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Page 38 – 香港青年協會 The Hong Kong Federation of Youth Groups

English

26/02/2021

青協「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業先行者」接受報名 

隨著特區政府的《青創同行 We Venture》正式起動,由香港青年協會主辦的「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業先行者」現正接受報名,歡迎18-40歲有意創業的本地青年申請。成功申請者最高可獲60萬港元資助;另設一站式創業支援服務,截止日期為4月26日。詳情可瀏覽網站sic.hkfyg.org.hk 。   由香港青年協會主辦的「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業先行者」,獲得民政事務局及青年發展委員會的青年發展基金轄下「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業資助計劃」資助,是《青創同行We Venture》旗下項目。有意創業的18至40歲本地青年,如具備一年內於本港或大灣區城市開業的實際創業構思,或已開業不多於三年的初創業務,可以申請最高60萬港元資助,當中包括青協提供的12萬港元免息貸款,以及青年發展基金的48萬港元資助。    另外,青協「社會創新及青年創業部」將會提供貼地營商培訓、創業導師及專業諮詢、業界交流、一年免租辦公空間等一站式創業支援服務,亦會到內地考察初創基地,增加與大灣區城市的聯繫,有助青年開展業務。     青協自2002年起推行多個創業重點項目,包括推行「香港青年創業計劃」;於2014年與前海管理局、深圳青聯三方發起成立「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以及於2016年參與由民政事務局成立的青年發展基金,為16間初創企業提供起動資金。
26/02/2021

青協青年義工網絡榮獲「2019年最高服務時數(公眾團體)榮譽獎」

香港青年協會青年義工網絡及其青年義工,榮獲由社會福利署「義工運動​ 」頒發的「2019年最高服務時數(公眾團體)榮譽獎」。   青協感謝社會福利署一直的支持,並認同該會青年義工的工作,希望社會各界能夠分享到青年義工對社會的積極動力,尤其他們運用創新創意方法,將義務工作帶到社會每一角落,體現重要的社會價值。   疫情持續反覆,但並無減退青年義工的愛心和承擔。青協在線上有「好義配.好義補」,線下有「鄰舍有愛.餸上門」等服務。   無論疫情如何變化,青協希望青年義工的熱情都能夠繼續感染大家,一齊努力,細心留意社會的需要,展現關愛,以行動作出回應。
18/02/2021

青協推出「資訊及通訊科技人才培訓計劃」(TOP)

青協推出「資訊及通訊科技人才培訓計劃」(TOP) 11間本地電訊公司提供100個職位空缺 現正接受申請   疫情下失業率持續上升,就業前景不明朗,剛畢業的青年正面臨艱巨的求職挑戰。香港青年協會推出「資訊及通訊科技人才培訓計劃」(Telecommunications Opportunities Programme,簡稱TOP),於電訊業創造100個全職初級職位,為本港青年提供工作機會的同時,亦有助業界建立更大的人才庫。   「資訊及通訊科技人才培訓計劃」由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委託、香港青年協會負責執行,邀請電訊相關公司為青年提供12個月的工作機會,讓他們於相關行業累積經驗,共同為青年長遠發展打好基礎,並為本地資訊及通訊科技行業培育人才。   上述計劃獲超過10間本地電訊公司支持,提供100個職位空缺,包括軟件程式編寫員、助理工程師、平面設計師、數據分析師、顧客服務、銷售和市場推廣人員等,月薪介乎11,000至38,000港元。   香港青年協會督導主任鄺穎琦表示,經濟下行對青年就業影響尤其嚴重,他們工作經驗尚淺,人脈網絡不足,尋找工作並不容易。青協青年就業網絡致力聯繫僱主和青年,加強就業配對和在職培訓。她指出,疫情加速本港數碼轉型,加上5G的發展,預料電訊行業對相關人才的需求越趨龐大。她感謝商經局及「防疫抗疫基金」的支持,以及各電訊公司的參與,為青年提供寶貴的工作和培訓機會,以裝備實用的職業技能。   青協青年就業網絡將為實習生提供職前及在職培訓,由社工跟進其入職情況,並提供就業諮詢服務,協助他們在工作上有更穩定的發展,同時了解自己的職涯方向。   根據政府「防疫抗疫基金」下的創造職位計劃,「資訊及通訊科技人才培訓計劃」將為僱主提供每月薪酬資助,每位沒有工作經驗的新畢業生或準畢業生,資助額為5,610元,而擁有不多於5年工作經驗的青年,資助額為10,000元,以12個月為上限。應聘者須年滿18歲、持有香港身份證,並取得專上或大專院校的認可證書、文憑或學位,以及累積不多於5年的工作經驗,或是準畢業生。   「資訊及通訊科技人才培訓計劃」現正接受報名,並將於2月20及27日舉行網上簡介會,詳情可瀏覽網站yen.hkfyg.org.hk/top。   「資訊及通訊科技人才培訓計劃」參與公司名單 (排名不分先後) 中國移動香港有限公司 China Mobile Hong Kong Company Limited 中信國際電訊集團有限公司 CITIC Telecom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 環球全域電訊有限公司 HGC Global Communications Limited 香港電訊有限公司 HKT Services Limited 香港寬頻有限公司 Hong Kong Broadband Network Limited 香港通訊有限公司 Hong Kong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imited 香港華為國際有限公司 Huawei International Co. Limited 和記電訊(香港)有限公司 Hutchison Telecommunications (Hong Kong) Limited 博元訊息科技有限公司 Multibyte Info Technology Limited 數碼通電訊集團有限公司 SmarTone Telecommunications Limited 斯博有限公司 WiseSpot Company Limited
11/02/2021

青年空間雜誌︰謝謝你明白我

世界之大,容下了不同人事、不同聲音。早年網絡盛傳名句:「haters gonna hate」,在多元社會下,網上以至真實世界都充斥著無數評論苛刻的「haters」,過度自我中心,憎厭、衝突因而激發,產生對立與撕裂。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在個人成長裡,面對不同人事以至愈趨複雜的社會問題,嘗試放下自我,縮小自己——設身處地站在他人角度思考,尊重不同價值、包容不同聲音,是創新解難、溝通協作的重要基礎。讓我們從小培養這份個人素養及未來技能,持久建立同理心,易地而處、換位思考、推己及人,以建立共融關係和社會。 網上電子版:http://bit.ly/ysm_web
11/02/2021

HKFYG Charity Golf Tournament

31/01/2021

「青年創研庫」公布「從青年去留抉擇看改善特區管治」研究報告

香港青年協會青年研究中心成立的「青年創研庫」,今天(31日)公布有關「從青年去留抉擇看改善特區管治」研究報告。結果顯示,在接受實地意見調查的525名受訪青年中,兩成九(28.6%,150人)表示打算移民或移居外地,六成六(65.5%,344人)則沒有這打算【表6】;高達九成二(91.8%)表示對香港有歸屬感【表3】;惟在七成一(71.4%)受訪青年觀感中,特區政府不重視本地青年留港發展【表13】。   上述調查於2020年12月8日至13日期間,訪問了525名18至34歲青年。調查發現,在打算移民的150人中,原因首三項分別為《港區國安法》的施行(50.7%)、特區政府管治令人失望(49.3%),以及認為社會撕裂嚴重(31.3%)等社會因素【表7】;該150人中,近一成九(18.7%)預計於年內移民【表10】。至於沒有移民打算的344人,社會因素首三項分別認為香港社會生活方便(45.1%)、治安良好(29.4%),以及認為本港仍有發展機會(17.7%)【表11】。   調查亦指出,近四成四(43.6%)受訪青年對香港未來不抱希望【表15a】,有打算移民者抱此想法尤甚(86.6%)【表15b】。   研究亦訪問5位專家和學者,以及17名青年個案。有青年個案指出,當局沒有從根源全面理解年輕一代的需要和問題背後的成因等;他們認為當局須認清和針對青年在港發展的障礙,讓他們能夠扎根於這城市。有受訪學者認為,香港社會缺乏值得年輕一代留下來等待或努力的目標,不排除成為部分青年選擇離開的推力。   另有青年個案感到當局失去聆聽民意和解釋政策的動力,並視之為導致近年社會撕裂嚴重的其中重要原因。他們認為當局應用心回應民意,並讓青年有正式平台表達意見;有青年個案更表示期待能夠參與官民對話會。   調查亦顯示,受訪青年認為本港最重要的核心價值首三項分別是「自由」(73.5%)、「民主」(53.1%)和「法治」(47.6%)【表4】。不過,他們對香港能保持各項重要核心價值的信心,平均只有4.07分,低於調查所設定5分為一半半的水平【表5】。   此外,近八成四(83.8%)受訪青年表示想為香港作出貢獻,七成六(76.2%)認為青年參與能帶來改變【表15a】。有青年個案認為青年有其專長,即使受限於大環境,只要當局重視青年的參與,年輕一代定能找到他們可以貢獻香港的空間。   青年創研庫「管治」組別成員梁穎雯引述研究指,本港移民人數有升有跌,而進出境自由亦是本港社會制度可貴之處。然而,社會深層次矛盾仍然未妥善解決,加上近年連串社會及政治事件等,進一步凸顯特區政府管治方面的不足,而市民對香港前景的擔憂亦再次出現,新一輪移民跡象浮現。移民乃表徵,背後在相當程度下反映市民對前景缺乏信心和有憂慮,當中涉及到政府的管治表現,值得特區政府正視。   就研究反映不少年輕一代對香港未來缺乏希望,她建議當局開展香港願景建立行動,收集青年對未來10年香港發展的關注和目標,讓施政者及各界能夠掌握和吸納青年對香港的期許,凝聚動力,讓青年共同創建他們的未來。   該組另一成員徐嘉豪表示,特區政府應確立中央民意處理機制,善用各種民意收集的途徑,透過高層次平台持續蒐集、分析和回應民意,協助管治團隊在現今愈見對立的社會中有效掌握民情,另方面讓民意得到正式處理和回應,避免重蹈覆轍,至民怨抑壓至一發不可收拾。   成員李菀容補充說,移民背後涉及的管治與信心等問題,沒有解決的捷徑,當局須積極把握每個能夠接觸青年的機會,透過真誠溝通,逐步拉近雙方距離。   青協青年研究中心自2015年起成立「青年創研庫」,是本港一個屬於青年的智庫。第三屆(2020—2022年度)創研庫成員由超過80位本地青年專業人士與大專學生組成,平均年齡為27歲。透過以研究實證為基礎的討論、交流,創研庫成員提出政策建議,期望能為社會建言獻策。青年創研庫四項專題研究系列包括:「經濟」、「管治」、「教育」,以及「民生」。8位專家、學者應邀擔任創研庫的顧問導師,包括張子欣博士、黃元山先生、陳弘毅教授、陳維安先生、黃錦輝教授、朱子穎先生、葉兆輝教授,以及倪以理先生。   附件「從青年去留抉擇看改善特區管治」調查結果 全文報告按此
30/01/2021

青年啟動全港「鄰舍團年飯」 

青協「鄰舍第一」  青年啟動全港「鄰舍團年飯」  疫情下持續推動鄰舍互助、社區關愛精神    疫情持續反覆,各人均保持社交距離,減少家庭聚會,鄰舍間的支援尤其重要。香港青年協會一年一度的全港「鄰舍團年飯」今天(30日)圓滿舉行。1,000位「鄰舍隊」青年義工為疫情下難於出外的長者和基層家庭,送上小型盆菜及團年愛心包,預早向鄰舍拜年,送上窩心的鄰舍人情味。    「鄰舍隊」青年義工更集結社區資源,為團年愛心包添置賀年年糕、大桔、揮春、茶葉及防疫物資等物資,向社會各界持續推廣鄰舍有愛、互享互助的精神,讓街坊鄰里在「疫」境下仍感受到鄰舍關愛。    今年「鄰舍團年飯」啟動禮以視像方式進行,主禮嘉賓社會福利署署長梁松泰、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何永昌,以及18區青年一同線上參與。青年更學習以和諧粉彩繪畫鄰舍大吉,以表心意。啟動禮後,「鄰舍隊」青年義工隨即展開行動,於全港18區送上小型急凍真空盆菜及團年愛心包,到訪超過1,000戶家庭。    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何永昌致辭時表示,該會「鄰舍第一」社區計劃至今已推行十年;持續的疫情並無減退青年對鄰舍的關愛,青年自發籌備的「鄰舍有愛.餸上門」、「愛心Buy」、「互享互助」分享平台等關懷行動,超過4萬人受惠,這突顯青年對社會的積極動力,更運用創新創意的方法,將熱誠帶到社會每一角落,體現重要的社會價值。    為了有更深入、更到位的社區服務,第一屆「鄰舍第一‧青年圓桌」經已成立,成員由10位資深青年義工擔任各職務,任期兩年,他們會帶領所有「鄰舍隊」的義工,發掘社區所需及籌備多項活動。    其中一位成員袁卓婷分享說,小學時她曾是「鄰舍第一」的受助者,到中學階段則想服務社區,於是遙身一變成為活躍義工。她在不同的社區服務中認識到大埔的人和事,探訪時亦會細心聆聽街坊的需要,例如有長者欠缺口罩,她會記錄下來,方便下一次義工送贈物資;她亦曾經跟導師學習特製果醬,以甜菊糖取代一般砂糖,讓糖尿病患者可以品嚐美食。    中六的陳卓怡也做了多年「鄰舍隊」義工,她了解到區內有許多需要關懷的街坊,例如住在同一樓層的獨居老人、每天到樓下公園散步的公公婆婆等,只要放慢腳步,多觀察,便能從微小的舉動幫助更多人。她坦言,當服務對象露出燦爛的笑容和說出「辛苦了」、「多謝」,都是一種動力,對自己能力的肯定;未參加義工時不明白,現在確確實實感受到「施比受更為有福」的道理。    青協「鄰舍第一」社區計劃是由青年帶動的社區關懷行動,至今已有逾3,000名14至35歲青年自發組成100支「鄰舍隊」,分佈全港各區;未來亦將持續擴充及增長,在各社區以具體服務與行動推廣訊息。網站neighbourhoodfirst.hkfyg.org.hk 提供全港各區最新資訊,促進鄰舍間的互動聯繫。    傳媒查詢︰香港青年協會傳訊幹事何詠筠女士  電話︰3755 7044
24/01/2021

Register the briefing session of Telecommunications Opportunities Programme(TOP)

19/01/2021

全國英語演講賽  港初中生奪冠

新冠肺炎疫情下,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減少,惟良好的溝通技巧和表達能力依然重要。香港青年協會領袖學院早前率領本港4位中學生,參與「21世紀杯」全國英語演講比賽總決賽,其中岑沛欣於初中組摘冠;黃子晉奪得高中組亞軍,其餘兩位學生亦獲得一等獎,是歷來最好成績。   青協領袖學院總監黃好儀恭賀各得獎學生,並認為比賽可以增加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與能力,提升語言的表達能力,展現說服力與自信,既能以有效的傳意溝通感染他人服務社會,並更有自信地迎向未來。她表示,4位中學生早前在「香港青年協會英語演講比賽」均獲得佳績,今次再下一城,於全國比賽中表現優異,為港爭光。她亦衷心感謝滙豐的支持和信任,透過別具特色的活動和訓練,培育青年多元技能。   來自沙田學校的岑沛欣坦言,能夠在全國的青年演講高手中脫穎奪冠,感到非常意外和驚喜。她認為致勝關鍵是抱著平常心和真誠態度,向評判和觀眾坦率分享個人意見,只要言之有理,自然能打動對方。她平日亦會多留意時事新聞以緊貼社會動態,有助訓練思路清晰敏捷。   高中組奪亞 拔萃男書院的黃子晉則透露,比賽設即席演講和現場問答環節,均相當具挑戰性,「這兩個環節主要考驗參賽者的臨場反應,如何將日常知識和個人分析有條不紊地整合,再扼要簡明地陳述回答,幸好平日在校內素有訓練,累積了豐富經驗;青協領袖學院亦有就全國賽提供額外培訓支援。」   疫情增加比賽難度   優才(楊殷有娣)書院的李思逸則榮獲高中組一等獎。她表示,因疫情關係,來自港澳台的參賽者於網上作賽,「最大分別在於平日在台上演講,可透過眼神和肢體動作,直接與台下評判和觀眾交流,加強傳情達意的效果,今次只能面對鏡頭演說,在演繹技巧上也要作出調節。」   同樣在高中組榮獲一等獎的聖保羅男女中學的李樂晴,自言熱愛英語演講,日後嘗試各類型的演講風格。「以往我較擅長用講故事形式,不過為了突破自己,會參考其他出色演講者,引述較多數據和實證支持論點。」她特別感謝青協領袖學院的悉心栽培,讓她找到發揮所長的平台,投入享受演講的樂趣。   香港青年協會獲滙豐捐助,推出「滙豐未來技能培訓計劃」,除「香港青年協會英語演講比賽」外,現設有「演說學堂學習系列」,提供演講表達、英語辯論、談判促導等培訓,參加者有機會與各地優秀青年交流,歡迎青年報名參加,積極應對他們未來學習或工作所需。詳情可瀏覽網站 leadershipinstitute.hk/school-communication.

 

Support HKFYG, Donate now.

 

 

Donate Now

Support Us