解。

 

附件 中電新世代.新動力獎勵計劃20位得獎青年簡介

  姓名 經歷撮要
1 潘可人 單親家庭成長,母親面對家庭及工作壓力,患上焦慮症,需要停工。可人應付學業壓力,還要關注母親的情緒狀態及定期陪同覆診,家庭經濟也是另一個重擔。幸得家長教師會及社工的支援,基本開支及時得到幫助。可人沒有任何埋怨,反而懂得感恩,抱持堅毅不屈的態度應對。
2 葉靜嵐 小時候目睹家暴,及後父母離婚,漸漸封閉自己,加上對學業的要求高,兩年前終患上厭食症、抑鬱症及焦慮症。父親去年突然墮樓輕生,至今仍不知原因,靜嵐卻被親戚指責並離棄她,令她的抑鬱症惡化,最後更因常萌生自殺念頭而需入院治療。憑著堅強的意志及毅力,靜嵐逐漸克服情緒病的困擾,並積極配合治療,學懂調整想法和心態。
3 楊凱曦 從小面對家庭破碎及長期病患,母親獨力撐起經濟。濕疹嚴重時,在他身上差不多找不到一塊完好的皮膚,痛苦難耐。去年更患上大腦白質病,病發時會突然失去記憶。為免家人擔心,他獨自完成不同檢查,發現大腦情況如長者患上失智症一樣,未知何時會急速退化。得知疾病暫無藥可醫,他從沒有自怨自艾,反而搜集資訊,努力克服病情。
4 程正綸 於兒童之家成長,欠缺父母的照顧和扶持,過往受到欺負也不敢言。中三出現胃出血情況,發現腦部有小腫瘤。住院治療期間,需要放棄騎單車嗜好,變得意志消沉,亦因經常進出醫院而頻密缺課,成績一落千丈。幸好遇上新任兒童之家的社工鼓勵他及早為成年後的生活作準備,正綸終於重拾鬥志,重燃希望及動力。他重新投入單車運動,積極以運動強身健體,藉此證明自己並不是那麼差。
5 楊濟源 自出世就是嚴重聽障人士,亦有語言障礙,無法達到正常發音標準。內地讀書時缺乏支援,令基本學習和溝通受到影響,無法與同學正常相處。中一來港時完全聽不懂廣東話,幸得社工教導及協助更換助聽器,及後更可倚靠讀唇來理解別人的說話。疫情爆發,戴口罩增加了他理解別人講話的難度,他開始從網上資源自學廣東話和英語,得到滿足感,自信亦逐漸提升。
6 鍾雨軒 雨軒無心向學,常惹事生非,上課時只會睡覺和挑釁老師。曾經以為擁有一群好兄弟,享受每天與他們玩樂的時間。後來,雨軒被這群兄弟誤會及開始成為被排斥和杯葛的一員,令他開始出現自殺念頭,及後確診患上了中度抑鬱症。他決定轉校重新開始,反思以往的問題,改以認真及積極的態度重新面對新的學習環境,積極結交新朋友。
7 魏進星 家境清貧,與二哥為伴到處流連耍樂,初中在朋友慫恿下參與欺凌事件,兩人同被捕。進星在男童院度過了七個月,再在監獄待了三星期,最後被判兩年感化令。被捕後反思自己的行為,想起父母一直對他的叮嚀,決定重新開始,於新學校獲安排照顧校園犬,慢慢培養責任感。
8 梁智杰 自小不喜歡上學,到處流連並誤交損友,不幸誤墮法網被捕,及後被判18個月感化令。開展感化令初期,缺乏朋友及家人的陪伴,感到十分孤獨及迷茫,幸得外展社工的陪伴、感化官的循循善誘,開始重新找到人生目標,努力學習咖啡沖調技巧,將關懷分享給社會上的弱勢群體。
9 林言蔚 中三時突然腦癇症病發,在校突然倒地及全身抽搐。病發後,需要長時間留院接受各式各樣的治療,但病情沒有進展,病發的次數卻變得愈來愈頻密,而每次病發後記憶力亦會受到影響。幸得社工、跆拳道教練和母親一直耐心陪伴,傾聽她的痛苦,言蔚漸漸振作過來,思考重新出發的方向。
10 黃詩琳 詩琳先後確診多種情緒病,病發期間出現傷害自己的行為,曾多次手及嘗試跨出平台的欄杆打算輕生,因此被安排入住醫院接受約半年的治療。治療過程中,詩琳開始改變自己的思考模式,在情緒來襲時亦會以不同方法調整自己的狀態,並配合藥物治療,努力對抗病情。
11 梁惠深 自出生以來臉上就有紅色胎記,令她感到自卑,常常抱怨覺得自己長得醜。從六歲開始,共接受十次激光手術,為日常生活和學習帶來嚴重不便。惠深聽從父親的意見,將注意力放在令自己開心的事情上,多點用微笑來淡化悲痛的回憶。
12 鄭幸怡 患上生殖細胞腫瘤,母親辭去工作並於醫院照顧幸怡。她自去年十月中開始接受合共四期化療,治療及藥物帶來不同的副作用和體重急降。在治療過程中曾感到氣餒,但在家人、老師和朋友的不斷鼓勵下,她深深感受到來自身邊人的關心及力量。幸怡重拾動力和信心去尋找自己的夢想及新生活,慢慢放下輕生的念頭,甚至反過來安慰家人。
13 施舜均 母親患有躁鬱症,父母終日爭吵不斷,令舜均長期活在不安的環境中。她與妹妹的成長需要亦經常被家人拒絕和忽視,令她自小希望盡快脫離家人。過去兩年與家人相處的時間增加,令她逐漸明白母親的成長經歷影響了其情緒狀態,知道父親為了生計不介意投身勞動工作。她盡力保護和教導妹妹,希望她在温暖有愛的環境下成長。
14 廖莉榕 莉榕家境清貧,一家五口只靠母親工作糊口。她去年開始做兼職幫補家計,導致成績一落千丈。疫情令她失去了充實的校園生活,加上兩年無法回鄉探親,在學業、工作及疫情影響下,她一度飽受情緒困擾。眼見身邊的人不時帶著消極態度,莉榕更希望嘗試突破自己,跳出框框,決定參選學生會,並擔任會長一職,盼望令個人的中學生活變得更圓滿。
15 李慧霞 家境清貧,父母和妹妹患上長期病患,家中仍有年幼弟弟,一家需要申請資助。疫情期間一家五口長時間留在狹小的空間,家人衝突增加,自己亦受濕疹困擾,不同的壓力下有時會感到抑鬱,甚至萌生輕生念頭。慧霞得到同學的關心,覺察到她的情緒需要,主動邀請她參與義工活動,開始改變及反思看待家庭的心態,主動關心家人。
16 徐圓 單親家庭長大,過往在廣州生活,只靠母親照顧家庭經濟所需。17歲時申請來港居住,拿著家裡僅存的6,000元積蓄孤身一人來港投靠親戚。面對新來港的適應、經濟困難、曾被欺凌的經歷,令徐圓感到壓力。轉校後得到老師的支援及同學間互相理解,徐圓很快便適應校園生活,更發現只要願意嘗試,放下過去的包袱,便能重新面對困難。
17 王家馨 童年目睹家庭暴力,曾被父親趕離家,並患上焦慮症,難以肯定自我價值。加上對學業成績有期望,承受沉重壓力,曾萌生輕生念頭。家馨開始懂得轉變思考模式,選擇主動聆聽及理解家人的想法和難處,甚至在發生衝突時擔當調解的角色。她逐漸明白需要改變自己,主動尋找出路,家庭關係亦得到正面轉變。
18 黃汝麒 母親患有末期癌症,眼見母親身體狀況每況愈下也感到無能為力。隨後母親病逝,令汝麒頓失生活的精神支柱。幸得老師主動關懷,她明白需要作出轉變,積極學習老師教導的自理技能,希望能照顧自己。汝麒欣賞自己由內向變得外向,認為人生要有方向,更要珍惜現在,讓天上的母親見到她堅強地活著。
19 林雍嵐 雍嵐從小重視學業,中一時未能入讀心儀中學,加上難以適應新環境,漸漸患上抑鬱症。她多年隱瞞病情,更開始以自殘釋放情緒。17歲時選擇跳軌結束生命,猶幸被救回,但卻失去右眼,臉部破碎,雙腳被截肢,需要以輪椅代步。在醫院治療期間,得到家人及朋友的關心與照料,雍嵐慢慢變得更堅強,決定敞開心扉,重拾畫筆記錄自己所感受的情緒轉變。
20 汪瑋嘉 父親在國內欠下債款,中一時舉家來港,除了經濟困難外,亦要面對適應問題。當時不諳廣東話,英語水準低劣。來港初期因語言和文化差異,曾被同學排斥,甚至埋怨家人帶他來港。中四時得老師提醒才恍然大悟,知道如果英文不合格就不能考上大學。決心改善英語成績,終在英文科考試中考獲全級第六名。

 

 

 

 

傳媒查詢:

香港青年協會傳訊經理何詠筠女士

電話:3755 7044

 

立即捐款 支持青協

 

 

我想立即捐贈

支持青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