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青年在大灣區就業競爭力」研究報告 – 香港青年協會 The Hong Kong Federation of Youth Groups

「香港青年在大灣區就業競爭力」研究報告

「香港青年在大灣區就業競爭力」研究報告

受訪大學生自評具有競爭優勢,專業操守最高分,數碼技能較低分

最想從事「文化及創意」、「金融服務」及「科技與創新」行業

建議企業增實習機會,並建立核心技能網上學習平台

 

滙豐與香港青年協會青年研究中心今天(19日)公布有關「香港青年在大灣區就業競爭力」研究報告。結果發現,受訪720名有意到粵港澳大灣區(大灣區)其他城市發展的本地大學生,最想從事的三個行業為「文化及創意」(17.9%)、「金融服務」(17.6%)及「科技與創新」(17.2%【表4,見電子版附件,下同】。

 

上述研究於2021年3月至12月期間,邀請本港各大專院校三年級以上學生填寫網上問卷。結果顯示,他們認為大灣區的事業發展機會(84.1%)、市場規模(84.0%)、人脈網絡(70.7%)和培訓機會(70.4%),具相當吸引力【表2】。他們最想到深圳發展(52.5%,其次是廣州(19.4%【表5】。

 

是項研究嘗試建立「大灣區就業所需的五大技能框架」,並讓受訪者以此框架自評競爭力。結果發現,大學生認為自己在大灣區具有競爭優勢,受訪者自評最高分為專業操守(8.38/10)、普通話(8.04)及靈活變通(7.78),數碼技能評分則較低6.17)【表7】。

 

研究指出,八成(79.7%)受訪大學生同意「香港青年到大灣區其他城市創業的前景理想」【表3】;逾九成(90.1%)認為獎學金/種子基金有助他們在大灣區發展【表10】。然而,而受訪者中亦有七成(70.9%)認為本港青年不了解大灣區的發展機遇【表3】,他們主要面對三方面挑戰,包括缺乏人脈網絡、面對內地其他城市的人才競爭,以及缺乏對內地法律制度的認識【表8】。

 

至於青年如何作好準備,把握大灣區機遇?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六成(63.9%)表示會參加大灣區的工作體驗計劃或實習,其次是了解自己感興趣的行業發展(51.4%)和參加認識大灣區的活動,工作坊或交流(41.3%)【表9】。

 

研究亦訪問了16名熟識大灣區發展的專家、學者及僱主,綜合意見認為,香港青年英語能力相對較強,兼具國際視野,能幫助大灣區內地城市的企業提升服務質素,走向國際市場。然而,大灣區人才競爭激烈,香港青年只是區內企業招聘的目標對象之一,如要增加受聘機會,需要提升專業實務能力,以及對大灣區的發展規劃、相關政策及行業生態的認識。他們建議有意在區內發展的青年應選擇適合自己的產業和城市,視內地工作為個人職涯的發展階梯;把握大灣區的廣闊平台,豐富個人履歷及開拓事業發展空間。

 

參考26名在大灣區內地城市讀書、就業或創業青年的看法,他們認同親身感受當地的生活和文化,有助加深對大灣區的了解,以及掌握其發展變化。有在職青年表示,疫情下香港和內地未能通關,因而無法如常每星期往返香港,逗留內地時間變相增多,反而有助深切體會大灣區生活。

 

滙豐粵港澳大灣區業務部總經理陳慶耀表示:「自2017年內地公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框架,各項經濟政策和基建項目全速推進,令廣東、香港及澳門的合作更緊密。據統計,目前本港和澳門有超過85,100名居民在廣東工作。香港若要分享更多大灣區的經濟成果,必須讓年青人親身了解整個區域的多元發展。作為大灣區內大型私營企業僱主,滙豐樂見本港大學生以開放態度,探索在當地發展事業的可能性。事實上,大灣區是滙豐在亞洲的重要增長引擎,我們會繼續積極建構區內的人才庫和可持續發展。」

 

香港青年協會副總幹事魏美梅引述研究報告,建議企業增加大灣區實習機會並可輪調到多個城市接受在職培訓,此安排既能加強專業實務技能,又可促進人才流動。另外,研究報告提議建立核心技能網上學習平台,內容涵蓋赴大灣區其他城市發展所需的五大綜合技能及素質,課程長遠亦應取得香港和內地認證,以保持質素及促進青年的學習動機。此外,大灣區的職涯發展概念亦可融入中學生涯規劃教育,另開展「大灣區職涯探索計劃」,透過參觀內地企業和廠房,以及安排青年在相關行業進行影子工作(job shadowing),及早增加他們對大灣區發展機遇的了解。

 

(繁) 圖表研究摘要全文報告

(簡) 圖表新聞稿研究摘要

 

傳媒查詢︰

香港青年協會傳訊經理何詠筠女士

電話︰3755 7044

 

立即捐款 支持青協

 

 

我想立即捐贈

支持青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